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千家诗》152 令狐楚《思君恩》

《千家诗》152 令狐楚《思君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 访问量:2708 更新时间:2023/12/23 0:58:52

思君恩

令狐楚〔唐代〕

小苑莺歌歇,长门蝶舞多。

眼看春又去,翠辇不曾过。

译文

皇宫林苑的黄莺停止歌唱,长门宫前的蝴蝶舞姿多样。

眼看大好的春光就要逝去,而皇帝的车驾却从不曾来过。

注释

小苑:皇宫的林苑。莺歌:谓莺啼婉转似歌。亦喻婉转悦耳的歌声。唐杜甫《忆幼子》诗:“骥子春犹隔,莺歌暖正繁。”

长门:长门宫,西汉时,陈皇后失宠贬居之地。汉马相如《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后以“长门”借指失宠女子居住的寂寥凄清的宫院。

翠辇(niǎn):饰有翠羽的帝王车驾。唐李贺《追赋画江潭苑》诗之一:“行云沾翠辇,今日似襄王。”经:一作“曾”。

赏析

这是一首宫怨作品。此诗短短二十字,展示了一个深帷中寂寞的宫人的内心世界:她整日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小苑莺歌歇,长门蝶舞多”,她听不到枝头莺歌,只看见蝴蝶纷飞,这里用一个“歇”字,暗示出春光无情,即将远逝,又以一“多”字不露声色地写出了草长蝶多,小苑寂寞的景象。句中的长门泛指冷宫,诗人以逝去的莺声写冷宫凄寂,复以翻飞的蝶舞来加以反衬,但凄寂也罢,嬉闹也罢,对这位不幸的宫妃来说,都是弃人眼中泪。下一句再着一“又”字,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这被贬谪、被遗忘的美人,是怎样年复一年地迎春送春惜春伤春?“眼看春又去,翠辇不经过”,写出了流年无情,美人对此景不禁顿生迟暮之感。结句包含了她无限热切的希望与痛苦的失望。

虽然对于怨妇,史上多有微词,但妇女们温柔婉约的风姿,在任何时候都是使人怜惜的。花朵招蜂引蝶,本是常理,可像花儿一样美丽的妃嫔们被贬入冷宫,降临在她们头上的是长年失去丈夫的日子。空有花容月貌,但没人欣赏。原本凭借容貌受到宠爱的妃子尤其凄凉吧,看到蝴蝶飞舞在花丛中,心底自然更加苦闷。但那时的宫廷就是一个大笼子,有钥匙的不过是皇帝一人罢了。

封建社会里娶姬妾的多是有钱的人,或者是有地位的人。妇女嫁入这样的家庭除去丈夫的威严,她们同时还要受正室的压迫。处得好的也许不是没有,但地位的低下却是约定俗成的。就算进入了最富贵的人家——皇帝家,皇后之外的妃子也要忍受这种折磨。因此宫中妇女间的争斗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结果惨烈的不计其数。长门宫这种专门关押皇帝弃妇的所在,里面住的便是“思君恩”的失宠妃嫔,甚至风光一时的废后。关于长门,这里用的是典故。相传,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被贬长门宫居住,于是之后就用以代指失宠宫妃居住的内宫。

这首诗的内容与诗题相反相成。以希望反衬失望,更深一层地宕开了意境。作者运用委婉的笔法,写得愁肠百结,小溪九曲。但对君王却是怨而不怒,完全是一种温柔冲和的风格。

令狐楚的诗风讲究“明丽宛畅,中节合律”,“充分体现了中唐雅正诗派的审美追求和主导风格”(《千家诗》对令狐楚的评价)。这首诗,就充分体现了令狐楚诗的这种风格。

作者介绍

令狐楚(766或768年-837年12月13日),字壳士,自号白云孺子。宜州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先世居敦煌(今属甘肃)。唐朝宰相、文学家。令狐楚才思俊丽,尤善四六骈文。他常与刘禹锡白居易等人唱和。其诗“宏毅阔远”,尤长于绝句。有《漆奁集》一百三十卷,又编有《元和御览诗》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

更多文章

  • 【基层代表之声】全国人大代表王涯:用科技力量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日报网标签:王涯,百姓,国民,桑植,唐朝,李国平,食品安全,五代十国,全国人大代表,基层代表之声

    王涯代表。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李国平【档案】王涯,全国人大代表、张家界市食品药品检验所高级工程师。【声音】“作为基层科技工作者和市场监管系统中的一员,我最关心的是如何用科技确保百姓吃得放心、吃得健康,助力乡村振兴。”3月7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涯说,科技工作者要“卷起裤管下地头”,把科研成果用在广

  • 全国人大代表王涯:延伸司法,擦亮“国际张”底色

    历史解密编辑:最高人民法院标签:速裁,解纷,王涯,唐朝,湖南省,五代十国,合法权益,区人民法院,全国人大代表

    潇湘楚地,芙蓉国度,欣欣向荣。日前,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张家界市食品药品检验所高级工程师王涯走进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人民法院开展调研,肯定了该院旅游速裁工作。近年来,永定法院改造升级现代化诉讼服务中心,持续完善多元解纷机制,深入开展一站式建设,推动诉源治理向纵深发展,在全国首创“在途速裁”APP,

  • 【人大代表话检察】全国人大代表王涯:矢志不渝践行人民至上

    历史解密编辑:人民监督标签:永定,王涯,唐朝,高质量,区检察院,全国两会,五代十国,人大代表话,全国人大代表

    “在今年全国两会审议最高检工作报告时,我专门介绍了永定区检察院保护土家族传统村落的办案故事。希望检察机关矢志不渝践行人民至上,办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3月24日,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检察院会议室内座无虚席,全国人大代表、张家界市食品药品检验所高级工程师王涯受邀为该院全体检察人员、离退休老干

  • 权德舆:悼亡诗开创者,大唐辅相却专心只为妻子写诗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权德舆,宰相,元稹,刘禹锡

    “栖乌向前林,暝色生寒芜。孤舟去不息,众感非一途。川程方浩淼,离思方郁纡。转枕眼未熟,拥衾泪已濡。窘然风水上,寝食疲朝晡。心想洞房夜,知君还向隅。”这是唐朝宰相权德舆写给自己妻子的诗。这首《夜泊有怀》由景生情,从归鸟和孤舟而联想到形单影只、离乡背井的自己。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他对于妻子的想念

  • 权德舆:他的诗流传不广,却被称为诗台,柳宗元、刘禹锡是他门生

    历史解密编辑:History纪实标签:权德舆,柳宗元,刘禹锡,李白,宰相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句诗出自“诗仙”李白的《将进酒》,由此又令我联想到李白的另一句“我辈岂是蓬蒿人”。(精简)说起来,“诗仙”“诗圣”等等大诗人我们都耳熟能详,那么,在历史长河中,同样有才同样非为“蓬蒿人”的“诗台”大家是否了解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权德舆。一、官宦世家的神童权德

  • 一代宰相李吉甫,如何独占高堂,辅佐宪宗成就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小恩说历史官方标签:李吉甫,宰相,唐宪宗,节度使,李德裕

    刘邺:故崖州司户参军李德裕,其父吉甫,元和中以直道明诚,高居相位,中外咸理,訏谟有功。李吉甫是唐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还是一位杰出的地理学家。他是当朝御史大夫的儿子,同时也是后世著名宰相李德裕的父亲。他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从小便喜爱学习,尤其擅长写文章。在早些年的时候,凭借着家族的庇护进入朝堂为官,通

  • 武元衡:他是大唐铁血宰相,想强硬解决藩镇割据,却被人刺死街头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武元衡,铁血宰相,宰相,薛涛,裴度,白居易

    武元衡:峡路猿声断,桃源犬吠深在广元皇泽寺对面,沿着嘉陵江边有一条数公里长的休闲长廊,两边遍布没人深的芭茅草,类似芦苇一般,每到花开时节,远远望去,一大片一大片的,象是一团团银灰色的云朵,浅浅地飘浮,就着残阳铺江,远处山峦上,流云在快速地移动着,极尽美丽,依栏远眺,好一幅《秋江晚景图》。广元主城区为

  • 少年李德裕,面对宰相武元衡的提问,不予理睬,事后才知真机灵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李德裕,武元衡,宰相,王安石,张居正,李吉甫

    唐代名臣李吉甫的小儿子名为李德裕,天资聪慧,颇有文才,再加上李德裕讲礼仪,因此深受周边邻居街坊的喜欢,唐王朝的皇帝听说李吉甫的小儿子的事迹之后,就派人将李德裕请到了宫中与之交流,在交流中,皇帝渐渐喜欢上了李德裕,经常在群臣面前夸奖李德裕的机灵。李吉甫看到儿子深受皇帝的宠爱,给自己涨了面子,因此心中非

  • 大唐宰相武元衡:长安城内死,千秋史上名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武元衡,裴度,宰相,长安城,白居易,节度使

    一、巨变前夜公元815年(元和十年)6月2日,天色渐渐暗下来,已是初夏的长安城笼罩在暮色里,渐渐凉爽的空气中仿佛浮动着一些令人不安的气息。在距离大唐权力中心—大明宫不远处的靖安坊,有一座高宅大院内逐渐亮起火红的灯笼,灯光将大大的“武”字映照得清清楚楚。这里正是当朝宰相武元衡的府邸。时任大唐宰相的武元

  • 试写《赠君子》两首,以证明武元衡对薛涛并无私情但珍惜友情

    历史解密编辑:作家方晓莉标签:薛涛,武元衡,赠君子,白居易,其二

    (来源:作家方晓莉)(薛涛画像,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分享。)谈谈武元衡为何对薛涛无私情?也许不应该用“为何”来说,不少人认为,武元衡的《赠道者》是“情诗”:“麻衣如雪一枝梅,笑掩微妆入梦来。若到越溪逢越女,红莲池里白莲开。”将其说得十分唯美,而两个人也几度唱和(但事实上,主要是薛涛和武元衡之诗,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