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画圣”吴道子最有名的三幅画,两幅都流落海外了

“画圣”吴道子最有名的三幅画,两幅都流落海外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艺术道 访问量:4431 更新时间:2024/1/19 16:34:50

  艺术之道,让人生更美!

  —— 艺术道 ——

  唐代画家吴道子,对中国画稍有了解的人便不会陌生,其画作不论是佛道、鬼神、人物、花鸟,都形神兼具,从唐代至今为无数国画爱好者所称道,号称“百代画圣”、“神品上一人”。

  吴道子的画名气虽大,毕竟年代久远,真正流传至今的寥寥无几,每一件都是国家宝藏,受到特别重视。可惜的是,其中最有名气的三幅作品中,有两幅现已流落海外,令人痛惜。

  01

  《明皇观马图》

  吴道子所画人物衣褶飘举,线条遒劲,人称莼菜条描,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

  这幅《明皇观马图》名气很大,正是极能体现吴道子创作特点的一幅画作。

  ↓↓建议横屏欣赏↓↓

  《明皇观马图》如今收藏在波士顿美术馆,该馆建于1869年,是现今拥有东方最多精良之作的收藏机构,自称“把东方美术的最佳收藏齐集一堂”,实际上其藏品几乎都是从东方各国巧取豪夺的。

  19世纪的下半叶至20世纪中叶期间,美国商人大批量非法偷贩中国绘画珍品,上至皇室旧藏,下至私家珍储无所不包,我国许多绘画珍品在这时流入了美国。

  《明皇观马图》局部

  《明皇观马图》局部

  《明皇观马图》局部

  《明皇观马图》局部

  《明皇观马图》也在其中,它先是被两个日本人,岗仓觉三和富田幸次郎,利用清末民初的乱世收购,随后又贩卖给美国人,就此流落海外。

  02

  《送子天图》

  《送子天王图》又名《天王送子图》、《释迦降生图》,是唐代吴道子根据佛典《瑞应本起经》创作的纸本墨笔画,也有人说现在传世的版本为宋人摹本。

  此图内容是印度净饭王的儿子出生的故事,写异域故事,画中的人、鬼神、兽等却完全加以中国化,当是佛教与中国本土变化至唐日趋融合之势所致。

  这幅画意象繁富,以释迦降生为中心,天地诸界情状历历在目,技艺高超,想象奇特,令人神驰目眩。

  《送子天王图》局部

  《送子天王图》局部

  《送子天王图》现藏日本大坂市立美术馆,同样是乱世中被日本人夺走的国宝。比起西方列强野蛮粗鲁的抢夺,日本自古收到中华化影响,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更为了解,一旦作恶,危害也更大得多。

  清末和民国期间,流入日本的中国历代绘画数量在万件以上,其中那些享誉画坛的精品,都被列为日本的“国宝”或“重要文化财产”,《送子天王图》是其中之一,也是特别有名的一个。

  《送子天王图》局部

  《送子天王图》局部

  每当看到这样的国宝在日本展出,便让人忍不住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切齿痛恨,为那段苦难的岁月扼腕叹息。

  03

  《八十七神仙卷》

  《八十七神仙卷》是我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传世之作,代表了唐代白描绘画的最高水平,足与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比肩。

  幸运的是,这件画中神品被留在了国内,背后则有一个传奇的故事。

  1937年,美术大师徐悲鸿为支援抗战,在香港举办画展。期间他与宾客交流,意外在一个德国外交官家中见到了四箱中国字画,其中一幅白描人物长卷深深吸引了他的注意力,那便是《八十七神仙卷》。

  徐悲鸿

  徐悲鸿大为震惊,赶忙提出要购买此画,不仅花光了身上的万元积蓄,还附上自己最喜爱的七幅好画。

  《八十七神仙卷》入手后,徐悲鸿爱之弥深,甚至在画上印了“悲鸿生命”四字!这幅画朝夕不离他左右,被视为铭心绝品。

  后来张大千看到这幅画,也是大吃一惊,叹为观止,并称这幅画是国内唯一见到有“吴带当风”之感的唐代人物画卷。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

  1942年5月,徐悲鸿辗转到云南昆明,在一次躲避空袭时,有人趁乱撬开了徐悲鸿住所的门,盗走了他珍藏的《八十七神仙卷》及其余三十多幅藏品,徐悲鸿发现后当场昏倒在地。

  就在徐悲鸿为痛失所爱悲愤不已的时候,1944年,他的一名学生写信告诉他,在成都见到了这幅画。徐悲鸿兴奋不已,当即便要赶往成都索画,但想到直接赶去会吓坏持有者,甚至持有者就是偷画的贼,一旦处理不好便可能毁坏名画,他便按捺下激动的心情,转为拜托朋友代买。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

  不料,持画者知道缘由后,竟然狮子大开口,要价20万银元!另外还要徐悲鸿另画20幅作品给他。要知道当时一万银元已可以在北京买下套四合院了!

  为了心爱的名画,徐悲鸿也顾不得其它,拖着疲惫的身体没日没夜地画画,甚至累得住院,加上妻子廖静文也四处借款,终于是凑够了资金,买回了《八十七神仙卷》。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

  1953年9月,徐悲鸿去世,留下的上千幅作品和收藏的上千件古代字画都献给了国家,其中就包含《八十七神仙卷》,这幅画至今藏于徐悲鸿纪念馆。

  艺术之道,让人生更美!

更多文章

  • 浅析唐朝吴道子的水墨山水画与审美的改变

    历史解密编辑:莫德坤爱音乐标签:绘画,艺术,墨色,水墨,画家,吴道子,山水画

    引言唐代是中国艺术史上的黄金时期,其艺术成就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吴道子的山水画风靡一时,被誉为“唐画瑰宝”。吴道子的山水画极富神韵、富于想象,让人感受到自然山水的宏伟壮美和恢弘气势,富有情调、意境深远、旷达深邃。至今仍被视为传统山水画精品。吴道子山水画的审美特征吴道子山水画的审美

  • 名画传说丨吴道子名画《八十七神仙卷》的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萌宠动态标签: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李白,唐文宗,书法

    一、唐文宗与盛唐三绝1、唐文宗印象唐文宗一生做的最有名的两件事:一件事,就是御封了“盛唐三绝”,另一件事,则是发动“甘露政变”,当然这场政变失败了,并且,还因为唐文宗的失败,导致当时唐代权阉集团,对大唐朝廷,展开了一场大清洗:很多支持文宗皇帝的大臣以及不愿臣服于宦官集团的大臣,都遭到了清洗。文宗皇帝

  • 薄春雨:“画圣”吴道子白描水墨观音及其传派源流考

    历史解密编辑:文艺天下标签:吴道子,观音,薄春雨,李公麟,佛画,张僧繇

    “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在我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他的大慈悲精神与中华民族仁义存心的教化相融会,已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和组成部分。佛教在中国唐代最为繁盛,观世音菩萨的精神与教化及形象,在唐王朝普及和弘扬的同时又传播到日本等地,观音信仰发展至今已达千余年之久。近百余年来,人类文明在追逐科学的进步

  • 39岁罗艺起兵谋反后随即被杀,李世民:头颅传示长安,灭罗艺全族

    历史解密编辑:大玲的生活标签:罗艺,李渊,唐朝,隋朝,李世民,窦建德,刘黑闼

    当罗艺看向李五戒时,他非常不解,这位通晓鬼神,曾经受到皇帝接见的女巫竟然赤裸裸地在煽动他起兵造反。李五戒并未抬头去看罗艺,她明白,罗艺的突破口在他的妻子孟氏身上。她以一种极具鼓动性的说辞彻底将孟氏拉进了深渊地狱:“今日大王已经贵气显现,不出十日定将问鼎长安城,到时王妃必将母仪天下。”这是唐史读物《血

  • 罗松罗艺罗兆威谁才是罗家的第一英雄?到底谁才是罗家第一勇将?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罗松,罗兆威,罗家,罗成,罗艺,罗士信

    罗家将是隋唐演义故事中最为精彩的家族,在那个群英荟萃的时代涌现了很多的家族,秦家将凭着枪锏两大武学闻名天下,三斧法扬名的程家也是传奇不断,靠着家传枪法传承数代的罗家将,也涌现了众多的勇武英雄。从罗艺奇遇学枪从军到战南唐的罗英,九位罗家英雄呈现了很多精彩的事迹,这九位罗家将到底是哪些人物?到底谁才是罗

  • 唐朝李世民称帝后,罗艺为什么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山海藏意深标签:罗艺,唐朝,平定,隋朝,李世民,刘文静,女皇武则天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朝代之一,也是一个极其宏大的政治实验。唐朝的开创者李世民,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统一了中国大陆,创造了一个繁荣昌盛的盛世。然而,就在李世民称帝后,唐朝的政治局势开始发生变化,一些朝臣不满李世民的统治方式,纷纷举兵反叛。其中,罗艺的反叛行动尤为突出,下面就来探讨一下罗

  • 李世民登基称帝后,罗艺为何不顾后果的举兵造反?其中有何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飞扬者标签:罗艺,隋朝,唐朝,李世民,刘黑闼,窦建德,王世充,唐高祖

    在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登基后,大将罗艺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敢仓促的举兵反叛,其实是属于被逼无奈,因为罗艺反与不反他都得死,李世民登基后就注定他不会有好下场,所以他只有拼死一搏。罗艺趁乱世割据一方,为人凶残狡猾如果看过《隋唐演义》以及隋唐系列评书的人都知道罗艺是书中的老英雄,历经北齐和隋唐三个时代,为人

  • 【相忘集】-100-【佛教诗词-08】何处江天不可飞-贯休

    历史解密编辑:STONE的学习笔记标签:贯休,江天,佛教,金刚经,诗词

    【感谢】佛教诗词主题课,文字基础稿由群主【安端】及群友团队整理、校对提供。群友团队名单如下:【安端】、周志华、王增惠、始料不及、大东135*****220本节课音频首次上线:2018-1-27不羡荣华——贯休不羡荣华不惧威,添州改字总难依。闲云野鹤无常住,何处江天不可飞?这首诗是贯休大师人生旅程转折

  • 五代•高僧贯休丨十六罗汉像

    历史解密编辑:020艺术观察标签:贯休,罗汉,高僧,十六罗汉图,佛陀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梵音译(Arhat)。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含有杀贼、无 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罗汉者皆身心六根清净,无明烦恼已断(杀贼)。已了脱生死,证入涅盘(无生)。堪受诸人天尊敬供养(应供)。于寿命未尽前,仍住世间梵行

  • 【相忘集】-99-【佛教诗词-07】自有青青松柏心-贯休

    历史解密编辑:STONE的学习笔记标签:贯休,佛教,唐诗,诗词,蜀魄,松柏心

    【感谢】佛教诗词主题课,文字基础稿由群主【安端】及群友团队整理、校对提供。群友团队名单如下:【安端】、周志华、王增惠、始料不及、大东135*****220本节课音频首次上线:2018-1-27《蜀魄》——贯休蜀魄关关花雨深,送师冲雨到江浔。不能更折江头柳,自有青青松柏心。总纲——这首诗是唐末名僧贯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