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是唐太宗力保的虎将,后屡建大功,俘虏颉利可汗、灭突厥!

他是唐太宗力保的虎将,后屡建大功,俘虏颉利可汗、灭突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远古鹿璃 访问量:2696 更新时间:2024/1/17 7:19:45

隋朝末年,隋炀帝荒淫无道,各地纷纷起兵反隋。公元617年,太原留守李渊趁隋炀帝远在扬州,率部起兵,派儿子李世民攻下都城长安,建立了唐朝。李渊占领长安后,传令释放所有囚犯。

在释放囚犯的时候,发现马邑郡丞李靖也在狱中。李渊问他说:“你犯了什么罪?为何也被关在这里?”李靖回答说: “我没有犯罪。我听说你起兵反对朝廷,没有办法报告皇上,所以将自己扮作罪犯,叫差役用囚车送到江都(今江苏扬州,当时隋炀帝的行宫所在地),以便报告天子。不料,我刚到长安,你的兵马就把城给包围了。守城的将士不知道我的计谋,就将我关进了监狱。”李渊听了勃然大怒,吩咐左右卫士将李靖推出去斩首。李靖喊道:“你起兵为天下除暴乱,欲成大事,怎可因怨恨而杀志士?”李渊不答,卫土们押着李靖出外行刑。

这时,李世民正好从外面进来,他看见卫土押着李靖出去斩首,急忙来到李渊跟前,说: “父亲怎么忘记韩擒虎的遗言了?如果对李靖好言抚慰,叫他为我们出力,他必定能立大功。请父亲勿念旧恶,赦免了他吧。”

原来李靖的舅舅是隋朝的大将韩擒虎。韩擒虎生前经常与李靖谈论兵法,李靖都对答如流,无不通晓。韩擒虎赞叹说:“目前可以和我谈《孙吴兵法》的人,恐怕只有李靖了!”隋朝的左仆射杨素,也曾指着他自己的座位向李靖说:“你将来一定会坐这个位置(即仆射,古代重武,主射者掌事,故诸官之长称仆射)的。”李世民与他也有一面之交,知道他智勇双全,所以竭力解救。

李渊听了儿子的话,同意释放李靖。李世民亲自给李靖松了绑,并用好言抚慰,留置幕府,待如上宾。

当时,萧铣(公元618年称帝)占据江陵,窥视巴蜀。李渊命李靖经略夔州,去招降萧铣。李靖到了峡州(今湖北宜昌),为萧铣的军队所阻挡,一时无法前进。李渊误认为李靖有意逗留,派使者命令峡州刺史许绍杀他。许绍接到李渊的诏令以后,不但没有杀李靖,反倒替李靖求情,劝说李渊免他的罪。李靖到了夔州,正逢开州的冉肇则进犯夔州,李渊的大将李孝恭交战不利。李靖率兵八百,击败敌人,斩冉肇则,俘虏五千。李渊听到消息以后很高兴,亲自写信给李靖说:“既往不咎,过去的事,我已忘了 ”

公元621年,李靖提出了消灭萧铣的十项谋略,李渊任命他为行军总管,和李孝恭一同率兵攻打萧铣。李靖率领将士,坐战船从夷陵(今湖北宜昌)出发,顺长江而下,这时,萧铣的部将文士洪领数万人马守在清江(今湖北清江)。李孝恭要出兵攻打,李靖反对说:“敌人士气很旺盛,我们应该先屯兵南岸;等到敌人气衰以后再出;击比较有利。”李孝恭不听,自领兵马出战,结果大败,并遭文士洪战船追击。李靖急忙领兵来救,他见敌人只顾追击,抢掠,乱了队形,就乘机纵兵,大败文士洪,缴获敌船四百余艘,敌人溺死万人。

接着,李靖又率轻兵五千人为先锋,围困江陵,破萧铣部将杨君茂、郑文秀,俘敌四千人。萧铣非常恐惧,只得投降。李靖对投降的将士采取宽大政策,致使江汉一带许多城镇也都自愿归唐。因而,唐高祖李渊提任他为岭南道抚慰大使、检校桂州总管。

后来,李渊又命李孝恭为帅,李靖为副,领兵攻伐占据江南的辅公祏(国号宋,称帝于丹阳,即今南京江宁)。辅公祏派部将冯惠亮以舟师三万屯当涂,另派部将陈正通以步兵二万屯青林(当涂东南),自己亲自率兵到梁山,用铁索横断长江通道。李靖说服诸将改变直取丹阳的计划,先攻当涂,消灭辅公祏的主力冯惠亮。经过几次交战,冯惠亮逃亡,李靖率轻兵数千直追到丹阳,辅公祏弃城逃走,后被俘杀。李靖占领江南的消息传到长安,李渊赞叹道:“李靖真是萧铣、辅公祏的克星,古代名将白起韩信卫青霍去病也不过如此!”

公元626年,唐高祖李渊禅位,自称太上皇,传位给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任李靖为兵部尚书。三年后,突厥侵犯唐朝边境,李世民任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统兵北征。李靖率轻骑兵三千人,由马邑出击,夜袭定襄(今山西大同)。突厥颉利可汗没料到唐朝军队会来得如此神速,一时不知虚实,不敢应战,率部逃遁。捷报到了京城,李世民说:“汉朝李陵,以步兵五千进军沙漠,最后降敌,其功尚写在史书上。李靖以骑兵三千,攻克定襄,古所未有。”即封李靖为代国公。

公元630年,李靖又率兵出击突厥,斩敌一万多人,俘虏男女十万人,最后俘虏了颉利可汗,消灭了突厥,御史萧玛检举李靖的军队纪律不好,抢劫物资。李靖承认自己对部属约束不严,犯有过失。李世民说:“隋朝大将史万岁破达头可汗,隋文帝不赏而杀。我跟隋文帝不同,我赦你的罪,立你的功。”晋升李靖为左光禄大夫。不久,又晋升李靖为尚书右仆射。

公元649年,吐谷浑侵犯边境,李靖说:“我虽然老了(64岁),但尚可为国效劳。”李世民很高兴,任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统帅高甑生等五路总管。李靖深入敌人境内,光较大的战役就有几十次。第二年,大败敌人于突伦川(今青海柴达木河以西地区),吐谷浑首领伏允兵败自尽,李靖立大宁王慕容顺而还。

公元649年,李靖病重,唐太宗亲自去看望,死时年七十九岁。李靖与李世民谈论兵法的语录,经后人整理成《李卫公问对》一书,世称“李卫公兵法”,成为武经七书之一。

更多文章

  • 东突厥处罗可汗与颉利可汗家族入唐后的处境及其汉化

    历史解密编辑:遇双未央标签:王朝,唐朝,突厥人,东突厥,处罗可汗,颉利可汗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看官点个“关注”,方便您讨论和分享,提升您的参与感,小编会持续更新精彩文章,各位看官千万不要错过哦~不是走卒不是走卒#历史开讲#东突厥处罗可汗和颉利可汗是唐朝时期重要的突厥族领袖,他们的入主唐朝后的处境以及汉化过程对于东突厥人和唐朝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探讨他们的背景、入唐后的政

  • 强大的颉利可汗为何一战就被击溃?只因遇到了神一样的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的传人标签:可汗,突厥,李世民,李靖,吐谷浑,唐军,颉利可汗

    公元626年八月八日,玄武门之变后两个月零四天,权力斗争的最大失败者李渊不得不放下心中的骄傲,将他手中最后的皇帝名号拱手让给了李世民。正当李世民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来自北方的敌人,强大的突厥再次兵临渭水河畔,此时距离李世民继承皇位才不到二十天的时间。是战,还是和?和就是降,只不过说出来好听罢了。李世

  • 唐朝能够击败颉利可汗的原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历史解密编辑:梦归秋辰标签:李靖,唐朝,李世民,薛延陀部,颉利可汗

    梦归陇原东,文史尽秋辰(梦归秋辰:第565期)公元620年,处罗可汗去世,他的妻子义成公主因为自己的儿子才能平庸,然后就将大汗的宝座让给了阿史那咄苾,也就是历史上的颉利可汗。颉利可汗上台之后,便进行了一系列诸如给“我二十年,我还你一个强大的草原游牧帝国”的演讲。处罗可汗于是颉利可汗从武德四年开始,连

  • 还真像!看到尹锡悦给拜登献歌,我想起了给唐太宗起舞的颉利可汗

    历史解密编辑:大东北的小豆包标签:秦王,尹锡悦,李世民,唐太宗,书法家,乔·拜登,颉利可汗

    韩国人可能又要兴奋了,因为他们的总统尹锡悦这次又上了世界级热搜了。诸多国内外媒体报道,4月26日晚,正在美国进行访问的韩国总统尹锡悦,在出席白宫国宴时,向美国总统拜登一展歌喉,“真情”献唱美国经典歌曲《美国派》,让80多的老拜登“龙颜大悦”。消息一出,世界舆论纷纷热议,褒贬不一。很多人认为尹锡悦有点

  • 公元879年的黄巢起义,唐军本可提前终结,但因一场军事活动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鸿禧说生活标签:唐军,大军,军队,唐王朝,黄巢起义,军事活动,蒙古骑兵

    公元878年,传国两百余年的唐朝,终究是走到末路了。这一年,盐商黄巢于山东起义,短时间内,这支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便席卷全国,大有一统中原的架势。此时的唐朝,早就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强大的大一统帝国了,其影响力早就已经全方面的开始衰落。不仅仅是军事实力大不如前,就连经济实力相比于多年前,也是大大不如。虽

  • 黄巢兵破阵亡,多名妃嫔被擒,唐僖宗以卑劣的手段处死了他们

    历史解密编辑:晓东的生活标签:唐僖宗,黄巢,长安,安史之乱,妃嫔

    黄巢兵破阵亡,多名妃嫔被擒,唐僖宗以卑劣的手段处死了他们在任何一个朝代结束时,都存在着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如果不在自己的地盘上自保,那么就会被外界的力量所摧毁,然后重建一个新的系统,进行一次权力的重组,以及人力和物力的分配。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控制局面,顺利的上位。唐末的黄巢之乱,可以说是大唐末年

  • 宰相奉旨征讨黄巢,得知夫人追来后问:咋办?手下人:不如降黄巢

    历史解密编辑:素意花开标签:黄巢,宰相,王铎,黄巢起义,节度使,朱温

    大唐自安史之乱后,就开始走下坡路。虽期间有号称小太宗的唐宣宗,来了个短暂中兴,却也只能延缓大唐的灭亡时间。终于公元878年,黄巢起义爆发了。这次起义,对大唐的打击是全方位的。比如对老百姓来言,据《旧唐书》载:贼围陈郡三日,关东仍岁无耕稼,人饿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而唐军呢?也很惨,《新唐书

  • 黄巢落第之后是怎么做的,直接造反妄图推翻唐朝的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黄巢,唐朝,长安,平定,唐僖宗,安史之乱

    唐朝无疑是中国古代中一个极其耀眼的朝代,但是唐朝自安史之乱之后一直在走下坡路,虽然出现了几次小的中兴,但还是不能挽回唐朝的颓势。直到黄巢的出现,让唐朝更是雪上加霜。黄巢出身在贩卖私盐的家庭,家庭比较富足,所以黄巢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据说黄巢五岁的时候就能作诗,但是黄巢成年之后多次科举,但皆名落孙山,于

  • 从唐入宋之殇75:满城尽带黄金甲,六十老汉黄巢梦圆长安

    历史解密编辑:星星走丢了标签:黄巢,长安,节度使,大将

    唐广明元年(880年),十二月初五,长安人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迎接着未知的命运。一大早,城里就传开了,昨晚皇帝跑了,大魔头黄巢马上就要来了。满大街都是慌乱不堪的人群,大部分是商人、贫民、乞丐。还有一部分人,昨天还是朝廷命官、达官贵族,今天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被皇帝抛弃了,比街头的乞丐也强不了多少。企业垮

  • 黄巢是一个“杀人狂魔”,却影响深远,铲除了为祸上百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黄巢,皇帝,黄巢起义,杀人狂魔,士族,毒瘤,军事制度,唐朝,食盐

    稍微了解过历史的人就会知道黄巢这个人,此人在历史上的知名度还算可以,对于此人,大多数都是负面的。比如说《旧唐书》中记载了一件事,黄巢发动起义后,攻进了长安城,之后就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屠城。这种屠城行为在历史上并不多见,由于黄巢的屠城,当时长安城的百姓是苦不堪言。不够,黄巢也是起义军中的领袖,更是抗击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