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怀素难得的乖巧之作,完美融合“二王”和张旭,背后还藏着冤案!

怀素难得的乖巧之作,完美融合“二王”和张旭,背后还藏着冤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书画相约 访问量:3291 更新时间:2024/1/31 16:22:23

张旭怀素并称“颠张狂素”,他们就是草书界的“二”。

两人身份虽相距甚远,有一点他们是相同的:好酒。是酒成就了“颠张狂素”,成就了狂草艺术的巅峰。

怀素二代创作状态一是“枕麹(qu 一声)籍糟犹半醉,忽然绝叫三无声,满壁纵横千万字”。

其实怀素才是“吼书”的鼻祖。

怀素狂放了几十年,在他的晚年,竟也有一件“出规入矩”的乖巧草书《圣母帖》。

《圣母帖》作于唐贞元九年(公元793年),这一年怀素56岁。《圣母帖》是怀素晚年自家乡湖南外出旅游时所作,说起来,这背后算是有一桩冤案。

根据《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女子杜姜,左道通神,县以为妖,闭狱桎梏,卒变形,莫知所终,以状上,因以其地立庙,号曰东陵圣母。”

大概的意思就是女子杜姜是通神之人,但是大家却以为她是妖怪,将其下狱,直到杜姜飞升,大家才知道这是一桩冤案。

为了感念杜姜对百姓行医治病的诸多功德,表达自己的愧疚,也为了让神女继续庇佑江淮百姓,大家便为其立庙,号其为东陵圣母。

庙中一直供奉的就是东陵圣母杜姜和她的徒弟康紫霞。后来怀素途径此庙,闻之有感,便怀着崇敬的心情,写下了这卷草书《圣母帖》。

作为纪念神女之作,《圣母帖》不似怀素一般作品那样奔放恣意,它是理性的,“规矩的”。

怀素就是书法界的济公,十岁时忽有出家之意,父母劝阻不得,怀素自此便与佛法结下了不解之缘,由怀素来写这一卷庄严肃穆之作,其实刚好合适。

“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对怀素的评价是:“怀素草书,暮年乃不减长史,张旭妙于肥,藏真妙于瘦;此两人者,一代草书之冠冕也。”

《圣母帖》行笔遒劲,多用圆转之笔,风格温润古质,健雅简约,直入“二王”魏晋之风度。

一般来说,怀素的作品线条偏于细瘦,但是《圣母帖》瘦而不失其肉,线条遒劲,富有弹性,皆是圆稳古雅之笔,与他的另一件代表作《自叙帖》比较起来就会发现风格相差甚大。

清代著名书法家梁巘在《承晋斋集闻录》中对这一卷草书《圣母帖》进行了一个全面的评价:

“怀素《圣母帖》圆浑古茂,多带章草,是其晚年笔,较《自叙》更佳,盖《自叙》犹极力纵横,而此则浑古自然矣。怀素《圣母》乃其诸帖中之最佳者。”

标签: 怀素张旭草书圣母帖自叙帖章草

更多文章

  • 盘点怀素十大书法作品,看完觉得怀素真不愧是“草圣”

    历史解密编辑:冥王神话标签:怀素,草书,自叙帖,苦笋帖,书法家,书法作品

    怀素:唐代著名书法家,也是整个书法历史上最顶级的书法家之一,他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钻研草书,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形成了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高峰。他的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书法率意颠逸,千变万化,法度具备。看怀素的草书,总给人酣畅淋漓的痛

  • 怀素《高坐帖》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怀素,草书,高坐帖,书法,小草千字文,自叙帖

    听说转发文章会给你带来好运怀素(737-799年),俗姓钱,字藏真,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高峰。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

  • 怀素晚年草法,“千金不换”

    历史解密编辑:坦腹斋标签:怀素,草书,小草千字文,王羲之,笔法

    编者按:现在的草书学习,主要集中在孙过庭《书谱》。然而,“转益多师是汝师”,兼收并蓄,才是进步。怀素晚年小草《千字文》,被评为“一字值千金”,所谓“千金不换之帖”也。我们从今天开始,逐集解析怀素晚年内敛的草书笔法,以帮大家揭开此帖神秘面纱,为进一步临习提供一把钥匙。书法技术的核心是用笔,不同的用笔方

  • 黄庭坚与“张怀素狱”

    历史解密编辑:澎湃新闻标签:蔡京,徽宗,苏轼,宰相,诗人,唐朝,黄庭坚,张怀素,王安石,散文家

    一1105年11月8日,徽宗崇宁四年九月三十日,诗人、书法家黄庭坚病逝于宜州贬所,享年六十一岁。在晚年日记《宜州乙酉家乘》中,黄庭坚记载了他和一个叫范廖的人朝夕相处、时相游从的最后时光。宜州,今广西河池,乙酉,即崇宁四年。是年三月十五日,范廖抵达宜州;次日,初谒黄庭坚;五月七日,两人徙居南楼;直至九

  • 宋徽宗用金子打造的“绝版”草书,一字值一座别墅,怀素也没这么贵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茶,怀素,草书,赵佶,画家,香草,宋徽宗,瘦金体,千字文,书法作品

    现在社会的审美理念大多都以瘦为美,在书法界也有“书贵硬瘦”的说法,尤其是宋徽宗赵佶创作的“瘦金体”,点画瘦劲挺立,成为现在的一大学书风尚。宋徽宗最出名的“瘦金体”就是瘦金《千字文》,这幅作品一直都是各大学书者的首选范本,但是宋徽宗最好的一幅《千字文》不是“瘦金体”。而是草书《千字文》,此作是宋徽宗在

  • 卢藏用:他因走终南捷径而被后世不耻,最终因依附权贵而客死他乡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卢藏,隐士,陈子昂,李白,宋之问,杜甫

    卢藏用:落日下桑榆,秋风歇杨柳疫情来袭,在家呆有月余,在这次武汉爆发,继而影响到全国的疫情中,钟南山院士受到了国人普遍的敬仰,一位敢说真话,有担当的老人,值得人们尊敬,致敬钟老。在敬佩钟老的同时,我对他这个名字也颇有感触,因为,这是与我们国家一个很神奇的山脉谐音的名字,一看就是一个家学渊源深厚的世家

  • 安史降将及藩镇之淄青节度使李正己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李正己,节度使,田承嗣,淄青,淮西,安史,军事制度,唐朝,中国军事制度

    期待您点击关注!带您读杜甫夔州诗歌,看唐时奉节风物,观杜甫日常生活,感诗人心路历程!壁画回纥人形象参与平叛李正己(733年~781年),本名怀玉,出身营州(今辽宁省朝阳市),高句丽人,骁勇强健有勇力。公元758年,平卢(今辽宁朝阳)节度使王玄志卒,李怀玉杀其子,与兵士共推侯希逸为军帅,侯希逸乃李怀玉

  • 清代“楷书之冠”,竟是一个小县官,把颜真卿、欧阳询写活了,“田楷”跟他比差太远!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楷书,小楷,田楷,欧阳询,颜平原,赵孟頫,灵飞经,颜真卿,国防部门,书法作品,台湾清治时期

    谈到清代书坛,大家的印象似乎都不太好。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能从馆阁体中跳脱出来的人是非常不容易的,这需要一定的审美眼光。就像现在要摈弃“田楷”,取法乎上,也会遭到许多人的讨伐。不论如何,清代书坛也不是“颗粒无收”,比如“清四家”、梁诗正、傅山等人的书法都是非常值得称道的,然而夺得清代“楷书之冠”的人

  • 欧阳询楷书首次问世,曾被人抢走,专家:这字将改变书法史!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小教程标签:欧阳询,书法,楷书,书法史,欧楷

    当代书法界有一个“刘”姓书法家曾说:当代书法已经超越了古人。此言一出,舆论哗然,认为此人真是大言不惭,今人怎么可能超越古人呢!其实今人书法在很多方面都超越了古人,比如书法展览次数之多,比如书法从业人数之多,比如书协成员制度,比如书法的尺幅之巨,比如书法创新者人数之众等等……这些方面都是超越古人的方面

  • 欧阳询名帖,竟藏着一位绝世“书痴”!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小楷,碑帖,欧阳询,翁方纲,书法家,书法作品

    日本大谷大学藏本宋拓欧阳询《化度寺碑》, 清代学者、文人于其上题跋累累。最有学术价值也最有名的,是翁方纲用极工整小楷在上面书写的几段长篇考据。 文辞修养、书法水平与考证功力,足以使今日之大部分专业的博士、博导汗颜。 只可惜研究结论并不正确,被后人给推翻。使我最感触的,却非这段公案。 而是这本著名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