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属半仙,为何徐茂公就比诸葛亮、刘伯温差很多,原因有三个

同属半仙,为何徐茂公就比诸葛亮、刘伯温差很多,原因有三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斯基栀子 访问量:1101 更新时间:2023/12/30 12:03:14

在每一个群雄并起的历史时代,都会“自动出现”或“被出现”一位半仙式的人物,最著名的便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和元末明初时的刘伯温,哪怕明末清初时李自成身边,也站着一位牛金星。隋唐时期也不例外,“被出现”了一位,他就是徐茂公

历史上真实的徐茂公,本是统兵将军,但在小说或评书演义中,却脱离本职工作,做起了“隋唐半仙”,也是一身道家装扮,拿着鹅毛扇,但可惜隋唐半仙徐茂公,却无论如何也比不过,前辈半仙诸葛亮和后代半仙刘伯温,这是为何呢?

在小编看来,应从历史背景、原型人物和身后传奇,这三方面分析。

其一:历史背景

诸葛亮、刘伯温和徐茂公,都身处天下大乱时期,且这三人的角色定位,也都是“辅佐明主,一统天下”,乍一看貌似公平,但若细分析,则会发现,徐茂公吃了大亏。

诸葛亮所处的三国时期人才喷涌,群星璀璨。诸葛亮,辅佐的刘备刘禅却是最弱的君王。这就给了诸葛亮一个充分发挥的舞台。这点上就如关羽能力压其他将领,脱颖而出一样。因为蜀汉集团的人才少,事事依靠诸葛亮,而曹魏集团和东吴集团,由于人才储备多,便形成了明显的分工。故而,这使得诸葛亮如神一般的存在于各种领域,军事指挥、经济发展,哪怕是发明创造也有诸葛亮。

刘伯温所处的是元末明初时期,比起诸葛亮来,刘伯温要幸运,因为他辅佐的是朱元璋,手下人才荟萃,故而不必如诸葛亮般,神一般无所不在。而朱元璋竞争对手比如陈友谅等,其手下也没有如同级别的军师人物,又不必如诸葛亮般,以一人之力,谋略上抗衡曹魏和东吴的谋士集团等,军事上对抗的曹操司马懿周瑜,所以形成了刘伯温一枝独秀的模样。

最后看徐茂公,他所处的是隋末唐初时期,比起诸葛亮和刘伯温,徐茂公更幸运。因为,这是属于李世民的时代。李世民远非刘备、刘禅可比,综合能力又超过朱元璋一头。显然无论是谁,在李世民手下,都不可能太出彩,就更不可能一枝独秀。且魏征、李靖等人的存在,也限定了徐茂公的发挥。所以徐茂公在《说唐》中也好,在《隋唐演义》中也罢,一直显得有点尴尬。

通过对比三人的历史背景时期,显然是遵循着难度越大,“神级别”越高的规则而来,徐茂公根本不可能跟诸葛亮去对比,只能跟刘伯温比一比。

其二,历史原型

通过对历史背景的分析,可以得出徐茂公可以跟刘伯温比一比的可能。但事实却是也无法相提并论。这是为何?这就是历史原型决定的。由于诸葛亮在三人中已经稳坐第一,所以历史原型的讨论,就只讨论刘伯温和徐茂公。

刘伯温史有其人。历史上的刘伯温其主要成就,就是作为朱元璋的智囊,替其出谋划策,使朱元璋开国大明朝。但刘伯温真正被民间奉为神人的原因,其实更多的是出于对刘伯温遭受的冤屈,而鸣不平。

皆知,在朱元璋坐了皇帝后,曾杀戮功臣,刘伯温对此有先见之明,辞官而归,但哪料却依然被朱元璋猜忌,以至于刘伯温得病后,朱元璋命胡惟庸去探望,却一副药下去,使病情更沉重了,最终很快病死。这个结局,显然让人备感痛惜。所以,为了表达对刘伯温的惋惜,便繁衍出了各种刘伯温的故事传说,随着时间推移,最终把刘伯温推到了,几乎跟诸葛亮一般的高度。

再看徐茂公,他的原型是唐朝大将李绩。历经李渊、李世民、李治三朝而不倒,备受重用,出入将相,为唐朝开疆扩土,打败过突厥和高句丽。死时也非常风光,得到了李唐的尊重和认可。

而他之所以被塑造成“军师半仙”形象,恐怕是因为“乱世必出高人”这一民间法则而来,选李绩担当,是因为他除了是位名将外,还对医学有研究,曾参与编纂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唐本草》,据还写了本医学著作,叫《脉经》,但失传了。

所谓巫医,在过去医生和巫术,从来都是挂钩的。故而李绩才被选定担当“乱世高人”这一角色,完全属于“生搬硬套”。

通过对比刘伯温和徐茂公的历史原型,可以看出,刘伯温的飙升和他的真实才干和最终遭受冤屈存在关联。而徐茂公属于“半路出家”,且最终结局也非常圆满,不存在冤屈,本就很完美的人物,却又美化一笔。这种效果,怎能跟刘伯温相比?

其三,身后传奇

诸葛亮和刘伯温的身后传奇非常多。最具影响力的便是,诸葛亮留下了神奇预言《马前课》,刘伯温留下了《烧饼歌》,虽这些都属于“传说”,但足以让诸葛亮和刘伯温,晋升为“半仙”行列。

再看徐茂公,由于“处于一代明君李世民的历史阴影中,不可能无限拔高,将李世民比下去”。且结局完美不存在冤屈,还是“半路出家当军师”,也就没必要通过“神话”搞个预言书,来丰满他。正是这三点原因,造成了徐茂公无法跟诸葛亮和刘伯温相提并论。

更多文章

  • 徐茂公算出罗成有73岁寿命,为何罗成只活到了23岁,折寿50年?

    历史解密编辑:尧元忠娱乐标签:秦琼,秦王,李世民,李建成,单雄信,徐茂公,罗成(虚构人物)

    当时罗成在瓦岗寨的时候,军师徐茂公会算命,他算着罗成一共能活73年。要知道在唐朝的时候,年过40就已经算高寿了,能活73岁自然是古来稀。罗成听了很高兴,但后来罗成投靠大唐以后,在长安城碰到了一位算卦的道士,这位道士说罗成此生犯了五件事,扣除了50年的寿命。罗成心里很慌,忙问这位道士是哪五件事,于是道

  • 败将被李世民处斩,徐茂公却偷偷照顾其妻儿,结果给大唐埋下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亚红讲体育标签:李世民,单雄信,李密,王世充,黄巢起义,宇文化及

    说到李世民这个人,给我的感觉就是“仁君”。不管是在朝堂之上还是在私下,李世民都能够耐心听取大臣的意见。但是,听取大臣的意见也分什么事情。隋朝末年,因为隋炀帝的统治太过于残暴,各地纷纷起义,战火四起。瓦岗寨在李密的带领下也很快发展起来,在李密的身边有单雄信和徐茂公两位大将。单雄信这个人非常厉害,善用一

  • 徐茂公坟墓为何做成三座山模样?为纪念他灭三国,擒三王绝世奇功

    历史解密编辑:晓晓聊历史标签:突厥,李勣,李靖,可汗,薛延陀,高句丽,徐茂公

    徐茂公的坟墓为何做成三座山的模样?只为纪念他灭三国,擒三王的绝世奇功在小说《隋唐演义》中,徐茂公是神机妙算的军师。但在历史上,他平定三大蛮夷的悍将,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唐朝在他的陵墓前树起了三座大山,用以表彰他的不世战功!徐茂公,本是唐朝名将徐懋功的误写。在小说中,他是智谋百出、算无遗策的大军师,形象

  • 唐初四大名将都有谁?秦琼没有上榜,徐茂公排第三,第一当之无愧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秦琼,唐初,苏定方,唐王朝,李靖,平定

    隋末唐初是一段极为精彩的历史,不论是各种官修历史还是民间传说与野史,对这段历史的描写都极为详细。这段时间内英雄辈出,涌现出了无数的风流人物,秦琼、程咬金那般的名将多如繁星。基于此,人们在对大唐的贡献之上为唐初的名将总结出了一个排名,排行出了四大名将。秦琼、尉迟恭、程咬金那些人都没有上榜,那么上榜的人

  • 武则天让人挖开徐茂公的坟,见了里面的衣物,气得大骂徐茂公?

    历史解密编辑:多多生活馆标签:武则天,李勣,李世民,李密,李渊,单雄信

    徐茂公其实是演义小说里的写法,这“茂公”两字都是别字,正确的写法是“懋功”;而且,“懋功”只是他的表字,原名叫世勣。徐世勣是个牛人,原则性非常强。他在晚年曾不无自豪地说:“我年十二三为无赖贼,逢人则杀;十四五为难当贼,有所不快者,无不杀之;十七八为好贼,上阵乃杀人;年二十,便为天下大将,用兵以救人死

  • 李世民临死前,为何想杀徐茂公?你看看李靖对李世民都说了些啥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李世民,李靖,尉迟恭,李治,李道宗,徐茂公,唐太宗,国防部长,书法家,隋朝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繁盛的朝代之一。同样的,带领唐朝走向繁盛的李世民,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英明的君主之一。他是唐朝的代表人物,英明果断且有着雄心壮志,囊括了一个统治者所有的必须要素。但是,只要是身在帝王家,那么毫无意外地都会长出一颗七窍玲珑心,毕竟一步错步步错,一旦做出一个错误的决断,那么等

  • 徐茂公临终遗言:若后代出高人,定杀之,否则必造反,果真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云舒颜标签:杀之,徐茂公,临终遗言,家族利益

    徐茂公临终遗言是历史上的一则传说,流传至今,至今仍有人对其真实性存疑。无论如何,它的影响力却是深远的。徐茂公临终时留下的这句话,成为了后代一些人的借口,借以杀人泄愤。这是否真的是徐茂公的本意呢?我们并不得而知。然而,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则传说。徐茂公临终时,他已经是一位高官显要,临终之际提到

  • 徐茂公送女婿一匹马,要他一起出征,女婿却夺马而逃:岳父想杀我

    历史解密编辑:晓晓聊历史标签:刘备,李渊,李密,曹操,李世民,窦建德,武则天,王世充,徐茂公

    徐茂公送女婿一匹马,要他一起出征,女婿却夺马而逃:岳父想杀我在评书《隋唐演义》中,徐茂公是算无遗策、智比诸葛的大谋士。但在真实的历史上,徐茂公却是个能征惯战的将领。此外在现实中,徐茂公的原名是徐世绩,字茂公,史书中一般称为徐世绩。李密败给王世充后,徐世绩将黎阳之地献给了唐朝李渊,因此被赐名为李世绩。

  • 武则天为泄愤,让人挖徐茂公的坟,为何见到陪葬品直呼茂公狡诈?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武则天,李世民,李治,徐敬业,李勣,陪葬品

    文|飞鱼说史唐朝长安城的皇宫内有一座很不起眼的小楼,名为凌烟阁。这个楼虽小,但是在后世的名气,相当大,这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和他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功臣专门修建的,用来陈列辅助他夺得天下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这些画像是阎立本所画,比例为真人大小,面北而立,以示尊皇,李世民怀旧的时候,就会到此悼念。相

  • 叛将被李世民处斩,徐茂公却偷偷照顾其妻儿,结果给大唐埋下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婉婷说故事标签:李世民,单雄信,王世充,唐王朝,李密,黄巢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在经过了隋朝的乱世之后,唐王李世民成功将诸侯歼灭,建立了大唐王朝。虽说唐朝已经建立,但它的根基尚不稳固,李世民为此也劳心费神,在经历了玄武门之变后,他想尽了办法去维护这个来之不易的大唐王朝。可无奈“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王朝的命运总是充满未知,李世民千方百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