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诗正《骆宾王帝京篇》纸本,小行书,
尺寸28.76厘米*112.81厘米。
【整卷欣赏】
【局部欣赏】
这是梁诗正的小行书。 结构端庄,笔画清晰,在特制绢纹的映衬下,有一种从容不迫的美。
梁诗正是雍正探花,在乾隆朝得到重用,历任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及工部尚书,各部部长几乎当过一轮,足见乾隆对他的信任和喜爱。
他曾为乾隆主编《三希堂法帖》,并受命在诸多传世书画上题跋,像著名的《快雪时晴帖》《富春山居图》上,都曾留下梁诗正的真迹。
梁诗正(1697年-1763年),字养仲,号芗林,又号文濂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官员、书法家。擅诗文,同杭世骏、陈兆嵛等六人结“月课诗社”。
梁诗正工书法,初学柳公权,继参赵孟頫,晚年师颜真卿,编历代名家书法真迹《三希堂法帖》,所书《十宫帖》为清代行书精品。著有《矢音集》。
清人吴修在《昭代尺牍小传》称“诗正工书。”清人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书中说到梁诗正的书法:“公书初学柳成宫(柳公权),继参文(征明)、赵(孟頫),晚师颜(真卿)、李(北海)。”
清人王昶在《春融堂集》中评梁诗正书法:“公常言,往在上书房为高宗作擘窠大字,适宪皇驾至,诸臣鹄立以俟,宪皇命作书,墨渍於袖,又命高宗拽之。”另据传,梁诗正与张照曾共同为乾隆帝联句《澄海楼联句》。《诗话》称赞梁诗正的应制诗“庄雅雍容,自然合节,情文相生之妙。专家苦吟不过如是。”“公(梁诗正)则以稳惬胜。枚速马工,各擅能事。”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梁诗正去世多年之后,皇帝还念念不忘梁诗正,御制诗怀旧时,将梁诗正作为“五词臣”之首。后来,梁诗正的长子梁同书,中举人,赐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次子梁敦书,官至兵部右侍郎。
『楚王山书画院 』搜集整理
内容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