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稹的“贫贱夫妻百事哀”,本来包含婚姻真相,结果却被误解千年

元稹的“贫贱夫妻百事哀”,本来包含婚姻真相,结果却被误解千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鉴史官 访问量:1388 更新时间:2023/12/10 10:36:29

中唐大才子元稹,以“寡情薄幸”出名。元稹本是《西厢记》生的原型人物,他在二十一岁的时候寓居于蒲州,与远亲之女相恋。

可惜元稹最后为了富贵功名,对其“始乱终弃”,娶了京兆尹韦夏卿之女韦丛。韦、元二人虽然是“政治婚姻”,但是两人婚后还是日久生情了。

后来韦丛病故,元稹写下了三首悼亡诗,俨然成为了古代悼亡诗中的绝品。清代衡塘退士点评此诗说:古今悼亡诗,无能出此三首范围者。

这三首诗歌以风格平实,感情真挚取胜,叙事当中充满了生活中的诸多细节。尤其是《遣悲怀三首·其二》,用语最为朴实,更贴近普通人的生活。

诗歌最后一句“贫贱夫妻百事哀”,后来更是成为了民间的俗语。寻的贫民夫妻,一旦遭遇到了生活上不顺,那么他们总是爱把这句话挂在口头。

但是,这句俗语在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中的本来含义,并不是——夫妻二人由于贫穷和低贱,所以生活中都百事都生哀。

元稹在诗歌中想表达的意思是:因为夫妻二人共同经历过患难,一起从贫寒、困顿中走了过来,所以妻子的去世,更加让他感到悲哀。

想要正确理解元稹这句话的意思,还是得先理解一下这首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元稹这首《遣悲怀三首·其二》吧!

《遣悲怀三首·其二》赏析

《遣悲怀三首·其二》——唐·元稹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白话意译:

从前曾与妻子戏言,谈及到了彼此百年之后的事。当时大家都认为自己还非常年轻,可是谁能料到,如今就是生离死别了。

妻子离去以后,按照习俗,将她生前穿过的衣裳,用过的物件,都送给有需要的人。眼看衣物就要送尽了,只剩下她生前用过的针线盒,静静地躺在化妆台上,我不忍心打开。

还是割舍不下与她之间的感情,于是只能移情于她从前使唤过的仆人。从不迷信的我,也曾经因为梦见了她,醒来之后还去烧香还愿,赠人钱财。

我心底非常明白,夫妻间的生离死别,是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情。但是我无法控制内心的悲凉,因为她与我共同经历过患难,从贫穷与困顿中走过了这些年。

在元稹这首《遣悲怀三首·其二》中,“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的解释,在如今所有的词典上都是统一的。

那么,为什么民间坚持把“贫贱夫妻百事哀”,理解成——因为贫穷,所以百事都哀呢?其实这件事还是得赖元稹本人,因为他这三首诗的叙事当中存在“猫腻”。

尽管《遣悲怀三首》这组诗,是中国悼亡诗中的绝品,但是它也一直被人诟病,因为它的叙事存在不实之处。在这组诗的第一首中,元稹曾经交代过韦丛生前的一些情况。

诗中提到他们夫妻二人最贫穷的时候,家里缺柴火,妻子韦丛就去捡古槐树落下的枝叶。另外,他们家里经常靠吃野菜充饥,但是这些很可能都不是事实。

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元稹在吏部的考试落地。随后,他就在朋友的引荐之下认识了韦丛的父亲韦夏卿。后者当时是京兆尹,在朝廷里位高权重。

元稹当年外号“元才子”,年少才高,风流俊逸。韦夏卿爱惜他的才华,看好他的将来,于是与他达成了政治联盟。元稹也很识时务,果断抛弃了“莺莺”,与韦丛成了亲。

韦家当时非常有钱,绝不可能让韦丛在婚后顿顿吃野菜。其实在《遣悲怀三首·其二》中,元稹自己也已经说走了嘴。他在诗里提到,他的夫人生前一直有“婢仆”伺候的。

试问,一个穷得顿顿都只能吃野菜,烧火还要靠古槐树枝的家庭,能够养得起婢仆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元稹在《梦游春七十韵》里面也提到了,当时韦家富贵的情形。他在诗中说:朝蕣玉佩迎,高松女萝附。韦门正全盛,出入多欢裕。

因为元稹娶了韦家的女儿,所以他经常陪着他的岳丈出入豪门,与达官贵人往来。韦丛在家中很得宠,后来他的父亲被派到洛阳当官,元稹还带着妻子一起跟着岳父搬到了洛阳。

元稹与韦丛生活中最困难的时期,应该是元和元年至元和四年间。那期间元稹被贬至河南当县尉,后来母亲去世,在家服丧三年。这段时间他们离韦家较远,元稹没有什么收入。

不过在元和四年韦丛去世前,元稹已经当上了监察御史。尽管一直被朝中人排挤,还被宦官仇士良等人殴打,但是绝对不至于穷得顿顿吃野菜。

因此我们说,元稹笔下的“贫贱夫妻百事哀”,绝对不可能是普通人想象中那种,因为穷得不可开交,所以夫妻之间“百事生哀”。

此外,元稹在民间的风评一直都不好,一直被骂“负心薄幸”。这主要是因为他在韦丛死后第二年,就与小妾安仙嫔“闪电结婚”了。又过了五年,他娶了继室裴淑。

不过元稹也是有苦衷的,因为韦丛死后只给元稹留下了一个女儿,没有儿子。元稹娶了安仙嫔后,后者给她生了一子二女。

不过三年之后,安仙嫔也死了。最后又过了五年,元稹才续弦娶了继室裴淑。而且古代男子为了继承香火,娶三妻四妾也实属平常,况元稹最后还一度官至尚书右丞。

结语

其实,我个人是一直不太认同“贫贱夫妻百事哀”在民间这种解读的。因为常言说得好,穷有穷作乐,穷有穷开心。

经济状况差,社会地位低下,固然会给夫妻生活带来重重的困难,但是它并不是唯一可以影响夫妻感情生活的因素。

须知喜、怒、哀、乐都是情绪,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安贫乐道的人,即使深居陋巷,日常一箪食,一瓢饮,也会觉得很快乐。

再则,现代的人常说,“有情饮水饱,无情金屋寒”。所以,恩爱夫妻的精神愉悦,并未完全受制于物质世界。

非要把“贫贱夫妻百事哀”理解为:因为贫贱,所以夫妻生活一定很悲哀。那是把金钱、地位在婚姻中的重要性看得太过了。

穷则穷矣,人间有爱侣,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可是一旦共患难,同喜乐的夫妻生离死别,剩下的那一个,“千山暮雪,只影谁去”呢?

人世间,再没有比这种别离更加让人悲哀的事情了。因此剩下的那一个,从此看一事悲,看百事哀,看事事都只剩下无穷无尽的忧愁了。

更多文章

  • 31岁的渣男撩拨41岁的才女,元稹和薛涛的姐弟恋,终成了遗憾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薛涛,元稹,韦皋,刘采春,才女,李商隐

    一、在唐朝群星荟萃的年代,大诗人比比皆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杜牧、李商隐等诗人,随便挑出一个来,都够现在的娃娃们背个三天三夜。嗨,三天三夜……可气的是,有时候即便是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在考试的时候依然还是蒙蒙的,根本想不起来,该如何准确地填诗填词。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即便背不会也能领略到诗词的

  • 元稹为何要辜负催莺莺?

    历史解密编辑:老黄说史标签:元稹,陆游,唐婉,张生,沈园,唐朝,钗头凤,催莺莺,艺术家

    唐代版的陈世美:一个诗人的始乱终弃游园偶遇中国的诗人,有一个被许多人误“解”许多年的别称——骚客。其实,此骚非彼骚。诗人之骚,不是闷骚之骚,而是取自屈原的离骚,以骚喻诗之谓也。中国的诗人虽然不能以一“骚”字而概之,但多情却是真切的。如宋朝大诗人陆游之于表妹唐婉的纠结爱情,就是人们千年不弃的话题。陆游

  • 她是唐代女诗人,爱上小自己十岁的元稹,本以为是爱情却成了备胎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元稹,薛涛,诗人,白居易,唐宪宗,刘禹锡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这首诗是唐代女诗人薛涛的名作,名曰《春望词·其一》,字里行间流露着一股深深地相思之情。薛涛相思何人,同为唐代大诗人的元稹。说起薛涛,对唐诗宋词了解不深的人多少会感到陌生,但是与她齐名的另一位唐朝唐代女诗人,知道的人要多一些,她就是鱼玄机。再加上李冶和刘

  • 雨水节气 | 44岁元稹的《雨水正月中》:写出雨水节气的3个特征!

    历史解密编辑:诗经女孩标签:元稹,大雁,立春,诗人,唐朝,雨水节气,雨水正月中,二十四节气

    822年,在官场上几经沉浮的44岁的元稹迎来了高光时刻,出任宰相一职。这得益于还在太子时期的唐穆宗对于他诗歌的赏识。牛李党争中,他这个宰相一天也没坐安稳过。但是在职期间,他做了一件有特殊意义的事情,就是主持修订并颁布的唐朝官方节气日历——二十四节气诗,用于指导人们的生活劳作,从而流传至今。《雨水正月

  • 毁三观!白居易和元稹都是渣男,就应该被送去男德学院进修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元稹,白居易,薛涛,刘采春,莺莺传,渣男

    白居易和元稹都是我们所熟知的文学名家,才华横溢,文采斐然。两人虽文学成就较高,但感情生活被后世很多人唾弃,以渣男谓之。和现代追星原则一样,当你喜欢一个偶像的时候,就不要过多关注他的私生活,不然你的三观将会被毁灭,比如前流量明星吴某人。今日我们来分析下白居易和元稹为什么被称为渣男?先说元稹,元稹年轻时

  • 元稹的妻:像是养了个儿

    历史解密编辑:浮意落尽标签:元稹,宰相,金钗,皇帝,离思,宦官

    此事发生在江陵,当时元稹的官职是江陵府士曹参军,他是因得罪宦官而被贬到这里的。此前,他被朝廷从洛阳召回长安重新安排工作,回程的某个晚上住在一个官家驿站,都已经睡下了,谁知来了一个宦官非要住元稹的房子。元稹不肯让,这个跋扈的宦官踹开房门用马鞭抽打元稹,还打伤了脸。按说元稹是受害者,结果却因得罪了宦官,

  • 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元稹,年轻时是愤青,成年后是屈从现实的政客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元稹,裴度,白居易,宰相,唐宪宗,唐穆宗

    唐朝著名诗人元稹,是唐王朝历史上少有的在仕途上登顶的著名文人。元稹虽然宰相没做多久,但比起李白、杜甫,甚至同时代的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刘禹锡等人要强得多。元稹此人,年轻时是个慷慨激昂的愤青,生活在自己的理想当中,一路蹉跎。中年开始向现实投降,就很快的功成名就,达到人臣的巅峰。但元稹还是曾经年轻时的

  • 大唐诗人元稹:是深情的人设还是薄情的渣男?读诗文看他的情史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元稹,薛涛,莺莺传,诗人,张生

    唐朝大诗人元稹不仅以诗歌闻名于后世,他的情史也被很多人津津乐道。元稹写诗风格多样,不过最具特色的还是艳诗和悼亡诗,他的这些诗歌尤其擅长描写男女爱情,描述细致生动,感情真挚热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元稹的悼亡诗都是为他的妻子韦丛写的。公元809年,元稹的妻子韦丛因病去世,当时年仅27岁。此时的元稹刚

  • 元稹和冯太后:历史上荒唐案的正经逻辑

    历史解密编辑:搞笑高高手标签:冯太后,元稹,宦官,唐宪宗,白居易,唐德宗

    1.被群殴情圣元稹李纯是个聪明人。六岁的时候,就获得神童称号,颁发这个称号的,是当时的皇帝唐德宗李适。公元785年的一天,唐德宗李适看到一个不速之客歪歪扭扭的向自己袭来,定睛一看,是他六岁的大孙子李纯。李适心头一暖,放下手中公务,伸手把孩子抱起来,放于膝上,明知故问:你是谁啊,怎么坐在我怀里?(汝谁

  • 唐朝最会撩妹的诗人 ——元稹,多情和薄情,只在一念间

    历史解密编辑:千层琳琅标签:元稹,薛涛,诗人,李贺,唐朝,刘采春,白居易,千古名句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谁能想到这首一往情深的诗句竟然是一个在感情上极为自私的男人写就的,这个男人就是元稹。“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贫贱夫妻百事哀”对于不熟悉文学史的人来说,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比“元稹”这个名字更有知名度。而在学者那里,元稹这个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