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禅与茶之道曲径相通,禅宗谓之为“禅茶一味”。赵州禅师的“吃茶去”公案,更是让佛家与茶的紧密关系更深入人心。
然而在中国的历史中,道家与茶也有着深厚的渊源。道家的四大天师之一的葛玄,就因在天台山种植茶叶而被尊称为“江南茶祖”,至今还流传着“北有陆羽,南有葛玄”之说。
只不过葛玄对茶文化的影响比陆羽早了500年左右,并留下了迄今为止,最古老的种植茶园遗迹。
葛玄乃丹阳人,出身江南名门,祖父与父亲都曾在东吴官居要职。葛玄自幼便聪慧过人但生性寡淡好道学,十五六岁便因不俗的修为而名震江东。而后为修行便离家拜了左慈为师父。
据传拜左慈为师的葛玄与江东之主孙权还曾有段典故。传说孙权也想寻左慈学道,可惜机关算尽后,左慈却收葛玄为徒弟,无奈孙权只得找上葛玄。只是学道之事却不好直接开口,毕竟还不知葛玄道行深浅,便邀其一同出游。
二人行至某处山脚,恰逢当地百姓正搭台祈雨,有心试试葛玄能为的孙权便问他是否可以帮帮那些百姓。葛玄自然不拒绝,起手画符咒,念了几句咒语便将画好的符咒抛向天空。结果,本是晴空万里,却突然乌云密布,瓢泼的大雨说下就下,惊得一群祈雨的群众无处躲藏。这时只见葛玄抬手一指,一座亭子凭空出现,惊得孙权连呼:“怪哉,怪哉!”
孙权有心与其交好许予了高官厚爵,不过葛玄修道之心坚决,未肯答应,寻了清幽之处隐遁而去。
据其后人葛洪在《抱朴子》记载,葛玄隐遁的地方在佛、道圣地五台山和临海盖竹山盖竹洞附近。
五台山佛家香火鼎盛,道家也将其视作修身炼丹的圣地,葛玄更是在此建起了茗圃,遗存至今已有1700年,如今被唤为“葛仙茗圃”。
盖竹山位于浙江临海市,因覆满郁郁葱葱的翠竹,又称竹叶山。山顶双峰,一如高耸双角的腾龙,一似张口怒吼的奔狮,两者遥相呼应而被称为“龙狮相凑”,葛玄的茶园就在奔狮峰顶,一被碧竹覆盖的石洞中。
两处茗圃遗迹据考都存于大约东汉末至三国中期这段时间,恰于葛玄生平时间吻合。
南宋白玉蟾的《天台山赋》、陈耆卿的《嘉定赤城志》,清代的《天台山全志》、《五台山五仙歌·葛孝先》、《盖住山长耀宝光道院记》等文献都可以找到葛玄茗圃的记载。
据记载,葛玄不仅植茶,还在寻访广东、浙江、湖南等地名山时,将他的饮茶习惯和种茶技术带到了各地,在当地带起了一股茶文化之风。
由此可见,葛玄对茶文化的影响,远远早于陆羽,其对茶树人工种植技术的实践,以及道家茶文化的发展也是相当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