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公认最为强大的王朝之一,大唐盛世离不开唐太宗李世民的南征北战。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之所以取得成功,离不开他身边的十位功臣。不过太子李建成手下的人才也不少,而且也都十分出名。这些人分别是谁呢?01唐朝宰相魏征魏征在武德元年归降唐朝后,一直辅佐太子李建成,李建成对待他也非常亲厚有礼。在李世民于武德九年发动玄武门之变后,太子李建成、李元吉遭到诛杀。
李世民听说魏征经常劝谏李建成将他安排到别处,便故意派人将魏征带来问话,认为魏征离间了兄弟二人,魏征认为李建成若听取他的意见,便不会在今日惨遭被诛杀之祸。魏征的心直口快反倒让李世民非常欣赏,不但赦免了他,并安排了官职。之后魏征一直为唐朝效力,在朝堂上向来直言不讳,前后谏言高达两百多次,但都为李世民所接纳。不但李世民重用魏征,后期连长孙皇后对他也十分欣赏,因而魏征的仕途也非常顺利,一路官至唐朝宰相。
魏征作为唐朝名臣,也为李世民创下贞观之治奠定了重要基础。他的犯言直谏,最终也是让李世民心服口服。他的辅佐,让李世民的统治更加稳固可靠。在魏征去世后,李世民非常伤心,罢朝五日,下令厚葬。这样的待遇足见魏征在贞观时期时举足轻重的地位。02唐初名臣李纲李纲的政治道路十分有趣,在隋文帝时期出任太子洗马,辅佐当时的太子杨勇。在唐朝建立后,又负责教导太子李建成。在李世民继位后,贞观四年,又做了太子李承乾的老师。
李纲一生辅佐了三位太子,熟悉唐朝历史的朋友们可以发现,这三位太子最终都没有登上王位。李纲虽然为官为臣,却一直心直口快,即便是辅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也敢数次直言劝谏。也正因如此,李纲在辅佐太子李建成时期,因为他屡次犯言直谏,引得李建成不喜。李纲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因为李建成没有采纳他的谏言,愤而提出辞官,却并没有被李渊允许。但在李纲晚年,辅佐太子李承乾时,李承乾却对他非常恭敬有礼,尊重有加。
后期李纲患有脚疾,李承乾便亲自搀扶他上殿,态度也是恭恭敬敬,一时传为佳话。李世民上朝时,也会让李纲坐在身边,可见对其的重视。李纲最终以八十五岁高龄寿终正寝,在古代也是位长寿老人了。03名臣唐临唐临最初一直跟随李建成东征,在以此期间也颇得美名,积极为太子李建成出谋划策。在玄武门之变后,唐临受到李世民赏识,并未降罪,反而被招致麾下,为李世民效力。
唐临在万泉县令的手下为官时,将县监狱内因为没有缴纳租税而被关押的囚犯都放了出来,让他们在耕种的好时节里能够回家种地。县令担心囚犯被释放后逃跑,担不起责任而请假回乡,唐临却愿意一个人揽下所有罪名。囚犯们都被他的善良打动,这件事也让他出了名。贞观年间,得到魏征的举荐,出任殿中侍御史,后官至黄门侍郎。在唐高宗继位后,历任刑部、户部、吏部尚书等要职。为人刚正不阿,两袖清风,后得罪了当时的宰相李义府,在六十岁时卒于任上。由此可见,也是一位高风亮节的名臣。
04武将薛万彻薛万彻原本是隋朝将士,归顺唐朝后,因和兄长薛万钧征讨梁师都有功,后随着罗艺四处征战,备受李建成的赏识。玄武门之变后,薛万彻听闻太子李建成的死讯,领兵两千猛攻玄武门,差点断了李世民的后路。后来李世民派人多次招降,才将薛万彻招致麾下。贞观时期,薛万彻也是一位实打实的猛将,立下赫赫战功。在贞观十八年,薛万彻迎娶了唐太宗的妹妹丹阳公主,当上了驸马都尉。在迎娶公主后,公主嫌他性格呆板,颇为不喜,新婚夫妻还闹起了矛盾,在唐太宗李世民的调停下才重归于好,也是一桩趣事。
永徽四年,房遗爱与高阳公主策划谋反,发动宫廷政变。高阳公主骄傲专横,房遗爱也因被贬黜而心生不满,二人伺机发动政变,立唐高祖第六子李元景为帝。此时薛万彻与房遗爱关系密切,屡次在谈话中表示对当时朝廷的不满。但房遗爱与高阳公主的计划称不上周密,不久计划败露,参与谋反的一干人等都被逮捕。唐高宗派长孙无忌审理此案,薛万彻因参与其中,自然遭到诛杀。
05政治家裴矩裴矩出生于今陕西闻喜,自幼勤奋好学,在隋朝建立后,便入朝为官,是隋朝著名的外交家与战略家。裴矩曾靠着离间计,成功分裂突厥内部,为后期唐朝灭突厥埋下伏笔。隋亡后,裴矩归降于唐高祖,曾任太子詹事。在唐高宗时期,裴矩便颇得重用。玄武门之变李建成被诛杀后,退守在东宫的参与人马,在裴矩的劝解下才纷纷逃散,避免了李世民与之的一场决战。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称帝继位后,裴矩便担任民部尚书这一要职。
此时裴矩已经年逾八十,在古代无疑是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了。但他却依然精神叟烁,深受李世民的重用。在贞观元年,裴矩病逝后,李世民追赠他为绛州刺史,谥号为敬。可以说在唐朝历史上,裴矩也是一位结局圆满的大人物了。06总结太子李建成手下,无论是文臣武将都有不少名人,足矣匹敌李世民帐下的英雄豪杰。但这些人多数也是因为后期站到了李世民的队伍中去,才能够在晚年名垂青史。虽然文中提到的数人,最开始都归属于太子李建成帐下。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登基后,不但没有特别为难他们,反而多次安抚与招降,将这些能人招致麾下,也能够从侧面证明他们的能力是非常优秀的。
太子李建成收下的名臣们,在归顺到李世民麾下,继续做官为唐王朝效力后,除了参与谋反或犯了大罪的,其他大部分人也都得到了一个好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