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孟浩然:好友与美酒在我生命中不可或缺

孟浩然:好友与美酒在我生命中不可或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中国财富网 访问量:2969 更新时间:2023/12/13 8:41:53

孟浩然,一位备受李白推崇的诗人。

李白将对孟浩然的仰慕之情全部写到了《赠孟浩然》中:

痴情的迷弟李白一生为偶像孟浩然写了五首诗,然而无情的孟浩然却没有回一首。

为什么备受后人崇拜的李白这么不受孟浩然待见?原因很简单,当时李白的咖位不够。孟浩然的朋友圈相当豪华,与大唐文坛高度重叠,相较于久负盛名的张说张九龄王维等文坛大家,此时的李白就是个刚出道的小透明。

孟浩然交友广泛,朋友圈中既有开元名相张说、张九龄,也有“诗仙”李白、“诗佛”王维、“诗狂”贺知章、“七绝圣手”王昌龄,还有隐士“白云先生”王炯、高僧湛然法师等。

孟浩然的朋友圈众星云集,一方面是因为盛唐时期才子层出不穷;另一方面离不开当时文坛领袖张说的大力培养和提拔新人。张九龄、贺知章、王维等人都曾得到过张说的提携。

张说一生三次拜相,文学造诣很高,文章构思精妙、用词俊丽;诗词被玄宗誉为“当朝师表,一代词宗”,文坛影响力极强。张说对初唐文风进行了革新,摒弃前朝重辞藻轻内容的文风,大力推广集风雅、风骨和实用性于一身的文风。

而孟浩然深受陶渊明谢灵运的影响,文风清淡自然、情景交融,与张说倡导的撰文作赋要据实写意的观点一致,因此备受张说赏识。

(来源:摄图网)

张说很喜欢孟浩然,与他成为忘年交,还曾陪他畅游君山岛、洞庭湖、汨罗江。后来张说在担任幽州都尉时,还邀请孟浩然前往幽州游历,为孟浩然增加了边塞生活经历。

开元文坛的另一位领袖张九龄也很欣赏孟浩然。

张九龄是在帝都长安的一个诗会上认识孟浩然的。诗会上,孟浩然凭借“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力压其他诗人,给张九龄留下了深刻印象。

之后,孟浩然趁热打铁给张九龄写了求职诗《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张九龄看后欣然将孟浩然纳入麾下,成为自己的幕僚。

孟浩然的好友众多,但只有王维被他认为是“知音世所稀”。虽然他比王维大了12岁,但两人之间并没有代沟,反而志趣相投,共同开创了山水田园诗派。

孟浩然和王维不仅互相写诗相赠,在孟浩然想入仕的时候,王维也积极帮他想办法,曾经将孟浩然引荐给玄宗。后来在听到孟浩然去世的噩耗后,王维写下了《哭孟浩然》,并凭着记忆为孟浩然画了肖像画。

孟浩然的知音是王维,但他的“生死之交”却是王昌龄

孟浩然与王昌龄都是不走寻常路的人。与大多数学子在参加科举考试前苦读不同,王昌龄在嵩山学道,孟浩然在鹿门山隐居。

他俩都在边塞生活过,并且科举之路都不太顺利。相似的经历让二人关系非常好。因此,在王昌龄被贬岭南途经襄阳时,孟浩然拖着病体为王昌龄摆酒设宴。转年又在王昌龄遇赦北归之时,更是不顾大病初愈和医嘱,与王昌龄开怀畅饮、诉说离情。

最终在送别王昌龄后,孟浩然旧病复发,与世长辞。

孟浩然受父亲影响,认为武则天统治的武周朝廷非正统,因此武则天在位时期他一心在家读书,没有参加科举考试。直到“神龙政变”中宗李显复位后,孟浩然才首次参加科举考试。

孟浩然的县试成绩优异,但因为偶像张柬之受到政治迫害病死在流放途中,他毅然决定通过罢考府试来为张柬之鸣不平。

在过了20多年的隐居生活后,孟浩然终于等到他心中的明主玄宗李隆基登基,于是他“酒酣白日暮,走马入红尘”。

哪知前脚入红尘,后脚就跌到,孟浩然进士考试落榜了。40岁的孟浩然没有死磕科举考试,转而寻求通过举荐入仕。

多年认真经营的朋友圈发挥了巨大作用。

身居高位、与玄宗说得上话的张说、袁仁敬、贺知章等人纷纷帮孟浩然举荐。特别是张说,凭着曾为帝师,更是多次向玄宗推荐孟浩然。但玄宗很有主见,并没有因为亲信推荐就赐予孟浩然官职。

眼见入仕无望,孟浩然内心愁苦。王维为了安慰他,将他偷偷带入自己的办公室边喝酒边开导。不幸的是被大老板玄宗抓包了,但王维借此将孟浩然引荐给了玄宗。

(来源:摄图网)

玄宗对于备受众人推崇的孟浩然很感兴趣,就让他背一首近日的作品来了解一下他的水平。

然而酒后脑子不甚清醒的孟浩然背了《岁暮归南山》:

玄宗听后大为恼火,因为孟浩然竟敢将他求职不成功的锅甩给自己,不是明主弃他,而是他没本事通过科举考试入仕。于是玄宗就让孟浩然“南山归敝庐”了。

然而这次喝酒误事并没有让孟浩然长记性,并最终导致他彻底与仕途无缘。

虽然孟浩然被玄宗赶出了京城,但他的好友们依旧努力想办法让他入仕,对此孟浩然很是感激:“犹怜不才子,白首未登科”。

此时恰巧韩朝宗手里有推荐名额,就打算推荐孟浩然。于是孟浩然再次来到了京城。

自从上次离京后,孟浩然一直非常记挂京中好友,但在没有即时通讯的唐朝,靠书信与好友沟通极其不方便。好不容易来了京城,孟浩然自然不可能一直待在客栈中等着皇帝的召见,而是经常与京中好友聚会。

奈何人缘太好,天天参加各种party,以至于玩high了的孟浩然忘记了与韩朝宗约定的引荐日子。

引荐当日,韩朝宗等不到孟浩然,就派仆人去寻他。结果韩朝宗的家仆在一个小酒馆里发现了正在与好友喝酒聊天的孟浩然。

喝高了的孟浩然拒绝参加此次引荐,并满不在乎地说,“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孟浩然彻底绝了入仕的念头后就返回了湖北老家,过起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陶渊明同款田园生活。

孟浩然将自己的田圃打理的很好,里面种了各种果蔬,自己吃不掉就送与邻居。他居住的草庐旁有一片桃林,每逢桃花盛开之时,粉红的花朵开满枝头,煞是好看。

半隐居状态的孟浩然日子过得很惬意,每日睡到自然醒,然后去打理田圃。一日,孟浩然看到满地落花,不由得吟诵起早年在鹿门山隐居时作的《春晓》:

孟浩然并没有一直宅在家里,会经常外出游玩。有一次,他应老友邀请前去拜访。好友相聚的场面让孟浩然很是感慨,于是提笔写下了《过故人居》:

初读孟浩然的田园诗会觉得平淡不够惊艳,但细品之下别有洞天。

(来源:摄图网)

孟浩然受佛教参禅和道家清静无为思想的影响,通过回归大自然达到内心平静。他写诗不用华丽的辞藻,而是用质朴的语言,但诗作并不寡淡,反而具有独特的韵味。

清朝著名学者沈德潜称孟浩然的诗,“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

孟浩然的田园生活在返璞归真中实现了天人合一,他更为山水田园诗构筑了远离世俗名利的精神家园,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第一人。他上接东晋陶渊明,下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让此前“非主流”山水田园诗成为诗歌中的重要一派。

孟浩然的经历为后来的文人提供了另一种活法,读书可以修身、齐家,但不一定要治国、平天下。达可以像张说、张九龄那样指点江山、推陈革新的“兼济天下”,穷则可以像孟浩然这样回归自然、寄情山水的“独善其身”。

孟浩然一生离不开酒,非常享受与友人喝酒相聚的时光。与朋友相见时,“壶酒朋情洽,琴歌野兴闲”,怀念朋友时,“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倾慕孟浩然的李白前来拜访时,拎着家乡的“重碧酒”。此蜀地美酒诞生于长江之源戎州(今宜宾),以多种粮食酿成,入口甘美,各味谐调,味道醇厚。此酒见证了孟浩然与李白的友情,见证了孟浩然的诗酒年华。

如今,重碧酒经由宋代姚子雪曲、明代杂粮酒,已演化成享誉全球的世界名酒五粮液。岁月在变,五粮液浓香醇厚的口感、精益求精的匠心、天人共酿的理念始终未变,成为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

(来源:摄图网)

孟浩然一生长居湖北襄阳,在他的影响下,襄阳出现了众多山水田园诗人,如《枫桥夜泊》作者张继、被唐玄宗誉为“诗人之首出,作者之冠冕”的席豫,成为长江文脉“重镇”。位于长江起点的五粮液,作为酒文化与长江文化的赓续者,以醇厚滋味致敬孟浩然豪放酒魂,致敬传承至今的长江文脉。

执笔:张琰君

统筹:李耀威 闫梅

编辑:吴芃

监制:雨天

更多文章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10首孟浩然诗,美到极致

    历史解密编辑:散文诗歌诗词悦读标签:孟浩然,江清月,诗作,此诗,诗人

    赏析古典诗文,聆听先贤心声,感受如画意境!古诗文赏析,与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编辑整理:盛唐辉煌有人说,想读清淡自然的诗,应该读谁的作品呢?那必须是孟浩然呀。作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孟浩然和王维合称为“王孟”。细读孟浩然的诗作,只觉清新空灵。孟浩然最会捕捉生命中的诗意感受,简净的文字,疏淡的语

  • 孟浩然的自荐诗,大气磅礴,五律之冠

    历史解密编辑:每天读文史标签:孟浩然,张九龄,王维,唐诗,五律

    字数:1119,聆听阅读时间:约9分钟-有音频,更精彩-(点击音频,即可收听)主播小康王维、孟浩然无疑是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两面旗帜,并称"王孟",代表了这一诗派的最高成就。但是,有一种说法认为:就盛唐山水田园诗而言,孟浩然才是山水精神的第一人,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就从孟夫子的代表作,也是被誉为唐诗五律之

  • 李白为什么杀死孟浩然?

    历史解密编辑:花儿街参考标签:李白,孟浩然,杜甫,王昌龄,静夜思

    花儿街 参考 · 出品作者 | 林默去年那些在考虑要不要all in 直播的公司,此刻在干嘛?答:all in 数字化。黄仁宇批评中国社会历来缺乏数目字管理。近几年,仿佛是这一论断突然激怒了中国企业,数字化成建制地铺天盖地而来。现在正飘过主席台的,是阿里云代表队,紧跟着它飘的,是华为云的健儿们……仿

  • 孟浩然最经典的10首唐诗,春晓落花,月照孤舟,最美不过山水田园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世界标签:孤舟,王维,李白,唐诗,唐朝,诗人,孟浩然,张九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胸藏文墨怀如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加店长微信shiyi0395,进群领福利!他是唐代最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之一,他和李白、王维、王昌龄都有结交,他终身归隐,留下一段隐逸的佳话,他是李白的偶像,他是孟浩然。在盛唐诗坛,孟浩然如一股山间清风,带来了清淡自然的诗风。读孟浩然的诗作,犹如在看一幅清雅的书画,沁人

  • 孟浩然送别好友,写了首20字小诗,却留下一个令人不解的千古难题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孟浩然,诗人,平生,赠剑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在古代,剑是君子的象征。君子佩剑不轻易赠人,一旦赠剑便代表着二人知己相惜的情义。《史记》中就记载了一则“季札挂剑”的故事: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季札挂剑,便是古代君子赠剑的

  • 孟浩然很经典的一首诗,短短4句气势十足,金句频出

    历史解密编辑:沉醉古诗文标签:孟浩然,王维,李白,王昌龄,与诸子登岘山,岘山

    空青写人性一针见血,写生活真知灼见。将古诗词之美带给全世界。【引】孟浩然有一首极为著名的五律,起笔四句大开大合,写尽了人生今古、江山社稷。带着雄豪的气魄走笔如龙,最终,却以呼天抢地的一哭收尾。不知道这样形容,大家能不能猜出来是哪首诗?孟浩然写自己哭的诗篇其实并不多,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他是清高的隐士

  • 孟浩然的最后一天:想起李白王维老死不相往来,不由潸然泪下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孟浩然,李白,王维,王昌龄,陶渊明,贺知章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仲夏,烈日炎炎,蝉鸣不歇。襄州襄阳城一所民居内,孟浩然躬卧在床,呻吟连连。背上复发的毒疮令他疼痛难忍,襄阳城名医就在身边,却束手无策。忽然间,孟浩然大叫一声,倒在床上。武后永昌元年(689年)初冬,飞雪飘零,武后为了篡唐,大开杀戒,陈子昂上书道,盛世哪来这么多乱臣贼子,希望陛

  • 有趣的孟浩然:一生败在两顿酒上,一顿没了官,一顿丢了命

    历史解密编辑:廊人标签:李白,王维,诗人,唐朝,孟浩然,王昌龄,张九龄,唐玄宗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槐序姑娘,这里有最美古诗词提起孟浩然,一定会想到他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首接近于“白话”的诗,寥寥数语,却构架出了一幅生动优美的春景图。可见,好诗是无须用力着墨的。彼时,孟山人正和好友张子容在鹿门山隐居。也许你会奇怪,那会儿他才二十郎当岁,怎

  • 在与长安诸才子文斗,孟浩然只用了两句诗,就让众人主动弃笔认输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孟浩然,王维,李白,苏轼,白居易,张九龄,唐玄宗,文斗,唐朝,艺术家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与王维齐名,合称“王孟”。生前在诗坛上就享有极高赞誉,被诗仙李白视为偶像。李白曾写过多首诗歌称赞孟浩然 ,诗圣杜甫同样喜欢他,曾有诗云:“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宋代苏轼虽然认为孟浩然“韵高而才短”,但是依然承认,他的诗风清丽,而且多次在自己的诗中提及孟浩

  • 孟浩然才华惊艳绝世,与长安诸才子文斗,两句诗就让众人弃笔认输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孟浩然,李白,王维,张九龄,唐玄宗,杜甫,苏轼,艺术家,唐朝

    《新唐书》中记载,孟浩然“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很多人读到这句话后,都认为他单纯只是喜欢田园山水,所以才选择过隐逸生活。比如在“诗仙”李白的眼中,孟浩然就是一位“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的潇洒隐逸者。但是事实上,孟浩然选择隐居,只是迫不得已。孟浩然少年时代家境贫寒,他苦读诗书,却一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