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欧阳询这幅1000字的行书,字字不同,内涵精深,能看懂的都是高人

欧阳询这幅1000字的行书,字字不同,内涵精深,能看懂的都是高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书画相约 访问量:2743 更新时间:2024/1/21 9:47:14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千字文》一篇,即使你无法背诵全文,对于上述两句也应该是耳熟能详。

《千字文》是中国早期的蒙学课本,其中涵盖了由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虽为蒙书籍,但其中蕴含的自然万物之理,足为一生之用。

《千字文》是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的韵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

此作语言虽简,但意蕴丰富,虽不晦涩,但内涵深奥,十分耐人寻味。

就连著名学者胡适都说,他在五岁时就念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但即使是当了十年大学教授后,还是不能理解以上两句话的意思。

又因为这1000字多为人们日常所用之字,加上丰富的内涵,使得后世之中许多人并不将它只作为开蒙之书,而是终身阅读。

到了历代的书法家们这里,《千字文》也凭借着自身的实用性和文学性受到书法家们的青睐。

自《千字文》成文之日起,历经数代,书写过此篇的大有人在,其中著名的有智永和尚、怀素欧阳询、赵孟、文征明等风格各异的书法家。

无论是因人传书,还是因书传人,总之就是在这些书法家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千字文》渐渐成为了学习书法的一篇范本。

在这么多名家书法之中,到底该选择哪一版本作为临摹之用?

其实和我们选择字帖是一个道理,首先,要选择名家书法,否则一不留神就入了“野道”,想再回正就难了。

二来分为两点,如果你已经是一个资深的书法学习者了,便只需要遵从第一条原则,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法风格就好。

但如果你是初学者或者只是刚刚入门,那么书法大家欧阳询所作的这幅行书《千字文》就非常适合你。

欧阳询,不需要过多的赘述,唐朝著名的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唐代书坛的中流砥柱。

欧阳询的这篇行书《千字文》明显保留了他楷书的特点,结字紧密,采用平直、齐整的行轴线来控制行气和章法,既有行书的动势又有楷书的精美。

标签: 欧阳询行书书法千字文楷书书法家

更多文章

  • 高清经典 | 宋拓 欧阳询《虞恭公温彦博碑》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欧阳询,虞恭公温彦博碑,宋拓,醴泉,篆书,小楷

    宋拓 欧阳询《虞恭公温彦博碑》纸本 册页 18.3x9.2cm故宫博物院藏此册《虞恭公温彦博碑》,岑文本撰,欧阳询书,唐刻,宋拓,为“蔼蔼高门”之“高”字未损本。黑墨精拓,剪裱装册。《虞恭公温彦博碑》,全称《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亦称《温彦博碑》,为唐贞观十一年(637年)十月立,

  • 一个无名小卒,把欧阳询楷书写出了新境界,真是“高手在民间”!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欧体,欧楷,楷书,欧阳询,书法家,偏旁部首,九成宫醴泉铭

    欧阳询的“欧楷”自诞生以来,学得人就很多,尤其是在清代,“无欧不点元”成了一种文化风气。凡是科举取士的学子和翰林文人,基本都会写欧体。清代学欧知名者如黄自元、林则徐,他们的作品被不少人临摹学习。不过,要说谁学欧精妙程度排第一,当属一位“无名小卒”,此人就是姚孟起。姚孟起此人注定要与他的“欧体字”捆绑

  • 欧阳询晚年一幅草书“神品”,仅存650字,丝毫不亚于王羲之,惊艳后世10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欧阳询,王羲之,草书,行书,楷书,书法

    在书坛,能拿起毛笔的人,往往都会自称为“大师”,除了“中书协”,还有“国际书法家协会”、甚至还有人搞出“宇宙书法家协会”,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古代,没有书协,更有这么多大师,包括王羲之、赵孟頫在内,书法都是业务爱好,文人闲余之事。人们对书法判断,往往是根据唐代张怀瓘在《书断》所论断分为三个等级

  • 欧阳询写出高级“印刷体”!看看他的这件书法作品,精巧细致,当今哪位书法家能写得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欧阳询,楷书,书法,书法家,书法作品

    如果一件楷书作品笔画工整细致,我们往往会说就像“印刷体”一样,在很多人的理解下,这个词是贬义的,因为从另一方面它似乎也说明这件作品过于求工整而失掉了灵气和韵味。但话说回来,能写出“印刷体”的书法家寥寥无几,因为它需要极深厚的书法功力才能做到!楷书笔法学自一位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欧阳询的“欧体”端庄秀

  • 欧阳询绝笔:1厘米小楷,绚烂谢幕!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欧阳询,小楷,楷书,书法,九成宫,虞世南

    《李誉墓志》篆额墓志盖2014年,曾在民间流传过的欧阳询石刻小楷《李誉墓志》出土了,全称“唐故左光禄大夫上柱国德广郡公李公墓志铭”。该石刻镌于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呈正方形,58.5厘米×58.5厘米。四周志墙镌12属相图案。铭文36行,每行36字,实存铭文1249字。字幅约1厘米,单字极小,

  • 欧阳询唯一传世真迹,数百年后重见天日,堪称楷书学习绝佳范本!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相约标签:欧阳询,楷书,书法,传世,敦煌遗书,书法家

    在演艺圈有一个众所周知的鄙视链:话剧高于电影高于卫视电视剧高于小成本网剧。其实这样的鄙视链存在于各个圈子,就连书法圈也不例外。如果按照书法家的成就和名气来排列,那每个人心中的排列顺序我想都不一样,但是如果按照书法载体来分的话,争议我想就会少许多。按照书法载体来排序,那一定是:纸本真迹高于摹写纸本高于

  • 欧阳询楷书集字《岳阳楼记》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小教程标签:欧阳询,岳阳楼记,楷书,虞世南,欧体,集字

    欧体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创作的一种楷书字体,其特点是方圆兼施,以方为主,点画劲挺,笔力凝聚。既欹侧险峻,又严谨工整。欹侧中保持稳健,紧凑中不失疏朗。欧阳询(557一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

  • 欧阳询和赵孟頫的书法结合,会产生什么效果?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赵孟頫,欧阳询,书法,行书,楷书,书法家

    成亲王,清朝皇族爵位,爱新觉罗·永瑆(1752-1823)是乾隆帝的第十一个儿子,嘉庆皇帝的哥哥,在嘉庆年间担任军机处行走。开始学赵孟頫的书法,后来也学习欧阳询书法的特点,并广泛地临摹晋、唐、宋、明各家书法,因而形成了端正清丽、劲俏流畅的风格。成亲王以楷书、行书著称于世,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图文源自

  • 【书画欣赏】 唐 欧阳询 楷书《上天垂象》,严谨工整、平正峭劲

    历史解密编辑:砚田文化标签:欧阳询,上天垂象,书法,楷书,九成宫,书画

    从这件作品落款“贞观元年、欧阳询书”信息看,贞观元年是指唐太宗执政的第一年,即公元627年,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碑》成于贞观六年(632年),那么此作比《九成宫》早了5年,公元627年,欧阳询已经70岁高龄了,此时他的书法已经进入成熟阶段,此作笔画凌厉,更像是他早年不成熟的作品,所以从时间点上判断,

  • 欧阳询这幅楷书,李世民到死都要陪着!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李世民,欧阳询,昭陵,楷书

    欧阳询《虞恭公温彦博碑》,全称《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亦称《温彦博碑》,为唐贞观十一年(637年)十月立,在陕西醴泉县。据《金石萃编》载:碑高一丈一尺零五分,宽四尺四寸,凡三十六行,满行七十七字,全文约二千八百多字,所存最古之本有八百多字。此碑为陕西醴泉唐太宗(李世民)昭陵陪葬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