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听过“青龙四转世,白虎三保唐”的说法,讲述了青龙、白虎几世恩仇,而他们的恩怨起源,来自于小说中隋唐时期的一世青龙单雄信与一世白虎罗成。
造成他们不死不休局面的有自身原因,有程咬金最初的挑拨,不过最重要的,我认为是徐茂公的算计。所以,在京剧中,单雄信有“罗成最狠,徐茂公最坏”的说法。
矛盾伊始
单雄信是青龙星转世,绿林总瓢把子,一条金钉枣阳槊,大隋朝第十八条好汉。
罗成是白虎星转世,北平王世子,朝廷册封的小公爷,一条二百四十斤丈八滚云枪,大隋朝第七条好汉。
一黑一白,两条平行线本来永世不会有交点,却因为秦琼使二人产生一世羁绊。
秦母过寿,单雄信作为秦琼的生死兄弟,传下绿林令箭,请天下绿林瓢把子共聚山东,为秦母祝寿。
另一方面,罗成奉父母之命,率北平与秦琼有交情的一众官员也启程赶赴山东。
二人在途中初次见面是齐国远和李如珪劫罗成失败,反被扎了几枪,单雄信去为二人找场子,得张公瑾介绍,罗单相识。
那时候二人相互见礼还很和谐,程咬金劫道,两斧子砍跑了单雄信,罗成还为单出头,两枪刺伤程咬金。
之后在酒宴上,程咬金不知道搭错了哪根弦,觉得罗成和单雄信武艺最好,于是挑拨他俩打仗。
其实这里挺让人想不通,一个被你两下砍跑,一个把你两枪刺伤,他俩比试有什么看头?
打斗的结果也是如此,罗成把单雄信蹂躏了一顿,被赶来的表哥秦琼骂跑了。这时候程咬金去追,徐茂公站出来,说明了事情经过。
他早算到了这些,却偏偏等程咬金走了之后,明知追不回来了再说,为的是引出后面的大反山东。而罗单结仇,在他看来是必然结局,所以没必要理会。
罗成负友
之后,二人再次见面虽然相互赔罪,但始终面和心不和,直到瓦岗解体,罗成与秦琼、程咬金去投奔在洛阳做了驸马的单雄信时,关系才有所缓解。
结果这时候,徐茂公又站了出来,从三贤馆挖走了秦琼和程咬金,留下病重的罗成。
单雄信恨秦琼、程咬金不义气,本来嘛,你们没地方去时,我养着你们,等要打仗了,你们投了我的死对头,于是想拿没走的罗成出气。
罗成鬼精鬼精的,提前让罗春在门外等着,看到单通就咳嗽,之后,有意大骂黄脸贼和程咬金这狗男女,单雄信信以为真,大恨自己错怪好人,原来一直和自己不对付的老兄弟如此义气。于是不仅派人加紧为罗成治病,还在王世充面前保举罗成为一字并肩王。
这个阶段可能是两个人一生关系最好的时候,可惜好景不长,唐郑开战,罗成临阵倒戈,彻底将单雄信打入了深渊。
擒杀雄信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秦琼和罗成都心怀愧疚,不好意思见单雄信,尉迟恭难为单雄信,二人与程咬金帮单通找场子,两人也只敢站的远远的。
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关系就算不会好,也不至于不死不休,结下几世恩仇,于是徐茂公又站出来了。
在单通单骑踹唐营时,昔日瓦岗故友都不好意思出战,徐茂公知道罗成和单通不对付,所以故意点将罗成。
单通见了罗成破口大骂,罗成也不多说,两下将其生擒。单雄信宁死不降,又是徐茂公建议处斩。
单通死前大骂徐茂公和罗成,罗成听他骂得恶毒,将其一剑砍为两段。
背后推手
整个经过看起来是单雄信与罗成之间的问题,中间夹杂着一个秦叔宝,和一个时而捣乱时而帮忙的程咬金,徐茂公作用很小,但实际上,他才是背后的推手。
从一开始,他就知道单雄信的命运,也知道他和罗成将来的路,但是,他没有干涉,用他自己的理解,一切应顺天而为。
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并非完全顺其自然,而是利用了单雄信的悲惨命运,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换言之,就是左右你单通会身死,在结局改变不了的情况下,不如成全我们的功劳,于是每当出现节点和关键转折时都有他的身影,也间接的造成“罗单斗”的局面。
试想一下,唐营当时有远胜单雄信,又与瓦岗没有瓜葛的尉迟恭,为何要偏偏点将罗成(改写版把擒杀单通改成了尉迟恭)?
另外,作为兄弟,即便知道事不可为,无法逆天改命,是不是应该尽人事,听天命?为何偏偏提出斩杀单通的是你徐茂公?
我们不讨论他们之间的是非对错,只说造成这个局面的罪魁祸首,那么,无疑是徐茂公,这个贾柳店大结拜的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