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阎立本的名画中,发现孙权手持一件“怪”器,破解诸葛亮扇子之谜

阎立本的名画中,发现孙权手持一件“怪”器,破解诸葛亮扇子之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农民小阿蟹 访问量:3849 更新时间:2023/12/23 5:43:36

唐代有一位大画家,名叫阎立本,他曾经画过一幅历史人物肖像横卷,也叫《历代帝王图》,只不过这副横卷早已经迭失,只有摹本留了下来。这卷摹本目前珍藏在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这套《历代帝王图》一共画了13位帝王,包括刘备曹丕和汉光武帝等等,可是展开吴国的皇帝孙权的那副画像,却发现孙权手中拿的那把扇子模样怪异,而正是这把扇子,揭开了诸葛亮手中的扇子,究竟是什么材料制造的谜团,您想要知道这把“怪扇”的背后的真相,那就让小编给您从头揭秘吧:

在揭秘诸葛亮手中所持扇子的名字之前,先让小编说几句关于古代的扇子的闲话。

扇子做为一种结合了装饰性和实用性的工具,相传早在夏商周的时代,就已经有了。晋朝人崔豹,他就曾经写过《古今注》,在这部书中,有如下的记载: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禅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焉。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先生所著,他是三分真实,七分虚构想的历史小说。在这部小说中,关于“智神”诸葛亮的描写是这样的:头戴纶巾,身披鹤氅,羽扇纶巾,清秀儒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上面有一个关键词,就是羽扇,不管是鹅羽还是天鹅的羽,反正诸葛亮手里拿的是一柄羽扇,可是在历史事实上,诸葛亮是不可能手拿羽毛扇的。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羽毛扇起源于吴国,也就是孙权的吴地,晋朝的傅咸在《羽扇赋·序》中,这样写道:昔吴人直截鸟羽而摇之,风不减方圆二扇,而功无加,然中国莫有生意者。灭吴之后,翕然贵之,无人不用。

从上面的一段话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羽毛扇是吴国的一种“土”扇,出了吴国,根本就没有人用(现在的羽毛扇,也是扇子中的一个小类),而吴国被灭之后,天下归晋,才被人们所接受。

在孙权治下的吴国,羽毛扇是一种很牛的扇子吗?绝非如此,阎立本的摹本《历代帝王图》中,孙权手里拿的是一柄麈尾扇。在陆机的《羽扇赋》中,对手持麈尾扇的诸侯,与手持羽扇的宋玉(湖北宜城人,后来属于东吴的地盘)也有一段描写,当时手拿高级扇子的诸侯,根本瞧不起手拿低级扇子的宋玉。

可以想见,在东吴时代,孙权不拿低级的鹅毛扇,那是在顾忌身份。而在当时,手拿麈尾扇,才是当时士大夫们必须遵从的潮流。

麈尾扇是驼鹿的尾巴所制,按上木柄或者玉柄,确实不是一件低档的东西。诸葛亮家庭富裕,他舍弃主流的麈尾扇,手里拿着不入流的鹅毛扇——这个想都不要想。

在宋刊《艺文类聚》中,对诸葛亮的妆容有如此描写:使人视武侯:乘素舆,葛巾,毛扇(麈尾扇被称为毛扇,而鹅毛扇被称为羽扇),指麾三军。

诸葛亮不是吴国人,从地域的关系,他不可能手里拿着吴国小众、非主流的鹅毛扇。

我们讲完了地域的因素后,接着说感情的因素。诸葛亮跟随刘备之后,他做的一直是军师+宰相的双重角色,也就是说,他是刘备心腹中的心腹,他手里拿着一个吴国(敌国)特有的扇子,这会不会让刘备觉得,诸葛亮是孙权安排在自己身边的奸细(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是孙权的重臣)。

以诸葛亮的聪明,他即使以前手里拿着鹅毛扇,他加入了刘备蜀汉的创业团队后,他也会换一把主流的麈尾扇拿在手里。

讲完了感情因素,我们再说实用因素。鹅毛扇的作用是扇风取凉,而麈尾扇才是名士清谈时标配的道具。

赵翼在《二十四史札记》中,这样写道:初以谈玄用之,相习成俗,遂为名流雅器,虽不谈亦常执持耳(只有麈尾扇才可以一年四季地拿在手边)。

夏天的时候,任何人手里都可以拿麈尾扇和鹅毛扇,而冬天的时候,只能拿麈尾扇,谁拿扇风取凉的鹅毛扇谁是傻子……诸葛亮很聪明,你猜他会拿哪把扇子?

更多文章

  • 唐 阎立本 | 萧翼赚兰亭图(2版本)

    历史解密编辑:闻是文化标签: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王羲之,兰亭序

    版本1版本2唐 阎立本 | 萧翼赚兰亭图《萧翼赚兰亭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创作的绘画,原本已佚。现存三本宋代摹本,北宋摹本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南宋摹本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还有一本宋代摹本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竖版北宋摹本和南宋摹本大体相同,都是以辩才和尚与萧翼为中心,图左一老一少正在煮茶。不同之处在于,北

  • 唐代阎立本《步辇图》领衔,故宫与西藏文物联展

    历史解密编辑:澎湃新闻标签:唐卡,故宫,诗人,唐朝,画家,阎立本,步辇图,赵孟頫,松赞干布,西藏文物

    澎湃新闻获悉,4月28日,“祥开万象——故宫与西藏文物联展”在故宫博物院举行开幕式。除了唐代阎立本《步辇图》、元代赵孟頫《帝师胆巴碑卷》等书画展品之外,还有大批首次与观众见面的文物藏品。此次展览是2021-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援藏项目“基于故宫与西藏文物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成果展示,也是反映元

  • 唐 阎立本:锁谏图卷解析荐赏

    历史解密编辑:闻是文化标签:阎立本,罗聘,画家,白描

    作品:锁谏图卷画家:阎立本朝代:唐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尺寸:纵32厘米,横208厘米材质:纸本,墨笔赏 析此画最成功之处在于针对人物的神情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只见陈元达双手持笏,紧抱大树,嘶喊着进谏之言,尽忠、尽职的焦急心情溢于言表;两名侍卫拉住陈氏的腰带与上衣奋力外扯,他们虽然胡须飞扬,双眼圆睁

  • 阎立德、阎立本散记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谈标签:阎立本,阎立德,历代帝王图,李世民,步辇图,李渊

    倡导理性阅读提升人文素养文/张震阎立德、阎立本是唐代著名的建筑家、画家,兄弟二人是雍州万年人,今陕西省西安市,其祖上追溯六代均为官宦。父亲阎毘是北周附马都尉,武帝宇文邕的女婿,母亲清都公主和父亲阎毘都是鲜卑族人。史书上极少有人说阎立德、阎立本是鲜卑族人,主要原因是到了北周后期和隋唐时期,鲜卑族人已基

  • 除了画家,阎立本还有别的什么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阎立本,李世民,画家,李渊,宰相,狄仁杰

    阎立本(601年—673年),雍州万年人,唐朝时期宰相、画家,隋朝殿内少监阎毗之子。提到阎立本这个名字,相信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一位著名画家。的确,在中国古代绘画历史上,阎立本是能够排进前十的顶级大画家。他所创作的《步辇图》,更是名列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列,如今收藏在故宫博物院,作为故宫的镇馆之

  • 宿缘:画圣阎立本葬于江西水南寺,千年后寺中老狗听经化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狐奇谈标签:老狗,禅师,慧能,宿缘,唐朝,诗人,画家,阎立本,水南寺,唐高宗,步辇图,江西省

    阎立本,是唐太宗时的著名画家,朝廷号为“丹青神化”,后面官拜右丞相。赫赫有名的《秦府十八学士图》、《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昭陵六骏图》,以及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步辇图》等皆出自他的手笔。唐·阎立本·《步辇图》上篇:阎立本舍宅为寺唐高宗“废王立武”后,武则天如愿以偿登上皇后宝座,并开始

  • 阎立本:一个从艺术家成为宰相的例子

    历史解密编辑:深更读史标签:宰相,唐朝,诗人,画家,阎立本,狄仁杰,房玄龄,艺术家,杜如晦,长孙无忌

    阎立本出身河南阎氏,这是一个大家族。外祖父是北周武帝宇文邕,这背景不是谁都能比的。阎立本是一个艺术家,他擅长书法和绘画,甚至就连建筑他也很精通,可他还做到了宰相的位置,真是个人才。唐高祖武德年间,阎立本在秦王李世民府上任库直。库直是随侍帝王左右的亲信,必须由名门的亲贵子弟担任,而且必须是有才者居之。

  • 中国5000年绘画史——历代名家 :唐.阎立本

    历史解密编辑:書畫聯盟标签:太宗,绘画,画家,唐朝,诗人,阎立本,房玄龄,杜如晦,肖像画,步辇图,职贡图

    阎立本(601年—673年),雍州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人。唐朝时期宰相、画家,隋朝殿内少监阎毗之子。隋朝时,阎立本门荫入仕,累迁朝散大夫、将作少监。唐武德年间,担任秦王(李世民)府库直。贞观年间,历任主爵郎中、刑部郎中,迁将作少监。绘制“昭陵六骏”和“凌烟阁”功臣图,监修翠微宫。显庆元年(6

  • 唐朝书画家阎立本,一幅小楷经书奠定了在楷书界的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艺术收藏标签:阎立本,楷书,颜平原,柳公权,欧阳询,书法

    唐朝涌现出很多书法家,欧阳询,颜真卿和柳公权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但是有一个人不但在绘画上造诣深厚,在书法上的实力却不容小觑。阎立本出身贵族,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外孙。其父是石保县公阎毗北周时为驸马,其母是北周武帝之女清都公主。良好的家庭背景给阎立本创造了学习氛围。阎立本善画道释、人物、山水、鞍马,尤以道

  • 唐朝第一剑圣,剑术出神入化,吴道子为他作画,李白更是拜他为师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李白,唐朝,剑圣,剑术,画家,吴道子,李世民,艺术家

    中国是一个拥有多元文化的国度。古代中国无论在政治上,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在经济上,唐朝唐太宗时期的经济总量相当于中世纪欧洲一百五十年的经济总量,在文化上更加是万宗来朝的盛大局面。书法、文字、儒学等都对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最为国人所惊喜自豪的就是武术,直到现在外国人依旧对中国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