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公元879年的黄巢起义,唐军本可提前终结,但因一场军事活动失败

公元879年的黄巢起义,唐军本可提前终结,但因一场军事活动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鸿禧说生活 访问量:2141 更新时间:2024/1/25 22:48:28

>公元878年,传国两百余年的唐朝,终究是走到末路了。这一年,盐商黄巢于山东起义,短时间内,这支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便席卷全国,大有一统中原的架势。

此时的唐朝,早就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强大的大一统帝国了,其影响力早就已经全方面的开始衰落。不仅仅是军事实力大不如前,就连经济实力相比于多年前,也是大大不如。虽然地方上仍然有精兵强将,但是那些都不是听命于皇权的军队。

因此,黄巢起义能够如此顺利,在短时间内便席卷全国,也就不是一件令人意外的事情了。

不过,在初期的颓势中,唐朝也不是没有翻盘的机会。公元882年,唐军就有过一次翻盘的机会。如果这次翻盘成功,唐王朝没准还能续上一口气。可惜,历史没有如果。这次军事顺利,转而被一场大败覆盖。

现在,咱们就来了解一下,这次差点让唐军翻盘的军事活动。

其实,一开始黄巢入长安的时候,他面对的局面还是挺好的。根据史书记载,黄巢此时手下拥军数十万,军纪严明,与普通民众之间那是秋毫无犯。不仅不扰民,甚至还会给普通人发放食物和财物。这种军队,怎么可能不得到民众的欢迎。

但是,这种局面很快就发生了变化。和后世的李自成如出一辙,黄巢起义军很快从上到下发生了集体腐化,原本严明的军纪迅速消失。起义军不再是秩序的重建者与维护者,转而开始肆意杀人越货。

而在这个时候,唐王朝也终于反应了过来。逃出长安的郑畋也以朝廷的名义,召集藩镇军队合兵一处,共同征伐黄巢。集结起来的大军开始向长安进军。面对唐朝大军,黄巢选择避实就虚,直接从长安撤军。

其实,这个时候的唐军局面还是挺好的。郑畋依靠朝廷威望集结的军队,装备和战斗力都算是精良的。面对农民起义军,至少是有一战之力的。

但是,朝廷军队进入长安之后,就开始显现出更加恶劣的行为。司马光的记载中,朝廷军队军纪涣散,不仅仅是自己的人四处劫掠,长安城中还有不少人以朝廷军队的名义,一起去抢劫四周的人。

而黄巢军队虽然离开了长安,但人家的实力并没有受损。在这种情况下,黄巢军队直接一个回马枪,朝廷军队完全没有办法去抵抗。

就此,郑畋组织的反攻失败。黄巢军队将唐军杀得人头滚滚,唐军的主要将领也在这次战役中丧生不少。

从事后的角度来看,其实唐军本不至于如此的。但是,在具体的军事活动上来看,唐军基本上把能够犯的错误全部都犯了一遍。当大军压境之后,唐军也没有展开协同作战的意思,一部分主要将领为了争功,连队友都没有通知。

当然了,虽然黄巢有此大胜,但是结果并不怎么好。从根本上来说,一场大胜,完全改变不了黄巢面临的状况。最终,黄巢还是走向了覆灭的结局。

更多文章

  • 黄巢兵破阵亡,多名妃嫔被擒,唐僖宗以卑劣的手段处死了他们

    历史解密编辑:晓东的生活标签:唐僖宗,黄巢,长安,安史之乱,妃嫔

    黄巢兵破阵亡,多名妃嫔被擒,唐僖宗以卑劣的手段处死了他们在任何一个朝代结束时,都存在着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如果不在自己的地盘上自保,那么就会被外界的力量所摧毁,然后重建一个新的系统,进行一次权力的重组,以及人力和物力的分配。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控制局面,顺利的上位。唐末的黄巢之乱,可以说是大唐末年

  • 宰相奉旨征讨黄巢,得知夫人追来后问:咋办?手下人:不如降黄巢

    历史解密编辑:素意花开标签:黄巢,宰相,王铎,黄巢起义,节度使,朱温

    大唐自安史之乱后,就开始走下坡路。虽期间有号称小太宗的唐宣宗,来了个短暂中兴,却也只能延缓大唐的灭亡时间。终于公元878年,黄巢起义爆发了。这次起义,对大唐的打击是全方位的。比如对老百姓来言,据《旧唐书》载:贼围陈郡三日,关东仍岁无耕稼,人饿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而唐军呢?也很惨,《新唐书

  • 黄巢落第之后是怎么做的,直接造反妄图推翻唐朝的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黄巢,唐朝,长安,平定,唐僖宗,安史之乱

    唐朝无疑是中国古代中一个极其耀眼的朝代,但是唐朝自安史之乱之后一直在走下坡路,虽然出现了几次小的中兴,但还是不能挽回唐朝的颓势。直到黄巢的出现,让唐朝更是雪上加霜。黄巢出身在贩卖私盐的家庭,家庭比较富足,所以黄巢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据说黄巢五岁的时候就能作诗,但是黄巢成年之后多次科举,但皆名落孙山,于

  • 从唐入宋之殇75:满城尽带黄金甲,六十老汉黄巢梦圆长安

    历史解密编辑:星星走丢了标签:黄巢,长安,节度使,大将

    唐广明元年(880年),十二月初五,长安人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迎接着未知的命运。一大早,城里就传开了,昨晚皇帝跑了,大魔头黄巢马上就要来了。满大街都是慌乱不堪的人群,大部分是商人、贫民、乞丐。还有一部分人,昨天还是朝廷命官、达官贵族,今天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被皇帝抛弃了,比街头的乞丐也强不了多少。企业垮

  • 黄巢是一个“杀人狂魔”,却影响深远,铲除了为祸上百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黄巢,皇帝,黄巢起义,杀人狂魔,士族,毒瘤,军事制度,唐朝,食盐

    稍微了解过历史的人就会知道黄巢这个人,此人在历史上的知名度还算可以,对于此人,大多数都是负面的。比如说《旧唐书》中记载了一件事,黄巢发动起义后,攻进了长安城,之后就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屠城。这种屠城行为在历史上并不多见,由于黄巢的屠城,当时长安城的百姓是苦不堪言。不够,黄巢也是起义军中的领袖,更是抗击朝

  • 黄巢军攻陷广州后,杀掉12万外国人?看似残忍暴戾,实则深谋远虑

    历史解密编辑:萌宠动态标签:黄巢,广州,唐朝,起义军

    黄巢杀人八百万,在数者在劫难逃。这句民间俗语形容的是,当命中注定的困难来临的时候,谁也逃脱不了。然而在历史上,这句话并不是空穴来风,黄巢的确在广州大开杀戒过,是不少人的噩梦。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从这样意气风发的诗句中我们不难看出黄巢的狠厉血性,但是也不是毫无理智只懂得嗜杀之人。攻陷广州之

  • 黄巢率领农民起义攻下长安,为什么不乘胜追击唐僖宗呢?

    历史解密编辑:成子说星座标签:唐僖宗,黄巢,黄巢起义,长安,唐玄宗

    引言我们纵观封建王朝历史都有着这么一个规律:开国皇帝绝大部分部分都是贤明无比,他们结束了此前的乱世,开启了盛世之治,对百姓轻徭薄赋,民间的活力逐渐恢复,而后期的皇帝要么是昏君,要么就是无力改变时势选择“摆烂”,很多时候王朝末期的皇帝真是“我命由他不由我”。后期的王朝吏治腐败,百官鱼肉百姓,于是受不了

  • 山东好景|黄巢水库边的好“丰”景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日报标签:黄巢,板栗,水库边,山里人

    济南的黄巢水库秋景惹眼,有层峦叠嶂的山峰,飞流如雪的瀑布。在美丽风景的不远处还有黄巢村大片大片的板栗树,只见一颗颗圆球状果实挂满枝头,有的已经开裂,现出了爆满的板栗果实,呈现出喜人的好“丰”景。村书记刘克洋说,村里青山绿水,板栗香甜,今年1300亩板栗林能净收30万斤,眼下已收到许多外地客商的订单

  • 黄巢之后,朱温之前,一位吃人魔王主宰了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朱温,大军,长安,唐朝,食盐,唐王朝,黄巢起义,五代十国

    黄巢所领导地大起义的烽火点燃了神州大地,完成了他当年“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野望,更是整整坐了三年天下至尊的宝座!但天不随人愿,大唐的国祚显然还没有到油尽灯枯的时候。公元882年,后来终结大唐天命,开启五代乱世的朱温,叛逃黄巢义军,变节降唐。不过此时的朱温,虽然得到唐王室的器重,却也仅能

  • 历史上你不知道的黑暗:黄巢机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黄巢,唐王朝,韦庄,陈州,唐朝,大军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初开。这首诗是黄巢写的。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诗也是黄巢写的。黄巢是谁?他是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出身盐商家庭,通文墨,擅骑射,曾多次参加唐王朝的科举,但都名落孙山,不得已回家继承家业。但由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