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诗人元稹始乱终弃,求前任复合,却被一诗骂回,真是大渣男

诗人元稹始乱终弃,求前任复合,却被一诗骂回,真是大渣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风文史 访问量:3409 更新时间:2023/12/19 20:34:00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爱情题材是是古典诗词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创作题材,从古至今的诗人们也为我们留下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爱情诗篇。

如果现在要我们给历史上那些热门的爱情诗句弄个排行榜,那“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一句肯定会名列前茅。

你是如此美好,这世间除了你再也没有让我为之动情的女子了。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如此深情的诗,瞬间就俘获了无数痴男怨女的心。

这句诗是唐朝著名诗人元稹为悼念自己妻子韦丛所写,也就因这一句诗,给元稹带上了痴情、专一、爱老婆三好男人的标签。

当我们把这个标签摘掉,再去深入了解一下元稹,才发现好男人瞬间会变成现代人口中的“渣男”。

因为元稹这一生,跟很多女子有过密切的关系,要知道当时唐朝四大才女薛涛刘采春李冶鱼玄机,其中就有两人就曾在元稹的怀抱里海誓山盟,无限温存,最终又都被始乱终弃。

如此有美人缘的人生,简直就是渣男界的祖师爷,而这位祖师爷风流史的开端,就是一位崔双文的女子。

在元稹生活的那个时代,世面上有两本书非常流行,分别是《莺莺传》和《霍小玉传》。

其中《莺莺传》对应的是负心汉元稹对女子崔双文始乱终弃的故事。

当时双十年纪的元稹寓居蒲州,正好崔双文跟着她的母亲也来到此地,但当地驻军骚乱并不太平。

崔双文母女俩孤儿寡母,身边又有着巨额财产,非常的不安全。

说起来,元稹和崔家有一竿子亲戚关系,出于这一层关系,元稹就出面委托蒲州的将领多多关照这崔家母女。

崔母承了他的情,便择日在家设宴款待元稹。元稹在席上他见到了闭月羞花、知书达理的崔双文,瞬间就爱上了。

于是元稹向崔双文展开了猛烈的爱情攻势,在一开始被拒绝后还屡次三番地托婢女红娘为他给崔小姐传书。

好女怕缠郎,崔双文最后还是被元稹苦苦追求所打动,两人在红娘的掩护下私会西厢,暗通款曲。

但是好景不长,元稹和崔姑娘花前月下几个月后,听到吏部的选拔开始了,他第一时间便赶赴长安,走之前还信誓旦旦地对崔姑娘保证:等我得官后风风光光把你娶进门。

崔姑娘看着毅然决然的元稹,心里其实很明白,他此一去,二人很有可能就是永别。

元稹在长安的仕途并不顺利,然而他并没有返乡,而是继续留在京中寻找机会。

崔姑娘心有不舍但选择支持他,并且会时常写信问候他,但元稹回信却越来越少直到销声匿影。

是元稹太忙了,并不是,而是元稹为了自己的仕途迎娶了高官之女韦丛。

可怜崔姑娘等到花都谢了,却只等到了分手二字,最令她伤心的是元稹把自己满腔情意当成谈资。

元稹为证清白,常常把自己写的信在友人面前吹嘘,还说什么“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

意思就是说,女人只会影响我拔刀的速度,崔双文这种惑人的尤物,每天缠着自己,会耽误他的大事。

说来也是可笑,明明一开始是他先追求崔双文的,可是在到手后,却又无情地将对方抛弃了。

崔姑娘遇上元稹这样的人,只能是自认倒霉吧!

走出一段感情最好的方法就是开始下一段感情,分手之后崔姑娘也另嫁他人,各自都有了新生活。

按理说你做你的豪门快婿,我过我的柴门生活,一别两宽,各自欢喜,但元稹又不干,他竟然厚颜无耻回过头来找崔双文,想要再续前缘。

当时不好以前男友的身份上门,元稹便借着表兄的身份,崔姑娘也是爱恨分明,当即写诗回绝。

弃我今何道,当时且自亲。

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

《告绝诗》

诗歌可以理解:当初是你抛弃了我,那么今日又何必再求相见,以后你还是多把心思放在眼前人的身上,不要辜负了眼前人。

这首诗最为人称道的是“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这两句。

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替别人撑把伞,崔姑娘改变不了被元稹抛弃的事实,但不希望再有女人在为元稹伤心。

这崔姑娘确实不简单,胸襟也很大,能说出这样大气的话,对比之下元稹肯定比较尴尬。

所以元稹在看到这首诗之后就离去了,从此两人再也没见过,而这首赶走渣男的诗,后来也成为了一首千古名诗,被后人传颂。

后来晏殊在《浣溪沙》中“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的名句就是引用此诗。

可惜的是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聪明的元稹能懂崔姑娘诗中的含义,但他始终做不到“怜取眼前人”,纵然家中有贤妻,他依旧花心不改,最后伤透了许多女子的心,成了唐朝有名“大渣男”。

图片来源网络,

更多文章

  • 元稹“狂恋”杜甫,为其写下2篇诗文,竟成最懂他的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世界标签:杜甫,元稹,李白,李杜,唐朝,诗人,白居易,千古名句

    胸藏文墨怀如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加店长微信shiyi0395,进群领福利!提起元稹,你们会想到什么?是《莺莺传》的作者?还是写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转头就和其他女子好上的渣男?又或是被白居易赠诗“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的好基友?你可能没想到,他还有另一重身份——“杜甫挖掘者”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的杀伤力为什么这么大呢?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小探长标签:元稹,薛涛,白居易,刘禹锡,杜甫,除却巫山不是云

    作者:刘翠"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就是这样的一个男人,他一边深情地写着诗,一边薄情的对待着爱他的女人,让不少有才华有颜值的女子为他飞蛾扑火。(一)十里送别的初恋情人崔莺莺那一年,21岁的元稹在山西,17岁的表妹莺莺跟随家人路过山西永济时遇到

  • 元稹最深情的6首诗,全是写给白居易的,最后一句成为网红金句!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元稹,白居易,诗词,唐宪宗,诗人

    元稹和白居易是诗词界里一对感情最深厚的好友,曾有人这么形容元稹和白居易:他们不是穿一条裤子的关系,而是穿一条内裤的关系。这话乍听有点粗俗,但用来形容他们的关系却十分的恰当。今天,给大家分享六首元稹写给白居易的深情诗词,不是爱情,胜似爱情。《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

  • 元稹的《菊花》被后世公认为咏菊名篇

    历史解密编辑:老树标签:元稹,咏菊,菊花,诗作,秋菊,诗人,唐朝,白居易,千古名句

    千百年来,人们普遍将“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花”,古代士大夫更是以“四君子花”的高尚品质来自勉自喻。自从东晋大诗人陶潜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名传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演变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的象征。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在众多

  • 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表达了怎样的爱情观?

    历史解密编辑:金黄的枯草PLUS标签: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李白,薛涛,崔颢,唐朝,艺术家

    元稹确实是唐朝诗人中的渣男,而且是极品的渣男。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伟大的诗人,这就像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崔颢一样,崔颢也是个渣男,但是他竟然能够写出连李白都羡慕嫉妒恨的《黄鹤楼》。所以说,有的时候人品好的,不一定写得出好诗,人品不好的,他的作品也不一定不伟大。文学很复杂,人性也是如此。元稹爱过很多人。从少

  • 元稹的《遣悲怀三首(其二)》被称为著名的悼亡诗

    历史解密编辑:老树标签:元稹,书生,韦丛,诗人,唐朝,悼亡诗,遣悲怀三首(其二)

    我以前曾经写过一篇有关元稹的古代言情小说,小说题目为《几多爱恋可回首》,其中,元稹和韦丛的爱情故事独立成篇,单独作了演绎。韦丛是个名副其实的官二代,千金大小姐,其父韦夏卿一生官运亨通,最高做到过工部尚书。当韦丛嫁给元稹时,韦夏卿已经升任太子少保。所以,元稹和韦丛的婚姻是唐代版的“青蛙王子”,有着童话

  • 薛涛与元稹:爱得太迟,错失太易

    历史解密编辑:黄河新流域标签:薛涛,元稹,诗作,诗人,唐朝,白居易,刘采春,千古名句

    薛涛,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人。薛涛出生于768年,她的人生大部分都在四川度过,居住在浣花溪,喜欢自制粉色小笺写诗。薛涛被称为唐朝四大才女之一,自然与其才华分不开,但也不可否认,与当时她作为官妓,交往达官贵人、诗人才子有很大的关系。在其有生之年,做过剑南节度使的官员有十一人,每任官员都与薛涛有交往

  • 元稹写给白居易的一首诗,短短28字,悲惨之至,成千古名作

    历史解密编辑:平酱文史标签:元稹,诗歌,诗人,唐朝,白居易,琵琶行,悼亡诗,千古名句

    白居易和元稹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们之间的友谊被称为“白元之交”。他们在文学创作上互为参照,相互支持、鼓励,共同追求文学艺术的高峰。元稹对白居易诗歌的评价和鼓励,使得白居易在文学上有了更大的进步。白居易也曾欣赏和赞扬元稹的诗歌,并在元稹去世八年后写下了《梦微之》一诗,表达了对元稹的思念和深情,

  • 大唐第一渣男元稹追到大他11岁薛涛满足后,又一次始乱终弃

    历史解密编辑:跟着地图看世界标签:薛涛,元稹,渣男,诗人,唐朝,刘采春,莺莺传,小说家,始乱终弃,千古名句

    公元809年,"大唐第一渣男"元稹在使尽浑身解数追到大他11岁的薛涛,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后,又一次始乱终弃。然后,他马不停蹄地恋爱、纳妾,一个个女人从他的生命里淡入淡出。元稹行走了一生也爱了一生,不能说他没有爱,毕竟没有爱的人写不出"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这般颤颤巍巍的思念,但他却也深知算不

  • 武媚娘冠宠李治后宫,武顺横插一脚

    历史解密编辑:听阿白讲故事标签:李治,武顺,徐惠,唐朝,武媚娘,李世民,武则天,唐高宗,后宫佳丽

    一天,武媚娘刚走到殿门口,便听见娇笑声:“陛下,媚娘有什么好的?不如,你看看我呀...”武媚娘怔住,她强忍怒气,悄悄撩开门帘往里瞧,见一女子正坐在李治身上扭动。武媚娘再定眼细看,发现那女子竟是自己的亲姐姐武顺!而就这一会功夫,李治经受不住蛊惑,双手已搂上武顺的腰,正逡巡着往下移。武媚娘再也忍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