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禹锡的一首酬答诗,寄离情于山水,哀而不伤,写出了挚友情深

刘禹锡的一首酬答诗,寄离情于山水,哀而不伤,写出了挚友情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刘玲子 访问量:755 更新时间:2024/4/12 23:34:01

写在前面:

如果说,白居易刘禹锡晚年时的精神知己,那么柳宗元则是他青年时期最为亲密的挚交好友。

贞元九年(793年),20岁的柳宗元和21岁的刘禹锡同科及第,因为共同的政治理念,二人结下终身不渝的友谊。

从御史台共事到永贞维新的力革时弊,从变法失败到被贬蛮荒,从奉召赴京到再谪边城,二十多来他们始终患难与共。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宦海浮沉,人世沧桑,元和十年(815年)三月,二人再度被贬出京,岐路惜别,柳宗元作诗赠别刘禹锡。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并影荒郊,临别依依,愁肠百结,刘禹锡作《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酬答好友。

  •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 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唐 刘禹锡《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简译: 

被贬出京城十年后,你我同时奉召回京,岂料又再度被贬往蛮荒之地,同行千里渡过湘水后不得不在此分手了。

我虽是再次充任连州刺史,却与西汉黄霸两任颍川太守截然不同,更是自叹不如三次被贬黜的春秋时的柳下惠

渴盼回归的目光追随着北飞的大雁,直到它们消失在天边,心中正愁肠百结之时,却又听到了凄厉的声声猿啼。

你去的柳州和我去的连州有桂江相连,每当桂江向东流经连山时,我将和你相互凝望,并低头吟诵《有所思》。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首联叙经历,颔联写际遇,颈联抒乡愁思,尾联诉离情,全诗哀而不伤,写出了挚友情深,更是刘禹锡豁达乐观人生情怀的写照。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首联简介彼此共同的人生经历,简洁明了,本是人生重创,却被其用寥寥数字一笔带过,如此的轻描淡写,恰是其不媚权贵宁折不弯高尚品质的体现。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不到半年的永贞革新以失败告终,作为变法集团的核心人物,刘禹锡和柳宗元同时遭贬。

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途中再贬朗州司马,柳宗元远谪永州司马,二人的贬谪之地都是边远的蛮荒之处。

艰辛历尽,直到十年后才被诏返京,岂料,十二月奉诏,次年一月上路,二月抵京,三月又再次被贬出京。

柳宗元受其牵连一同遭贬,二人结伴出京,同行千里,渡过湘水后,刘禹锡南下连州,柳宗元西去柳州,二人不得不在衡阳惜别。

“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颔联用典,首句写自己两次含冤遭贬的状况,次句写自己与柳宗元遭贬的原因,以此抒发堪悲的人生际遇。

黄霸是西汉时期名臣,官至丞相,连仕三朝,两为颍川太守,文治有方,深得百姓拥护,政绩卓越,极为汉宣帝器重。

两为颍川太守,是因为汉宣帝知人善用,认可黄霸的才能和人品,而刘禹锡两度被任连州刺史,都是被贬出京,是因为屡遭权宦的排挤和打击。

虽然到同一个地方任职的次数相同,但际遇却截然相反,一个是志得意满,一个是含冤遭贬,两相对比,自己的境况实在令人唏嘘。

柳下惠即展禽,是春秋时鲁国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做过掌管刑罚狱讼的小官,因其生性耿直,不被权贵所容,曾接连三次受到黜免。

“直以慵疏招物议”,正如柳宗元所言,二人再次遭贬,就因为刘禹锡写诗嘲讽靠阿谀奉承向上攀爬的新贵,从而“语涉讥刺,执政不悦”。

此句以柳下惠比柳宗元,一是对柳宗元的敬重之情,二是切合自己与柳宗元同是因为如柳下惠这般直道事人,因为坚持正确的政见而郁郁不得志。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颈联写歧路分别时的情景,抒发了对家乡的依恋和挚友分离的不舍之情。

雁至衡阳不再南飞,春回便北归,自己与好友却还要去往比衡阳更远的地方,此生可还有北归的机会?临风怅惘,哀猿声声,更增添酸楚。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尾联是设想别后思念之情,桂江即漓江,在柳宗元的贬谪之地,连山是作者所往之地连州。

其实,漓江与连州并无相连之处,而是彼此的思念连接着两个志趣相投的好友,纵是远隔千里,但有山水相望,也足以慰藉彼此的心灵。

写在后面: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二度遭贬,远谪蛮荒,回归无望,满腔热忱几欲消耗殆尽,柳宗元不由得心生归隐。

可尽管如此,他还是在 《三赠刘员外》一诗中,又一次充满期待地询问刘禹锡:“今日临岐别,何年待汝归?”。

柳宗元的心有不甘,即是因为壮志难酬,也是对挚友分别的不舍,虽有书信往来,可终难抵朝夕相伴。

面对柳宗元的询问,刘禹锡无以为答,因为他也不知道归期何日,但他却其相约:“耦耕若便遗身 世,黄发相看万事休”。

可是,柳宗元终是爽约了,柳州四年,未来得及等到回京的诏书,便病逝任上,就在当年二人分手的衡阳,刘禹锡得到好友去世的噩耗。

从此,“终我此生,无相见矣”,纵有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还有谁呢?收起悲伤,整理好心情,刘禹锡还要完成亡友的遗愿。

历时三载辛苦披阅,刘禹锡收集整理好了亡友的遗作,编纂完成《柳河东集》,从而令其文字得以流芳于世。

不仅如此,刘禹锡还收养了柳宗元的长子柳周六,并将其视如己出,悉心教导,令其日后得以长大成才。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虽然同去虽能同回,但柳宗元此生有刘禹锡为友,若其泉下有知,亦该足矣……

注:本文系刘玲子candy原创,谢绝搬运和抄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联系删除,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更多文章

  • “诗豪”刘禹锡,光明坦荡斗一生,乐观向上得长寿!

    历史解密编辑:唐唐剪辑标签:刘禹锡,柳宗元,白居易,诗豪,王叔文,唐宪宗

    在诗歌最为盛行的唐代,有这样一个诗人,考中进士走向仕途后,积极参加"永贞革新",盼望革除陈规陋习,让国家得以更好发展,重新焕发新的活力;改革昙花一现失败后,他毅然把失败抛之脑后,在无情的宦海沉浮中依旧浩气长存,在一贬再贬的路上越挫越勇,成就了自己可歌可泣的一生,可谓"打不死的小强。"他,就是唐朝有名

  • 刘禹锡的一首乐府诗,全诗仅20字,就道出了国人含蓄内敛的爱情观

    历史解密编辑:豁然书斋标签:长安,诗人,典故,唐朝,刘禹锡,爱情观,乐府诗

    刘禹锡因参与永贞革新多次被贬出长安,被贬后刘禹锡身居远荒心系朝廷。自从刘禹锡遭贬出京之日起,他就开始盼望着能够重返京师。在长期的贬谪生涯中,诗人始终都被思念长安和渴望回京这两种感情折磨着。他的这种情绪贯穿在整个贬谪时期。刘禹锡时时盼回长安。长安在心目中十分深刻,不仅发生在身边的政治事件能让他回忆起长

  • 人在低谷时,不妨读读刘禹锡的《陋室铭》

    历史解密编辑:洞见标签:刘禹锡,陋室铭,白居易,韩愈,王守仁

    淡饭粗茶有真味,明窗静几是安居。作者:洞见yy公元824年,刘禹锡被贬和州。当地知县看他是贬谪之人,便有心刁难,给他安排了一间布满青苔的破旧小屋。屋外荒草丛生,而屋内也只够摆放一桌一椅一床。哪知刘禹锡毫不介意,反而在那读书作诗,写下了千古名篇《陋室铭》。全文简练而清新,短短81字,却尽显他的豁达与乐

  • 刘禹锡的一首怀古诗,余秋雨赞其情怀“上天入地,没有边界”!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诗人,编剧,余秋雨,刘禹锡,石头城,念奴娇,怀古诗,剧作家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三国赤壁之战后,吴国的孙权依清凉山西麓的峭壁修建了一座石头城。当时长江就从清凉山下流过,因而石头城的军事地位十分突出,孙权也一直将此处作为最主要的水军基地。此后数百年间,这里成为战守的军事重镇,南北战争,往往以夺取石头城决定胜负。隋朝统一中国后,石头城的防御功能逐渐减弱,等到

  • 刘禹锡写诗答谢白居易,写出了无限辛酸和愤懑,颈联乃是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王叔文,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宪宗

    唐代诗人刘禹锡外号“诗豪”,他有一首诗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名字很长。诗歌的颈联是千古名句,那就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这两句诗中,刘禹锡既表达了对岁月蹉跎,仕途不幸的伤感,同时又展现出了对欣欣向荣的未来的憧憬。不过,有对刘禹锡生平和性格有一定了解的朋友都认为:刘禹锡是“诗豪

  • 杜牧和刘禹锡谁写诗水平更高?对每人各20首最经典的诗打分对比

    历史解密编辑:解说员小影标签:刘禹锡,杜牧,七绝,七律,元稹,白居易,艺术家,散文家,唐朝

    杜牧和刘禹锡同为唐朝著名诗人,都稳居“唐朝十大诗人”之列。那两人谁写诗水平更高一些?谁在唐朝十大诗人中排名更高前一些?有网友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让我分别对杜牧和刘禹锡最经典的20首诗进行打分,看看谁的总分更高一些,我当时同意了,所以就有了这篇文章,因此这是一篇“应邀文”。那杜牧和刘禹锡最经典的20首

  • 唐诗三百首第35首:《望洞庭》刘禹锡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望洞庭,唐诗,诗词,刘禹锡

    不想错过我们每天的推送?您可以进入【每日解读诗词】主页面,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点点图标,

  • 唐诗三百首第36首:《秋词》刘禹锡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秋词,唐诗,诗词,刘禹锡

    不想错过我们每天的推送?您可以进入【每日解读诗词】主页面,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点点图标,

  • 刘禹锡一首很冷门的小诗,开头10个字就让人膜拜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刘禹锡,李陵,长安,此诗,典故,言外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俗话说“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语言固然可以表达出人的各种情绪,但情绪之复杂深邃,又仿佛是语言所说不出道不尽的。正如诗家所说“言有尽而意无穷”,语言能够表达出情景,但表达不尽情感,言外深情,只能意会品味。正如人们相思之时,只说“相思挂念”之语似乎已经表达出了这种情感,却又道不

  • 刘禹锡被蚊子逼得忍无可忍,写下这首千古名作,让我再笑一会儿

    历史解密编辑:运动大大健身标签:刘禹锡,李白,蚊子,诗人

    问个问题,大家觉得唐代诗坛最“刚”的诗人是谁?或许有人会说是李白,但大家别忘了晚年因犯事被关入大牢时,诗仙可是没少写拍马屁和求饶的诗。与李白相比,刘禹锡则显然要“刚”多了。读多了刘禹锡的诗文,会发现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他的经典诗文多数都是被逼得忍无可忍时写下的。被贬和州,若不是知县欺负他,让他搬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