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草书欣赏《寄边衣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书法之海
访问量:3281
更新时间:2024/1/16 23:27:27
懷素草書《裴說寄邊衣詩》,31×52厘米,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針信手縫,惆悵無人試寬窄。時時舉袖勻紅淚,紅箋漫有千行字。書中不盡心中事…
—版权声明—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为传播而发,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怀素,草书,张旭,圣母帖,自叙帖,王献之,书法家,书法作品
《圣母帖》是唐代狂草僧人怀素为东陵圣母所写,内容记述的是晋代杜、康二仙女蹑灵升天、福佑江淮百姓的故事。《圣母帖》既吸收了王献之的神采、张旭的肥笔,又兼容了汉代草隶之笔于一炉,是怀素的里程碑之作。《圣母帖》是狂僧怀素代表作之一。刻石左角有唐代裴休等的题名。怀素在其中运用了篆书技巧,多用浑圆的中锋,少用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小教程标签:怀素,草书,篆书,笔法,墨迹,苦笋帖,书法家,书法作品
《苦笋帖》帖心纵25.1 厘米 横12厘米。此帖两行十四字,内容为“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迳来。怀素白。”从字句上看应为一则手札,所书圆瘦劲健,错落有致。在用笔上以篆书笔法入草书,旋笔藏锋,笔画刚健,可谓超神入妙。通篇字数虽少,却神采飞扬,充分地体现了怀素草书的艺术特点。《苦笋帖》前有清代乾隆皇帝题签
历史解密编辑:看见生活百态标签:怀素,草书,自叙帖,书法史,书法家,书法作品,小草千字文
怀素是唐代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他与李白、杜甫、钱起、陆羽、颜真卿、徐浩、戴叔伦、卢象等诗人都有交往。好饮酒,每当饮酒兴起,不分墙壁、衣物、器皿,任意挥写,时人谓之“醉僧”。传世作品有《自叙帖》、《小草千字文》纸本、《苦笋帖》、《圣母帖》和《论书帖》诸帖。他对草书艺术的发展和演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
历史解密编辑:读写生活万象标签:怀素,草书,行书,狂草,自叙帖,书法家,书法作品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主要分为五种:篆书、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我们都知道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他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那大家知道草圣是谁吗?他就是湘楚名人——怀素。怀素(737~799),俗姓钱,字藏真,湖南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是书法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怀素,楷书,自叙帖,书法,邬彤
邬彤,千年以来一直活在传说里。9年前,一块由邬彤撰并书的墓志惊艳出土,让怀素这位老师的书法走进了现实。邬彤楷书《唐侯知什墓志》,柳叶篆的碑盖,就很惊艳。刻工不精,依然能够窥得邬彤楷书的神采。邬彤,是怀素的姨表哥。当听到邬彤说“孤蓬自振,惊沙坐飞”的时候,怀素连叫数声:得之矣!得之矣!把表哥吓了老大一
历史解密编辑:三生标签:怀素,圣母帖,草书,自叙帖,王献之,张旭
怀素(725-785)唐代人,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汉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幼年好佛,出家为僧。他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圣母帖》是唐代狂草僧人怀素为东陵圣母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论书帖,怀素,草书,书法,王羲之,行书
唐代是中国书法史上草书的一个完善成熟时期,这个时期有这样一件草书神作,此作被后世奉为草书“神作”,韩偓曾经评价这幅字说:字字如龙!可谓1000年来无出其右者!怀素《论书帖》草书长卷我们首先来看这幅字正文的内容:为其山不高,地亦无灵;为其泉不深,水亦不清;为其书不精,亦无令名,后来足可深戒,藏真自风废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怀素,醉僧帖,草书,张僧繇,书法,张旭
听说转发文章会给你带来好运俗姓钱,字藏真,永州零陵人。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高峰。题张僧繇醉僧图唐代:怀素人人送酒不曾沽,终日松间挂一壶。草圣欲成狂便发,发真堪画醉僧图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怀素,草书,张旭,杜甫,狂草
怀素是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和张旭齐名。他也能做诗,与李白、杜甫、苏涣等诗人都有交往。好饮酒,每当饮酒兴起,不分墙壁、衣物、器皿,任意挥写,时人谓之“醉素”。怀素善以中锋笔纯任气势作大草,如骤雨旋风,声势满堂,到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艺术收藏标签:张旭,怀素,草书,宋朝,黄庭坚,散文家,古诗四帖,书法作品
艺术、美——阅读“书画艺术收藏”开放、美——阅读“世界艺术大观”大草书书法,始于唐而颓于宋。本文通过对文献的分析、书法作品图像的统计,及内容特点对比,揭示了这一历史进程中所呈现的从张旭、怀素到黄庭坚由形而下的注重观照世界(外师造化)之理,到形而上的更多的观照自在(中得心源)的心性的转换。这一审美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