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拳打李道宗:大唐最牛铁匠,为何被吓得16年不敢出门

拳打李道宗:大唐最牛铁匠,为何被吓得16年不敢出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闪子安搞笑 访问量:464 更新时间:2023/12/8 18:42:25

尉迟恭原本是刘武周手下猛将,在与唐军的作战中,数次将唐军打得溃不成军。武德三年投降了李世民之后,就成为其麾下的头号猛将。尉迟恭在李世民手下如鱼得水,在李世民平定天下的过程中屡立战功,尤其是扫平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等势力的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尉迟恭真正进入李世民的核心圈,是在“玄武门之变”的夺位之战,他不仅救了李世民的命,还一箭射死了齐王李元吉,随后又冲入皇宫,“镇”住了皇帝李渊,这才有了后来李世民被立为太子、随后接位登基的一系列操作。尉迟恭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到登基为帝、坐稳皇位的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武将之中堪称第一。可就是这样一个猛人,晚年却被李世民吓得闭门不出。

尉迟恭凭什么这么跋扈如果仅以功劳而论,尉迟恭称得上李世民麾下的头号大将,尤其是在“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恭紧紧跟随李世民,一步一落,且对李世民有救命之恩,更有拥立之功,所以李世民在论功行赏时,将其与长孙无忌并列第一。武德九年九月,尉迟恭被封为吴国公,并被拜为右武侯大将军。除赐绢万匹外,李世民还将齐王府库藏财富全部赐与了尉迟恭,并实封一千三百户,荣宠一时。从一个打铁的铁匠成为大唐头等的勋贵,尉迟恭开始飘飘然。性格憨直的他自以为功臣甚大,经常与人口角、当面讽刺房玄龄、长孙无忌和杜如晦等人。甚至当着唐太宗的面大声呵斥,让李世民下不了台。李世民十分生气,你都是大唐勋贵了,怎么还这么没有素质?一气之下把他“赶”出了京城,贞观三年任命他为襄州都督,贞观六年时又迁为同州刺史。从核心中枢到地方任职,尽管待遇和级别没什么变化,却离长安越来越远了,李世民此举是在敲打尉迟恭,希望他能够领会自己的苦心,然而接下来的一件事却让李世民更加愤怒。贞观六年九月二十九日,李世民大宴群臣,尉迟恭发现居然有人坐在自己的上首,勃然大怒。坐在尉迟恭下首的任城王、李世民的堂兄李道宗小声解释,尉迟恭这个浑人却一拳打到李道宗脸上,这位皇兄瞬间被打成了熊猫眼,一只眼睛差一点被打瞎。李世民再也忍不住了,把他叫到偏殿,语重心长地说:我读《汉书》时,对汉高祖诛杀韩信彭越颇有看法。现在我当了皇帝才明白汉高祖的苦衷。希望你不要逼我做汉高祖,能够全了君臣的情谊。这话如果翻译一下就是:你再乱来老子就不客气了!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威胁啊。尉迟恭当然不是傻子,而他也在为自己刚才的行为后怕,听李世民这么说,立刻跪下谢罪,从此之后行为有所收敛。

尉迟恭的职场危机贞观十三年,尉迟恭任鄜州都督。二月初七,李世民召见他:有人说你谋反,你有什么想说的?谋反可是诛连九族的大罪啊。尉迟恭一听就爆发了,我跟着你南征北战、舍生忘死,你居然怀疑我要谋反?他脱掉衣服露出满身的伤疤:我这一身伤疤都是为你受的伤,如今天下安定了,就要怀疑我吗?李世民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我从来没有怀疑过你,所以才跟你开诚布公,何必这么恼怒呢。君臣把臂而泣,还坐在一块喝起了酒。尉迟恭的反应,没有出乎李世民的意料,这原本就是李世民的一次试探和又一次敲打。尉迟恭当然不会谋反,深悉其秉性的李世民也从来没有想过尉迟恭会谋反,但尉迟恭一开始并没有理解李世民的潜台词,关键就在于“有人说你谋反”。要告发尉迟恭这样一个为李世民立下赫赫功劳并被李世民倚为心腹的重臣,不是谁都能够办得到的,一是要得到李世民的信任,二是位置要与尉迟恭相当。满朝当中,有这样条件的重臣,屈指可数。人家为什么要冒着风险“诬告”尉迟恭?并且还笃定“就算是诬告也不会受到惩罚”?这只能说明,尉迟恭人缘太差了,把所有的重臣基本上都得罪完了,甚至也得罪了李世民。这些重臣早就看尉迟恭不顺眼了,在背后捅他一刀试探一下,万一李世民借着这个由头把尉迟恭杀掉了呢?岂不是意外之喜?结果,李世民既没有惩罚尉迟恭,但也没有惩罚告发的人,对于臣下的这些争斗,李世民心里门儿清,他既不反对、也不鼓励,他很能理解臣下的心思,同时他还是想拉尉迟恭一把,他跟尉迟恭谈话的目的就很清楚了:您人缘太差了,且身居高位,要谨慎啊。尉迟恭回府之后,才发现背后都湿透了,他把这件事翻来覆去想了一遍,终于想通了。贞观十七年二月,尉迟恭请求回家养老,李世民欣然应允,并任命尉迟恭开府仪同三司、允其五天一朝,这可是从来没有人享受地过的待遇啊。很显然,对开尉迟恭能够想通,李世民很欣慰。

尉迟恭的短板在哪里从表面上看,尉迟恭是一员盖世猛将,但从根本上讲,他的思维方式和处世方式是一个暴发户。尉迟恭是朔州平鲁下木角人,原本是个铁匠,没有接受过什么教育,凭借一身勇力拼出了一个响当当的大唐勋贵世家,可谓异数。然而,一旦身居高位,尉迟恭性格中的短板就暴露无遗,居功自傲、目中无人、不知隐忍、骄横跋扈。多亏他运气好,遇到的是宽仁念旧的李世民,要是碰到刘邦这样的,早就被夷三族了。尉迟恭得罪的,不仅仅是房玄龄、杜如晦这样的重臣,还包括长孙无忌、李道宗这样的皇亲,甚至包括了李世民本人。但他从来没有想过,人家凭什么让着他?人家功劳不比他小,为什么不蹦出来得瑟?这就是世家大族和暴发户的区别。循规蹈矩、谨言慎行、隐忍守礼,这才是居于高位之人的处世方式。地位越高,所遭受的非议和流言就越多,越是得到皇帝宠信,越容易得到他人的嫉妒,越是能征善战,越容易引起皇帝的猜忌。例如长孙无忌,在李世民登基的过程中功劳甚大,可他从来不多说一句话,对同僚和臣下彬彬有礼,和居功自傲的尉迟恭完全不一样。再说了,人家还是李世民的郎舅呢。长孙无忌出身大族,后又由舅舅高士廉抚养教诲,出身世家大族,对于朝堂中的处世之道了然于胸。再比如房玄龄,人家可以齐州房彦谦之子,举进士出身。再比如杜如晦,祖上为周朝高官,祖父是隋朝工部尚书、义兴公、父亲杜咤为隋朝昌州长史。这些世家大族,历经数百年不倒,自有其求生处世之道,对于朝堂的权势争斗早就玩得滚瓜烂熟,数百年的政治底蕴,岂是尉迟恭这样一个穷门小户的铁匠所能比拟的?不经过数代百年的磨砺,打下沉厚的根基,是难以成为枝繁叶茂的世家大族的。论打架,这些人加在一起都不是尉迟恭的对手,但要玩心眼,十个尉迟恭也不是人家的对手。世家的可怕之处,便在于此。幸亏尉迟恭最终想通了,在家闲居十六年,躲过了杀身之祸。

结语:在李世民的“保驾护航”之下,尉迟恭终于领悟到了身居高位为人臣的保命处世之道。辞去官职的尉迟恭,在家中炼丹、喝酒、演乐,再也不理政事,而那些“诬告”尉迟恭的人也清楚“适可而止”“留人一线”的道理,从此相安无事。就在尉迟恭退休的这一年,唐太宗命人绘二十四功臣像于凌烟阁,以表彰为李唐王朝作出重大贡献的功臣,尉迟恭名列第七。就凭这张画像,奠定了尉迟恭在李氏一朝的地位和数代的荣华富贵。显庆三年,尉迟恭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四岁。李治废朝三日,命京中五品以上官员全部参加吊唁。并册赠尉迟恭为司徒、并州都督,谥曰忠武,赐东园秘器。陪葬昭陵,陪伴着唐太宗。君臣相伴,归葬一处,何等荣宠!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是怎么得到尉迟恭的?秦琼和李道宗发挥了大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李世民,尉迟恭,秦琼,李道宗,尉迟敬德,唐太宗,军事制度

    尉迟恭是李世民身边的得力干将和铁杆追随者,但他并不是一开始就跟随在李世民身边的,他和李世民身边的大部分武将一样,都是在后来投到李世民这边来的。尉迟恭年轻的时候只是一个打铁匠,并没有什么出息,如果不是隋末的乱局,他可能一辈子都只是一个打铁匠,娶妻生子,平凡的过完一生。但他生活在隋末群雄并起的时代,尉迟

  • 大唐皇室八大名将,李道宗排第三,前两人拿下半壁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洪都烟客标签:李渊,南唐,唐朝,李道宗,节度使,李孝恭,李世民

    唐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封建王朝,如果李氏宗族之中无法诞生人才的话,显然也是不能压制手下那批能臣猛将的,尤其是精锐的核心部队;现在来盘点下唐朝李氏宗族诞生过的八位名将吧。TOP、8 李皋李皋是唐太宗李世民五世孙、曹恭王李明的玄孙。曾任多地刺史,所至有善政。后来淮西节度使李希烈联合

  • 重识薛家(二四)长孙无忌和李道宗都不是被烤死的,传说来自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李道宗,长孙无忌,朱高熙,朱高炽,朱瞻基,朱棣

    在薛家将系列故事中有这么一个情节,是讲反派人物李道宗之死。情节发生在《薛丁山征西》的故事篇章中,背景是李道宗陷害薛仁贵失败,薛仁贵便在征西大军开拔之前拿李道宗祭旗。小说中设定李道宗是皇族,与唐太宗李世民关系密切,所以受到李世民庇佑。李世民说李道宗是王爷,不能刀父加身,劝薛仁贵放过李道宗。程咬金出了个

  • 文成公主是李道宗的女儿?她出嫁吐蕃时,李世民是心甘情愿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李道宗,李世民,文成公主,吐蕃,松赞干布,吐谷浑

    公元641年,唐朝贞观十五年,著名的文成公主奉唐太宗李世民的旨意,远嫁吐蕃,开始了中原王朝和藏地的和亲之旅。而她也将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对于文成公主的这次和亲,现在比较公认的定义是:文成公主知书达礼,不避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

  • 重识薛家(十一)李道宗提出奇袭平壤城,为何唐太宗没有同意?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唐军,李靖,李勣,薛家,唐朝,隋朝,李道宗,李世民,平壤城,唐太宗,书法家

    唐太宗李世民晚年御驾亲征高句丽,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并未达成灭亡高句丽的战略目标。后世历史学者们将这个作为贞观年间的污点,认为是李世民在战争中少有的失败。而李世民后来也引为憾事,认为自己没有能抓住机会一举达成战略目标。从两唐书的记载来看,当时唐朝对高句丽在战略上形成压制作用,是有机会一举灭国的。

  • 唐朝开国功臣李道宗为何骂声一片?影视剧的又一大骗局!

    历史解密编辑:东岸瞭望台标签:李道宗,薛仁贵,唐朝,李世民,张士贵,李治

    唐朝开国功臣李道宗为何骂声一片?影视剧的又一大骗局!我觉得李道宗一定是憋屈死的,而事实证明他也极有可能因为憋屈而死。唐高宗永徽四年,他受房遗爱、高阳公主谋反案的牵连,被流放象州(广西柳州附近),途中病逝。但是如果李道宗泉下有知,最让他憋屈的一定不是这事,而是我堂堂大唐开国功臣却因为他被莫名其妙地被后

  • 最悲催的配角:正臣李道宗给薛仁贵做了陪衬,还被说成了奸佞小人

    历史解密编辑:胆大的小虫标签:李道宗,薛仁贵,李世民,尉迟恭,长孙无忌,李渊

    现在的历史剧都喜欢强行洗白历史人物,李道宗算是个比较倒霉的例外存在,没有主角光环就算了,还成了衬托主角光辉形象的大反派,例如热播剧《薛仁贵传奇》,为了衬托薛仁贵的官场不易,硬是把李道宗演绎成是一个睚眦必报、心胸狭窄的奸佞小人,在军队排挤薛仁贵、还诬告陷害差点要了薛仁贵的小命。李道宗要是知道被后人抹黑

  • 尉迟敬德拳打李道宗,坐在他上首引发斗殴的,是不是秦琼程咬金?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李道宗,秦琼,程咬金,尉迟敬德,李世民

    大唐开国名将尉迟敬德是个很凶猛的暴脾气,李世民大哥和四弟的脑袋,他也敢提着上城楼,还没有禅位的唐武德天子李渊,也曾被披甲持槊的尉迟敬德吓得够呛:战战兢兢地下旨宣布李建成李元吉为叛军,然后他的十个孙子,就被尉迟敬德等人斩草除根了。尉迟敬德等人帮着李世民杀光建成元吉的十个儿子,怎么看都有点过分:李建成被

  • 正史上的李道宗是怎样的?他以军功深得李世民器重,而非小人形象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李道宗,李世民,吐谷浑,李渊,道宗,李勣

    在早前,曾出过一部很火的电视剧,叫做《薛仁贵传奇》,里面张铁林塑造了一个奸佞小人形象,那就是李道宗。此人无恶不作,陷害忠良,就连薛仁贵也被他迫害过。但事实上;李道宗并不是像电视剧里,还有很多唐朝演义小说中那样,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反派,与电视剧与演义小说里面饰演的奸臣不同,在正史里李道宗这个人是个少有

  • 如果“劝架”的不是李道宗而是秦叔宝尉迟敬德还敢动手打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李道宗,秦叔宝,尉迟敬德,秦琼,李世民,李渊

    唐胡璩《谭宾录》记载和《新唐书》:敬德常侍宴庆善宫,时有班在其上者,敬德怒曰:“汝有何功,合坐我上?”任城王道宗次其下,解喻之。敬德勃焉,拳殴道宗,目几至眇。太宗不怿,罢。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三点:第一、任城王李道宗的座次是在尉迟敬德之下的;第二、尉迟敬德痛打李道宗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就坐在上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