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开慧对毛主席的误会,缘自元稹这首诗,几经解释,最后和好如初

杨开慧对毛主席的误会,缘自元稹这首诗,几经解释,最后和好如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巴巴地的绝活 访问量:4492 更新时间:2024/1/3 20:05:28

主席和开慧结婚后,两人生活的非幸福甜蜜,但和普通人一样也会因一些小事而误会,闹一阵子别扭,甚至谁也不想理谁。

在长沙小吴门外清水塘居住时,毛主席白天组织各种活动,开展革命运动,晚上和杨开慧一起工作到深夜,甚至凌晨。毛主席利用安静的夜间,撰写和起草件,杨开慧负责收集整理材料,抄写各种毛主席定稿的文件。

毛主席大都是通宵达旦的工作,杨开慧就在夜里一两点钟时给毛主席做些“点心”补充体力,她担心毛主席忙起来忘记吃,就在旁边等着,直到看着他吃完,杨开慧再去休息。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一两年,期间他们生下了第一个孩子毛岸英,毛岸英出生后,两人非常开心,但并没有打乱他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的节奏,只不过杨开慧比原来更忙了。夜间工作时,她用脚轻轻晃动岸英的摇篮,腾出两只手抄写文件。一家三口非常幸福,尽管工作十分忙碌。

女人大抵都一样,有了孩子后,多了一份辛苦与责任,特别是爱人因工作繁忙又无暇顾及自己的感受时,常常会闹点小情绪,这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爱的太深。

杨开慧看毛主席日夜不停的工作,家里面的事情基本没有时间过问,杨开慧不仅要照顾孩子,还要帮助毛主席收集整理资料,抄写文件,内心是迫切需要毛主席的问候和呵护的,但毛主席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革命工作上了,杨开慧心中的渴求又不便明说,如此一来,就会在说话和做事上带着一些小情绪或是不满,毛主席是个原则性非常强的人,直接批评他,甚至不考虑有没有外人在。

杨开慧是个感情细腻而温柔的女子,她深爱着毛主席,她绝不会当着别人的面顶撞他,但她聪明的用自己的方式“报复”毛主席,没有外人的时候,毛主席心情非常好的时候,或是工作期间稍事休息的时候,她就会把自己的委屈全倒出来。可以说毛主席和杨开慧的婚姻相处模式,和平常人没有什么区别,男人粗放豁达,女人细腻敏感,都需要彼此的呵护与慰藉。

一段时间后,毛主席的工作依旧忙得不可开交,而杨开慧在家里可能对外界缺乏更多的了解,她希望夫妻能够有更多的时间相处在一起,其实这是她表达爱的方式。但这让毛主席感觉她过分依赖,于是,毛主席做了一件一直让他非常后悔的事,就是他给杨开慧抄写了一首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的诗《兔丝》。

《兔丝》(原诗)

唐代:元稹

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君看兔丝蔓,依倚榛与荆。

荆榛易蒙密,百鸟撩乱鸣。下有狐兔穴,奔走亦纵横。

樵童斫将去,柔蔓与之并。翳荟生可耻,束缚死无名。

桂树月中出,珊瑚石上生。俊鹘度海食,应龙升天行。

灵物本特达,不复相缠萦。缠萦竟者,荆棘与飞茎。

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君看兔丝蔓,依倚榛与荆。

每个人都应该是独立的,都要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不应该依附于别人,但凡好依赖的人,都会一事无成。你看兔丝的藤蔓,只是依赖于榛木和荆棘而生。

荆榛易蒙密,百鸟撩乱鸣。下有狐兔穴,奔走亦纵横。

榛木和荆棘纵横交错的长在一起,很容易茂密和繁盛,各种各样的飞鸟就会钻到里面胡乱的鸣叫。它们的下面有狐狸和野兔的洞穴,也在里面来回的奔跑。

樵童斫将去,柔蔓与之并。翳荟生可耻,束缚死无名。

当砍柴的少年将交错而生的榛木和荆棘砍去后,寄生在上面的柔软的兔丝也被一同砍下。即便生长的如何繁茂浓密,也是不堪,束缚之上的终是籍籍无名之辈。

桂树月中出,珊瑚石上生。俊鹘度海食,应龙升天行。

这四句诗的意思是,桂树是从月亮中出来的,珊瑚则是礁石上面生长出来的。英俊无畏的鹘鹰,可以独自飞越苍茫的大海寻觅食物,飞龙则可以自由自的升至天空。

灵物本特达,不复相缠萦。缠萦竟何者,荆棘与飞茎。

有灵性的生物,本来就有独特的通达之力,不需要相互纠缠萦绕。缠绕在一起的是什么呢,就是寄生在荆棘榛丛之间的空中的茎藤。

兔丝是一种寄生的植物,遇到适宜的寄主就缠绕在上面,并将自己的根植于寄主,从寄主的身上吸取养分和水分。菟丝子生活力极强,生长旺盛。元稹的这首《兔丝》,意指不能学习兔丝失去自我,而去依赖他人的生活方式。要如灵物一样,有着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毛主席摘写了其中的八句:

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君看兔丝蔓,依倚榛与荆。下有狐兔穴,奔走亦纵横。樵童斫将去,柔蔓与之并。

聪明的杨开慧立刻就知道了这首诗的含义,感觉没有得到毛主席的尊重,极大的伤害了她的自尊心,她一直不肯原谅毛主席。

毛主席可能后来也感觉将这首诗送给杨开慧实为不妥,当然会被误会,所以反复她解释,求她谅解,最后两个人重归于好。他在著名的《贺新郎·别友》中,提到了这次误会,两人已尽释前嫌。

这个小故事,感觉伟人和我们常人的感情生活没有什么不同,或许哪句话说的过重,或者写的信伤及对方的感情,然后,彼此用不同的方式认错道歉,求得原谅,最终和好如初,恩爱有加。

标签: 毛主席元稹杨开慧毛岸英兔丝

更多文章

  • 薛涛:她在江畔等候了一生,也没等到元稹回来的身影,郁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薛涛,元稹,江畔,白居易,刘禹锡,杜牧,小说家,唐朝,艺术家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小时在成都时就知道有个望江公园,现在我厂一些老职工聚会还常常选择这个地方,里面的竹子是一绝,不仅种类繁多,且很多是珍稀品种,在竹映下的竹椅上,来一杯香茶,聊天说地,叙旧怀情,倒也清雅的很,它还有个名字叫薛涛园,是专门为纪念薛涛而建的。园中有个望江楼大家也是知道的,但因为要收2

  • 古诗词里的微历史①元稹《行宫》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日报标签:行宫,宫女,皇帝,元稹,唐朝,诗人,唐玄宗,安史之乱,女皇武则天

    行宫〔唐〕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诗歌大意是:寂寞冷落的旧行宫里,花儿寂寞地开放。几个留守多年的白发宫女,闲坐无事谈论着唐玄宗的逸事。行宫,是皇帝在京城之外的宫殿,这里指唐代东都洛阳的皇帝行宫——上阳宫。据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说,天宝末年,一些宫女被“潜

  • 白居易和元稹,让人难以理解的友谊

    历史解密编辑:水中月眼前人标签:元稹,白居易,薛涛,长安,诗作,张生,艺术家,唐朝

    传说,元稹是西厢记这一流传千古的爱情故事的男主角——张生。元稹放弃了昔日的恋人(崔莺莺)而娶了别人为妻。不管这段情事是真还是假,但在历史上确实有元稹负了薛涛。而让我想不明白的是,这个负心汉却跟白居易有着刻骨铭心的友情。对,你没看错,是友情。初见801年,元稹与白居易同时参加吏部考试。这一见不得了,从

  • 被大诗人元稹玩弄的多情崔莺莺,后人在戏曲中让她拥有圆满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元稹,张生,莺莺传,西厢记,莺莺

    文:夕又(读史专栏作者)《西厢记》的最后,张君瑞高中状元、帽插金花来迎娶崔莺莺的时候,大家一定都相信那是真的吧,都相信那才是爱情该有的样子,又美又暖。可是,有几个人知道,这个故事的真相,是何等无情!张君瑞和崔莺莺的故事,来源于唐时的《莺莺传》。张生一出场,就是一副正人君子的样子,二十三岁了还没有真正

  • 李白的侠客行豪气万丈,元稹不服挑战了一首,同是名作谁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老表社会观标签:李白,元稹,诗人,唐朝,侠客行,信陵君,千古名句

    李白的侠客行豪气万丈,元稹不服挑战了一首,同是名作谁更胜一筹无论哪个朝代,诗人们都是善于文斗。在古代,诗人们经常聚集在一起,饮酒作乐。更多的人则会饮酒作诗,拿前辈的诗出来品鉴,兴致来了,还能模仿一二,更有甚者还能打破原诗的意境,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李白心中藏着一个侠客梦,便写下来一首豪气冲天的《侠客

  • 不一样的悼亡诗,元稹和李商隐,谁的爱情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不痒不趣标签:元稹,李商隐,白居易,悼亡诗,诗人,悼亡

    元稹与白居易作为唐代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和参与者,主张诗歌反映现实,揭露并讽刺当时腐败的社会现象,反映广大民众的生活疾苦和愿望。但历代都存在“重白轻元”的现象,固然在思想深度及艺术造诣上,元稹稍逊风骚,但在艳体诗及悼亡诗的创作方面,元稹可以说是远远超过了白居易,他的这类作品,融入了自己的实际生活体

  • 红颜知己到底是什么,唐朝诗人元稹告诉了我们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宿哲萌宠标签:元稹,爱情,唐朝,薛涛,如花,诗人,红颜知己

    爱情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千百年来最神秘的话题。并不是寂寞无聊单调时的消遣行为,也不单单是生理需求时的渴望。而是一种情怀,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一种思念,一种不因时间和现实而放弃的情愫。爱情走向婚姻是人们的向往,然而爱情一旦变成婚姻,剩下的只有过活。婚姻是最真实的生活,不是精神上的浪漫。爱情是精神,婚姻

  • 大唐才女刘采春的悲情人生:25岁出轨渣男元稹 32岁绝望投河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刘采春,元稹,薛涛,鱼玄机,白居易,李冶

    (说历史的女人——第1303期)上期(说历史的女人第1301期)笔者专文介绍了唐朝大才女薛涛,这次接着介绍大唐第三才女。她就是同薛涛、李冶、鱼玄机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的刘采春。其实所谓第三才女,只是方便的说法,在四大才女中,很难说谁是第一,谁是第二。这里是按出生的先后排序。四人中,李冶出生于公元730

  • 元稹|虽仕途坎坷,好在有挚友互赠诗词相伴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中华标签:元稹,尚书,诗词,诗友,唐朝,诗人,白居易,相伴一生,千古名句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元稹少有才名。贞元九年明经及第,授左拾遗,进入河中幕府,擢校书郎,迁监察御史。一度拜相,在李逢吉策划下,出任同州刺史,入为尚书右丞。太和四年,出任武昌军节度使。太和五年去世,时年五十三,追

  • 才女薛涛:写下名句“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却被元稹辜负

    历史解密编辑:萌心生活馆标签:薛涛,元稹,韦皋,才女

    京城长安,时值盛夏,热气逼人。薛郧(yún)把自己锁进宅院,微眯着双眼,坐在一棵梧桐树下歇凉,阳光透过枝桠(zhī yā)的稀释,在他脸上打出斑斓的色彩,不远处,他的女儿薛涛正趴在地上玩耍,时不时传来悦耳的笑声。这位父亲面容祥和,仿佛忧愁从未在他的脸上刻下痕迹。他舒服地呻唤一声,从竹椅上下来,背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