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诗豪”刘禹锡被贬至和州,途中写下一首绝美七绝,让人心旷神怡

“诗豪”刘禹锡被贬至和州,途中写下一首绝美七绝,让人心旷神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强哥说史 访问量:1501 更新时间:2024/4/23 10:14:55

公元824年,唐代大诗人,有“诗豪”之称的刘禹锡被贬官至历阳。于九月路过洞庭湖时,他挥毫写下了一首歌颂洞庭美景的千古绝唱——《望洞庭》。其丰富的联想,匠心独运的比喻,堪称一时无两。

作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泊的洞庭湖,古称“云梦泽”。近年来因为泥沙淤塞,面积大幅度缩小。前人笔下的洞庭美景,后人只怕要在诗歌中才能领略到了。

一、《望洞庭》之美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秋天的夜晚,湖面泛起的光线与明月相得益彰。潭面无风的时候,波平如镜。只欠打磨。站在远方的高处遥望洞庭湖中的群山。好像在自家茶几上的白银盘子里,搁了一只玲珑可爱的小青螺。

在中秋节月亮最圆的时候,看洞庭湖上的镜子。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最是迷人。用没有打磨的镜子来比喻洞庭湖水的样子,让景色自然带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别人写洞庭,喜欢在近处写它水雾蒸腾的景象。刘禹锡写洞庭,是由近及远,最后在一个想象中的观察点去写它的美景。

刘禹锡在这首七绝中连用比喻,把湖水比喻成未被打磨的镜子,不算是稀罕,但是他后面把八百里洞庭美不胜收的奇景,一下子变成了自己茶几上的银盘与青螺,就有一点奇幻的想象力。

这种近乎儿童般的想象力,在一个五十三岁的诗人身上出现,已经十分少见。再联想到刘禹锡当时正在贬官的路途中,仍有如此平和心境,就十分难能了。

根据史料记载,刘禹锡自公元805年以后,二十余年间数度被贬南荒,于洞庭湖间来回的次数,共计不下六次。应该说洞庭湖美景早已经看厌。

但是,直到最后一次路过它时,年过五旬的刘禹锡仍然能够欣赏它的美。除了洞庭湖本身的魅力之外,不得不说,刘禹锡这种神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非常难得。

另外,刘禹锡这一首七绝虽然比喻精妙,但是用词十分平易,且不含典故。让人一望即知其意,根本不必作翻译。

刘禹锡与白居易同为中唐大诗人,二人并称“刘白”。刘禹锡自称中山靖王之后,出身官吏之家。十九岁游学两京,在士林中因诗才而闻名。二十八岁进士及第,与柳宗元是同榜。

白居易发迹时间,与刘禹锡相距不远。相传,二人因“斗诗”结缘,不打不相识成为朋友。后来白居易等人提倡“新乐府运动”,刘禹锡似乎并未参加。

但是,看他这首诗,平易的用语,令人怀疑他似乎也受到了白居易“新乐府运动”的影响。因此作出来的诗非常浅白易懂,同时也不失绮丽之美。

二、名家笔下的洞庭湖

洞庭湖在中国古代本来是我国的第一淡水湖,古称云梦泽,古人曾留下许多歌颂洞庭的诗篇。除了刘禹锡的《望洞庭》,孟浩然也写过一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其中有一名句: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洞庭湖水,正好要流经岳阳楼。

孟浩然这首诗非常有名,不过他写洞庭湖水,是从最近的距离来写的。因此才能看到八月暑天,湖水蒸腾。而刘禹锡《望洞庭》写在九月后,天气开始转凉,并且从比较远的地方来观察洞庭。

刘禹锡另有一首《洞庭秋月行》写洞庭湖,也是从近距离观察秋天夜晚的湖面。他在诗中交待自己这一次是摇船赏月,从岳阳楼一会儿就划到了君山边。一边划船赏月,一边听着巴中儿童唱《竹枝词》,不知不觉就玩到了天亮,可见他对洞庭美景的喜爱。

比刘禹锡早一点的时候,杜甫在《登岳阳楼》中也写过洞庭,他说“楚吴东南圻,乾坤日夜浮”,吴楚这两个地方把洞庭一分为二,日月浮沉就像乾坤交替一样生生不息。杜甫写下了八百里洞庭的壮丽,却不为其秀美着墨。

同样,范仲淹站在岳阳楼上也写过洞庭湖。他笔下的洞庭湖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他写出了洞庭湖上的晴阴雨云,鱼龙变化,成就了千古不朽的名篇《岳阳楼记》。他笔下的洞庭湖,也不是钟灵秀美银盘和小青螺,而是洞庭君,或者洞庭龙王那一挂。

孟浩然、杜甫和范仲淹都是大家,他们都很出色地描写过洞庭湖,但是刘禹锡的《望洞庭》依然杀出重围,脱颖而出,获得了极高的评价。除了在描写当中的想象力,也是因为他的视角完全不同。

孟浩然一生都未仕,杜甫、范仲淹都多遭贬谪。他们脑海中的洞庭湖是“风波恶”的去处,是浩浩汤汤,君临天下的去处。同样遭到贬谪,曾经六过洞庭的刘禹锡,大概已经习惯了洞庭湖上的波云诡谲。他不再感觉到洞庭的威严,反而与它生了亲近之心。

唐穆宗长庆四年九月,时任夔州刺史的刘禹锡被调去和州,途经洞庭。从他在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因为“永贞革新”第一次被贬算起,至此已经有一十九年了。

对于仕路的辛酸坎坷,刘禹锡的内心只怕早已风平浪静。因此才能从一个世外之人,或者说是一个赤子的角度,单纯地去欣赏洞庭湖上美丽的自然景色。

结语

假如你出门度假,走在一条街道上。街道两边所有的店招上,都写着你不认识的外文。除了景物的轮廓和色彩,你不能获得更多的信息。

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原来周围的世界,是那么的美丽。即使那些建筑的样式,配色的方案都很平常。当你的思维没有受繁杂俗务的干扰,你看一切的景色,都会觉得很美。

刘禹锡写下这首诗的时候,已经五十三岁。二十三年来,他反复被贬谪。远离政治斗争的中心,让他心无杂念。因此,他才能发现那月夜洞庭湖月夜美丽的景色。

不过现在美丽的洞庭湖,正在慢慢地消失。但是,我们似乎并没有什么办法阻止它的消失。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后人只有通过阅读古诗,才能去幻想一个美丽的洞庭。

更多文章

  • “诗豪”来了!6月16日西安多区域将开展核酸检测 贴纸为“刘禹锡”

    历史解密编辑:华商网标签:刘禹锡,贴纸,雁塔区,碑林区,莲湖区,西安市

    6月15日,华商报记者从西安市莲湖区、碑林区、新城区、雁塔区、高新区、浐灞生态区等多个区域的社区居委会了解到,6月16日,将开展新一轮核酸检测。届时,将发放卡通贴纸“刘禹锡”。华商报记者从部分社区主任处了解到,社区居委会已领到贴纸等核酸检测相关物资。华商报记者 任婷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 刘禹锡唯一入选《唐诗三百首》的五律,精警凝练,广为传诵

    历史解密编辑:刘玲子标签:五律,刘备,刘禅,唐朝,刘禹锡,诸葛亮,艺术家,蜀先主庙,唐诗三百首

    写在前面:刘禹锡是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出身书香世家,从小饱受儒学思想熏陶,性格刚毅豪猛,百折不挠,虽是一介书生,却活得像个斗士一般。诗如其人,他的诗亦如他这个人一般豪爽健朗,昂扬着向上的力量,白居易评其诗,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也。”一语中的,这点评恰到好处,白居易还真是厉害,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陋室铭》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刘禹锡,陋室铭,孔子,诸葛亮,王叔文,说文解字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的《陋室铭》脍炙人口千载传颂,中学生教材收录有该文。《陋室铭》只有八十一个字,许多经典句子读来朗

  • 刘禹锡写秋天最好的一首诗,人人都会背,不开心时读一读,瞬间被治愈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世界标签:刘禹锡,苏轼,诗词,诗人,秋词

    胸藏文墨怀如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白露以后,秋天的脚步更近了。在诗人们的笔下,秋有两面。一面,是疏林野草,潇潇夜雨,凄瑟冷寂;另一面,却是长空澄明,穗实累累,盎然生机。比如元曲大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比如屈原《离骚》,“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

  • 杨万里一首冷门小诗,道尽秋日的美丽可人,能媲美刘禹锡《秋词》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刘禹锡,杨万里,秋词,诗作,诗词,秋凉晚步

    在古典诗词中,与四季有关的作品,可以说数不胜数。大概因为四季流转,光阴变幻,最容易牵动人的情感。古人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而后情动于中”大抵说的就是如此。而在这些诗作中,多数人对于秋天的态度,表现出异乎寻常的一致:悲秋!秋风萧瑟,天气寒凉,再加上秋雨连绵、百草枯黄,确实会容易让人产生失落、孤独、

  • 刘禹锡的一个千古名句,原本是爱情诗,却流传成为气候谚语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名句,刘禹锡,竹枝词,诗作,情郎

    纵观整个唐代,杰出的诗人无数,但能被冠以“诗豪”之称的,唯有刘禹锡一个!刘禹锡性格刚毅,有豪猛之气,而其诗也如其人,风格俊爽、格调激越,有昂扬高举的雄直气势,仿佛蕴含着振衰起废、催人向上的力量。比如他最著名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是何等的豪情志气。还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

  • 白居易写下这首诗安慰刘禹锡,没想到竟催生出一个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白居易,刘禹锡,蹉跎,诗词,名句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大唐“诗豪”刘禹锡能被冠之以“豪”相称,足见其诗豪气干云。“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一反悲秋之音,豪情冲天;“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铿锵有力尽是叱咤风云的气概。刘禹锡一生所作众多名句中最豪者莫过于这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了。其时诗人被贬“巴山楚水”二十

  • 诗豪刘禹锡贴纸来了 西安多区明日开展核酸检测

    历史解密编辑:环球网资讯标签:刘禹锡,贴纸,雁塔区,灞桥区,碑林区

    6月15日,记者从西安市莲湖区、碑林区、新城区、雁塔区、高新区、浐灞生态区、灞桥区等多个区域的社区居委会了解到,6月16日,将开展新一轮核酸检测。届时,将发放卡通贴纸“刘禹锡”。记者从部分社区主任处了解到,社区居委会已领到贴纸等核酸检测相关物资。

  • 名家小传|人生为何不如意,只因未懂刘禹锡

    历史解密编辑:博览群书君标签:裴度,唐朝,诗人,刘禹锡,柳宗元,白居易,王叔文,唐顺宗,名家小传

    有一位少年才子,位极人臣,却一朝被贬,二十余年都辗转在贬谪的路上,一生可谓坎坷,但他是个十足的乐天派,用壮丽的诗篇和豁达的心态与世俗抗争,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诗豪”刘禹锡。刘禹锡一、意气风发少年郎刘禹锡,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其父刘绪因避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寓居嘉兴(

  • 刘禹锡的一首酬答诗,寄离情于山水,哀而不伤,写出了挚友情深

    历史解密编辑:刘玲子标签:刘禹锡,柳宗元,离情,白居易,有所思,柳河东集

    写在前面:如果说,白居易是刘禹锡晚年时的精神知己,那么柳宗元则是他青年时期最为亲密的挚交好友。贞元九年(793年),20岁的柳宗元和21岁的刘禹锡同科及第,因为共同的政治理念,二人结下终身不渝的友谊。从御史台共事到永贞维新的力革时弊,从变法失败到被贬蛮荒,从奉召赴京到再谪边城,二十多来他们始终患难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