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书评:骆宾王的精彩被他写活了

书评:骆宾王的精彩被他写活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米雅聊历史 访问量:4116 更新时间:2024/2/7 17:55:11

公元684年,武则天高坐龙椅,一位官员跪在地上,手捧文书,他浑身颤抖,念出骆宾的一封“大逆不道”的上奏书。想不到,武则天听了,不但不生气,还对官员喊道:“这么有才华的人,为什么没有给朕招过来?”

最近迷上了一本书,作者名叫怒马少年,不知大家有没有看过他的书,里面的内容很精彩。

这本书的书名就叫《唐宋诗人的诗酒江湖》。

所谓唐宋诗人的诗酒江湖写的就是唐宋期间各个著名诗人的诗与人生。

这本书与其说是唐宋诗人的诗酒江湖,不如说是作者的评说江湖。

作者总能在开篇精准地说出每个诗人的性格特点,还能用幽默的语言解释诗中的精华,当然,最精彩的还是他把诗人们最经典的历史事件写的生动有趣。

不信吗?

咱就先摘抄他写骆宾王这个的篇章,作者连标题都取得很有意思《骆宾王是怎样精彩骂人的》

“不管怎样,他都没在战场上建功。还好,他在诗坛上留了名。”

这是开篇作者对骆宾王这个人的总结。

骆宾王骂的是谁?当然骂的就是大唐女皇帝武则天。

他的精彩体现在哪里?体现在不仅把武则天骂的狗血淋头,而且还让脾气暴躁的武则天大为欣赏,且看作者如何精彩的诠释开头那段“大逆不道”的上奏书。

公元684年,初夏。

女皇武则天高坐龙椅,一位官员跪在地上,手捧文书,他浑身颤抖,念出骆宾王的上奏书,第一段: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

作者的诠释:“这个叫武则天的假皇帝,不是善茬,出身也不咋的。”

听完此话,女皇喝了一口参茶,半个字也没说。(很淡定)

第二段:“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

作者的诠释:“当初她是太宗的妾,因陪太宗一起上厕所,才有了服侍的资格。后来竟然瞒着太宗,跟太子私通,成功上位,搞得后宫很乱啊。”

听完此话,女皇竟没发飙。

第三段:“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

这段作者虽没诠释,但用了一句话概括“句句都是实锤。”

下面这一段诠释就挺刺激的。

第四段: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作者的解析:!哟!哟!风在吼,马在叫,宝剑已出鞘,战士在咆哮。快加入我们的战斗吧,咱们组团,一定能把武则天干掉!

女皇听完此话,竟无动于衷,依旧喝着参茶,淡定从容。

第五段:“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这句骆宾王骂得实在狠啊,作者也是诠释得很大胆。

作者的诠释:先帝坟上的土还没干,太子还没有依托。咱们这些拿李老板工资的人,怎么能不管呢?……再看看现在的大唐,到底是谁家的天下!

最后一句:“移檄州郡,咸使知闻。”

作者的诠释:大家快转发起来,让更多人知道,不转不是大唐人。

骆宾王还真的敢骂,也不想想武则天可是出了名的性情多变。

当然,还得多亏作者的诠释,我们才能直观地感受到骆宾王骂人的精彩,否则这种诗文,一般人读起来还挺费劲。

听了这么多“大逆不道”的话,武则天的反应如何:

作者写道:果然,女皇站了起来,大声咆哮:“这么有才华的人,为什么没有给朕招过来!”

事情还真是大反转,你们说作者的诠释是不是很有趣。

当然这只是骆宾王骂人的片段,作者在后面还用了现代语言幽默地介绍了骆宾王从小到大的经历。

比如:骆宾王20岁时在道王李无庆的幕府中做事时的叛逆,作者是这样写的:

骆宾王雄心万丈,准备干一番大事业。经朋友引荐,他进了道王李元庆的幕府,但道王是一名不合格的HR,没看出骆宾王的才华。

有一天,道王要下属们“说己之长,言身之善”。

作者诠释了这句话:

来来来,我要分配岗位了,大家有什么才华,都写出来。众人马上开自夸模式,比如在全球五百强工作过、参与过十亿元的项目、获得过“优秀班干部”荣誉等等。

只有骆宾王站着不动,他轻轻吐出两个字:“我不。”

“小骆啊,难道你不想升职加薪?”道王问。

“我想,但有没有本事,是要别人说的,不是靠自己说的。”

作者脑补了一下骆宾王的心理:“连我的才华都看不出来,这样的老板跟他作甚。”

就这样,骆同学裸辞了。

作者的语言是不是很有现代幽默感!

当然,这样的现代幽默还有。

他把中年时的骆宾王比作“愤青”。

愤青的主要特征就是:看不惯,就开撕。一般愤青面对的只是普通角色,骆宾王是愤青Plus(升级版),他开撕的人,是武则天。

作者的幽默,让人流连忘返,而读完此篇文后读者的读后感,也是让人难忘。

让我们来感受下读者的精彩读后感:

读者A:没想到你是这样的骆宾王,颠覆了文弱书生的形象,横刀立马破阵杀敌!好不快哉~

读者B:在读这章之前,也只记得他的一首《咏鹅》流传于世,原来他还是一个勇于作为,胸怀大志的人,虽然结局未知,但给世人留下的影响也很深远。

读者C:小时候总觉得诗人们不食人间烟火,其实也都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灵魂。

读者D:认识了不一样的骆宾王,凌云壮志,杀气腾腾,不再是咏鹅的那个青葱少年。

读后感还有很多,我只是摘抄一点点。

有时侯看别人的读后感跟看书一样精彩。

你们觉得呢?

欢迎留言讨论

关注我@米雅聊历史,与你分享书中的精彩。

标签: 太宗咏鹅先帝诗人唐朝骆宾王武则天

更多文章

  • 中国人认识的第一位诗人骆宾王,为什么会在历史上突然消失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骆宾王,李白,徐敬业,杜甫,诗人,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一说起古诗,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唐诗,而一说起唐诗,人们首先想到的一般是“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这两位大诗人,因为他俩的名气和诗文水平最高。但当代国人,尤其是80后、90后、00后认识的第一位诗人却既不是李白也不是杜甫,而是骆宾王。从上世纪80年代起,骆宾王所写的《咏鹅》就一直是我国一年级语文学习的第

  • 隋唐演义·第七十三回·安金藏剖腹鸣冤 骆宾王草檄讨罪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骆宾王,太后,王草檄,武三思,隋唐演义,中宗

    隋唐演义第七十三回·安金藏剖腹鸣冤 骆宾王草檄讨罪安金藏剖腹鸣冤 骆宾王草檄讨罪词曰:兔走鸟飞,一霎时,翻腾满目。兴告讦,网罗欲尽,律严刑酷。眼底赤心肝一片,天边鳄泪愁千斛。吐尽怀草檄,整天廷,仇方复。斟绿酒,浓情续。烧银烛,新妆簇。向风亭月榭,细谈衷曲。此夜绸缪恩未意,来朝离别情何促?倩东风,博得

  • 广西人文:骆宾王兵败后有可能落脚全州?

    历史解密编辑:桂临塞上聊历史标签:全州,兵变,广西,唐朝,诗人,骆宾王,徐敬业,武则天

    广西全州,威记之前由于写舜帝陵,翻阅了一下全州的几本志书,结果意外发现了有关骆宾王的消息。说起骆宾王,相信很多人不熟悉,但是要是说到一首诗,估计就无人不晓了,那就是《咏鹅》很多孩子在还在两三岁正是呀呀学语的时候,妈妈们就会不自觉老跟他们在读诗,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鹅鹅鹅......”没错,诗作者就是

  • 骆宾王写一篇檄文,揭露武则天的不堪,结果武则天看后却不怒反笑

    历史解密编辑:彦祖普法标签:骆宾王,武则天,李敬业,李勣,赵飞燕

    一看到“骆宾王”这个名字,恐怕十有八九的朋友会脱口而出一首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当年写下此诗时,骆宾王不过是个七岁小儿,由此便可知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天才。兴许是《咏鹅》充满了童趣,所以大家对骆宾王的印象始终带着“天真活泼”的标签,但事实上,这骆宾王可是个“暴脾气的

  • 骆宾王:写出《咏鹅》的唐朝才子,你知道他的人生结局吗?

    历史解密编辑:七喜文学标签:唐朝,王勃,杜甫,咏鹅,骆宾王,宋之问,徐敬业,卢照邻,艺术家

    骆宾王,不知道哪年出生的。对于每一个家庭而言,儿女们的生辰八字记挂心头,汇集到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史书里明显没有那么多位置。要么父祖辈是达官显贵,要么儿孙辈是功勋卓著,要么家世绵延在代代修订族谱,其余绝大数人来无影去无踪。如果不是写出《咏鹅》,如果不是跟着徐敬业造反,如果没有那一篇篇刚健骈文,这么好

  •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到底是谁所作?答案就在骆宾王诗集中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观沧海,骆宾王,咏鹅,徐敬业,宋之问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几乎人人在小学时都学过这首《咏鹅》,可以说这首诗给孩童时期的我们留下了对唐诗最美的印象:生动形象、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朗朗上口。而写这首诗的骆宾王也为我们树立一个“神童”的榜样,以七岁之龄脱口咏出这首《咏鹅》,确实当得“神童

  • 骆宾王写了一句诗,数千年来无人问津,清朝贵族抄袭后,它却火了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骆宾王,武则天,纳兰容若,旧唐书

    中国古代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中,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文笔写下了很多经典的作品,给后世的我们带来了不少的震撼和精神享受。不过由于时代的不同,因此每个人作品受欢迎的时代也有所区别,因此不少人在自己生活的年代,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名气,到了千百年之后,人们才发现他的光芒。而这也证明了一个道理,

  • 骆宾王写了一句诗无人问津,千年后一个满人抄了一遍,人尽皆知

    历史解密编辑:一路荒凉如歌plus标签:骆宾王,诗词,纳兰,悼亡,典故

    古代文学有很鲜明的时代特征,比如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唐宋时期是诗词最好的时代,之后就走了下坡路,很少出现惊才绝艳的人物,也很少出现旷世名作。明清时期盛产小说,各种评书、演义和小说纷纷现世,而诗词的创作似乎被挤到了边缘,但并非就没有这方面的人才了,比如清朝权相明珠的儿子纳兰容若,王国维对他的

  • 初唐四杰骆宾王:替妇女讨公道,骂武则天骂得天下皆知,结局成谜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杨炯,唐朝,骆宾王,武则天,宋之问,卢照邻,初唐四杰,国防政策,军事政策,军事制度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年)的一个秋日,在浙江婆江流域的义乌县内的一户人家里,一个7岁小娃娃正在陪祖父接待远道而来的客人。祖父每每见客,都要把他引以为傲的小长孙拉到人前,向别人展示这孩子的伶俐。据说这小孩儿从小就对诗很敏感,一首诗只要念几遍,他就能牢记心中。近年来他越发出息,不但能背诵经典,还能时不

  • 老农模仿骆宾王,写下一首《咏鸡》,只有短短18字却荣获万元大奖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咏鸡,骆宾王,诗词,咏鹅,一首,诗人

    中华文化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底蕴,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而诗词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的先辈喜爱作诗,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诗魔白居易和诗佛王维等等,他们对诗词的热爱已经到达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他们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数的乐趣。以前有诗人,而现在的人们都忙着自己的工作,有些书香家庭专注于背诵和分析,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