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让人挖开徐茂公的坟,见了里面的衣物,气得大骂徐茂公?

武则天让人挖开徐茂公的坟,见了里面的衣物,气得大骂徐茂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多多生活馆 访问量:1060 更新时间:2024/1/16 23:17:22

徐茂公其实是演义小说里的写法,这“茂公”两字都是别字,正确的写法是“懋功”;而且,“懋功”只是他的表字,原名叫世勣。

徐世勣是个牛人,原则性非常强。

他在晚年曾不无自豪地说:“我年十二三为无赖贼,逢人则杀;十四五为难当贼,有所不快者,无不杀之;十七八为好贼,上阵乃杀人;年二十,便为天下大将,用兵以救人死。”

十七岁那年,他和单雄信等人一起拥护翟让上瓦岗山起义。

后来李密在瓦岗山上与翟让火并,杀了翟让。

单雄信见势不好,马上跪地投降。

徐世勣不降,转身就走,后脖子中了一刀,差点丧命。

李密爱惜他是人才,释而不杀,帮他包扎了伤口,并让他去管理黎阳诺大一块地盘。

李密后来和王世充争洛阳,大败,逃入李唐阵营。

李渊向徐世勣招降。徐世勣在李密已降的前提下,同意出降,但他不愿把黎阳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上呈以换取富贵,明确向李渊说好,黎阳的 人众土宇 ,皆属李密所有,功劳应该记在李密帐下。

李渊因此大赞:“世勣真纯臣也。”任命他为莱州总管、上柱国,封莱国公,后又加右武侯大将军,改封曹国公,并赐李姓。从此,徐懋功即改名为李世勣。

后来李密叛亡,李世勣痛哭之余,也不避嫌,上表请李渊批准自己把李密的尸首缝合,并以君臣之礼厚葬李密。

李渊再次大赞:“世勣真纯臣也。”

李世勣的好友在瓦岗军崩盘后降了王世充,与李唐为敌,终被李世民俘获。

李世勣出于义气,愿意献出自己的官爵,以换取单雄信的性命。遭到拒绝后,就割下自己腿上的一块肉,给单雄信吃下,为兄弟送行,并收养了单雄信的儿子。

李世民准备发动玄武门事变,想把李世勣拉进自己的核心圈子里。但李世勣认为这是皇家家事,不愿意插手。

李世民登位后,按照礼法,李世勣应该要避讳李世民讳的。

但李世民生性洒脱,认为只要“世”、“民”二字不连称,压根就用不着避讳。

李世民非常欣赏李世勣做人的原则性,让他做太子詹事兼左卫率,同中书门下三品,负责东宫事务。

李世民诚恳地告诉李世勣:“我知道你不会辜负我的。”

李世民驾崩后,唐高宗因为武则天曾是太宗侍女的原因,为了不失掉孝子之名,于永徽二年下令全面避“世”与“民”之讳,李世勣才不得已去掉了“世”字,成了李勣。

唐高宗想废掉王皇后、选立武昭仪武则天,又担心大臣反对,向李勣征询意见。

李勣仍坚持他的原则,认为这是皇家家事,旁人不应该插手。

就这样,武则天终于转正。

李勣的孙子李敬业自幼善于骑射,曾随祖父征战,冲锋陷阵,勇猛无比。

李勣虽爱其才干,却对其做事易冲动、爱出风头的特点极为反感,晚年颇预感地说:“这小子太爱逞强了,日后,破我家业的,一定是他。”

据载,李勣为了除去这个祸根,曾在一次围猎中,乘李敬业入林逐兽,命人四下放火烧林,想将徐敬业烧死林中。

哪知李敬业有急智,见大火滚滚滚而来,拔刀将所乘坐骑杀死,自己藏身于马腹之中,躲过了葬身火海的噩运。

李勣惊奇之余,又摇头叹息不已。

唐高宗驾崩,武则天以太后临朝称制,不久废中宗李显,另立豫王李旦为帝,其要篡夺李唐之心,路人皆知。

李敬业大为不满,在扬州起兵造反,但功败垂成,兵没身死。

武则天恼怒之下,下令夺回“李”姓,并灭其全族。

甚至开棺戮徐世勣之尸。

徐世勣墓被打开,里面陪葬品寥寥无几,非常清贫孤寒。

武则天大感意外,叹息不已。

至于“武则天骂徐世勣”之说,史不见载。

标签: 武则天李勣李世民李密李渊单雄信

更多文章

  • 李世民临死前,为何想杀徐茂公?你看看李靖对李世民都说了些啥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李世民,李靖,尉迟恭,李治,李道宗,徐茂公,唐太宗,国防部长,书法家,隋朝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繁盛的朝代之一。同样的,带领唐朝走向繁盛的李世民,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英明的君主之一。他是唐朝的代表人物,英明果断且有着雄心壮志,囊括了一个统治者所有的必须要素。但是,只要是身在帝王家,那么毫无意外地都会长出一颗七窍玲珑心,毕竟一步错步步错,一旦做出一个错误的决断,那么等

  • 徐茂公临终遗言:若后代出高人,定杀之,否则必造反,果真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云舒颜标签:杀之,徐茂公,临终遗言,家族利益

    徐茂公临终遗言是历史上的一则传说,流传至今,至今仍有人对其真实性存疑。无论如何,它的影响力却是深远的。徐茂公临终时留下的这句话,成为了后代一些人的借口,借以杀人泄愤。这是否真的是徐茂公的本意呢?我们并不得而知。然而,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则传说。徐茂公临终时,他已经是一位高官显要,临终之际提到

  • 徐茂公送女婿一匹马,要他一起出征,女婿却夺马而逃:岳父想杀我

    历史解密编辑:晓晓聊历史标签:刘备,李渊,李密,曹操,李世民,窦建德,武则天,王世充,徐茂公

    徐茂公送女婿一匹马,要他一起出征,女婿却夺马而逃:岳父想杀我在评书《隋唐演义》中,徐茂公是算无遗策、智比诸葛的大谋士。但在真实的历史上,徐茂公却是个能征惯战的将领。此外在现实中,徐茂公的原名是徐世绩,字茂公,史书中一般称为徐世绩。李密败给王世充后,徐世绩将黎阳之地献给了唐朝李渊,因此被赐名为李世绩。

  • 武则天为泄愤,让人挖徐茂公的坟,为何见到陪葬品直呼茂公狡诈?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武则天,李世民,李治,徐敬业,李勣,陪葬品

    文|飞鱼说史唐朝长安城的皇宫内有一座很不起眼的小楼,名为凌烟阁。这个楼虽小,但是在后世的名气,相当大,这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和他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功臣专门修建的,用来陈列辅助他夺得天下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这些画像是阎立本所画,比例为真人大小,面北而立,以示尊皇,李世民怀旧的时候,就会到此悼念。相

  • 叛将被李世民处斩,徐茂公却偷偷照顾其妻儿,结果给大唐埋下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婉婷说故事标签:李世民,单雄信,王世充,唐王朝,李密,黄巢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在经过了隋朝的乱世之后,唐王李世民成功将诸侯歼灭,建立了大唐王朝。虽说唐朝已经建立,但它的根基尚不稳固,李世民为此也劳心费神,在经历了玄武门之变后,他想尽了办法去维护这个来之不易的大唐王朝。可无奈“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王朝的命运总是充满未知,李世民千方百算,

  • 降将被李世民处死,其妻儿被徐茂公偷偷照顾,不料给唐朝种下祸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李世民,单雄信,王世充,李密,唐朝,黄巢起义

    “斩草不除根,萌芽依旧生”,这句话几乎是古代君王在处决有罪的臣子时,实施“连坐”的基本依据。最狠的还要数明成祖朱棣登基时期的“瓜蔓抄”,一人犯罪,不仅株连九族,还要灭村,相当残忍。与明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唐朝,唐朝盛世,万国来朝,便是因为其包容的魅力。而且唐朝在建国之初,不仅不杀功臣,连叛臣都是能降服

  • “罗单斗”的罪魁祸首——徐茂公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无处不风景标签:罗成,秦琼,青龙,单雄信,程咬金,尉迟恭,罗单斗,徐茂公,五虎上将

    很多人都听过“青龙四转世,白虎三保唐”的说法,讲述了青龙、白虎几世恩仇,而他们的恩怨起源,来自于小说中隋唐时期的一世青龙单雄信与一世白虎罗成。造成他们不死不休局面的有自身原因,有程咬金最初的挑拨,不过最重要的,我认为是徐茂公的算计。所以,在京剧中,单雄信有“罗成最狠,徐茂公最坏”的说法。矛盾伊始单雄

  • 唐高宗派太医给徐茂公送药,太医刚走,徐茂公嘱咐家人:把药倒掉

    历史解密编辑:体元的文史沙龙标签:李治,长孙无忌,李世民,房玄龄,太医,李密

    徐茂公,是《隋唐演义》中瓦岗寨的军师。他算无遗策,基本可以说是隋唐时期的诸葛亮。但在正史中,徐茂公应读作徐懋功。徐懋功投唐后,被李渊赐姓为李,因此史书将他通称为李绩。而这一点,在笔者很多关于徐懋功的文章里都有提及。按照我写徐懋功的惯例,还是将他写作我们都熟悉的“徐茂公”。徐茂公生于594年,死于66

  • 位于山东最西端,黄河入鲁第一县,徐茂公老家在这儿

    历史解密编辑:山河足迹标签:黄河,山东,孔子,李勣,东明,鲤鱼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这县,位于鲁西南平原黄河南岸,东连牡丹区,东南与曹县搭界,南与兰考接壤,西、北隔黄河与长垣、濮阳相望,是黄河入鲁第一县。公元前140年(西汉建元元年)置县,始称东昏,公元9年(新王莽建国元年)改名并沿用至今 ,县建制历经三置两废,四设治所,一次迁徙。地处中原油田腹地,富含石油、天然气

  • 唐太宗李世民临终之前,为什么要将徐茂公流放到外地?

    历史解密编辑:西门史纪标签:李世民,尉迟敬德,李密,李渊,李治,韩信

    有人说,徐茂公和刘伯温等人一样出名,他就是唐朝建立的诸葛亮。徐茂公曾经出身于瓦岗寨这个起义势力,和李密的关系很好。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李密因为基业败落,为了继续保留富贵下去,不得不选择了投靠唐朝李渊,在李密投降李渊之后的徐茂公却并没有这样做。他反而是占据了许多李密曾经在瓦岗寨的地方,他认为忠臣不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