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被刘禹锡羞辱过的少年成了宰相后,抛开20年宿怨,与他一诗泯恩仇

被刘禹锡羞辱过的少年成了宰相后,抛开20年宿怨,与他一诗泯恩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林家清欢 访问量:528 更新时间:2024/4/11 20:02:00

公元834年七月,被贬23年后辗转于各地为官的刘禹锡,被委派为汝州刺史。

此时,已经63岁的他,从生活了近三年的苏州离开,心中满是疲惫与不舍。

不过值得开心的是,汝州离东都洛阳和他的故乡荥阳都更近了,这一点又让他忍不住心怀期待。

时值秋日,天高云淡,风清月朗,他无限感慨地写下了“归心渡江勇,病体得秋轻”这样的诗句。

没想到的是,船刚到扬州,他便收到了时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牛僧儒的一盆冷水。

在给刘禹锡的接风宴上,牛僧孺酒至三巡,即兴赋得一首《席上赠汝州刘中丞》:

粉署为郎四十春,今来名辈更无人。 休论世上升沉事,且斗樽前见在身。 珠玉会应成咳唾,山川犹觉露精神。 莫嫌恃酒轻言语,曾把文章谒后尘。

即使是对两人没有任何了解的前提下,读完这首诗,也会忍不住揣测:

这么阴阳怪气的,这俩人是有点啥过节吗?

“粉署”是尚书省的别称,汉代尚书省用胡粉涂壁,故有此称。

牛僧孺对刘禹锡说,距你在尚书省为官已经四十多年了,如今能和你这样有名的前辈比肩之人,已经没有几个了。

看看你我如今的身份调转,就不必再谈论什么仕途的起伏,能有个好身体能饮酒作乐已经足够了!

你笔下的诗文如咳唾成珠,山川湖海都在其中在露出不同的风貌。

结尾他终于表明了原因:不要怪我借酒趁兴,说出些轻狂的话语,实在是因为当年我也曾把文章给你这位“后尘”来评价。

“后尘”,意为行路时身后扬起的灰尘,也比喻居人之后。

把一位名满天下的诗人评价为“后尘”,可谓轻狂傲慢。但这一切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谒”指的是“干谒”,唐代学子在科考前,大多都要把自己的作品送到当时的名人和权贵面前,期冀能得到对方的青眼,提前获得推荐。

据唐人范摅的笔记《云溪友议》记载,牛僧孺在参加秋闱前:

尝投贽于刘补阙禹锡,对客展卷,飞笔涂窜其文,且曰:“必先辈未期至矣!”然拜谢砻砺,终为怏怏乎。

牛僧孺25岁高中进士,时为贞元二十一年。

这一年的正月,唐德宗驾崩,唐顺宗李诵即位。与原太子侍读王叔文、王伾等改革派交好的刘禹锡,受到皇帝信任,顺利进入权力中枢。

“补阙”是官职名,职责为对皇帝进行规谏及举荐人才,与监察御史同属御史台系统。贞元十八年起,刘禹锡调任监察御史,与韩愈柳宗元做了同事。

牛僧孺在刘禹锡担任补阙时干谒,可能就在从监察御史调往皇帝身边的过程中。

刘禹锡的性格本就狂放豪纵、锋芒毕露,更兼春风得意之时,对前来投书的牛僧孺并不客气。

当着满堂客人的面,刘禹锡拿起笔在牛僧孺的诗文上随意涂改,一边写还一边感叹,“没有达到前辈我的期望啊!”

刘禹锡的这句话,对年轻气盛的牛僧孺来说,无疑是一种羞辱,以至于让他耿耿于怀二十多年。

唐顺宗在位不到一年,因为中风无法把持朝政,被改革派侵害了利益的世家和宦官集团联合起来,逼他禅位于唐宪宗李纯。

唐宪宗上位第一件事,就是把改革派的“二王八司马”统统赶出京城,并严令即使天下大赦,也不赦免他们。

此时血气方刚的牛僧孺也得罪了宰相李吉甫,遭了“斥退”的打击,久不得叙用。

公元820年,唐宪宗被宦官所杀,穆宗即位,40岁的牛僧孺得到了重用,三年内便升至宰相。

此后,以牛僧孺为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在朝中的党争逐渐白热化。

两党交替进退,一党在朝,便排斥对方为外任,就连唐文宗都忍不住感慨,“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

再遇刘禹锡时,牛僧孺因妥协反战令皇帝心生不满,主动退居到淮南担任节度使一职。

唐代的节度使约等于大军区司令的职务,到了后期,更是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地位举足轻重。而刺史相当于太守,是州郡最高行政长官。

仅淮南道,下属就有扬、楚、滁、和、庐、寿、光、蕲等13州。

就地位而言,两人已经相差悬殊了。

刘禹锡虽然为人狂傲倔强,到了老年却也有了几分缓和。面对位高权重的牛僧孺,他平定了心绪,回了一首《酬淮南牛相公述旧见贻》:

少年曾忝汉庭臣,晚岁空余老病身。 初见相如成赋日,寻为丞相扫门人。 追思徃事咨嗟久,喜奉清光笑语频。 犹有登朝旧冠冕,待公三日拂埃尘。

“汉庭”即汉朝,代指朝廷。

“丞相扫门人”的典故出自《史记》。西汉魏勃少年时期,想求见齐相曹参 ,因为没钱打点,只好在曹参舍人门外扫地,终于得到舍人的引荐,见到了曹参。后世就用“魏勃扫门”作为求谒权贵的典故。

刘禹锡放低了身段,客客气气地说:很惭愧我年少时能在朝中任职,到了老年却一事无成,只有一副病躯。初见时,我没能欣赏您像司马相如般精美的文章,大概因为眼光不好,所以如今沦为下吏。

追忆往事,心中真是无限感叹,幸好如今这些陈年旧案,还能博君一笑。

想必您一定会有机会重归宰相之位的,待上任后三天正式主印,您可以升降文武百官时,恳请将我免职吧,就像拂去一抹尘埃一样,将我驱逐出您的视野。

这首诗恭敬有礼,却并不卑躬屈膝,反而委婉中不失分寸,客套中暗藏风骨。

言外之意就是,如果你想挟公权以报私怨的话,尽管将我罢免好了!无论是福是祸,我自岿然不动,只静观其变就是了!

牛僧孺听了这首诗,“前意稍解”,给自己搬了个台阶说道,“三日之事,何敢当焉。”

于是两人饮酒谈天到天明,才放刘禹锡离开。

或许欣赏刘禹锡的才华,或许是觉得没有必要多余树敌,又或许是看在和刘禹锡共同的朋友白居易的情面,牛僧孺后来也没有对刘禹锡动过什么手段,可以算是“一诗泯恩仇”了。

晚年,他们都回到了东都洛阳,三人经常一起宴饮游玩,以诗唱和。

牛僧孺留下的完整诗文只有4首,其中2首都是与他们唱和的内容。

那时的他们,真正看开了一切,诗中也再也没有了暗潮涌动,只有纯粹的情谊了。

人与人的际遇,往往就是那么奇妙。

那些或许只有一面之缘的人,我们曾给他们留下什么样的记忆,有时候真的是难以想象的。

刘禹锡当时只是随手品题,虽然没有恶意,但也并没有考虑过对方的自尊心。如果对方是孙秀那样睚眦必报的小人,或许刘禹锡的命运就会产生巨大的转折。

所以古人才说,“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作者:林家清欢,谢绝搬运和抄袭,敬请理解。

【注】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

更多文章

  • “诗豪”刘禹锡被贬至和州,途中写下一首绝美七绝,让人心旷神怡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刘禹锡,孟浩然,杜甫,白居易,范仲淹

    公元824年,唐代大诗人,有“诗豪”之称的刘禹锡被贬官至历阳。于九月路过洞庭湖时,他挥毫写下了一首歌颂洞庭美景的千古绝唱——《望洞庭》。其丰富的联想,匠心独运的比喻,堪称一时无两。作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泊的洞庭湖,古称“云梦泽”。近年来因为泥沙淤塞,面积大幅度缩小。前人笔下的洞庭美景,后人只怕要在诗歌

  • “诗豪”来了!6月16日西安多区域将开展核酸检测 贴纸为“刘禹锡”

    历史解密编辑:华商网标签:刘禹锡,贴纸,雁塔区,碑林区,莲湖区,西安市

    6月15日,华商报记者从西安市莲湖区、碑林区、新城区、雁塔区、高新区、浐灞生态区等多个区域的社区居委会了解到,6月16日,将开展新一轮核酸检测。届时,将发放卡通贴纸“刘禹锡”。华商报记者从部分社区主任处了解到,社区居委会已领到贴纸等核酸检测相关物资。华商报记者 任婷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 刘禹锡唯一入选《唐诗三百首》的五律,精警凝练,广为传诵

    历史解密编辑:刘玲子标签:五律,刘备,刘禅,唐朝,刘禹锡,诸葛亮,艺术家,蜀先主庙,唐诗三百首

    写在前面:刘禹锡是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出身书香世家,从小饱受儒学思想熏陶,性格刚毅豪猛,百折不挠,虽是一介书生,却活得像个斗士一般。诗如其人,他的诗亦如他这个人一般豪爽健朗,昂扬着向上的力量,白居易评其诗,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也。”一语中的,这点评恰到好处,白居易还真是厉害,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陋室铭》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刘禹锡,陋室铭,孔子,诸葛亮,王叔文,说文解字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的《陋室铭》脍炙人口千载传颂,中学生教材收录有该文。《陋室铭》只有八十一个字,许多经典句子读来朗

  • 刘禹锡写秋天最好的一首诗,人人都会背,不开心时读一读,瞬间被治愈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世界标签:刘禹锡,苏轼,诗词,诗人,秋词

    胸藏文墨怀如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白露以后,秋天的脚步更近了。在诗人们的笔下,秋有两面。一面,是疏林野草,潇潇夜雨,凄瑟冷寂;另一面,却是长空澄明,穗实累累,盎然生机。比如元曲大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比如屈原《离骚》,“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

  • 杨万里一首冷门小诗,道尽秋日的美丽可人,能媲美刘禹锡《秋词》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刘禹锡,杨万里,秋词,诗作,诗词,秋凉晚步

    在古典诗词中,与四季有关的作品,可以说数不胜数。大概因为四季流转,光阴变幻,最容易牵动人的情感。古人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而后情动于中”大抵说的就是如此。而在这些诗作中,多数人对于秋天的态度,表现出异乎寻常的一致:悲秋!秋风萧瑟,天气寒凉,再加上秋雨连绵、百草枯黄,确实会容易让人产生失落、孤独、

  • 刘禹锡的一个千古名句,原本是爱情诗,却流传成为气候谚语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名句,刘禹锡,竹枝词,诗作,情郎

    纵观整个唐代,杰出的诗人无数,但能被冠以“诗豪”之称的,唯有刘禹锡一个!刘禹锡性格刚毅,有豪猛之气,而其诗也如其人,风格俊爽、格调激越,有昂扬高举的雄直气势,仿佛蕴含着振衰起废、催人向上的力量。比如他最著名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是何等的豪情志气。还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

  • 白居易写下这首诗安慰刘禹锡,没想到竟催生出一个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白居易,刘禹锡,蹉跎,诗词,名句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大唐“诗豪”刘禹锡能被冠之以“豪”相称,足见其诗豪气干云。“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一反悲秋之音,豪情冲天;“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铿锵有力尽是叱咤风云的气概。刘禹锡一生所作众多名句中最豪者莫过于这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了。其时诗人被贬“巴山楚水”二十

  • 诗豪刘禹锡贴纸来了 西安多区明日开展核酸检测

    历史解密编辑:环球网资讯标签:刘禹锡,贴纸,雁塔区,灞桥区,碑林区

    6月15日,记者从西安市莲湖区、碑林区、新城区、雁塔区、高新区、浐灞生态区、灞桥区等多个区域的社区居委会了解到,6月16日,将开展新一轮核酸检测。届时,将发放卡通贴纸“刘禹锡”。记者从部分社区主任处了解到,社区居委会已领到贴纸等核酸检测相关物资。

  • 名家小传|人生为何不如意,只因未懂刘禹锡

    历史解密编辑:博览群书君标签:裴度,唐朝,诗人,刘禹锡,柳宗元,白居易,王叔文,唐顺宗,名家小传

    有一位少年才子,位极人臣,却一朝被贬,二十余年都辗转在贬谪的路上,一生可谓坎坷,但他是个十足的乐天派,用壮丽的诗篇和豁达的心态与世俗抗争,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诗豪”刘禹锡。刘禹锡一、意气风发少年郎刘禹锡,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其父刘绪因避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寓居嘉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