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广记故事-药王孙思邈

太平广记故事-药王孙思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吕姐在农村 访问量:4116 更新时间:2023/12/10 19:04:46

在中国道教史上,独以医学著称于世的道士,唯有孙思邈,并被后世尊奉为“药”。

孙思邈是雍州华原人,生于隋文帝开皇元年,年轻时好学不倦,博览经史百家诸子之说。

雍州华原: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

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

他早年体弱多病,因此才发奋钻研医学。

唐朝廷曾多次授以官爵,他都借故不去做官。他平时,不是上山采药,为穷人治病,就是伏案写《千金要方》。

同村有位老人,一连数日周身疼痛,整日坐卧不宁,简直不想活下去了。

请郎中治,没用。让巫师装神弄鬼,说是给妖邪迷了。使得病情更加厉害。

恰巧孙思邈在外行医归来,就立即被请了去。他给病人扎了一针,没有反应。另选止痛穴位再扎,病人依然痛得死去活来。

孙思邈拭了拭手中的银针,凝神思索了一阵,俯下身子仔细探索病人身上的致痛点,连找了几个地方,病人连连摇头。

当他再往另一部位按压时,病人忍不住大叫一声:“啊,是—这儿!”于是一针扎下去,病人脸色舒展了。

孙思邈抽出银针,病人动了动腿,一骨碌从床上起身下来,就像没疼痛过似的。

病人对孙思邈千恩万谢,说:“先生真神,刚才扎的是什么穴位啊?”他笑了笑说:“你刚才不是叫“阿是”吗?就称阿是穴好了。”后世的医学家也沿用此叫法。

有一回孙思邈上山采药,发现一户人家正要将已亡孕妇下葬,便上前询问。家里人说孕妇难产,断气好半天了。

孙思邈望了望孕妇裙边未干的血水,凝神切了切脉,肯定地说:“没死!”孕妇的家人都喜出望外,跪下求孙思邈救人。

孙思邈随即给她扎了一针,又取出药丸,用温水化开,撬开牙关灌了下去。不一会,妇人渐渐苏醒,开始痛苦呻吟。

孙思邈又吩咐家人为孕妇临产作各种准备,一切就绪,只听“哇”的一声,一个胖小子出世了。

一针救活了两条性命,那家人欣喜若狂,对面前的这位神医不知如何感谢是好。孙思邈起死回生的美名,不胫而走。

孙思邈很善良,不仅给人看病,有时还救治动物。有一次,他看到牧童用石块砸一条小蛇,地上血迹斑斑,就求牧童把蛇放了。牧童不依。

他把衣服脱下来给牧童,说:“我身边没带钱,你拿这衣服去换糖吃吧。”牧童这才丢了小蛇走了。

孙思邈从药篓里取出药,给小蛇敷上,止了血,然后把它放到草丛里。

几年后的一天,孙思邈出诊回家途中,见一骑马白衣少年他正想给这少年让道,那少年却在他面前下了马。

那少年忙向他作揖拜谢,说:“我的弟弟蒙先生救活,现已痊愈,不知如何报答才好。”孙思邈笑着说:“病人好了就是最好的报答。”

那少年请孙思邈去家中歇歇脚。他见少年很诚恳就答应了。那少年将孙思邈扶上马。

那马像一阵风似的,一会儿就来到了一座城堡。这里到处是花草树木,建筑也是金碧辉煌。

进入大拱门,迎面来了个穿绛衣的人,向孙思邈作揖道:深蒙先生厚恩,故遣儿子前去相迎。”

说完,指了指身边一个青衣小儿,说:“前些天,孩子独自外出,差点被牧童伤了性命,全靠先生脱衣赎救,才有今日。”

青衣小儿当场跪谢救命之恩,孙思邈这才想起救小蛇的事。

他问绛衣人身边的侍者:“这是什么地方?”侍者告诉他,这里是泾阳水府,绛衣人是我们大王。绛衣王摆下酒宴,并让歌妓奏乐跳舞助兴。

绛衣王硬留孙思邈住了三天,告别时,赠给他许多金银珠宝,孙思邈坚决不收。

绛衣王又取出龙宫奇方三十篇,说:“此方可助有道者济世救人,今奉赠先生。”孙思邈听了很高兴,说:“这个使得!”遂接过揣入怀中。

孙思邈告别了绛衣王,骑上马,由白衣少年送回家中。

到家后,孙思邈立即取出奇方,细细体会琢磨,逐一试验,都很灵验。于是,就把这三十篇龙宫奇方,编入《千金方》中。

一天,太宗李世民长孙皇后怀孕已十多个月不能分娩,反而患了重病,卧床不起。,御医束手无策。

大臣徐茂功向太宗推荐孙思邈。孙思邈被召进宫。可是封建社会,有“男女授受不亲”一说,更何况病人是皇后。但这是难不倒孙思邈的,他用悬丝来诊脉,判断是胎位不正,然后又一针下去,扎在皇后中指上,不一会儿,皇后产下皇子,病也好了。

唐太宗很高兴,称赞道:“先生不愧为药王啊!”皇上是金口,既然称他为“药王”,就要给他相当于王的封地赏赐。

孙思邈只求返回家乡山林,所有封赏一概不受,推辞再三,最后只好拜领了皇帝亲手赐给的王袍王冠。

这事被尉迟敬德知道了:“一个山野草医,居然封了王?我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才封个公爵,我先扒了他的王袍,再找皇上论理!”

于是,他骑马追赶孙思邈。追上后,见孙思邈匹马单骑,只跟个徒儿。身上只穿红袍,帽上没翅,只是普通装束。

孙思邈见到他,明白了来意,笑着说:“尉迟将军,有何指教?”尉迟敬德发誓道:“我的左臂打仗负了伤,至今抬不起,请你治治。”

孙思邈仔细检查了一下,说:“我给你扎一针,就能活动自如,再服些药,就没事啦!”

尉迟敬德心想,城里那么多名医都治不好,你一针就管事?不禁脱口道:“你别诳人了!”孙思邈道:“一针下去不好,我甘受将军处罚!”

尉迟敬德却不以为然地说:“真要是一针见效,那我就给你站班听用!”孙思邈道:“好,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孙思邈在他臂上深深扎了一针。尉迟敬德只觉得麻苏苏的。取出针后,尉迟敬德把左臂甩了几下,又高高举过了头顶,既高兴又羞愧。

尉迟敬德表示要兑现诺言,随他去跟班。孙思邈说:“跟将军开个玩笑,何必认真。如今正是将军为国建功之时,等天下太平了再来吧!”

敬德行了大礼,这才辞别。孙思邈把王冠王袍顺手扔在路边的田里,继续赶路。

一天,孙思邈进深山采药,见一只老虎得了绝症,就用草药给它治好了。

后来,这老虎不愿离开他,孙思邈也就将它留下了。每当进深山采药,或出诊治病时,就骑着它去,既快又安全。

为了避免惊吓了病家,孙思邈总叫老虎远远躲藏起来;又叫病家把熬药的渣子倒在门前的路上,好让老虎知道他在谁家看病,耐心等待。

孙思邈到唐高宗永淳元年才离开人世,活了一百零二岁。人们怀念他,在药王山和其他地方建了药王庙,他坐像旁站着的就是大将军尉迟敬德。

ps:本人在网易没有账号,如果此文出现在网易,则为盗取,请帮忙举报!

更多文章

  • 孙思邈养生百字铭

    历史解密编辑:嘉林玄学标签:养生,精气,安神,妖神,孙十常,孙思邈,百字铭,医学家

    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神疲心易役,气弱病相萦。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亥寝鸣云鼓,晨兴漱玉津。妖神难犯己,精气自全身。若要无诸病,常常节五辛。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寿夭休论本,修行本在人。若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 142岁药王孙思邈,临终反复告诫:此药方定要销毁,不能流落民间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思邈,药方,孙思邈,伤寒,道家

    中国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当中曾经记载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也就是说,上古的时候,由于人的动作举止、思维思想合乎自然规律,活到一百多岁才是正常寿命,这让现代人都觉得完全不可思议,感觉这又是古人在“吹”,不

  • 药王孙思邈一个增强记忆力的方子,4味药搞定健忘、失眠、盗汗

    历史解密编辑:顶牌故事会标签:失眠,体虚,心火,安神,盗汗,孙思邈,医学家

    “一上了年纪,睡眠质量也跟着下降了。” 65岁的王老头在社区里和同行的老人抱怨着。“是啊,我和你一样,不仅晚上睡不好,早上起来还容易忘事儿。”很多老年人到了一定的岁数之后,就开始出现健忘、失眠等症状,那么在中医的角度看来,这些病症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该如何治疗呢?心肾不交:心和肾闹掰了心肾相交是指

  • 孙思邈的益寿之方:揉腹不断,百病不犯!

    历史解密编辑:绚丽人生标签:益寿,养生,脏腑,便秘,孙思邈

    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养生堂饮食养生,药物养生,运动养生,起居养生,百科偏方!揉腹养生,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在唐代,孙思邀就以“食后行百步,常以手摩腹”作为自己的益寿之道。揉腹真的这么神奇吗?在腹部,有很多重要的经络汇集。比如主全身之阴的任

  • 孙思邈传下来的“速睡方”,2味药,安神助眠,让你一觉到天亮

    历史解密编辑:画个圈圈吧标签:安神,补血,大枣,养心,健脾,气血,孙思邈,医学家

    大家好,我是赵医生。今天我们来讲一个药王孙思邈的“速睡方”,可以补血行气,安神助眠,一觉睡到大天亮。失眠的朋友赶紧点赞收藏吧。现在很多人睡眠不好, 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晚上特别容易失眠。心里根本静不下来,老是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睡着之后,还特别容易醒,外面一点风吹草动都能感受到。时不时还会出现心悸气

  • 142岁药王孙思邈,临终时再三叮嘱:此药不可流落民间,尽快销毁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神医,华佗,成仙,药王,孙思邈,武则天,医学家

    提起孙思邈你或许不是很熟悉,但是要是说起药王,你的脑海里应该有一个概念了。这位妙手回春的神医圣手,因为在制药方面的卓越贡献被称为药王。西魏大统七年,也就是541年,孙思邈出生在一户贫苦的人家,他很小的时候就体弱多病,父母为治疗孙思邈的病也是耗尽了钱财,长大后的孙思邈深感医生的伟大之处,并立志成为一名

  • 孙思邈一生都在用的「六字养生诀」,借助发音使五脏安宁

    历史解密编辑:圆融素食标签:吐纳,口形,安宁,呼吸法,孙思邈,医学家,腹式呼吸,六字养生诀

    六字诀是道家流传下来的一种吐纳法,药王孙思邈曾奉它为长寿之法,每日练习。它通过嘘(xu)、呵(he)、呼(hu)、呬(si)、吹(chui)、嘻(xi)六个字的不同发音、口型,利用呼吸,充分调动脏腑的潜在自愈能力,以抵抗疾病侵袭,防止衰老。练「六字诀」讲究腹式呼吸,先呼后吸,呼气时发音。呼气要缓慢、

  • 关于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期间新区城区公共停车泊位免费的通告

    历史解密编辑:城市网陕西标签:泊位,文化节,南宁慧泊停车场,中国孙思邈中医药

    关于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期间新区城区公共停车泊位免费的通告为方便市民和外地游客参加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以下简称文化节),缓解活动期间城市道路交通和停车压力,保障文化节各项活动顺利开展,文化节期间,新区城区公共停车位(场)将限时向公众免费开放,具体通告如下:一、免费时间2023年5月25日00:

  • 孙思邈活到142岁, 去世前叮嘱后人毁一个药方, 现在还有人在用!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孙十常,张仲景,药方,五石散,伤寒

    孙思邈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非常杰出的医学家了,甚至还被世人称为了药王,可以见得他功绩不凡,他的一生接触了很多前人流传的药方,更修改了很多前人药方中的弊端,他可是非常长寿的老人了,整整活到了一百四十二岁,虽然他的一生修改了很多的药方,但是他的一生还是有非常多的遗憾的,在临死前,对后人是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毁

  • 142岁药王孙思邈,临终前叮嘱,药方要焚毁,不能流传民间

    历史解密编辑:公羊丰萌宠标签:药方,秦汉,孙思邈,汉武帝,纪晓岚,医学家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冤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药王孙思邈认为医学是一门救人的学问,医生更是一个救人的职业,如果不把病患视为至亲,那么何以会竭尽全力地去进行救治而心底无私呢?这是何等的医德啊!药王孙思邈是唐代医学家,西魏大统七年(541年)出生在一个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