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巢虽然残暴,但却为我国拔掉了一颗危害近1000年的“毒瘤”

黄巢虽然残暴,但却为我国拔掉了一颗危害近1000年的“毒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的百态 访问量:659 更新时间:2024/1/22 0:49:14

中国的古代有许多的朝代,每一个朝代的诞生也就意味着上一个朝代的覆灭。而每一个朝代覆灭的原因基本上都伴随着天灾,还有皇帝的暴政。人民苦不堪言,为了推翻暴君而发动起义。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唐太祖告诫子孙的一句话,可是却有人不听劝诫。唐玄宗疏于朝政,黄巢就是在这个时候发动了起义,加速了唐朝的灭亡。虽然黄巢这个人更加暴虐,却铲除了危害中国长达千年的一颗“毒瘤”。

黄巢因为不得志而心生怨恨

黄巢的家乡处在河南地区,家境也是比较富裕的,因为家里世代以贩盐为生。黄巢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极强的学习能力。他背书记忆古诗特别快,可以称得上是过目不忘。

黄巢有位叔伯,在当时也算得上是地方的诗人。在黄巢五岁的时候,叔伯和他吟诗作对,他竟然能特别娴熟地对下来,而且不用太长时间的思考。

黄巢的家人也惊叹于黄巢的才能,就请了各郡城最好的老师来教导黄巢。在黄巢成年后,他有一位老师是曾经监督科考的一位官员,他出了一份试卷让黄巢作答。

黄巢写完试卷后,交给老师批阅,最后老师只说了一句,说黄巢高中状元犹如探囊取物一般简单。黄巢和家里人听到这话十分开心,第二年黄巢就报名参加了科举考试。

等到半个月后开榜的时候,黄巢跑去查看。榜上的内容让黄巢大吃一惊,因为别说状元了,自己压根就没有中榜,这让黄巢十分的郁闷和沮丧。

没几天,黄巢的老师就跑过来劝他,说每年的要求也不一样。好好备考,明年再去试一次。就这样,黄巢报考了好几次,结果没有一次高中状元。

几次过后,黄巢深受打击,无奈之下只能放弃了科考。黄巢又投身到了家族产业中,可是贩盐也不是一件好干的事。朝廷从中间的抽成越来越多,而且赋税也越来越重,让家族的生意陷入了低谷。

可不仅仅只是黄巢家的生意受到了影响,其他地区也存在这种情况,于是就有人发动了起义。附近有位叫仙芝的,召集了一千多人推翻了他们当地的政权,成功之后得到了很多人的回应。

王仙芝的队伍也越来越大,已经发展到了数万人。黄巢因为考试和从商都被朝廷压迫,所以也要起义。带着自家的八个兄弟,召集了一千号人去投奔王仙芝。

参加起义,自立为王

黄巢投奔王仙芝后,队伍也越来越庞大。因为黄巢知识渊博,而且剑术也不错,被王仙芝看中,让黄巢当自己的副手。黄巢也从这儿开始,就一直平步青云。

朝廷看见黄巢和王仙芝的队伍越来越大,于是想要发兵剿灭他们,这也是黄巢参加起义以来的第一场正式的战斗。可是朝廷已经严重腐败,派出了一位二流的将军想要平息此事。

像这种小股势力的起义,应该是派个大将军,携带数倍于起义军的兵力。然后以雷霆之势直接镇压,然后再花时间剿灭其的残党,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因为朝廷的错误决定,黄巢的起义并没有受到太大的阻碍。朝廷派来的队伍看着挺声势浩大,可是等交上手后却像纸糊的一样不堪一击。

这也是因为立场不同,黄巢他们是为了活命,而朝廷的将士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这次战争胜利后,朝廷又尝试发兵镇压了他们两次,可是没有一次成功。

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廷选择了要招安他们。朝廷派人来告诉王仙芝,只要他接受招安,就让他官拜四品。王仙芝被诱惑住了,想要接受招安,可是被黄巢喝住。

黄巢极力阻止接受招安,为了内部团结,王仙芝只好暂时回绝了。黄巢知道王仙芝的内心发生了变化,不像刚开始起义那样坚定,于是提出了分军。

黄巢和王仙芝分军后,黄巢沿着这一路继续和朝廷作战。而王仙芝却停在了原地,因为他还想要接受朝廷的招安。这时候朝廷明白了他的心意,召他来郡城谈论招安的详情。

王仙芝乐呵呵地去了,结果被朝廷摆了一道,将他当场斩杀了。朝廷以为起义军从此群龙无首,可是王仙芝的人马快速和黄巢合拢,黄巢一下子成为了起义军的统领。

在黄巢的带领下,起义军一路直奔都城。在这一路上,有越来越多不满于朝廷的人加入,等快到都城脚下的时候,起义军竟然达到了惊人的三十多万人。

这个时候,朝廷已经无力再阻挡黄巢。黄巢直接带着人杀进皇城,把唐军全部赶了出去。占领皇城后的第一时间,黄巢宣布称王,建立了大齐政权,年号为金统。

黄巢的暴虐是一把双刃剑

人们以为黄巢当政后,会是一位明君,可是他们却不知道黄巢的真面目。黄巢一确定政权,就开始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抢女人,在后宫挑选妃子,然后整天寻欢作乐。

第二件事就是抢钱,他纵容士兵先是在皇城内把一些贵族氏族的大门全都打开,进去抢的啥也不剩。士兵还不仅仅在皇城里面抢,黄巢还派人在他所统领的区域内,搜刮那些当地的门阀士族。

一时之间,门阀士族遭到了灭顶之灾。黄巢派人来打劫他们的财产,可是这些门阀士族都是传承了几百年的家族。面对黄巢的铁血政策,选择强势回应。

可是黄巢也不客气,让军队冲进去直接诛杀满门,然后烧掉了他们的祖业。一段时间后,各地区的门阀士族已经被屠戮得十不存一。

要知道,门阀士族们的势力可是很大的。他们不仅仅有钱,也有自己的私人兵力。对于一些王朝的更替而言,得到了大部分门阀士族的支持,那就相当于得到了大宝半的梁山。

间接统治了六百年政治的门阀士族们,万万没有想到出现了一个黄巢。不仅是蛮不讲理,而且还贪得无厌,把门阀士族们清剿的一干二净。

但是黄巢也没有嘚瑟太久,他即位后只知道贪图享乐。而唐军经过休养生息后,又打了回来。这个时候,黄巢因为暴虐已经失去了民心。最终被唐军打败,逃亡途中被当场斩杀。

标签: 黄巢唐军大齐毒瘤王仙芝起义军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黄巢有多疯狂?他的所作所为,连现代人都看不下去

    历史解密编辑:西门史纪标签:黄巢,军队,长安,安禄山,王仙芝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黄巢最为著名的一首诗《落地后赋菊》,被后人传颂至今。黄巢借咏叹菊花来形容所向披靡的义军力量。穿过那盛放的金色菊花,仿佛让人看到那威武雄壮的黄金铁甲军,进入长安城折射出的耀眼金光。这时的黄巢更是威风凛凛的“黄王”,带着民众的激愤、

  • 59岁黄巢占领广州后屠尽胡商,唐僖宗笑道:反贼把自己流放岭南了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唐僖宗,黄巢,广州,王仙芝,高骈,唐军,胡商,广州市,唐朝,食盐

    “三哥,我军在黄梅大败,我哥被宋威抓去杀了,大将军王仙芝也被他们割去了头颅,如今义军树倒猢狲散,如何是好啊?”双唇干裂的尚让跪倒在黄巢身前,用一种极其沙哑的声音传达着心中的恐惧,低头望去,他的双目已然哭得红肿。然而黄巢并未说话,冷峻的脸上看不到一丝悲伤,只是轻轻的转过身,感慨万千:“两年前,他义无反

  • 杨开慧对毛主席的误会,缘自元稹这首诗,几经解释,最后和好如初

    历史解密编辑:巴巴地的绝活标签:毛主席,元稹,杨开慧,毛岸英,兔丝

    毛主席和杨开慧结婚后,两人生活的非常幸福甜蜜,但和普通人一样也会因一些小事而误会,闹一阵子别扭,甚至谁也不想理谁。在长沙小吴门外清水塘居住时,毛主席白天组织各种活动,开展革命运动,晚上和杨开慧一起工作到深夜,甚至凌晨。毛主席利用安静的夜间,撰写和起草文件,杨开慧负责收集整理材料,抄写各种毛主席定稿的

  • 薛涛:她在江畔等候了一生,也没等到元稹回来的身影,郁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薛涛,元稹,江畔,白居易,刘禹锡,杜牧,小说家,唐朝,艺术家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小时在成都时就知道有个望江公园,现在我厂一些老职工聚会还常常选择这个地方,里面的竹子是一绝,不仅种类繁多,且很多是珍稀品种,在竹映下的竹椅上,来一杯香茶,聊天说地,叙旧怀情,倒也清雅的很,它还有个名字叫薛涛园,是专门为纪念薛涛而建的。园中有个望江楼大家也是知道的,但因为要收2

  • 古诗词里的微历史①元稹《行宫》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日报标签:行宫,宫女,皇帝,元稹,唐朝,诗人,唐玄宗,安史之乱,女皇武则天

    行宫〔唐〕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诗歌大意是:寂寞冷落的旧行宫里,花儿寂寞地开放。几个留守多年的白发宫女,闲坐无事谈论着唐玄宗的逸事。行宫,是皇帝在京城之外的宫殿,这里指唐代东都洛阳的皇帝行宫——上阳宫。据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说,天宝末年,一些宫女被“潜

  • 白居易和元稹,让人难以理解的友谊

    历史解密编辑:水中月眼前人标签:元稹,白居易,薛涛,长安,诗作,张生,艺术家,唐朝

    传说,元稹是西厢记这一流传千古的爱情故事的男主角——张生。元稹放弃了昔日的恋人(崔莺莺)而娶了别人为妻。不管这段情事是真还是假,但在历史上确实有元稹负了薛涛。而让我想不明白的是,这个负心汉却跟白居易有着刻骨铭心的友情。对,你没看错,是友情。初见801年,元稹与白居易同时参加吏部考试。这一见不得了,从

  • 被大诗人元稹玩弄的多情崔莺莺,后人在戏曲中让她拥有圆满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元稹,张生,莺莺传,西厢记,莺莺

    文:夕又(读史专栏作者)《西厢记》的最后,张君瑞高中状元、帽插金花来迎娶崔莺莺的时候,大家一定都相信那是真的吧,都相信那才是爱情该有的样子,又美又暖。可是,有几个人知道,这个故事的真相,是何等无情!张君瑞和崔莺莺的故事,来源于唐时的《莺莺传》。张生一出场,就是一副正人君子的样子,二十三岁了还没有真正

  • 李白的侠客行豪气万丈,元稹不服挑战了一首,同是名作谁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老表社会观标签:李白,元稹,诗人,唐朝,侠客行,信陵君,千古名句

    李白的侠客行豪气万丈,元稹不服挑战了一首,同是名作谁更胜一筹无论哪个朝代,诗人们都是善于文斗。在古代,诗人们经常聚集在一起,饮酒作乐。更多的人则会饮酒作诗,拿前辈的诗出来品鉴,兴致来了,还能模仿一二,更有甚者还能打破原诗的意境,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李白心中藏着一个侠客梦,便写下来一首豪气冲天的《侠客

  • 不一样的悼亡诗,元稹和李商隐,谁的爱情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不痒不趣标签:元稹,李商隐,白居易,悼亡诗,诗人,悼亡

    元稹与白居易作为唐代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和参与者,主张诗歌反映现实,揭露并讽刺当时腐败的社会现象,反映广大民众的生活疾苦和愿望。但历代都存在“重白轻元”的现象,固然在思想深度及艺术造诣上,元稹稍逊风骚,但在艳体诗及悼亡诗的创作方面,元稹可以说是远远超过了白居易,他的这类作品,融入了自己的实际生活体

  • 红颜知己到底是什么,唐朝诗人元稹告诉了我们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宿哲萌宠标签:元稹,爱情,唐朝,薛涛,如花,诗人,红颜知己

    爱情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千百年来最神秘的话题。并不是寂寞无聊单调时的消遣行为,也不单单是生理需求时的渴望。而是一种情怀,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一种思念,一种不因时间和现实而放弃的情愫。爱情走向婚姻是人们的向往,然而爱情一旦变成婚姻,剩下的只有过活。婚姻是最真实的生活,不是精神上的浪漫。爱情是精神,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