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万里一首冷门小诗,道尽秋日的美丽可人,能媲美刘禹锡《秋词》

杨万里一首冷门小诗,道尽秋日的美丽可人,能媲美刘禹锡《秋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云端书馆 访问量:2009 更新时间:2023/12/13 7:19:56

在古典诗词中,与四季有关的作品,可以说数不胜数。大概因为四季流转,光阴变幻,最容易牵动人的情感。古人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而后情动于中”大抵说的就是如此。而在这些诗作中,多数人对于秋天的态度,表现出异乎寻的一致:悲秋!

秋风萧瑟,天气寒凉,再加上秋雨连绵、百草枯黄,确实会容易让人产生失落、孤独、忧愁的情感。然而,作为造物主,大自然既然安排了秋天这样一个季节,那么秋天就有它存在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表现在诗词上,就是一种古典的美感。

那么,在学史上,与“悲秋”主题截然相反的诗词作品,很多读者第一时间都会想到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秋词》。可实际上,在代也有一位诗人的一首代表作,足以媲美《秋词》。这首诗就是万里的一首门小诗《秋凉晚步》,新颖别致,寥寥数语,道尽秋日的美丽可人。全诗如下:

秋凉晚步 杨万里(南宋)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对于刘禹锡的《秋词》,笔者也是非常的喜爱。整首诗昂扬上,意境开阔,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一种骄傲与自信,充分彰显了诗人刘禹锡的高贵品质和人格魅力。尤其是,这首诗还创作于诗人遭遇贬谪期间,诗中的不屈不挠、乐观向上,就更加具有了激励人心的力量。

不可否认,《秋词》确实是一首难得的佳作。可是,自古道“武无第二,文无第一”,同一首诗词是好是不好?好到什么程度?怎么好?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理解与看法。就笔者认为,杨万里这首小诗,虽然知道的人不多,有些冷门,但并不代表它就写得不好。

与《秋词》一样,杨万里这首小诗,也表达了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只不过,刘禹锡的乐观豁达要显得大气、坚定、刚硬,有一种毅然决然的凛然之气在里边。而杨万里的乐观,清新、细小、唯美、温柔,透露出了诗人内心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首二联“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诗人与刘禹锡一样,在开篇就直抒胸臆,将自己对秋日的态度表述了出来:人们都觉得,秋天到了,容易让人产生悲凉的情绪,其实未必如此。在我看来,轻微的寒意,反而是让人感到舒适的天气。

此句中,杨万里认为秋天不必悲,秋天是个“可人天”。短短3字,一种软软的、细细的、淡淡的诗意便流淌出来。而刘禹锡性格坚定,很有个性,他便在《秋词》开篇用了一个“胜春朝”来坚定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可以说,两首诗作一柔一刚,各具风情。

而后,在后两联“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杨万里和刘禹锡一样,通过景色描写,更进一步地来表达自己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只不过在景物的选取上,刘禹锡选取了“一鹤冲天”这样一幅傲然、自信,极为开阔的大画面,读之,令人振奋不已。

而杨万里则选取了“绿池”、“红渠”、“荷叶”这样清新可爱、美艳动人的小景物,同样给读者带来了艺术上的美感。其中,诗人用“最小钱”来比喻夏末秋初新长出来的小荷叶,真是细致深入,生动逼真。与刘禹锡的《秋词》相比,这首诗小虽小,却真挚可爱、意趣盎然、动人心弦,同样称得上是一首千古佳作。

更多文章

  • 刘禹锡的一个千古名句,原本是爱情诗,却流传成为气候谚语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名句,刘禹锡,竹枝词,诗作,情郎

    纵观整个唐代,杰出的诗人无数,但能被冠以“诗豪”之称的,唯有刘禹锡一个!刘禹锡性格刚毅,有豪猛之气,而其诗也如其人,风格俊爽、格调激越,有昂扬高举的雄直气势,仿佛蕴含着振衰起废、催人向上的力量。比如他最著名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是何等的豪情志气。还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

  • 白居易写下这首诗安慰刘禹锡,没想到竟催生出一个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白居易,刘禹锡,蹉跎,诗词,名句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大唐“诗豪”刘禹锡能被冠之以“豪”相称,足见其诗豪气干云。“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一反悲秋之音,豪情冲天;“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铿锵有力尽是叱咤风云的气概。刘禹锡一生所作众多名句中最豪者莫过于这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了。其时诗人被贬“巴山楚水”二十

  • 诗豪刘禹锡贴纸来了 西安多区明日开展核酸检测

    历史解密编辑:环球网资讯标签:刘禹锡,贴纸,雁塔区,灞桥区,碑林区

    6月15日,记者从西安市莲湖区、碑林区、新城区、雁塔区、高新区、浐灞生态区、灞桥区等多个区域的社区居委会了解到,6月16日,将开展新一轮核酸检测。届时,将发放卡通贴纸“刘禹锡”。记者从部分社区主任处了解到,社区居委会已领到贴纸等核酸检测相关物资。

  • 名家小传|人生为何不如意,只因未懂刘禹锡

    历史解密编辑:博览群书君标签:裴度,唐朝,诗人,刘禹锡,柳宗元,白居易,王叔文,唐顺宗,名家小传

    有一位少年才子,位极人臣,却一朝被贬,二十余年都辗转在贬谪的路上,一生可谓坎坷,但他是个十足的乐天派,用壮丽的诗篇和豁达的心态与世俗抗争,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诗豪”刘禹锡。刘禹锡一、意气风发少年郎刘禹锡,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其父刘绪因避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寓居嘉兴(

  • 刘禹锡的一首酬答诗,寄离情于山水,哀而不伤,写出了挚友情深

    历史解密编辑:刘玲子标签:刘禹锡,柳宗元,离情,白居易,有所思,柳河东集

    写在前面:如果说,白居易是刘禹锡晚年时的精神知己,那么柳宗元则是他青年时期最为亲密的挚交好友。贞元九年(793年),20岁的柳宗元和21岁的刘禹锡同科及第,因为共同的政治理念,二人结下终身不渝的友谊。从御史台共事到永贞维新的力革时弊,从变法失败到被贬蛮荒,从奉召赴京到再谪边城,二十多来他们始终患难与

  • “诗豪”刘禹锡,光明坦荡斗一生,乐观向上得长寿!

    历史解密编辑:唐唐剪辑标签:刘禹锡,柳宗元,白居易,诗豪,王叔文,唐宪宗

    在诗歌最为盛行的唐代,有这样一个诗人,考中进士走向仕途后,积极参加"永贞革新",盼望革除陈规陋习,让国家得以更好发展,重新焕发新的活力;改革昙花一现失败后,他毅然把失败抛之脑后,在无情的宦海沉浮中依旧浩气长存,在一贬再贬的路上越挫越勇,成就了自己可歌可泣的一生,可谓"打不死的小强。"他,就是唐朝有名

  • 刘禹锡的一首乐府诗,全诗仅20字,就道出了国人含蓄内敛的爱情观

    历史解密编辑:豁然书斋标签:长安,诗人,典故,唐朝,刘禹锡,爱情观,乐府诗

    刘禹锡因参与永贞革新多次被贬出长安,被贬后刘禹锡身居远荒心系朝廷。自从刘禹锡遭贬出京之日起,他就开始盼望着能够重返京师。在长期的贬谪生涯中,诗人始终都被思念长安和渴望回京这两种感情折磨着。他的这种情绪贯穿在整个贬谪时期。刘禹锡时时盼回长安。长安在心目中十分深刻,不仅发生在身边的政治事件能让他回忆起长

  • 人在低谷时,不妨读读刘禹锡的《陋室铭》

    历史解密编辑:洞见标签:刘禹锡,陋室铭,白居易,韩愈,王守仁

    淡饭粗茶有真味,明窗静几是安居。作者:洞见yy公元824年,刘禹锡被贬和州。当地知县看他是贬谪之人,便有心刁难,给他安排了一间布满青苔的破旧小屋。屋外荒草丛生,而屋内也只够摆放一桌一椅一床。哪知刘禹锡毫不介意,反而在那读书作诗,写下了千古名篇《陋室铭》。全文简练而清新,短短81字,却尽显他的豁达与乐

  • 刘禹锡的一首怀古诗,余秋雨赞其情怀“上天入地,没有边界”!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诗人,编剧,余秋雨,刘禹锡,石头城,念奴娇,怀古诗,剧作家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三国赤壁之战后,吴国的孙权依清凉山西麓的峭壁修建了一座石头城。当时长江就从清凉山下流过,因而石头城的军事地位十分突出,孙权也一直将此处作为最主要的水军基地。此后数百年间,这里成为战守的军事重镇,南北战争,往往以夺取石头城决定胜负。隋朝统一中国后,石头城的防御功能逐渐减弱,等到

  • 刘禹锡写诗答谢白居易,写出了无限辛酸和愤懑,颈联乃是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王叔文,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宪宗

    唐代诗人刘禹锡外号“诗豪”,他有一首诗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名字很长。诗歌的颈联是千古名句,那就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这两句诗中,刘禹锡既表达了对岁月蹉跎,仕途不幸的伤感,同时又展现出了对欣欣向荣的未来的憧憬。不过,有对刘禹锡生平和性格有一定了解的朋友都认为:刘禹锡是“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