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贺知章鲜为人知的一首《采莲曲》,全诗清丽优雅,道尽了故乡之美

贺知章鲜为人知的一首《采莲曲》,全诗清丽优雅,道尽了故乡之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云端书馆 访问量:3492 更新时间:2024/2/12 19:35:01

在古代诗人中,要说狂,首先想到的一定就是白,或许是李白的名声太过于响亮,竟以至于贺知章的狂却时常被人们忘却。要知道李白曾有诗云: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他自称四明狂客。贺知章是一位唐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而且不同于其他人的落魄,他一路青云直上顺风顺水的做到了三品大员,而且活到了86岁的高龄,实属不凡!

唐玄宗天宝二年十二月,贺知章辞官,请求还乡为道士,那时他已年逾八十。天宝三年正月,贺正式程回乡,唐玄宗命左右丞相以下百官到长安长乐坡为他饯行,各作诗送之。玄宗特赐鉴湖剡溪一曲,贺知章作了这首《采莲曲》。

《采莲曲》

贺知章 〔唐代〕

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译文:

会稽山上的雾气散了,显露出高峻的山体和葱郁的草木,明净的水面上没有风也起了水波。别说春天已经结束花草都凋谢完了,另有人在水流中央采摘菱叶和荷叶呢。

首两句“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夸的是自己家乡美。美丽的会稽山,云遮雾绕,当太阳出来,迷雾散尽,只见满山郁郁葱葱,露出了高峻挺拔的雄姿;澄清的镜湖水,波光粼粼,即使无风,也会荡起微澜,令人胸襟无限开阔。

弦外之音,这两句也不排除作者另有所指。在宦海沉浮五十余载的诗人,也可能将稽山雾和镜湖水比喻为朝廷的政治斗争,诡异莫测和无风自波。

后二句“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春度”,即春天已经逝去。“芳菲”,原指花草,这里指春天的百花。“芳菲尽”,表明春天已经逝去。依常理而言, “芳菲尽”之时,春天逝去,一年之中最为美好的季节已经过去了。而春天的逝去,则意味象征人类勃勃生机的季节已经成为过去。

对于心理细腻、感情脆弱的封建文人来说,常常会引发他们强烈的惜春伤时之感;可是,贺知章却能独拔于流俗之外,在大好春光逝去的境况下,仍能发现大自然中蕴含的新的美好的事物。因此,才会有末句的昂扬之语:“别有中流采芰荷。”换言之,春天已经无可挽回的逝去了;但是,夏日于镜湖中流泛舟采莲仍然是令人赏心悦目之事。 “芰荷”,即菱角与荷花,此指菱角。

贺知章的七绝一很有特色,这首小诗亦是如此。诗中处处洋溢着作者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朝气与活力。诗人以这首《采莲曲》告诉人们:仕途给你富贵,宦海深藏风险。除此之外,若你投身大自然的怀抱,则可享受到完全不一样的山水之乐!

更多文章

  • 戏说贺知章:人格健全的人,一生能有多顺利

    历史解密编辑:傅彭彭动物谈标签:李白,玄宗,宰相,诗人,唐朝,贺知章,千古名句

    对于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些我们熟知的诗人来说,他们一生中所做的诗歌给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和作用。每当我们学习朗读他们的诗歌时,总会在诗里行间体会到一种心酸痛苦之处,不由得引发人们的思索讨论。在他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唐朝由盛转衰的一个时期,也见证了曾经辉煌一时的大唐帝国是如果逐渐倒下的。今天我们要说的也是

  • 10大经典咏物诗排行榜,贺知章《咏柳》排在第二位,哪首诗超过它排在榜首?

    历史解密编辑:兰兰说事标签:贺知章,咏柳,刘禹锡,咏物诗,此诗

    诗人多喜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自古至今咏物诗汗牛充栋,佳作数不胜数。所有“物”中,诗人最爱吟诵的恐怕就是“梅”了,例如王安石这首《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形象、生动、耽美,除了梅以外,竹、菊、马、荷、牡丹、蝉、风、松等也深受诗人们的偏爱,咏诵之诗篇层出不穷。咏物诗如此之

  • 如果咏柳诗有段位的话,那么贺知章的这一首,一定是王者

    历史解密编辑:小话诗词标签:诗人,唐朝,贺知章,李商隐,宋之问,咏物诗,咏柳诗,千古名句

    在中国古代诗歌的百花园中,各种题材的诗歌百花争艳,竞相绽放,咏物诗就是其中一种。咏物诗自成一派,并以其摇曳生姿、馥郁芬芳的形色味吸引着世人的足迹和目光。咏物诗,看似是写物,实际上往往寄托诗人的情怀与思想。也可以说是诗人托物言志的诗歌,诗人通过寄寓在所咏之物中的主观认识来体现人文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

  • 唐代大诗人贺知章七首代表作,一花引来万花开

    历史解密编辑:中华诗文学习标签:诗人,咏柳,唐诗,晓发,唐代,唐朝,贺知章,艺术家,回乡偶书,千古名句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唐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贺知章作为唐朝前期的一位重要诗人,其诗作对唐诗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

  • 贺知章最土豪的一首诗,读来有一种莫名的“暴富感”!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诗人,李白,杜甫,贺知章,一首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前两年热播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又带火了一位唐代诗人——贺知章,也就是《长安十二时辰》中的何监。一首“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也再次勾起了我们背诗的回忆。不过,电视剧中的何监看起来有些暮气沉沉,性格也似乎颇瞻前顾后,与历史上真实的贺知

  • 贺知章唯一书法真迹,落笔如神,李白为之折服,被日本皇室珍藏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李白,杜甫,书法,张旭,草书,诗人,唐朝,贺知章,王羲之,千古名句

    杜甫《饮中八仙歌》中有两句“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描述的就是大诗人贺知章酒后的场景。我们都听过“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名句,但对贺知章可能并没有很多的了解,也不甚清楚他那精彩辉煌的一生。贺知章,字季真,号四明狂客,唐显庆四年(659年)生于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幼时便以诗书闻名,武则天证圣

  • 书法被诗名所掩的贺知章,微醺时所作《孝经》,用笔放逸章法井然

    历史解密编辑:寓书喻画标签:贺知章,孝经,草书,张旭,李白,书法

    导语:作为诗人的贺知章,家喻户晓,然其书法亦独具特色。长期以来,其书名被诗名所掩,鲜有人知他与怀素、张旭并称“唐草三杰”,他们是盛中唐时期最具有创新意识和时代精神的杰出的书家。对于贺知章,人们对他的认识应该首先是著名诗人,他的《咏柳》、《回乡偶书》通俗浅显,意境清新,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唐诗名篇

  • 李白写诗缅怀贺知章,把酒临风,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动人心弦

    历史解密编辑:刘玲子标签:李白,杜甫,故宅,诗人,唐朝,贺知章,唐玄宗,千古名句

    前言:“山月不知人世变,夜来江上与谁期。”,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年),国子博士雍陶出任简州刺史,途经成都,至浣花溪畔缅怀杜甫。彼时,距杜甫离世已经过去了84年,草堂虽破犹在,山月不懂人世兴衰,仍然依时而至,只是,再也寻不见昔日那个与它相会的草堂主人。物依旧,人非昨,冷月清辉,空堂寂寥,雍陶与杜甫素

  • 唐诗三百首第37首:《咏柳》贺知章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咏柳,唐诗,贺知章

  • 贺知章 | 春风镜湖波,狂客也消磨

    历史解密编辑:每天读文史标签:李白,李贺,唐朝,诗人,贺知章,张九龄,唐玄宗,千古名句

    字数:3062,聆听阅读时间:约13分钟-有音频,更精彩-(点击音频,即可收听)主播小康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翻开儿时课本,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首咏物诗,构思精巧,朗朗上口。常人看柳树,是先注意到柳丝婀娜的形象美感,故而诗文中也常用“拂柳”形容貌美女子,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