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天策上将是个什么官?为何李世民当上之后,就能和李建成抗衡了?

天策上将是个什么官?为何李世民当上之后,就能和李建成抗衡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文史鉴赏观 访问量:4525 更新时间:2024/1/19 5:32:32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笑话。

话说那时候还是唐朝刚刚开国,唐朝还没有彻底统一全国。有一次,当时身为秦王的李世民,外出视察,回城晚了,只能住到城外的一家客栈。

小二:请问客官要住宿吗?

李世民:天策上将,太尉,司徒,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凉州总管,左、右武候大将军,上柱国,秦王李世民要住店。

小二:对不起,小店住不下这么多人!

这当然只是一个很拙劣的笑话。不过,熟悉唐朝历史的朋友,看到那一长串的头衔之后,肯定会会心一笑。因为这些官职,其实都是李世民的。

不过,李世民一个人,为何会同时身兼如此多的职务呢?

这里面,其实还真有很深的历史原因。

1.李世民的头衔

李世民的这一长串头衔,其实每一个官职,都大有讲究和来历。

大业十三年七月,李渊在太原起兵,拥兵三万,直扑长安。十一月,李渊正式攻入长安,整个过程仅仅只有四个多月的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李渊麾下最得力也是最信任的,大概有五个人。这五个人,分别是李建成、李世民、柴绍、裴寂、刘文静。李建成和李世民自不消说,都是李渊的儿子,柴绍则是李渊的女婿,裴寂和刘文静则是帮李渊谋划太原起兵的最大功臣。

除了这些人之外,李渊当然也有其他信任的人,但那些人,能力有限,不足以真正独挡一面。

拿下长安之后,李渊先是拥立隋炀帝孙子杨侑为帝。几个月以后,随着江都政变的爆发,隋炀帝杨广身死,李渊趁势废掉了杨侑,自己登基做了皇帝。

公元618年,唐朝正式建立。

李渊登基之后,自然要对功臣们大加封赏。而之前他最倚重的那几个人,也得到了最重的封赏。比如,李建成直接成了太子,裴寂则成了宰相。而李世民,则是被封为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秦王,加授雍州牧。

李世民那一大串头衔当中,其中有四个,是在唐朝开国的时候得到的。

唐朝开国以后,当时陇西的薛举前来进犯。薛举的进犯,对于当时新生的唐王朝来说,是一次重大的冲击。因为当时薛举的实力,其实不比唐朝差多少。面对薛举的来犯,李渊作为皇帝,李建成身为太子,都不好主动前去迎敌。所以,李渊派李世民率军前去迎击。李世民先是因为自己生病,暂时败于薛举之手。但很快,就在薛举刚刚打赢之后,薛举既病死了。在薛举病死之后,李世民病愈,再次率军进攻,最终拿下了整个陇西地区。

这一战后,除了之前的那四个头衔之外,李世民又被加封为太尉、陕东道行台尚书令、左武候大将军、凉州总管,头衔更长了。

紧接着,打赢了薛举之后,北面的刘武周又来进犯,一度打下了李渊的起兵老巢太原。这一次,李渊再次派李世民前去迎战,最后打败了刘武周,拿下了整个山西。

这一战后,李世民只增加了一个称号,那就是益州道行台尚书令。

所以,打完刘武周以后,李世民的完整称号,就变成了太尉、尚书令、陕东道行台尚书令、益州道行台尚书令、左右武侯大将军、秦王。

2.天策上将

打赢了刘武周之后,李家已经辖制了整个关中、陇西、山西地区,实力一下子成了隋末众多割据势力当中,最强的一个。

这个时候,能够和李渊抗衡的,已经不多了。

而在北方,还能和唐朝掰掰手腕的,就只剩下了洛阳的王世充,和山东的窦建德

所以,在打赢刘武周之后,大概过了半年的时间,李世民再次率军出征,攻击王世充。

这一战,李世民先是进逼王世充,将王世充的地盘步步蚕食。等到王世充手里只剩下一座洛阳城的时候,王世充向窦建德求救,窦建德来援。面对窦建德的来援,李世民分兵两路,让大部队继续围困洛阳,自己率三千五百精锐,前往虎牢关阻击窦建德。最终,以三千五百人的兵力,大破窦建德十万兵马,并且生擒了窦建德。

再之后,李世民带着窦建德去洛阳城外转了一圈,王世充看到窦建德之后,自知没了希望,只能投降。

就这样,李世民一战平定两大枭雄。最重要的是,随着这两大枭雄被干掉,李家已经相当于是拿下整个北方了。只剩下一些边边角角的割据势力,李渊暂时没时间去收拾他们而已。

消息传回长安,整个长安都轰动了。

因为在虎牢关大战之前,整个长安,包括李渊在内,都没想过李世民能打赢窦建德。觉得李世民能够守住虎牢关,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结果,李世民一战立下不世之功。

不过,当时的李渊在庆幸之余,却不禁微微有些头疼。因为李世民已经有了那么长的一串头衔,他实在想不出,能够再拿出什么头衔,来奖励自己这个优秀的已经过分了的二儿子了。

难道要废掉李建成,让李世民去做太子?对于当时的李渊来说,这显然是做不到的。

所以最后,李渊一拍脑袋:既然已有的官职,已经无法再奖励自己这个二儿子了,那自己干脆就再创造一个好了!

于是,天策上将这个官职,横空出世了。

除了为李世民专门设置天策上将这么一个官职之外,李渊还把李世民原本的陕东道行台尚书令,改为了陕东道大行台。

但李渊万万没想到,恰恰是他突发奇想出来的这个天策上将,让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彻底平起平坐,也为后来的玄武门事变埋下了伏笔。

3.李世民的权力有多大

为什么说,天策上将这个职务,是让李世民和李建成彻底平起平坐的官职呢?

因为天策上将有一个极为特殊的权力,那就是独自开府!

这个权力,原本是只有太子才有的。

实际上,自李渊从太原起兵开始,在李唐王朝内部,就一直都是李渊老大、李建成老二、李世民老三这么一个权力顺序。但是,随着李世民头衔越来越多,他和李建成地位的差距,却在一点点缩小。

在李渊刚登基的时候,李世民的头衔是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秦王,加授雍州牧。

尚书令这个官职,是尚书省的最高官员,相当于所谓的宰相。唐朝的政府体系,是直接继承了隋朝的制度。尚书令是正二品,是实际意义上的文官领袖。而一品的文官,比如太师、太傅之类的,多半都是虚衔或者荣誉称号,在很多朝代是只有最高的那几个文官,死后才能得到的。而生前能够得到这些称号的,则极少极少。

不过,李世民后来常年征战在外,所以尚书省的各部尚书,也多半是直接向李渊汇报工作。因此这个官职对于李世民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更类似于虚衔。

右武候大将军,则相对更有实权。因为唐朝初期,不光是政治体系直接照抄了隋朝,连军事体制也照抄了隋朝的十六卫制度。而右武卫便是其中之一。右武候大将军,虽然只是一个正三品的官职,却可以辖制整个右武卫的军队,相当于是李世民手里的军权。

秦王就不用说了,作为皇帝的儿子,李世民被封王是一定的。不过,被封为秦王,则是因为秦王是当时的诸王之长,在李建成被封为太子之后,只有李世民才有这个资格。而如李元吉之类的皇子,是不够这个资格的。

雍州牧这个官职,则更为有趣。雍州是传统的汉地九州之一,地域位于今陕西、宁夏全境及青海、甘肃、宁夏、新疆部分、内蒙部分。李渊刚登基的时候,上面这些地方,唐朝还只是掌握了一部分。直到后来李世民打败了薛举之后,才算拿下了整个雍州。

但问题是,雍州的治所,就是在长安。或者简单来说,长安城是在雍州地区的!

当然,李渊刚登基时,拥有这四个官职的李世民,和李建成的地位,还是差距比较大的。但是,等到李世民打败了薛举,多了四个头衔之后,这个差距就开始迅速变小了。

打赢薛举之后,李世民得到的四个头衔,分别是太尉、陕东道行台尚书令、左武候大将军、凉州总管。

太尉是三公之一,正二品武官。这个职位,相当于是今天的国防部长兼总参谋长。只有李渊愿意,担任这个职位的李世民,是可以随意调动全国兵马的。左武侯大将军,和右武侯大将军差不多。拿到这个职位之后,李世民相当于直接拥有了十六卫当中的两卫军队。

凉州总管这个职位,值得一提。凉州可以理解成是雍州以西的地区。李世民打完薛举之后,本来唐朝打算一鼓作气,直接把更西面的李轨给收拾了。没想到没等李世民出兵,李轨就因为内乱自己灭亡了。在决定打李轨之前,李世民得到了这个官职。但因为没有真的去打李轨的原因,李世民在凉州的影响力其实相对有限。所以这个官职,更类似于虚衔。

最后的陕东道行台尚书令,就很有意思了。

行台制度,起源于魏晋时期。大概可以理解为古代打打仗的时候,将领有时候可能需要辖制不止一个州的军务,而需要调动好几个州的军队,这时候就需要用到行台制度了。行台相当于是中央朝廷在地方的一个分支,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朝廷。而行台尚书令,则可以理解成是这个行台地区的宰相。

有趣的是,所谓的陕东道,是指整个陕西以东,整个北方地区。而当时这些地区,基本都不在唐朝的控制范围内,而是在王世充、窦建德等人的手里。所以,李世民当时的这个行台尚书令,多少显得有点名不副实。但从李渊授予李世民这个官职也可以看出,当时李渊就已经有了东进之心了,而且他选择的领兵将领,就是李世民。

后来,等到李世民打垮了王世充和窦建德,彻底掌握了整个陕东道以后,这个官职的分量,可就吓人了。相当于是辖制整个陕西以东的北方全部地区。

而打赢刘武周之后,多出来的益州道行台尚书令,意义也和这个差不多。因为益州道可以理解成是整个西南地区,而当时的西南地区,主要是掌握在以萧铣为首的南方割据势力手中。李渊授予李世民这个职位,显然也是希望他接下来能够负责打下西南地区。

不过,遗憾的是,还没等李世民出手,唐朝的另一位名将李靖,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辅佐李孝恭打垮了南方的萧铣。所以,李世民基本上没有对益州道用兵的机会,在西南地区的影响力也就有限。

在掌握了这些头衔之后,李世民在地方上的影响力,其实已经远远超过了李建成。两人唯一相差的,只是一个太子头衔的地位差别而已。

但就在这个时候,李渊突发奇想增设出来的这个天策上将,彻底拉平了两人的地位差距。

天策上将,是正一品武将,地位比传统的三公还要更高!在唐朝以前的历史上,武官体系最高的就是三公。而按照中国传统制度,文官地位其实要高于武将。所以,在正常官职当中,唯一能比天策上将更高的,就只有文官体系中最高的三师了!

所谓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理解成皇帝的老师。李渊就算再大气,也不可能给李世民加封这个头衔,不可能让儿子担任老子的老师就是了。

除了无上的荣耀之外,天策上将这个官职,给李世民带来的最大的实惠,就是可以自行开府招募官员了。

这一点至关重要。

因为按照古代政治体系,有权力自行招募官员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太子。太子可以合法的招募自己的东宫官员,为自己日后接班做准备。不过在绝大多数时候,这个权力都是由皇帝代为行使的,毕竟皇帝也不放心太子自己建立一个小圈子。

不过在唐朝初期,却出现了一种极为罕见的现象。李渊、李建成、李世民父子三人,都有这个权力。

正是因为有这个权力,李世民才可以招募自己的天策府幕僚,将那些跟随自己的官员,合法的招募到自己这边,和李建成抗衡。

除了天策上将之外,当时李世民还得到了陕东道大行台和司徒的加封。大行台和行台尚书令其实实际差别不大,反正都是李世民说了算。至于在礼制上的差别,则可理解为王和宰相的差别。以前的李世民,只是这个地区的宰相。在此之后,李世民就成了这个地区名副其实的王了。

至于司徒,则是三公之中的第二位,主管全国教化。

再之后,到了武德八年,李世民又兼任了中书令一职。如此一来,朝廷的三省六部制当中,除门下省之外,就全都归李世民辖制。

这时候的李世民,如果类比于今天的话,相当于是国防部长+总参谋长+教育部长+整个华北地区总书记+陕西、甘肃、宁夏、四川省委书记+第一王爷。

有这么大的权势,也难怪后来李世民可以和太子李建成一争长短,甚至连李渊都对他无可奈何了。不过,李渊对此除了继续加封之外,好像也没别的办法了。毕竟,唐朝整个长江以北,似乎大多是李世民打下来的。而且唐朝统一天下过程中,几场最重要的战事,除南征萧铣之外,其余几场打仗,也都是李世民主导的。

这样看来,李世民后来做皇帝,似乎也是理所应当的了。

更多文章

  • 李建成有四大心腹猛将,两个成为李世民的宰相,1惨遭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度婉容说动物标签:魏征,李纲,宰相,元帅,唐朝,李世民,李建成,薛万彻,唐太宗,书法家,玄武门之变,女皇武则天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公认最为强大的王朝之一,大唐盛世离不开唐太宗李世民的南征北战。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之所以取得成功,离不开他身边的十位功臣。不过太子李建成手下的人才也不少,而且也都十分出名。这些人分别是谁呢?01唐朝宰相魏征魏征在武德元年归降唐朝后,一直辅佐太子李建成,李建成对待他也非常亲厚有礼。在李世民

  • 唐高祖李渊真正提防的是太子李建成,为牵制李建成故意扶持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萌萌哒标签:唐高祖,李渊,李建成,李世民

    李渊、李建成与李世民父子三人如何夺取隋朝天下这一段历史,已经被李世民改的面目全非。这已经是中国唐史学界的共识了。比如中国唐史学会首届秘书长黄永年(陈寅恪先生高足)就在他数十年心血研究中古史的力作《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里专门提到“从第一手文献《大唐创业起居注》来看,从太原起兵到高祖进入长安称帝建唐,

  • 李建成麾下有三位大将,如果这三位大将在长安,李建成未必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凌波痕湮逝标签:李建成,李世民,李渊,李元吉,大将,魏征

    李世民一生戎马,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开疆扩土平定突厥,让百姓安居乐业,建立大唐盛世,而所有的一切都是以“玄武门事件”为起点的,李世民除掉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争夺王位,那么问题来了,李建成为什么会被李世民轻而易举拿下,他当了多年太子,难道身边一个大将都没有?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大唐成立初期李建成

  • 李建成任福建省公安厅厅长

    历史解密编辑:新京报政事儿标签:隋朝,元帅,军衔,唐朝,李建成,司法厅,福建省委,党委书记,福建省公安厅

    据福建日报微信公众号消息,24日,福建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有关人事事项。其中,任命李建成为福建省公安厅厅长。李建成(资料图 来源:人民网)公开履历显示,李建成出生于1967年6月,曾长期在天津市工作,曾任宝坻区委副书记、区长,河东区委书记等职。2019年底,李建成调任福建省委副秘书

  • 大唐太子李建成有后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李渊,玄武门之变,尉迟敬德

    大唐时期的政变非常多,而太子又是高危职业,这基调是在唐朝初期就定下了的。武德九年的玄武门之变虽然持续时间不过半天,但它的影响几乎贯穿了整个大唐。626年六月初四上午,这一天与往常似乎没有什么不同,天气很好,人们早早地起床吃饭开始了一天的活计,谁也不知道就在这个时候,一场改变大唐命运的政变发生了。前一

  • 李建成任中南大学校长

    历史解密编辑:界面新闻标签:李建成,中南大学,湖南省委,中央组织部,副部长

    教育部网站9月14日消息,日前,中央批准:李建成同志任中南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因年龄原因,田红旗同志不再担任中南大学校长职务。9月14日下午,中南大学召开教师干部视频会议。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中央编办主任李小新同志到会宣布中央决定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同志,湖南省委常委、组织

  • 他是唐太宗力保的虎将,后屡建大功,俘虏颉利可汗、灭突厥!

    历史解密编辑:远古鹿璃标签:李靖,李渊,萧铣,虎将,唐朝,李世民,唐太宗,古突厥,书法家,颉利可汗

    隋朝末年,隋炀帝荒淫无道,各地纷纷起兵反隋。公元617年,太原留守李渊趁隋炀帝远在扬州,率部起兵,派儿子李世民攻下都城长安,建立了唐朝。李渊占领长安后,传令释放所有囚犯。在释放囚犯的时候,发现马邑郡丞李靖也在狱中。李渊问他说:“你犯了什么罪?为何也被关在这里?”李靖回答说: “我没有犯罪。我听说你起

  • 东突厥处罗可汗与颉利可汗家族入唐后的处境及其汉化

    历史解密编辑:遇双未央标签:王朝,唐朝,突厥人,东突厥,处罗可汗,颉利可汗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看官点个“关注”,方便您讨论和分享,提升您的参与感,小编会持续更新精彩文章,各位看官千万不要错过哦~不是走卒不是走卒#历史开讲#东突厥处罗可汗和颉利可汗是唐朝时期重要的突厥族领袖,他们的入主唐朝后的处境以及汉化过程对于东突厥人和唐朝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探讨他们的背景、入唐后的政

  • 强大的颉利可汗为何一战就被击溃?只因遇到了神一样的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的传人标签:可汗,突厥,李世民,李靖,吐谷浑,唐军,颉利可汗

    公元626年八月八日,玄武门之变后两个月零四天,权力斗争的最大失败者李渊不得不放下心中的骄傲,将他手中最后的皇帝名号拱手让给了李世民。正当李世民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来自北方的敌人,强大的突厥再次兵临渭水河畔,此时距离李世民继承皇位才不到二十天的时间。是战,还是和?和就是降,只不过说出来好听罢了。李世

  • 唐朝能够击败颉利可汗的原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历史解密编辑:梦归秋辰标签:李靖,唐朝,李世民,薛延陀部,颉利可汗

    梦归陇原东,文史尽秋辰(梦归秋辰:第565期)公元620年,处罗可汗去世,他的妻子义成公主因为自己的儿子才能平庸,然后就将大汗的宝座让给了阿史那咄苾,也就是历史上的颉利可汗。颉利可汗上台之后,便进行了一系列诸如给“我二十年,我还你一个强大的草原游牧帝国”的演讲。处罗可汗于是颉利可汗从武德四年开始,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