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贺知章唯一入选《唐诗三百首》的绝句,却不是众所周知的《咏柳》

贺知章唯一入选《唐诗三百首》的绝句,却不是众所周知的《咏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读书狗子 访问量:1321 更新时间:2024/1/21 3:06:13

  每天诗词猎奇

  关注读书狗子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唐诗三百首》在历代唐诗选本中的经典地位传播之广。

  《唐诗三百首》是清代人蘅塘退士孙洙所选编的唐诗读本。孙洙曾当过教喻之职,也就是负责一县教化教育工作的“教育局长”。

  在当“教育局长”期间,他发现《千家诗》选编标准不严,体裁不备,体例不一,不适合幼童学习。于是萌生了重新编修唐诗选本的念头,他"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选择,编成了这部《唐诗三百首》。

  从孙洙的选编标准可知,他所选的诗都是脍炙人口之作、经典永流传之作,同时兼顾易记诵,体裁兼备。因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唐诗三百首》五言、七言、古诗、乐府、绝句、律诗各分其卷,唐代名家俱列其中,经典之作比比皆是!

  当然,毕竟该选本只有三百之数,不可能囊括所有的经典佳作。比如著名的“四明狂客”贺知章仅有一首诗入选《唐诗三百首》,却不是其经典的《咏柳》,而是下面这首《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其一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处来。

  贺知章于三十岁时离乡宦游,考中状元,自此在京城为官。直到八十六岁时,他才致仕告老还乡,此时距他离开家乡已有五十一年了。少小离家,世事沧桑,此刻贺知章感慨万分,写下两首《回乡偶书》,此为其一。

  首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以“少小”和“老大”、“离”与“回”对比,囊括了客居他乡的半生,同时也暗自自伤“老大”之情。

  而次句“乡音无改鬓毛衰”则承接此情,描写自己的“老大”之态:鬓毛稀疏斑白,老态龙钟!同时以“乡音无改”衬托形象的变化:乡音不改,而人变得老态!言下之意,我认得故乡,故乡还认得我吗?

  紧接着就唤起了故乡儿童不相识的发问:“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对诗人却是沉重打击,引发出老迈衰颓的悲哀。有问无答,而弦外之音如山谷空响,哀婉不绝。

  短短四句,峰回路转,别有境界,于了无痕迹处道出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慨叹。虽然是写哀情,却借助欢乐的场景表现,描写自己却从儿童的眼光写来,极富生活情趣,读来仿佛那回乡无人识的场景就在眼前,令人深受感染、唏嘘感慨!

  之所以这首诗能入选《唐诗三百首》除了其巧妙的艺术性外,还应归功此诗所表现出的生活气息和感情流露。相比之下,《咏柳》作为咏物写景诗,先天上就输了一筹。难怪孙洙选编时舍《咏柳》而取《回乡》!

更多文章

  • 难得一见的贺知章书法《孝经》

    历史解密编辑:水母网标签:孝经,草书,书法,杜甫,小楷,唐朝,诗人,贺知章,饮中八仙,千古名句

    贺知章《孝经》草书 局部“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每到万物复苏的春季,就少不了吟咏贺知章的这首脍炙人口的《咏柳》。说到贺知章就不得不赞叹他的好运,其出身名门,家境殷实,自小聪慧过人,学习刻苦,十多岁便可写诗赋文,三十多岁就中进士科状元了,成了浙江史上第一位有

  • 除了《咏柳》外,贺知章还有一首描写春天的小诗,淡而唯美

    历史解密编辑:老树标签:咏柳,诗作,李白,王维,春天,诗人,唐朝,贺知章,千古名句

    根据有关史料介绍,贺知章为人旷达不羁,好饮酒,好交友,重情重义,他与诗仙李白结为“忘年交”,并留下“金龟换酒”的美谈。他是诗圣杜甫诗作中的“饮中八仙”之一,“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嗜酒如命,可爱至极。最重要的是贺知章才华横溢,是当时的社会名流,他是“吴中四士”之一,又是“仙宗十友”之一,

  • 李白最奇怪的一首诗,故意少写一句,却被贺知章赞叹“泣鬼神”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李白,杜甫,贺知章,泣鬼神,乌栖曲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读王维的诗能让人心境恬淡,如身处山水自然,超然物外;读杜甫的诗往往使人痛哉恨哉,如鲠在喉,欲铿锵诉之;而读李白的诗则畅快无比,处处惊喜好似“两岸猿声啼不住”,奔放轻快便如“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的诗风格最是变幻多端,无穷无尽的想象力似乎真如谪仙下凡,处处都能读出惊喜。李白在诗

  • 唐代贺知章草书《孝经》卷(日本藏)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孝经,贺知章,宣和书谱,武则天,章草,诗文

    唐代贺知章草书《孝经》长卷,纸本,26.0x265.1厘米,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本卷以草书写“今文孝经”本文,每行四字至十六字不等,共一千余百余字。无署款。据卷末小楷识语“建隆二年(961)冬十月重粘裱贺监墨迹”,推测为贺知章之作。北宋《宣和书谱》中亦著录有贺知章所书孝经。十七世纪后半期传入日本

  • 贺知章罕见书法,拉开了中唐草书浪漫风气的序幕!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小教程标签:贺知章,书法,草书,李白,孝经,颜平原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每到万物复苏的春季,就少不了吟咏贺知章的这首脍炙人口的《咏柳》。说到贺知章就不得不赞叹他的好运,其出身名门,家境殷实,自小聪慧过人,学习刻苦,十多岁便可写诗赋文,三十多岁就中进士科状元,成为了浙江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金科状元。要知道在

  • 贺知章狂草难得一见!洋洋洒洒,如大江奔涌,一泻千里,洒脱不羁

    历史解密编辑:康康说影视标签:贺知章,狂草,草书,李白,章草,艺术家,唐朝,书法作品

    您还记得《回乡偶遇》吗?其一中这样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也就是从这首诗开始,我们认识了大诗人贺知章,状元出身的贺知章,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而从他诗歌中,我们也恩能够给读到他的洒脱不羁,还有有"清谈风流

  • 贺知章唯一传世真迹,点画之间暗藏玄机,时隔400年终回祖国!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相约标签:贺知章,草书,传世,书法,王献之,孝经

    2006年3月,我国和日本在上海博物馆联合举办了一场“中日书法珍品展”。面对这场展会,两国可以说都倾其所有。王羲之的《丧乱贴》,米芾的《苦荀帖》,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包括苏东坡的《李白仙诗卷》等众多书法至宝皆现身展会。其中有一卷作品时隔四百年,终于首次重回祖国:贺知章唯一传世的草书真迹《孝经》

  • 为什么说长安十二时辰中的何老,便是李白的好友贺知章?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李白,咏柳,唐朝,诗人,贺知章,千古名句,长安十二时辰

    最近在视频网站上播出的大火的一部古装悬疑剧引起了众多关注,该剧改编自马伯庸的同名小说《长安十二时辰》,讲述了唐朝上元节前夕,长安城陷入危局,长安死囚张小敬临危受命,与李必携手在十二时辰内拯救长安的故事。目前,该剧在视频网站还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这部剧热播也许是在意料之内,因为无论是从演员上还是剧情上

  • 贺知章:潇洒豁达童心不泯的诗意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贺知章,李白,杜甫,张九龄,回乡偶书,咏柳

    贺知章:小酒伴人生,童心永不泯 贺知章在唐诗中的地位有点小奇怪,他并不算一流诗人,二流似乎也很勉强,但是,不管你是一流还是二流诗人,在初唐和盛唐的诗坛上,总有他的影子,比如被称为“谪仙”的李白,不仅是贺知章的忘年知己,而且这“谪仙”之号也还是他给起的呢。 贺知章大概是已知唐代知名诗人中最高寿之人了,

  • 贺知章唯一传世书法,竟被日本皇室珍藏,笔法颇有浪漫主义色彩!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贺知章,草书,孝经,传世,书法,杜甫

    贺知章好酒,醉后属词,动成卷轴,文不加点,纸尽方休,咸有可观。杜甫《饮中八仙歌》中第一个说的就是他;可世人只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却不知贺知章还是位书法大家,用笔酣畅,一气呵成,拉开了盛中唐草书浪漫风气的序幕。贺知章的遗墨甚少,直至2006年3月13日,在上海举办一场“中日书法珍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