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春死亡之谜, 王熙凤嚣张说出10个字, 才是元春真正的死因

元春死亡之谜, 王熙凤嚣张说出10个字, 才是元春真正的死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朱成龙康知识 访问量:2165 更新时间:2023/12/13 0:35:51

曹雪芹写的《红楼梦》是一部为闺阁女儿昭传的作品,推崇的是一群青春美丽的女子。其中最拔尖有十二人。这十二个人主次轻重也有排位,排位所依据的标准,最重要的有三个:

一是人格标准。排第一位的林黛玉和薛宝钗,她们在自己的价值观里,是绝对的典范,林黛玉最典型的标签是人格高洁、精神纯粹;薛宝钗最典型的标签是高贵、典雅、娇艳、坚贞,博学多才,是封建社会对一个女性要求的典范。

二是品格标准。兼具宝钗鲜艳妩媚和黛玉风流袅娜之美的秦可卿,论皮相之美,按逻辑超出黛玉、宝钗,而且秦可卿也很有韬略和才具,做人行事上下没有不夸赞的,却排十二钗之末尾,就是因为她的品行出现了巨大的缺陷,就是她和公公贾珍的不论之恋。

这在曹雪芹看来,秦可卿的品格大打折扣,本来她的淫都上回目了: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因为脂砚斋对她动了恻隐之心,命曹雪芹删改了这部分的内容,才变成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所以,有品格、品行上的缺陷,是肯定排不进前几位的。这个理由也适用于不积阴鸷的李纨和狠毒的王熙凤身上。

三是和贾宝玉的关系亲疏。林黛玉和薛宝钗是和贾宝玉产生最重要情感纠葛的人,元春和探春是宝玉的亲姐妹,湘云和妙玉是贾宝玉欣赏敬爱之人,迎春和惜春是贾宝玉的堂姐妹,王熙凤、李纨是贾宝玉的表姐(堂嫂)和嫂子。秦可卿是贾宝玉的堂侄媳妇。绝大多数是贾宝玉的亲眷。

贾元春在《红楼梦》里着墨不多,仅有一次正面出场,就是十七十八回的归省。如此少的戏份能列金陵十二钗第三位,仅次于主角林黛玉和薛宝钗。绝不仅仅因为她高贵的身份和宝玉亲姐姐这个缘由,对于她人格和品行的认同恐怕才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这是曹雪芹对元春的推崇和认可,这一点极其重要,是我们正确分析元春和元春之死的前提。

【一】元春进宫并非自愿,而是家族安排的结果。

元春归省时,进了祖母正室,第一句就是:

“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

见了父亲贾政说:

“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

传递出来的信息再清楚不过:我根本不想进宫,是你们把我送进去的。我觉得哪怕穷一些,骨肉团聚才重要,这种富贵,骨肉分离,其实真的很没有意思。

同样是要送女待选,看看人家宝钗,要么“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要么“珍重芳姿”,反正三句不离努力上进、责任担当。

一个进了宫,被动地接受自己不喜欢的生活方式,另一个巴不得能进宫,可惜进不去。真是恨不能将两个人换个位置。

【二】元春封妃并非恩宠,而是皇帝的政治需要

想进宫的宝钗没进去,退而求其次将目标锁定贾宝玉。看看人家薛家,自从定了这个小目标,全家孜孜以求、百折不挠,咋说也是上流社会有头有脸的人家,硬是把姿态低进尘埃里,人家贾府几次三番地撵,薛家绝不会因小失大,不过是丢一点面子而已,韬光养晦最重要,最后不是如愿以偿联姻荣国府了吗。就连宝钗一个大姑娘,都收起了闺阁小姐的矜持,一会儿金锁,一会儿红麝串的宣誓主权,甚至半夜都坐在怡红院不走。不说别的,为了达到目的,薛家和宝钗的这个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薛家和宝钗之所以拿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劲头,就一个,宝玉是薛家唯一的选择,既然定下目标,努力就是了。

可是元春不想进宫,她也没有那么强的进取欲望,就想着在宫里当几年差,赶紧回家见爹妈,过一个温情满满的小日子才是元春的愿望。

可情势的发展不以元春的意愿为转移,四大家族本是先皇的近臣,本来已经走下坡路了,谁知金陵王家的王子腾能力出众,从京营节度使升任了九省检点,成了全军的参谋长,升官了的王子腾不在京城,而是奉旨巡边去了。天高皇帝远,这样掌控了军权的人物却属于旧势力,当然要笼络 ,但更重要的是对其进行牵制,于是王子腾的亲外甥女贾元春就进入了皇帝的视野。元春封妃顺理成章。

【三】元春并不受宠,也不喜欢宫廷生活,不过是为家族担当责任。

元春封妃并不是因为受宠,和帝王更是不要谈什么爱情,她不过是政治力量制衡的棋子,证据很多,但核心只有两条:

一是元春的定位和统治者的矛盾。

前文我们分析了元春的定位,她位列金陵十二钗第三位,是千红一窟里的一员,是最受统治残害的美丽生命。皇家、皇帝和那个腐朽的统治阶级是和元春站在对立面的。她对皇帝来说,最初可能有新鲜和政治价值,但假以时日,精神诉求的背道而驰,这个矛盾无法调和,所以,元春的生活只有一条就是压抑。所以,四大家族要向保护自己,保护贵妃,夹起尾巴做人很重要。

二是元春贤德妃封号。

《红楼梦》平行写了两种价值观,一种就是以贾宝玉和十二钗为代表的纯粹人性的价值观,另一种是以贾政、王夫人等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正统的价值观。很显然,元春在省亲时的表现,她当然站队纯粹的人性,例子很多,比如大篇幅的写她和弟弟妹妹们改联额和作诗,元春太感性,太重情,她喜欢小戏子龄官,她叮嘱贾政别管宝玉太严厉,她数次堕泪……

《红楼梦》这个末世最大的代表,也是最重要的责任人就是皇帝,他是曹雪芹明褒实贬极力批判的对象,既然是精神诉求完全不同,皇帝眼中的贤德当然就是另一种味道了。

元春和皇帝的关系,准确的说,元春是皇帝制衡王子腾和四大家族的人质,而成为皇亲,是四大家族的靠山和中兴的一次契机。不光是元春,作为皇帝的女人,第一是利益、是制衡,如果妄想爱情,那真的很傻很天真。

【四】元春受家族的拖累,失去价值,惨死宫中。

元春省亲后的第二年,王子腾再升九省都检点,更加的位高权重。受到王子腾提拔的贾雨村都由管政务的地方大员转到军界任职大司马。可是我们也惊讶的发现,贾府作为贵妃的娘家,有官衔的四五个人,从头至尾没有一人升职,贾府出了不停的花钱,根本也没有因为元春封妃,获取了其它合法的生财之道。

到了第三年,四大家族、元春和皇家的关系恶化了,标志就是宫里的太监一次次的到贾府讹诈,这说明元春和皇帝的关系平衡被打破了,是皇帝厌倦元春了吗?其实不是,有两件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一个是王熙凤在弄权官场要整死尤二姐时,曾让人带一句很嚣张的话给张华说:“告我们家谋反也没事的”,触目惊心十个字,可见贾府习惯性的趾高气扬。元春省亲时就告诫族人,这个省亲搞得太张扬了,以后万不可如此。这话是至理名言,可是贾府没有一人听进去,更没有履行。

二是元春判词有:

向爷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退步抽身四个字,这是元春的最后告诫,如果是她失宠,她会内疚自责自己连累了家族,她临死托梦对父母的告慰,也可以说成是最后的警告,这证明是贾家,也可以扩大为四大家族,甚至是其追随者比如贾雨村等人,作恶多端,矛盾积累,而元春伴君如伴虎,受拖累第一个倒下。

元春是政治的牺牲品,也是维持家族荣华的祭品,她最重情,却远离了亲情,不可能有友情,更奢谈爱情,她战战兢兢的宫廷生活,没有一天的快乐和幸福,想来实在可怜、可悲、可叹!

可怜荣华正好,谁料想无常来到!

标签: 元春贾宝玉贾政薛宝钗林黛玉宝钗

更多文章

  • 军迷通常会讲“东风洗地”,其实是一种夸张说法!

    历史解密编辑:封怀诚标签:炸弹,核弹,弹药,弹道导弹,导弹,东风

    军迷通常会讲“东风洗地”,其实是一种夸张说法。而且弹道导弹威力没想象中那么大,以东风15B来说,导弹总重6.8吨,战斗部才920千克。那么东风15B的尺寸呢?长度在10米左右,弹径1米。920千克的战斗部威力又有多大呢?威力能够摧毁大型工厂车间、铁路桥梁或者一两栋大楼。弹道导弹的优点是飞行速度快、突

  • 解放军走出国门,中俄最具含金量的联手,日本紧张说明心虚了

    历史解密编辑:老高评论标签:中俄,军演,解放军,日本,军事演习,演习

    在现阶段国际局势风云诡谲的大背景下,随着解放军走出国门,与俄军顺利汇合,这场以中俄为主、周边多国参与的“东方-2022”军事演习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而在其中,日本的反应相当激烈,并就此事出面对俄方表达了强烈抗议。图注:“东方-2022”军事演习准备现场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松野

  • 专家挖开吕洞宾的墓,发现7枚怪异铜钱,一人慌张说出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呆呆故事会标签:铜钱,八仙,吕洞宾,永乐宫,全真教

    看过《东游记》的朋友可能都对吕洞宾印象很深,他可以说是八仙中最有名的一位。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方面吕洞宾是全真派的祖师之一,后世那么多的全真弟子都要拜吕洞宾为祖师爷,另一方面,在更多人眼中,吕洞宾是一个神仙。虽然《东游记》的剧情是虚构的,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这个人。史书中对吕洞宾这个人有过详细的记载,

  • 用样张说话!华为、OPPO、荣耀和苹果谁才是影像的佼佼者

    历史解密编辑:小喵说科技标签:oppo,iphone,华为,手机,样张

    自从几十年前手机开始加入影像功能后,各大手机厂商都在绞尽脑汁的让手机上的影像效果可以做到更好,高像素、大底、超远变焦、自研影像芯片等等各种各样的参数接踵而至,但是对于大部分普通用户来说都不是特别感冒,毕竟只要手机拍出来的画面讨喜就好了。所以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手机影像只有拿样张竞对才是最简单的方式,而不

  • 张说当了三十多年的官,为何晚年却被逼致仕呢?

    历史解密编辑:三煎客标签:宰相,姚崇,唐玄宗,中书令,右丞相

    有实力的人往往更容易出头,这个道理不管是放在现代还是放在古代都同样适用。活跃在中唐时期的张燕公张说就是如此。张说通过科举进入朝堂,历仕武后、中宗、睿宗、玄宗四朝,在为官三十多年后,已然成为朝廷里的元老。而他本人出众的能力也让他拥有了越来越显赫的政治地位。论起他的成绩,绝对离不开“三拜宰相”、“统领文

  • 75岁的老张说老年人再婚做不到这三件事,宁愿一个人孤独终老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再婚,离婚,婚姻,再婚家庭,结婚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婚姻是一份修来的缘分,每个进入婚姻的人,都满怀幸福的期待,能够与子偕老,可生活总是不尽人意。很多的时候,人到了老年,自己一个人过日子,难免觉得孤单,很希望自己身边有个伴,期待能够找到一个,相依相伴的老伴一起走完余生。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再婚,觉得再婚牵扯很多的麻烦事

  • 岳父被称为泰山,源于开元名相张说的一次徇私

    历史解密编辑:文间史话标签:宰相,皇帝,泰山,开元,张说,唐朝,诗人,唐玄宗,张九龄,李林甫,五代十国

    唐玄宗开元年间,名相辈出,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相继拜相。张说可谓是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就是这样一位能臣,却因徇私提携女婿引得群情激奋,也为以后的罢相埋下了伏笔。“三板斧”成就一代名相有人戏称张说:打仗界最会写诗的,写诗界最会打仗的。开元初年,突厥人降叛反复,身为天兵军节度使的张说,仅率二十名护卫

  • 张说为姚崇题碑,唐玄宗夸赞其碑文写得好,张说听后气得捶胸顿足

    历史解密编辑:史学听讲堂标签:唐玄宗,姚崇,宰相,武则天,太平公主

    司马光对唐朝知名的宰相们有过一段评价:“唐世贤相,前称房杜,后称姚宋,他人莫得比焉。”司马光在这段话里提到的唐朝四大名相,分别是唐太宗时期被称作“房谋杜断”的房玄龄、杜如晦,和唐玄宗时被称为“救时宰相”的姚崇,以及以“秉公守法”著称的宋璟。房玄龄和杜如晦的大名已经是家喻户晓,姚崇和宋璟作为后世的名相

  • 用样张说话!拍人像,国产机真的比苹果、三星强吗?

    历史解密编辑:Muse测评标签:相机,样张,过曝,国产机,oppo,苹果公司,三星电子,财务会计,财务报表

    我还就不信了,今天就找来了三台手机,实拍小姐姐对比,机型分别是iPhone 14 Pro、三星S23 Ultra和OPPO Reno10 Pro+,这里我们以三部手机在户外拍摄人像照片为例,对比它们在不同焦段下的表现。都是用原相机拍,1倍、3倍和6倍三个倍数下对比。在1倍镜下,图1三部手机的表现都相

  • 隋唐演义·第七十八回·慈上皇难庇恶公主 生张说不及死姚崇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姚崇,宰相,高力士,东宫,太平公主,玄宗

    隋唐演义第七十八回·慈上皇难庇恶公主 生张说不及死姚崇慈上皇难庇恶公主 生张说不及死姚崇词曰:太平封号,公主名称原也妙。不肯安平,天道难容恶贯盈。嘉宾恶主漫说开筵,遵圣旨诔死鸿篇,却被亡人算在先。调寄“减字木兰花”酒色财气四字,人都离脱不得,而财色二者为尤甚。无论富贵贫贱、聪明愚钝之人,总之好色贪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