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薛仁贵征西》中有一个反面人物李道宗,他妒贤嫉能,陷害薛仁贵,和程咬金等正直的老臣们作对,最终被处死。其实这是对李道宗的黑化,历史上的李道宗可完全是一个正面人物,而且是唐初名将,《旧唐书.薛万彻传》记载,唐太宗曾经和战神李靖讨论当世名将,说“当今名将,唯李勣、江夏王道宗、万彻而已”,这个说法李靖也表示同意。
能与李勣相提并论,当然不是一个小角色,他有勇有谋,待人谦恭,李渊评价他“道宗今能守边,以寡制众”,《新唐书》说他“道宗晚好学,接士大夫,不倨於贵。国初宗室,唯道宗、孝恭为最贤”;而且他也并非被处死,而是受长孙无忌等陷害,牵连进房遗爱谋反案,被流放,流放过程中病死了,《旧唐书.江夏王道宗传》记载:四年,房遗爱伏诛,长孙无忌、褚遂良素与道宗不协,上言道宗与遗爱交结,配流象州。道病卒,年五十四。
凌烟阁24名臣中,李道宗的堂兄弟同为郡王的李孝恭入选了,与其并称的李勣入选了,连名气不如他的张亮之流也入选了,作为一代名将的李道宗却未能进榜。是实力不够吗?他落选的原因是什么?
李道宗剧照
我们先来看看李道宗的履历。
战功赫赫
在唐朝的开国元勋中,出自唐朝李氏宗亲的只有三位:李孝恭、李道宗、李神通。李神通是李渊堂兄,李世民堂叔;李孝恭和李道宗都是李渊堂侄,李世民堂兄弟。李道宗出身陇西贵族,为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曾孙,他16岁时堂叔李渊起兵反隋,他以千牛备身的身份跟随李世民东西征战:平定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
他不仅冲锋在前,而且颇有谋略。619年征讨刘武周时,当时唐军与刘军对峙,李世民曾考过李道宗的谋略。《旧唐书.江夏王道宗传》记载:太宗登玉壁城望贼,顾谓道宗曰:“贼恃其众来邀我战,汝谓如何?”对曰:“群贼乘胜,其锋不可当,易以计屈,难与力竞。今深壁高垒,以挫其锋;乌合之徒,莫能持久,粮运致竭,自当离散,可不战而擒。“太宗曰:”汝意暗与我合。“后贼果食尽夜遁,追及介州,一战灭之。由此可见李道宗深得李世民防守反击战略之精髓!
由于李道宗文韬武略兼备,又是李氏宗亲,深受宠信。622年他被任命为灵州总管开始了十数年的戍边生涯,专门对付日益猖獗的东突厥。一次战斗中,流亡突厥的梁师都引数万突厥骑兵来犯。李道宗先闭门防守,继而寻找战机,最终大败突厥。唐高祖李渊闻讯大喜,对裴寂、萧瑀说:”昔魏任城王彰临戎却敌,道宗勇敢,有同于彼。“将他与三国时任城王曹彰相提并论,他也因此被封为任城王。
到唐太宗时期,李道宗官拜鸿胪卿,历任左领军、大理卿。629年又任灵州都督参与征讨突厥,因功赐实封六百户,官拜刑部尚书。后来随武神李靖征讨吐谷浑,他坚持千里追击,大败敌军。《旧唐书.江夏王道宗传》记载:贼闻兵至,走入嶂山,已行数千里。诸将议欲息兵,道宗固请追讨,李靖然之,而君集不从。道宗遂率偏师并行倍道,去大军十日,追及之。贼据险苦战,道宗潜遣千余骑逾袭其后,贼表里受敌,一时奔溃。
李道宗剧照
637年,李道宗被封为江夏王。按理他既是皇亲,又战功赫赫,怎么就落选凌烟阁了呢?
落选原因
首先我们看看一入选我员的构成。入选凌烟阁的功臣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始终追随李世民浴血疆场的铁杆粉丝,比如长孙无忌、李靖;
二是资格老、功勋大,但与李世民关系不是那么亲近的人,比如萧瑀、魏征;
三是隋朝旧臣或原属其他方面起义军,后来归顺李世民的将领,比如李勣、尉迟敬德。
而入选的标准基本秉持如下原则:优先照顾参与玄武门事变的人,兼顾其他方面的功臣,在这个前提下不唯亲不避亲、尽量公正。张亮、侯君集等人的入选就说明了这一点;而李靖、李勣排名靠后也与他们在玄武门事变中保持中立有关。
再来看李道宗落选原因:
1、作为皇室宗亲,他与李孝恭、萧瑀等一样没有参与玄武门事变,属于第二类人,但他的资格不够老。凌烟阁功臣中与李渊有直接关系的有:堂侄李孝恭、女婿柴绍、表姐夫萧瑀。李孝恭、柴绍自李渊起兵时就受到李渊的重用,这时候李道宗还是个毛头小子。而萧瑀作为李渊的谋臣更是深受器重,玄武门事变前李渊曾欲命其调查三个皇子间的冲突,足见其在李渊心中的地位。拿同为武将的李孝恭与李道宗比较,李孝恭在南方地区领兵东征西讨,战功几乎比肩李世民,他在贞观元年即被封为河间王,不论从资历、战功都秒杀李道宗。
2、李道宗品德有瑕疵。他在被封为江夏王后,曾因贪污受到惩罚。《旧唐书.江夏王道宗传》记载:寻坐赃下狱。李世民认为他“道宗俸料甚高,宴赐不少,足有余财,而贪婪如此,使人嗟惋,岂不鄙乎”,因此把他免官、削封邑。
3、李道宗军事生涯中有过失。645年,李世民率兵征讨高句丽,进攻安市之时,李道宗负责在城东修筑土山,他命令傅伏爱率军驻屯土山顶防备高句丽。有一天,土山倒了,安市城墙被压垮了一个缺口。但当时傅伏爱私自离营不在,李道宗也未及时反应,结果不但唐军未能趁机攻入城池,反而让高句丽军占领了土山。后来唐军再也没有机会攻克安市,只能撤军。李道宗吓得要死,“跣行诣旗下请罪”,但李世民以一句“汉武杀王恢,不如秦穆赦孟明,土山之失,且非其罪”,没有对他进行处罚。可这毕竟是一次大的失误,按《唐律疏议》中“诸主将守城,为贼所攻,不固守而弃去及守备不设,为贼所掩者,斩”,李道宗虽被李世民护犊子免于处罚,但后面评价功臣之时,这一点势必会影响他进入凌烟阁。
从凌烟阁名单看,总共24人,入选难度肯定很高。其中跟随李世民参与玄武门事变的有12人,已经占了一半,留给其他势力的名额那是相当少了。李世民为示公平公正之心,在评价其他人员名单上自然严格,李道宗虽然也算功勋显赫,但论资历比不上萧瑀、柴绍,论战功又比不上李靖、李勣,而且品行上也有瑕疵,因此只能默默地落在榜外。
李道宗剧照
结语
虽然李道宗未入选凌烟阁,但终李世民时期,他始终是其亲信,他之所以未参与玄武门事变,可能是因为他的皇亲身份。贞观11年,李世民曾考虑将一部分功臣封为州刺史,并且世袭罔替,他拟了一个14人名单,李道宗就在其中。相比凌烟阁这类虚名,世袭刺史那可是实实在在的权力。虽然这项封赏由于长孙无忌等的反对被叫停,但这也证明了李世民对李道宗的倚重。只可惜他最后被长孙无忌等人陷害,未得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