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42岁药王孙思邈,死前反复叮嘱:此药方要销毁,万不能流落民间

142岁药王孙思邈,死前反复叮嘱:此药方要销毁,万不能流落民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爱笑的冬梅 访问量:1037 更新时间:2023/12/8 16:44:36

《省心录·论医》讲到:“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然而药王孙思邈却很好的诠释了“医者”和“医德”,孙思邈一生都致力于医学临床研究,也开创了中国医学史上的先河。

关于孙思邈的成就有:是第一个完整论述医德的人,是第一个倡导建立妇科、儿科的人,是第一个麻风病专家,第一个提出复方治病,首创以砷剂(雄黄等)治疗疟疾病······等等。他的医学巨著《千金方》是我国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也被国外学者评为“人类之至宝”。

《千金方》在食疗、养生曾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且孙思邈的年龄也一直存有争议,但可以确认的是孙思邈年过百岁,在《中国医学史略》中认为孙思邈享年120岁。参与《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等编撰的马伯英认为孙思邈享年142年,马伯英在国内出版有《世界医学二千年史》(译著)、《中国医学文化史》、《中外医学文化交流史》等。

孙思邈的曾祖父和祖父都曾当过官,不过到孙思邈父亲时,家道已经败落,是个务农家庭,孙思邈幼年时还经常生病,从而花费了很多家财,也因此令孙思邈立志从医,并且孙思邈从小聪慧,据《旧唐书》记载,西魏大臣独孤信曾称其为“圣童”。后来孙思邈也是博览各种医书,认真研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广泛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在太白山居住时亲自采集药材,研究药物性能,确定出了233种中药材适当采集的时节。而孙思邈在死前曾反复叮嘱弟子:“此药方要销毁,万不能流落民间。”该药方是什么?

此药方便是“五石散”,孙思邈在研读东汉名医张仲景留下的药方时,认识到了这一药方,五石散可用于伤寒,原料有石钟乳、石硫磺、白石黄、紫石英、赤石脂,故而得名。由于食用“五石散”后,人会变得飘飘欲仙,而且异常兴奋,甚至产生幻觉,因此“五石散”还曾非常流行,不过孙思邈仔细了解过发现“五石散”对人体有极大的破坏力,并且容易上瘾,久而久之,人的性情会大变,最终因中毒而死。

孙思邈得知此药方的危害后,便常常在民间向大家讲解五石散,切不可追捧五石散,临终前也是反复叮嘱弟子销毁药方,正因为有孙思邈的努力,到了唐朝后,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对五石散敬而远之。由此可见孙思邈的医德着实让人钦佩,而且孙思邈还不用动物入药,讲到:“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呼!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在巨著《千金方》中,孙思邈也是把医德规范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专门立题,重点讨论。

标签: 孙十常思邈药方千金方张仲景

更多文章

  • 药王孙思邈名方,除骨间寒湿,补肝强肾,通全身筋脉,治一身疼痛

    历史解密编辑:青青爱做菜标签:当归,活血,独活,祛风,风寒湿,孙思邈,医学家,老中医,骨间寒湿,全身筋脉

    大家好,我是赵医生,生活中很多人都患有风湿病,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脊柱炎,颈椎病等疾病,平日感觉全身上下哪里都不舒服,胳膊酸,肩膀痛,腰酸背痛,腿抽筋以及膝盖痛兼有膝关节、肘关节肿大,发麻发木,弯曲困难等症状,每当到下雨天,或者感受到寒冷时,疼痛加剧,严重时关节还会变形,总之非常影响日常生活,那么这

  • 省中医专家组莅临铜川市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调研

    历史解密编辑:阳光报阳光网标签:铜川市,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中医,护士长

    6月22日,为进一步完善中医护理、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根据上级文件要求,铜川市中医医院护理部主任罗红英带队,西安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护士长刘晓荣、铜川市中医医院消毒供应室护士长薛桃霞、铜川市中医医院ICU护士长吴晶静一行4人莅临铜川市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开展中医护理与消毒供应质量控制评价与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行政党支部赴照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阳光报阳光网标签:孙思邈,北京中医药大学,党支部,照金

    7月7日,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行政党支部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30余人赴照金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活动。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通过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和一段段历史的故事,大家被革命先烈忠诚于党、敢于斗争、勇于牺牲的精神所感动,深刻理解了“两点一存”及“照金精神”的涵

  • 咳嗽痰多?药王孙思邈一个祛痰方,湿热、寒湿、痰湿,通通拿下

    历史解密编辑:梁子的平凡生活标签:思邈,祛痰,祛湿,茯苓,甘草,竹茹

    一入秋,咳嗽痰多的人越来越多,要怎么缓解?今天,我们就说一下这个话题!我们都知道,“千寒易去、一湿难除”,但比湿气更可怕的是痰湿。今天,贾老师就给大家分享药王孙思邈的强力祛痰方,帮你去痰!如果你早上起来的时候,感觉有一个湿毛巾包裹着你的头,肚子还很大,没胃口,没有精神,早上照镜子,一看舌头胖大,多数

  • 孙思邈药王山之侧绝佳的医养之地

    历史解密编辑:归元文化网标签:扁鹊,孙思邈,药王山,张仲景,养生铭,医学家,千金药方

    迎着蒙蒙细雨,前日,曾连续六届担任中国投融资洽谈会常务副秘书长,世界华人华商华侨联合总会常务副主席的卫杉虎,应邀在西安华美学院院长李国安和陕西铜川绿丰农业公司董事长王新建等人的陪同下,走进了因孙思邈而名扬天下的药王山之侧的战备窑洞仓库。没想到一块绝美的可作为医养基地的地方呈现在大家的视野里。这里植被

  • 孙思邈简单四味药,“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慢慢消除鼻窦炎!

    历史解密编辑:耳鼻喉科郝大夫标签:桃仁,鼻渊,孙思邈,鼻窦炎,薏苡仁,医学家,清肺化痰,中医角度

    鼻窦炎在中医上也被称之为“鼻渊”。鼻渊有虚实之分,实证多见外邪侵袭,或胆腑郁热,或内外合邪;虚证常见脾肾亏虚。中医从热论治鼻渊,认为该病多由外邪侵袭,或内有湿热、外邪为引,致使邪聚鼻窍,发为鼻渊。那么既然中医知道了病机,有什么治疗办法呢❓孙思邈的《千金药方》中就有相应的解决方案。这里把鼻渊归为“肺痈

  • 一张“补阳”方,出自孙思邈《千金翼方》,横扫肾虚

    历史解密编辑:个呆次元游标签:阳气,验方,肾虚,孙思邈,千金方,医学家,千金翼方,中医疾病

    人之大宝: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中医常说身体阳气,就如世间万物缺失阳光会凋零枯萎,大自然没有阳光滋养,就会失去活力,正如人体没有阳气的支撑,则精神萎靡,缺乏朝气。大家好,我是中医人,小药!所谓的阳气指的就是暖气,生长之气,比喻精神焕发,得意洋洋。从中医学术上诠释,具体指温养组织脏器

  • 《唐朝诡事录》费英俊身为孙思邈的徒弟,他为什么要藏身于鬼市?

    历史解密编辑:雨津科普汽车标签:孙十常,费英俊,鬼市,唐朝诡事录

    通过众生堂碎尸案,我们会知道,费英俊并不是普通的医师,他与孟东老同是“药王”孙思邈的徒弟。要知道,古时候的人非常注重出身与师承,就拿战国时期的商鞅为例,他正是因为自己的出身与师承,才没有得到魏王的重用。最终跑去了秦国。而费英俊虽不是名门之后,但他确实名医孙思邈的徒弟。单凭他的师承,便可以在京城为自己

  • 传说中孙思邈活了141岁,若能看懂他的奇怪理论,你也能获益匪浅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孙十常,华佗,千金要方,道家

    历经三朝的“药王”孙思邈活了141岁,直到科技发展的今天,能活到百岁以上的人仍屈指可数,更不必说寿命长达一个半世纪。从古至今,人们对长寿都十分追求,从秦始皇为寻找长生不老药而中途驾崩,到嘉靖皇帝痴迷炼“不死仙丹”却重金属中毒,他们的努力都没有达到效果,唯有孙思邈突破了人类寿命极限。孙思邈可以活到14

  • 太平广记故事-药王孙思邈

    历史解密编辑:吕姐在农村标签:孙十常,尉迟敬德,杨坚,李世民,道士

    在中国道教史上,独以医学著称于世的道士,唯有孙思邈,并被后世尊奉为“药王”。孙思邈是雍州华原人,生于隋文帝开皇元年,年轻时好学不倦,博览经史百家诸子之说。雍州华原: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他早年体弱多病,因此才发奋钻研医学。唐朝廷曾多次授以官爵,他都借故不去做官。他平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