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克明:唐朝的韦小宝,被后宫美女争抢,每晚翻牌子,还杀了皇

刘克明:唐朝的韦小宝,被后宫美女争抢,每晚翻牌子,还杀了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年华名人汇 访问量:2269 更新时间:2023/12/6 20:42:53

古往今来,太监群体涌现出很多出类拔萃的人物,他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纵横朝堂左右政局。在金庸先生的小说《鹿鼎记》中,韦小宝化名“小桂子”与少年康熙化名的“小玄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最后封爵入仕,妻妾成群。像韦小宝这样牛的假太监,历史上还真有一位,他就是唐朝的刘克明,他可比韦小宝还厉害,不仅没有净身就混入皇宫,被宫女妃嫔们争抢,搞得他还得每晚翻牌子去哪睡,最后还连皇帝都杀了。

刘克明幼年家境贫寒,父母就把他卖给了当时的大太监刘光当干儿子,他随刘光的姓改名为刘克明。当时还是唐穆宗李恒在位,唐穆宗非常宠信刘光,给予了他很大权力。

刘光是个好父亲,把干儿子刘克明的前途安排得明明白白。他动用手中权力给刘克明弄了个太监的编制,到宫里当了太监。

当然刘克明并没有真正被净身,刘光还想抱孙子呢。这个事情听起来荒谬,但其实可操作性还是很强的,虽然唐朝前期宦官专权并不算严重,但到了后期太监的权力越来越大,有时候甚至可以废立皇帝,所以刘克明在刘光的庇护下没有净身就入宫当太监也不算很扯。

刘克明入宫后就到太子李湛身边当差。李湛是唐穆宗李恒的长子,14岁就被册立为皇太子。刘光这样安排是为了给刘克明创造平步青云的机会,刘克明为人机灵,善于察言观色。李湛有三大爱好——蹴鞠、打马球、掰手腕,刘克明投其所好,苦练球技,成为李湛的亲近玩伴。

李湛的父亲唐穆宗李恒昏庸无道,在位期间不思朝政、耽于享乐,30岁就去世了。太子李湛于灵柩前即位,是为唐敬宗。唐敬宗与父亲唐穆宗一样不务正业,他是一位资深球迷,喜好在皇宫各大殿里击球。

虽然唐敬宗没个正形,但后世对他的评价也还说得过去。清末历史学家蔡东藩是这么他的——“唐敬宗在位二年,未尝行一虐政,且于裴度、李绛、韦处厚诸臣,亦知其忠直可用,非直淫昏无道者比”。

也就是说,唐敬宗从来没有下达暴虐的政令,也能够包容厚待直言劝谏的大臣,信任和重用忠臣,比那些真正昏庸无道的暴君强多了。

不过唐敬宗面对大臣们的劝谏虽然不发脾气,装出一副认真悔过的样子,但也从来不往心里去。你哔任你哔,我蹴我的鞠。

年华似水流,转眼又是春风柔。刘克明也从小太监成长为大太监了,由于唐敬宗整日只知道享乐,不理朝政,刘克明只好为主子分忧。除了朝政之外,他还兼顾到了寂寞的后宫女子。

刘克明长相风流倜傥,还能说会道,再加上他的拿手绝活“整个内宫只有两个人会表演的魔术”,吸引了很多宫女。

由于拜倒在刘克明风流倜傥之下的宫女太多,甚至出现了几个宫女争风吃醋抢夺撕扯的乱象,他不得不给这些宫女排班,让她们轮流侍寝。这等于是在唐敬宗的后宫里建起了自己的小后宫。

左拥右抱的刘克明没多久就玩腻了,他觉得光是低贱的宫女没意思,不如挑战一下嫔妃。唐敬宗不怎么喜好女色,也不常去宠幸后宫嫔妃,所以这些妃嫔们其实都寂寞的很。

值得一提的是,唐敬宗选择侍寝嫔妃的方式也是别出心裁。他自创了“风流箭”制度,就是让人制作一些纸质箭头的箭,在箭头上包裹龙涎香或者麝香,哪天晚上他来了性致,就让嫔妃们站成一排,他搭弓射箭,箭射到嫔妃身上,包有麝香或龙涎香的纸就破了,那位嫔妃身上就会香气环绕。唐敬宗用布条蒙住眼睛,寻着香气找过去将其宠幸。

唐敬宗到后宫来的频率并不高,于是有些运气不太好的嫔妃根本中不了几次箭,只能独守空房。刘克明作为一个怜香惜玉的假太监真君子,当仁不让地把事情揽在自己身上。

刘克明最先攻陷的嫔妃是董淑妃,这位娘娘手气不好,很久没有被宠幸过了。有一天董淑妃在花园里溜达,刘克明从后面追上来,避开周围的宫女太监,温柔关切地说了一句“娘娘背影孤绝清冷,克明看着十分心疼,多想常伴娘娘左右。”

这是海王入门台词了,更高阶的话还有“你看起来像月光一样孤独”“你眼中有辽阔的星辰大海,却空无一人”。这世上每个女人都觉得自己的灵魂是特立独行的、无人理解的,你装作get到了她的孤独,她就感动得热泪就直接流下来了。

于是在那个春风沉醉的夜晚,刘克明披星戴月地入了董淑妃的梦中,两人携手巫山,狂风骤雨,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

在董淑妃之后,又有王昭容等一大批妃嫔相继被刘克明拿下,唐敬宗的后宫几乎被刘克明推土机加打桩机式地扫荡了一遍又一遍,而唐敬宗还每天蹴鞠得起劲儿呢,他哪知道绿茵场不在自己脚下,而已在头顶上了。

当时唐朝皇宫狐狸成灾,一到晚上就有很多狐狸出来夜跑,唐敬宗终于放下蹴鞠,开发了一项新游戏——猎狐。

话说有一天晚上,唐敬宗带着人在皇宫里寻找狐狸的踪迹,走着走着就到了王昭容寝宫门口。当时天色幽暗,唐敬宗只模糊的看见一个影子从王昭容寝宫外面的草丛里窜了过去,唐敬宗以为那是一只狐狸,当即搭弓射箭,这一箭很有准头,稳稳射中了狐狸屁股。唐敬宗大喜,赶紧上前去收战利品。可是到了近前左找右找都没有。唐敬宗没当回事儿,以为狐狸没死自己逃脱了。

唐敬宗绝对想不到,被他射中的根本不是狐狸,而是在屋里听见动静、刚刚从王昭容的青纱帐里钻出来的刘克明,他一听皇帝来了,慌乱地跑出来,以为有草丛的掩护能够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没想到一支箭从天而降正中他的屁股。

刘克明回去以后就琢磨,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啊,干脆把河填了吧。弑君的想法就这样在他脑海里浮现出来。

在这件事发生的几个月之前,长安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宫廷染坊的染工张韶与长安街头的算命先生苏玄明喝酒,酒大了就开始满嘴跑火车,算命的苏玄明对张韶说,将来他们俩会在皇帝的御座上喝酒。张韶也是个没六的人,俩人越说越来劲,最后就谋划着要攻打皇宫。

第二天俩人的酒还是没有醒,依着昨天的计划到处招募人手。无论是染坊同事还是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街溜子,他们都是来者不拒,歪瓜裂枣都往筐里装,最后还真扯出来个一百多号人的队伍。

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怎么把这么多人送进皇宫。就职于宫廷染坊的张韶提供了一个思路:宫廷染坊经常需要大批购进紫草用来染布,于是张韶提议让染工们分批躲藏在紫草垛下面,跟着紫草运输车混进宫,各自找地方藏好,等天黑之后看到约定的信号就一起发动。

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在紫草车经过宫门检查站的时候,宫门口一个守卫太监发现了藏在紫草下面的人,于是张韶当机立断杀了这个太监,提前展开了行动。

张韶把一百多人分成两队,一队去弓箭库抢夺弓箭,有了武器才能与宫廷护卫军队对抗。张韶和苏玄明亲自率领剩下的一队人往清思殿而去,据可靠线报,唐敬宗此时正在清思殿里打马球。

染坊主力军风风火火地攻到了清思殿,一路上动静很大,有腿脚利索的小太监已经早一步赶过来示警了,向打马球的唐敬宗报告说有暴民入宫闹事,已经奔清思殿杀过来了。唐敬宗吓尿了,他身边都是一些陪玩的小太监,干啥啥不行,唐敬宗忙带着小太监们去寻左神策军护驾。

左神策军中尉是大太监马存亮,这是太监圈里的一股清流,对皇室十分忠心,且为人耿直谦逊。马存亮这时也得到消息,正带着左神策军前来护驾。

张韶和苏玄明等人攻进清思殿发现皇帝没在这里,也不继续追击了,两人迫不及待地坐在龙椅上对饮起来。正在两人喝酒庆功的时候,左神策军中尉马存亮已经率兵把清思殿包围了,之前那一队被张韶派去抢夺弓箭库的人也被皇宫卫队活捉。最终张韶和苏玄明发起的这次“染工起义”被神策军轻松镇压,所有参与的染工和街溜子全部被诛杀。

这次起义虽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从中能够看出唐敬宗危机意识很差,情报网络不作为,宫廷防卫力量松懈。这让刘克明受到鼓舞,他更加坚定了弑君的想法,再拥立一个新皇帝登基,自己摄政揽权,未来可期。

说干就干,刘克明找了几个心腹,有太监田务澄和许文端,还有经常陪唐敬宗打马球的击球将军苏佐明和石定宽,一起商量这件事。

按说这几个人没必要陪他干这掉脑袋的买卖,但他们却都入伙了,为什么呢?原来这唐敬宗虽然对大臣们非常尊重厚待,但是对伺候他的太监们以及陪他打球的人就不太友好了。唐敬宗这人输不起,凡是赢了他的,都要遭到训斥。故意输给他更不行,他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会狠狠地责罚那个人,轻则打骂,重则流放。这个陪玩的活儿也不好干,所以球员们心里也是怨气满满,一听刘克明要杀了唐敬宗,都举双手赞成。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有一天夜里,唐敬宗踢完球,跟刘克明等人一起喝酒。刘克明趁机把唐敬宗灌醉,中途唐敬宗去上厕所,醉得路都走不稳,刘克明拉上几个心腹上去搀扶,一路扶到厕所里就把唐敬宗杀死了。

唐敬宗死后,刘克明矫诏召翰林学士路隋草拟诏书,着绛王李悟监国。这位绛王李悟是何许人也?他是唐敬宗的叔叔、唐穆宗的弟弟。第二天,刘克明假传唐敬宗遗诏,拥护绛王即位。

但是刘克明的美梦很快就破灭了。第三天,大太监王守澄、杨承和、魏从简、梁守谦等人就率领左右神策军,联合宰相裴度出兵讨伐刘克明。

脂粉堆里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刘克明,面对真刀真枪的搏杀完全是被碾压的。刘克明只是唐敬宗这一朝才被提拔为大太监,唐敬宗在位只有两年多,刘克明当权也才不久,还没有培植出足够的根基。而王守澄是拥立唐敬宗他爸爸唐穆宗的功臣,是穆宗、敬宗两朝的实际掌权人,地位和实力甩了刘克明八条街。

这场血腥冲突其实一开始就是单方面的屠杀,刘克明很快就被神策军打败,全军覆没,走投无路,最终投井自尽。后来王守澄命人将刘克明的尸体打捞上来进行戮尸。绛王李悟受到牵连,被王守澄等人直接诛杀。

王守澄肃清宫禁,拥立了唐敬宗的弟弟江王李涵即位。李涵当了皇帝之后改名为李昂,是为唐文宗

唐文宗本人还算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可惜能力有限。有拥立之功的大太监王守澄继续掌握军政大权,唐文宗虽然有心想除掉宦官,结果却酿成了“甘露之变”,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其实唐朝前期和中期宦官很少干预行政事务,大概是从唐代宗之后,军权普遍由宦官掌握,皇帝只是个傀儡。中晚唐时期,有好几个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甚至还有像唐敬宗这样的皇帝直接被宦官杀死。

唐朝虽然最终是由于藩镇拥兵割据而导致灭亡,但宦官专权已经先行瓦解了唐朝中央统治的地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一书中就有论述:“宦官之祸,始于明皇,盛于肃、代,成于德宗,极于昭宗。”

太监刘克明弑杀唐敬宗就足以说明唐朝后期宦官行事的荒唐和狂悖,刘克明以未净之身混入宫廷,受唐敬宗提拔成为心腹太监,却给唐敬宗戴了一堆绿皇冠,还弑君乱政,虽然最终刘克明失败,但刘克明弑君乱政也给大唐的覆灭加了一把火。这就是一个顽主皇帝和一个假太监的故事。

更多文章

  • 刘克明为何要谋杀唐敬宗?假太监的风流传闻不可靠,其背后有大鱼

    历史解密编辑:寻根拜祖标签:皇帝,太监,李湛,唐敬宗,唐穆宗,刘克明(唐朝)

    唐敬宗李湛是唐朝皇帝中,除了末帝以外,即位时最年轻(15岁)、在位最短(3年)、寿数最短(18岁)的皇帝。他还有一个难堪的记录,这个少年天子在位仅仅三年,却遭遇了三次刺杀。如果不是杀手水平太低,唐敬宗的记录完全可以冠绝大唐。☞唐敬宗的三次遇险长庆四年,唐穆宗终于把自己玩脱了,身患中风的他在丹药的助攻

  • 纪实回顾:“霸王书记”刘克明,建“红灯区”嗜色如命,细节辣眼

    历史解密编辑:晓记标签:逮捕,红灯区,宝应县,挪用公款,公安局长,纪实回顾,霸王书记,刘克明(唐朝)

    2001年11月02日上午,江苏省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原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县政法委书记、江苏宝胜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刘克明受贿、挪用公款、协助组织卖淫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处刘克明有期徒刑20年。此消息不胫而走,宝应人民无不拍手称快,奔走相告,一时间,县城里的鞭炮声此起彼

  • 唐初长孙顺德次子,另类权贵,志泛江湖,大隐隐于市的隐士

    历史解密编辑:邀得一夜星河标签:隐士,嘉庆,武则天,唐初,长孙无忌,长孙

    长孙嘉庆作为官二代,他的志向是纵情江湖,感情用在了风情山水之间,他也是大唐初期另类的官二代,不爱官位,爱山水,独自一人去旅行,妥妥的现代发烧驴友,在古代这就是隐士!长孙嘉庆在史书上是找不到这个人的,不光是他,而且大唐初期好多人是没有生平事迹的,这可能史料丢失有关!墓志铭的出土,才让我们知道,大唐初期

  • 功绩传千年 古方焕新彩|《刘禹锡与〈传信方〉》新书正式发布

    历史解密编辑:南方Plus标签:连州,清远,广州,柳宗元,刘禹锡与〈传信方〉

    2023年3月24日《南方日报·清远观察》A01版。春意渐浓,书香氤氲。3月22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诗豪余音岐黄新彩”《刘禹锡与〈传信方〉》新书发布会在岭南书院(江心岛书院)举行。当天,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刘禹锡与〈传信方〉》正式亮相,引发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新书首发活动在岭南书院(江

  • 《刘禹锡与〈传信方〉》:弘扬岭南中医药文化,古方焕发新光彩

    历史解密编辑:南方新闻网标签:连州,广东,广州,桂阳,古方,中医药,刘禹锡与〈传信方〉

    南方网讯 《刘禹锡与〈传信方〉》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本书从讲述刘禹锡被贬清远连州期间的传奇故事入手,深度挖掘刘禹锡在岭南的贡献及其救民药方《传信方》,弘扬岭南中医药文化。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刘禹锡在连州”,主要讲述刘禹锡出刺连州期间逆境成诗、执政为民的史事;下篇为“《传信方》新解”,由权威专

  • “南豆”兑新书!在“南方+”把《刘禹锡与〈传信方〉》带回家

    历史解密编辑:南方Plus标签:南方,新书,广东,刘禹锡与〈传信方〉

    一对同样才高于世的“铁哥们”,却又同样一贬再贬、飘零半生、临终托孤,刘禹锡与柳宗元有着怎样的生死情谊?没有“连花清瘟”,唐朝如何治疗咽喉疼痛?芦荟美容除湿,这些功效古人千年前就知晓了?蛮荒僻陋的岭南连州,从一个进士都没有,到培育出广东唐代四分之北宋近三分之一的进士,刘禹锡做了什么?诗豪余音、岐黄新彩

  • 清远市关工委党史国史教育基地落户刘禹锡纪念馆

    历史解密编辑:连州市广播电视台标签:清远市,关工委,刘禹锡纪念馆,工作委员会,教育

    近日,清远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党史国史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连州市刘禹锡纪念馆举行。该教育基地是连州市首个“清远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党史国史教育基地”。清远市关工委主任林文钊、常务副主任陈新,连州市关工委主任梁建辉,连州市工商联主席廖加战,连州市刘禹锡纪念馆馆长曹春生参加活动并一同为“清远市关心下一

  • 九拍大师兄安雨担任《薛涛笺社交秀》音乐制作人,并化身刘禹锡吟诵文人风骨

    历史解密编辑:九拍标签:薛涛,刘禹锡,薛涛笺社交秀,安雨,乐队,音乐

    “玉儿已逐金镮葬,翠羽先随秋草萎。唯见芙蓉含晓露,数行红泪滴清池。”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和西川李尚书伤孔雀及薛涛之什》。在昨天最新一期的《美好年华研习社》,九拍大师兄安雨再次用音乐创作征服了全国观众,担任《薛涛笺社交秀》的音乐制作人,并负责了打击乐部分的录制。另外,安雨化身唐代诗人刘禹锡,现场

  • 岳父出题:大禹孔子姬旦杜甫刘禹锡,女婿巧作联,竟成绝对

    历史解密编辑:停留花香标签:刘禹锡,杜甫,孔子,姬旦,大禹,岳丈

    #我在岛屿读书#明朝的时候,有翁婿二人,皆很有文采。两人常常在一起探讨学问吟诗作对。一日翁婿又聚在了一起,二人在花园中边走边谈。忽然一只狗跑了过来骑在了一棵枸杞树上撒尿。岳父见了笑着吟出了一联:枸杞树上狗骑树女婿听罢不住称好,见岳丈含笑看向自己,知道这是让他对下联,刚好有一只公鸡在花丛中捉虫子,两人

  • 刘禹锡拿自己的文章和韩愈相比,说“子长在笔,予长在论”,是“可笑不自量”吗? 孙琴安

    历史解密编辑:文汇报标签:韩愈,刘禹锡,柳宗元,孙琴,王应麟,杂说

    黄庭坚书刘禹锡竹枝词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刘禹锡入朝廷供职,与韩愈、柳宗元同在御史台任监察御史,三人朝夕相处,十分融洽。当时该部门人才济济,但一生爱才的韩愈却特别欣赏柳宗元与刘禹锡,曾有诗云:“同官尽才俊,偏善柳与刘。”也正因为有这份情谊,所以柳宗元、韩愈相继去世后,刘禹锡都写有祭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