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骆宾王写了一句诗无人问津,千年后一个满人抄了一遍,人尽皆知

骆宾王写了一句诗无人问津,千年后一个满人抄了一遍,人尽皆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路荒凉如歌plus 访问量:4823 更新时间:2023/12/14 10:40:35

古代文学有很鲜明的时代特征,比如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唐宋时期是诗词最好的时代,之后就走了下坡路,很少出现惊才绝艳的人物,也很少出现旷世名作。明清时期盛产小说,各种评书、演义和小说纷纷现世,而诗词的创作似乎被挤到了边缘,但并非就没有这方面的人才了,比如清朝权相明珠的儿子纳兰容若,王国维对他的评价极高:“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他的词以悼亡词最为著名,哀感顽艳,让人不忍卒读,又不能不读,读来心绪起伏不定,久久无法释怀,才明白人世间大抵如此,不管有怎样的身世、有怎样的才华和际遇,总有一些不如意。翩翩浊世佳公子,偏偏在感情一事上求而不得,得而复失,最终只能哀叹“当时只道是寻常”。所以他的词中有哀痛、有凄婉、有委屈、有遗憾,有千般心思万种愁肠。但并非所有的悼亡词都如此,也还有直白清新的存在,比如那首著名的《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全词内容如下: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是不是很直白?是不是脱离了往常的哀感顽艳?对于这首词的解读,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纳兰写给自己那入了宫的青梅竹马表妹,另一种则是说纳兰写给亡故的妻子卢氏的,即是一首悼亡词。四姑娘更倾向于后者,这是一首悼亡词。

词的上片写的很直白,第一句就是“一生一代一双人”,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句话,它几乎是所有女孩子心中对于爱情最美好的向往。不过,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一句并不是纳兰的独创,而是他“抄”来的,它的原作者是骆宾王。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之一,曾写过一首老少皆知、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就会背的诗,即《咏鹅》,是尽人皆知的神童,当然他还有一个著名的《为徐敬业武曌檄》,直接对上了武则天,据说武则天看后都觉得骆宾王很有才。而也正是这个著名的唐初诗人,曾写过一首长篇歌行,即《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其中有一句是:“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但这句诗自出世之后并没有得到传播,可以算得上是无人问津。实际上这句诗很美,只不过骆宾王的这首诗是长篇歌行,全篇不带标点符号就有700字,虽然整个诗读起来声情并茂、感染力极强,也朗朗上口,但因为篇幅太长,也并非太过惊艳的句子,所以并不为人熟知,连带着其中的“一生一代一双人”也淹没了。

骆宾王咏鹅其实,如果有人能够“一生一代一双人”的下句,写的短一点,未必不能让这句诗火起来,但自从骆宾王写出来之后,一直没有人能对出下句,以至于这样好的一句诗淹没在诗词的洪流中。好在一千年之后,纳兰注意到了这首诗,直接对出了下句,才让“一生一代一双人”焕发出勃勃生机,传遍大江南北。虽然这句词被女孩子奉为最美的爱情,但在纳兰这里,这只是曾经,他和卢氏曾经有过最美好的爱情和婚姻,然后时间如此之短,仅仅三年,卢氏就在难产中去世了,从此只留下纳兰在世上苦苦挣扎,相思太苦,他只能诉诸笔端。下片接连用了三次用典,如此频繁,却又层层推进,在典故中一点点将自己的心意抛出,让人动容。我们来看看这三个典故:浆向蓝桥易乞这是一个唐朝秀才裴航追求爱情的故事,裴航曾乘船游湘汉之地,有一同船女子唤做樊夫人,雍容大气,谈吐不凡,且有国色,裴航一见钟情,遂写诗表白,但是樊夫人并未搭理,后来他又通过樊夫人身边的侍女请求一见,樊夫人答应见了裴航一面,委婉拒绝了裴航,并给他留下了一首诗:“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

蓝桥乞药饶是饱读诗书的裴航也没有明白这其中的意思,但等他再去问的时候,却发现樊夫人已经不知所踪,他只能独自一个人离开了,等他经过蓝桥驿附近的时候略感口渴,遂向一老妪求浆解渴,老妪将自己的女儿云英唤出来帮忙。也是在这个时候,裴航才略微明白了樊夫人的诗是什么意思,他见云英天生丽质,有倾城容颜,遂借故留了下去,并向老妪求娶云英。老妪表示娶云英不是不可以,但需要做一件事,老妪说自己刚得到了灵丹一刀圭,需要用玉杵臼捣上一百天,然后服下去,就能长生不老。裴航和老妪约定以百日为限,他必然会寻到玉杵臼前来赴约。裴航于是辗转各地,寻找玉杵臼,终于在一个药铺中寻到了这个宝贝,遂以重金购之,然后回到蓝桥驿,捣药百日,最终娶得云英为妻,后来一同做了神仙。纳兰也曾得到过美好的爱情,他和卢氏之间曾有过三年最美好的感情,那三年里他事事如意,在他看来,他和卢氏之间真的是神仙眷侣,得到爱情这件事算起来并不是什么难事,那么,什么是难的呢?

嫦娥奔月药成碧海难奔《淮南子》中记载了弈聪西王母那里得到不死灵药,却被妻子姮娥偷吃而奔入月宫的故事,这就是著名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历来写嫦娥奔月故事的诗词故事很多,比如李商隐还写过这样的一句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纳兰知道即便得到了长生不死药,也无法飞进月宫,纵然深情也留不住,那个和他恩爱了三年的卢氏最终还是撇下他永远的离开了。但即便如此,他还是想要求一求。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晋朝《博物志》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是海的尽头是天河,有一个人住在海边,每年的八月都会乘着木筏子去天河那边,年年如此,从来没有失约过。后来就有人比较好奇,带足了粮食,也乘着一个木筏子去看看那有什么稀奇之处。等他漂流数日,终于到了一处,那里看起来像是一个城郭,屋舍俨然,远远看去,宫中还有很多妇女在织布。

他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正好看到一个人牵着牛在那里饮水,于是问那人这是什么地方,那人只是让他回去问一问蜀郡的严君平。严君平告诉他那是牛郎织女相会的地方。容若也想求一求,希望能和卢氏在那天河相见,即便每年只能见那么一面,也是好的,他愿意为此舍弃自己现在所拥有的荣华富贵,甘愿和卢氏清苦一生。我们看,这三个典故层层推进,将纳兰对卢氏的情感一点点讲了出来,也讲出了他内心的渴盼,即希望用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来换得与卢氏的一见,只不过这对他来说注定是不可能的,不过据说,卢氏和纳兰死在同一天,只是中间隔了八年,这也算是一种特别的相会吧。

标签: 骆宾王诗词纳兰悼亡典故

更多文章

  • 初唐四杰骆宾王:替妇女讨公道,骂武则天骂得天下皆知,结局成谜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杨炯,唐朝,骆宾王,武则天,宋之问,卢照邻,初唐四杰,国防政策,军事政策,军事制度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年)的一个秋日,在浙江婆江流域的义乌县内的一户人家里,一个7岁小娃娃正在陪祖父接待远道而来的客人。祖父每每见客,都要把他引以为傲的小长孙拉到人前,向别人展示这孩子的伶俐。据说这小孩儿从小就对诗很敏感,一首诗只要念几遍,他就能牢记心中。近年来他越发出息,不但能背诵经典,还能时不

  • 老农模仿骆宾王,写下一首《咏鸡》,只有短短18字却荣获万元大奖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咏鸡,骆宾王,诗词,咏鹅,一首,诗人

    中华文化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底蕴,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而诗词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的先辈喜爱作诗,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诗魔白居易和诗佛王维等等,他们对诗词的热爱已经到达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他们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数的乐趣。以前有诗人,而现在的人们都忙着自己的工作,有些书香家庭专注于背诵和分析,电视

  • 用三首边塞诗,来认识最真实的神童骆宾王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乐府,唐朝,诗人,骆宾王,边塞诗,从军行,千古名句,饮马长城窟行

    初唐四杰之骆宾王PART 06 明月千里照君怀。01冷兵器时代,将士的丰碑是千千万万无名小卒的血泪铸就的。这人间的修罗场,冰冷到极致,又热血到极致。它总是能够轻而易举地吸引那些年轻而蓬勃的灵魂,是曹子建笔下“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的少年游侠;也是王维眼中“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的少年将

  • 骆宾王的悲剧,在他写下这几首诗时就已经注定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唐人,荆轲,送别,明月,高适,唐朝,诗人,骆宾王,王昌龄

    初唐四杰之骆宾王PART 07唯有贞心在,独映寒潭清。01自古伤情多离别。离别是唐人的日常,他们以志向为翅膀,一次次地迈向诗和远方。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离别都具有浪漫的基调,大多数时候,一次次的远行其实是政治的流放。但了不起的唐人将不甚光彩的放逐都当成潇洒的远足,这样的价值观折射到文学的世界,则是又一

  • 7岁神童骆宾王,在职场上是个耿直的愤青?一生都绕不开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骆宾王,武则天,宋之问,徐敬业,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唐中宗,军事政策,唐朝,军事制度

    7岁那年,骆宾王路过一条河,忽然口中说出了3个字:鹅,鹅,鹅。旁边的人就问他:咋打嗝啦?是不是吃太饱了?骆宾王没有理他,继续说道: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旁边的人这才恍然大悟,这小子居然在念一首诗!关键是这首诗还是骆宾王自己写的,更关键的是,这首诗写得还真不错!从此7岁的骆宾

  • 神童骆宾王用这几首诗告诉我们:孤独才是人生的本质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李白,王维,孤独,王用,唐朝,诗人,骆宾王,孟浩然,千古名句

    初唐四杰之骆宾王PART 09唯有寒潭菊,独似故园花。01每一个诗人都是孤独的行者。正是因为无处诉说,所以他们将满腹的心事都交予文字。独处之时,最能观照自我,也最能谱写精彩的章句。孟浩然行舟远游,某个再寻常不过的黄昏,宿在建德江的埠头,看着缓缓升起的江心明月,无边的寂寞如潮水般涌来。他说“日暮客愁新

  • 《咏鹅》算什么!这才是骆宾王的封神之作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杜甫,乐府,咏鹅,诗人,唐朝,骆宾王,刘希夷,帝京篇,白居易,千古名句

    初唐四杰之骆宾王完结篇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01如果说要用一种文学体裁代表大唐,我想歌行是最恰当的。我们现在都习惯性地将诗笼统地称为“诗歌”。实际在先秦时期,我们的“诗”和“歌”还是有本质区别的。诗以四言为主,歌则为杂言,多带“兮”字或“何”“奈何”“若何”“乎”等疑问词。到了乐府时代,诗歌的体裁

  • 老人模仿骆宾王《咏鹅》,写首《咏鸡》获大奖,写得到底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骆宾王,咏鸡,咏鹅,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徐敬业,武则天,唐朝,艺术家

    古代的将领在起兵造反前,为了避免被人认为是师出无名,通常都会找人作一篇讨贼檄文。所以唐朝的徐敬业在起兵反抗武则天之前,特意找来了当时著名的文人骆宾王,让他帮忙写一篇讨伐武则天的檄文。骆宾王本来就看不惯武则天的所作所为,所以马上就提笔写了一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骆宾王是唐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也是“唐

  • 七岁咏鹅算什么,这才是骆宾王屹立史册的价值所在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诗作,杨炯,齐梁,初唐,咏鹅,唐朝,诗人,骆宾王,帝京篇

    初唐四杰之骆宾王PART 051骆宾王身死后,他的诗文佚失殆尽。神龙元年(705),武则天病重,中宗李显复位。中宗于政治一事上并不算能干,他复位之后最重要的成果便是拨乱反正:一应旧历恢复唐制,为忠唐人士平反,并重置修文馆学士。3月,颁布制书“文明年间以来因获罪而破败了的家族的子孙都可以恢复原来的地位

  • 骆宾王:儿时《咏鹅》,老来谋反,却是一生高洁!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天地标签:咏鹅,王勃,杨炯,诗人,唐朝,骆宾王,卢照邻,武则天,在狱咏蝉

    01公元626年。惊心动魄的玄武门事变刚刚结束。这是一件轰动全国的大事,但是对老百姓来说无关痛痒。这些年来改朝换代的事情他们早就见怪不怪了,只要别打扰到他们的小日子就好。比起谁当皇帝,男女老少们更关心的是另外一件八卦:《7岁神童作10W+爆文,背后的秘密是……》《天才是怎样诞生的?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