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的裴行俭是怎样一个人?史书盛赞:王者之兵,儒者之将

历史上的裴行俭是怎样一个人?史书盛赞:王者之兵,儒者之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乐享盖生活 访问量:2391 更新时间:2024/1/21 17:00:01

裴行俭出身于古代一个盛名久著的世家大族——河东裴氏,他的父亲是隋朝名将裴仁基。裴行俭出生时正好赶上隋唐更替的武德元年(公元619年)。当时他的父亲刚在一场失败的政变中被杀,但对于裴氏这种根深蒂固的门阀士族来说,只要“河东裴氏”的名号仍在,家族子弟想要出人头地并不是什么难事。

虽然失去父亲的庇护,但裴行俭还是依靠祖荫成为弘文生(弘文馆为唐朝国家藏书馆及高干子弟专修学校),后来在唐太宗贞观年间通过明经科考正式步入仕途,被任命为左屯卫仓曹参军。裴行俭才思敏捷,办事干练,因此在担任仓曹参军期间得到上司苏定方的赏识。苏定方对裴行俭说:“吾用兵,世无可教者,今子也贤。”于是收裴行俭为门生,并将自己的用兵之法悉数传授。

唐高宗显庆二年(公元657年),裴行俭升任长安令(相当于今北京的区长)。后来唐高宗想要废掉王皇后,改立武则天。裴行俭认为国家忧患必从这里开始,于是和太尉长孙无忌、尚书左仆射褚遂良等人商议如何阻止。结果计划没成功,裴行俭因站错队而被赶出京师,贬为西州都督府长史。然而正所谓“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依”,这次贬官经历却开了裴行俭的传奇人生。

裴行俭在西州期间表现突出,各项政绩考评都达到优秀标准。麟德二年(665年),裴行俭升任安西大都护,成为唐朝管理西域地区的主官。当时唐王朝国威日隆,裴行俭在当地又广施仁政得到了西域各国的一致认可,因此周边的小邦小国纷纷归附唐朝。裴行俭因功被调回京师任司文少卿,不久改任吏部侍郎。

上元三年(676年),吐蕃入侵。当时苏定方已经去世,于是朝廷便任命尽得苏定方真传的裴行俭为洮州道左二军总管(后改任秦州右军总管)坐镇西域。

调露元年(679年),突厥可汗阿史那都支与李遮匐(原名阿史那遮匐)叛唐。唐高宗大怒决定兴兵讨伐,裴行俭认为这些叛唐的突厥人勇猛有余,智谋不足,于是向高宗提议智取。

裴行俭借护送波斯王子回国继承王位的名义来到西域。阿史那都支与李遮匐看到唐朝并未派出军队,因此就不设提防。结果裴行俭设计轻松拿下了阿史那都支,再派精锐骑兵轻装简从突袭李遮匐,并一举将其擒获。

裴行俭带着俘虏返回京师,唐高宗亲自设宴犒劳,他对众臣们说道:“行俭提孤军,深入万里,兵不血刃而叛党擒夷,可谓文武兼备矣,其兼授二职。”于是裴行俭升任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

裴行俭智擒阿史那都支、李遮匐后不久,另两位突厥首领阿史德温傅、阿史那奉职也率部反唐,叛军人数达到了数十万之众。唐高宗任命裴行俭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率三十万大军前往平叛。这一次,裴行俭将自己的军事能力发挥到了极致,他用兵如神,虚实不定,很快就将突厥打得心惊胆战,不知道唐军哪次来真的,哪次是虚张声势。仅过了几个月时间,裴行俭就成功平定了这次突厥叛乱,成功捍卫唐朝北疆的安全。

永淳元年(682年),又有一股突厥势力叛唐。唐高宗任裴行俭为金牙道行军大总管领兵出征。然而这一次裴行俭还未出师便身染重疾,四月二十八日在长安家中病逝,享年六十四岁。

裴行俭不仅军事能力突出,而且他还精通阴阳历法,擅长草书、隶书,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全方位人才,《旧唐书》中高度赞誉裴行俭为“王者之兵,儒者之将”。值得一提的是,热门手游《王者荣耀》中的百里守约人物原型就是裴行俭(裴行俭字“守约”),而他的恩师苏定方则正是《王者荣耀》中的苏烈(苏定方,名烈,字定方)。

标签: 裴行俭苏定方突厥李治李世民

更多文章

  • 通俗西藏史(114)——裴行俭的天外飞仙

    历史解密编辑: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标签:唐军,阿史,通俗西藏史,裴行俭,苏定方,突厥

    喜欢听音频的朋友可移步喜马拉雅,搜索《通俗西藏史》,老布充满大碴子味儿的口音,将扑面而来!各位喜马拉雅的小伙伴大家好,藏史德云社的老布,又来啦!上期咱们讲了安西四镇的第一轮易手,这轮易手以670年,吐蕃轰轰烈烈的进攻开启,以675年,唐朝稀里糊涂地收复告终。但很显然,吐蕃不想就这么算了。676年(仪

  • 唐初安边名将裴行俭,虽是一介文弱书生,却被誉为“儒将之雄”

    历史解密编辑:九天历史记标签:突厥,李治,吐蕃,唐初,唐朝,裴行俭,苏定方

    裴行俭字守约,虽一介书生,却是唐朝继苏定方之后的又一位名将,苏定方曾为找不到传人而苦恼,后来两人相遇对他说:“吾用兵,世无可教者,今子贤也。”裴行俭得苏定方传授其一生所总结的用兵奇术,后世称其为“儒将之雄”。西平突厥叛军公元677年,吐蕃经常骚然唐朝边境,西突厥中有一些部落也叛唐归附吐蕃,唐朝开始商

  • 上下五千年 | 第10集-李林甫一手遮天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诗词,是缘,解读,唐朝,李林甫,国防部门,五代十国,上下五千年

    不想错过我们每天的推送?您可 以进入【每日解读诗词】主页面,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点点图标,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 因李林甫专权,而杜甫因此落选

    历史解密编辑:张轼奇标签:李林甫,杜甫,奸臣

    在杜甫到长安区谋求官职的一段时间过后,他的老父亲就去世了,本来父亲身居要职,生活还可以保障,但到了杜甫这块,还没有得到朝廷的赏赐,没有家庭资金的支持,往后余生,生活是越来越惨淡。 大唐王朝都是流行写诗,在这个写诗的年代,我们的大诗人在求职生涯的过程中,没有一定点收获,从

  • 唐朝李林甫有多厉害?安禄山冒犯了李,李一个动作,差点把他吓尿

    历史解密编辑:三分钟的温度呀标签:安禄山,李林甫,唐玄宗,宰相,唐朝,杨玉环

    唐朝宰相李林甫有多厉害?有一次,安禄山进京觐见唐玄宗,完事后按照惯例,去拜见宰相李林甫。见面时,安禄山仰仗皇帝宠信,连礼都不施。李林甫不动声色,做了一个小动作,把安禄山差点吓尿了。安禄山的暴戾自大是出了名的,为什么呢?因为安禄山在朝廷有靠山,唐玄宗非常宠信他;安禄山还认杨贵妃为干娘,当了她的干儿子。

  • 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为何怕李林甫?李林甫当时是什么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认真的罗刹标签:宰相,唐朝,安禄山,李林甫,唐玄宗,安史之乱,五代十国,国防部门,女皇武则天

    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字哥奴,祖籍陇西,唐朝宗室后代,可以说是官二代、官拜宰相。李林甫担任宰相十九年,是唐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李林甫的政治生涯,主要三大罪:一是擅权乱政,独揽朝纲。二是重用胡将,他的谬论是:胡将朝中没做根基和党援,不能够结党营私。重用安禄山,这就使得安禄山做

  • 口蜜腹剑的李林甫

    历史解密编辑:闲云清意标签:皇帝,宰相,大将,唐朝,李林甫,郭子仪,唐玄宗,国防部门,五代十国,女皇武则天

    唐朝天宝年间,在唐玄宗执政期间,爆发了安史之乱,郭子仪率兵平定天下,立了大功,但他并不居功自傲,为防小人嫉妒,他格外小心。有一天,朝中有一位比自己低的李林甫要来拜访郭子仪,郭子仪就事先做了周密的安排,因为他家中侍女太多,因为每次郭子仪打完胜仗他都会向皇帝要美女和黄金,这样就会消除皇帝对他的猜忌。他安

  • 李林甫:唐朝在位最长的宰相,大权独揽,口蜜腹剑,却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李林甫,宰相,玄宗,安史之乱,唐朝,魏征,五代十国,兵部,军事制度,中国军事制度

    臣为立仗马,君作雨霖铃 在史上有人罗列的十大奸臣中,这李林甫自是在其中,一般不是学历史的对他不是太了解,但有个成语大家一说却都知道,“口蜜腹剑”指的便是这人,此语出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李林甫为相……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有宋以降,因这个评价便将

  • 隋唐史丨唐肃宗登基后,为什么第一件事就是想掘了李林甫的坟?

    历史解密编辑:萌宠动态标签:唐肃宗,李林甫,武惠妃,玄宗,李瑁,唐玄宗

    一、唐肃宗的委屈人生唐肃宗的太子宝座和皇位,都来的侥幸,这一点,小编在别的文章里说过,在这就不重复了。唐肃宗当太子的时候,李林甫没少设局害他。而唐肃宗在自己的太子生涯里,也是忍辱负重,默默忍受李林甫的打击。李林甫对唐肃宗的打击,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因此,当唐肃宗的军队赶走安禄山的大军收复

  • 唐玄宗风流成性执拗娶子妇,李林甫口蜜腹剑蓄谋败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唐玄宗,李林甫,安禄山,杨国忠,杨妃,史思明

    唐玄宗与李玉环口蜜腹剑李林甫安史之乱贼首安禄山第一推手史思明安史之乱场景唐玄宗风流成性执拗娶子妇,李林甫口蜜腹剑蓄谋败江山——刘福新读史札记杨氏系寿王瑁的妃子——玄宗儿媳妇。杨氏小字玉环,弘农华阴人,徙居蒲州永乐县的独头村。父名玄琰,曾为蜀州司户。玉环生自任所,幼即丧父,寄养叔父家。开元二十二年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