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怨别·孟郊

古怨别·孟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诗文漫步 访问量:3460 更新时间:2024/2/10 11:51:57

飒飒秋生,愁人怨离别。

含情两,欲语气先咽。

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

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更多文章

  • 清 钱界 孟郊游华山云台观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倪瓒,梅花,钱界,竹石,水仙

    听说转发文章会给你带来好运钱界,清康熙-乾隆间画家。字主恒,号晓村,陈书(女)次子。雍正七年(一七二九)以诸生举授醴泉知县,迁施南府同知。幼学其母写生,未竟其业,后改画山水。中年见倪瓒细竹怪石,爱而习之,生硬多逸致,绝无烟火气。以竹石、梅花、水仙见长。其梅花水仙疏秀澹墨,清芬绝尘。释文华岳独灵异,草

  • 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下的悲情人,一首《游子吟》抒尽人间母子情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孟郊,游子吟,贾岛,韩愈,苏轼,韦应物

    孟郊:万事有何味,一生虚自囚在文学史上说到唐诗时,有个非常著名的词叫“郊寒岛瘦”,说的是孟郊和贾岛简啬孤峭的诗歌风格,此语出自大文豪苏东坡,因其形象生动,故而被历代奉为圭镍。苏东坡这句话将二人是死死地捆绑在一起了,二人实在有很多的相同点,二人都是遭际不遇,官职卑微,一生穷困,一生苦吟,而且都是死后由

  • 唐代“诗囚”孟郊:早年失意三峡情,绝唱“峡哀”鬼神惊

    历史解密编辑:陈红花减脂好物标签:孟郊,峡哀,诗人,诗文,盛唐,中唐

    这首诗,一直被作为自古以来进行“孝”道教育的作品,便是三岁小儿也能朗朗上口而读,成为千古传诵而是浅俗易懂的名篇。而这首诗,却是一直倡导诗风复古,且大量诗歌作品苦寒艰涩的中唐诗人孟郊的作品,用了他少有的白话俗语入诗,饱含感情地描写了母亲对于自己的慈爱与呵护。安于清贫不愿为官孟郊出生一个家境贫寒的小吏之

  • 所谓“八山一水一分田”指的就是贵州孟郊所说天下有山半在贵州

    历史解密编辑:奇遇旅标签:孟郊,金顶,唐朝,诗人,梵净山,黔灵山,峨眉山,织金洞,贵州省,黄果树瀑布

    所谓“八山一水一分田”,指的就是贵州,正如唐代大诗人孟郊所说,“古语曰:天下有山,半在贵州。“这里,是山的王国。范静、黔灵山、万峰林、斗篷山、云台山、韭菜坪等等。如果说山是贵州刚毅的轮廓,水是贵州温柔的肌肤,世界独一无二的黄果树瀑布,世界地质公园的织金洞,荔波张江的美景等等,再加上独特的原生态少数民

  • 孟郊:五十岁依然与母同住,五十六方才娶妻,一首游子吟催人泪下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孟郊,游子吟,韩愈,安禄山,杨玉环,唐玄宗

    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孟郊出生于昆山县(今江苏昆山市),父亲孟庭玢时任昆山县尉。母亲裴氏,出身名门望族。这一年,安禄山于长安城过生日,杨贵妃用锦绣做襁褓裹住安禄山,谓之“洗儿”。李隆基不怒反喜,赏了杨贵妃很多洗儿钱。从此安禄山出入宫掖不禁,或与贵妃对食,通宵不出,遂有反意。孟郊六岁,安禄山起兵

  • 劝学—孟郊

    历史解密编辑:诗文漫步标签:孟郊,劝学,人学,非我,唐朝,诗人,青春须早为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 母亲的挂念,是孟郊一生少有的温暖,读《游子吟》有感

    历史解密编辑:山光客标签:孟郊,远游,萱草,唐朝,游子吟,韦应物,登科后,艺术家

    乡土情怀是中国人的传统,是因为人离乡贱,也是因为那难以割舍的人和情感。也是由此,孟郊的《游子吟》才能直击人心,引起太多人共鸣。在今天,《游子吟》能在教材里出现,在节目中反复吟诵,可谓经久不衰。我们对这首诗耳熟能详,但对诗人却知之甚少。真实的孟郊半生蹉跎,他经历过人情冷暖,见惯了民间苦难,写的作品透着

  • 唐代诗人孟郊初冬时写下的一首诗,短短28字清新淡远,真是美极了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孟郊,诗人,白雪,楼阁,萧疏,明月

    初冬时节,天气初寒,现在没有深冬时节那般的寒冷。这个时候人们都喜欢躺在温暖的被窝里,与棉被难舍难离。在冬日的午后,晒着太阳,沏一杯热茶,读一本喜欢的书,真是惬意至极呀。春游绿草地,夏赏红荷池,秋饮菊花酒,冬读白雪诗。四季轮回。各有各的风景。公元806年初,孟郊随河南尹郑余庆为水路转运从事之时,一个冬

  • 46岁孟郊终于实现梦想,心情激动写下一诗,短短28字尽显少年轻狂

    历史解密编辑:沉醉古诗文标签:孟郊,韩愈,长安,登科后,进士

    空青 写人性一针见血,写生活真知灼见。 将古诗词之美带给全世界。聊一聊孟郊。孟郊整体的人生轨迹,会给人一种很可悲的感觉,可能很多人还会对他有深深地共鸣。从小励志学习、科举,以儒家为人生方向,然而在科举考场上却一次次的失利,直到把家里的积蓄耗空,把所有亲戚家人的希望也耗空。直到46岁,孟郊终于及第,

  • 草书·孟郊《登科后》

    历史解密编辑:极目新闻标签:孟郊,登科后,草书,书法家,书法,李俊

    书法草书·孟郊《登科后》作者:李俊(作者系中铁十一局集团员工,青年书法家)(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