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与长安诸才子文斗,孟浩然只用了两句诗,就让众人主动弃笔认输

在与长安诸才子文斗,孟浩然只用了两句诗,就让众人主动弃笔认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烨青衣 访问量:2720 更新时间:2024/2/16 19:43:41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与王维齐名,合称“王孟”。生前在诗坛上就享有极高赞誉,被诗仙李白视为偶像。

李白曾写过多首诗歌称赞孟浩然 ,诗圣杜甫同样喜欢他,曾有诗云:“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

宋代苏轼虽然认为孟浩然“韵高而才短”,但是依然承认,他的诗风清丽,而且多次在自己的诗中提及孟浩然的名字。

比如他在《次韵朱光庭初夏》中的“卧闻疏响梧桐雨,独咏微凉殿阁风”,前半句就是直接化用了孟浩然的名句——“疏雨滴梧桐”。

孟浩然这一名句被记载在《全唐诗》第6卷中,一共只有10个字。相传是他初上京城,在太学中与长安诸才子文斗时创作的。

虽然只是残句,可是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张九龄和王维等人的注意。那么,孟浩然的诗中到底写了什么,为什么会引起大家的注意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

一、孟浩然《断句》

《断句》——唐·孟浩然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这一句诗的大意是说:几片轻轻浅浅的云,飘浮在银河之间。几滴疏疏落落的雨,自梧桐树叶上滑落。

孟浩然的这一句诗,完全能够作为他一生诗风的代表。他的风格,从此以后几乎就再也没有改变过。

孟浩然的《断句》走红以后,有人尝试给它补足成为完整的诗歌。比如说其中一首写道: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西风拂古曼,对饮话悠然。

也有人把后两句改成,“素手点芙蓉,谪仙吟莲峰”等等,但是看来看去都有点狗尾续貂的意思,非常俗气。

为什么它们都配不上孟浩然的原句呢?因为孟浩然这这一句诗中,把对景物的描写推到了极致,他似乎并不关心诗歌的“潜台词”,只着眼于描写的艺术表现力。

比如说这句诗里面的“微”、“淡”、“疏”、“滴”字,用得都非常好。无论是“河汉”的高广幽渺,还是“梧桐”的高洁坚贞,都令人读后回味无穷,这大概就是苏轼所谓“韵高”的本意。

那么,苏轼所谓的“韵高”是什么?前人认为是指诗歌的余味,也就是说诗句当中含有无穷的意味,也可理解为包含了无穷的意象。

既是在说这个,又是在说那个,仿佛都还说得过去,颇耐人寻味。并且它的意象都是非常高雅、美好的。好像战国典故中,韩娥美妙的歌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孟浩然的诗歌用词是比较脱俗的,他不会滥用常见的修辞,没有什么陈腔滥调,更没有一丝丝尘世间的烟火俗气。

比如白居易写过“雨滴梧桐山馆秋”,李清照在《声声慢》中也曾用过“梧桐更兼细雨”,宋人范浚也有“萧骚疏雨打梧桐”的句子。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为什么李白喜欢孟浩然的诗了。

因为李白也是一个想象力丰富,性格浪漫的人,他心里成天想的都是求仙访道。他对尘世间的那种锅碗瓢盆啊,油盐柴米并不太关心,刚好孟浩然写诗从来不提及那些“俗物”。

不过,尽管孟浩然的诗风很“仙”,但是这并不代表现实主义的诗人就不能向他学习。其实杜甫、白居易,也很欣赏孟浩然。

后世的人经常拿王维和孟浩然来“掐架”,可事实上王维也很喜欢孟浩然,因为最早就是他想把孟浩然引荐给唐玄宗。后来王维画了一幅“孟浩然骑驴图”,在元代又把孟浩然“炒红”了。

二、倒霉的“盛世布衣”

《新唐书》中介绍孟浩然,说他是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一直隐居在鹿门山这个地方,到了40岁的时候才想起来要到京城里谋求当官。

为什么孟浩然要过了四十岁,才开始去求官呢?原来是因为在唐代早期,科举制度还不是很成熟,一般人如果得不到推荐的话,那么基本没有机会去参加科考。

所以,孟浩然不可能像后世的那些读书人一样,从小就开始寒窗苦读,随时准备应考。

孟浩然喜欢交朋友,因为诗写得好,在家乡出了名,也认识了像李白这样的大诗人。他们对孟浩然的才华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给了他出仕的信心。

另外,当时孟浩然家里的条件并不是太好,他为了奉养他的母亲,于是就产生了出仕当官的想法。等到他“太学赋诗”,凭《断句》一举成名之后,王维和张九龄等人都很欣赏他。

王维当时在宫中当了官,经常把孟浩然叫到宫里和自己一起研究古代的文学和音乐。还有一次唐玄宗来了,孟浩然躲避不及,就藏到了床底下。

结果被发现以后,王维顺水推舟,向唐玄宗推荐了他。唐玄宗就说,自己也听过这个孟浩然的名字,知道他很有才华。

于是唐玄宗就想考一考他,让他现场作诗。没想到孟浩然写了那首著名的“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激怒了唐玄宗。

唐玄宗就说:明明是你自己不来考科举,为啥怪我呢?你这么不得了,我也不敢用你啦,你就自个儿隐居南山去吧!从此以后,孟浩然就再也没有机会出仕了。

苏轼虽然不太看得上孟浩然的才学,但是他仍然很喜欢孟浩然清丽的诗风,后来他多次写诗提到了孟浩然。

有一次,苏轼看到一处很清幽的风景,于是就写了一首诗说:目尽孤鸿落照边,遥知风雨不同川。此间有句无人见,送与襄阳孟浩然。

意思是说,这么美好的风景却没有人发现并歌颂它,太可惜了!我要把这片风景送给孟浩然。为什么一定要送给孟浩然呢?因为只有他的清丽诗句,才能把这片风景的美描绘出来。

结语

文学作品一定要有思想性吗?现在的文学家们似乎并不认同。

古代中国人讲究“文以载道”,所以读到一首诗时,除了欣赏它的修辞和音韵之美,还会追究诗背后隐藏着的对人生、对世界的哲学思考。

孟浩然的诗,是出了名的“没思想”,而他就是好写清句丽句,所以宋代的人对他的诗评价相对较低。

现在的人一般认为,文学是讲究艺术性的。有些诗歌和文章,看上去并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但是它仍然有其艺术价值。

后代的人们一样可以从这样的诗文中汲取英华,来进行全新的再创作,也许这就是孟浩然十字《断句》被后代文人竞相模仿的真相了。

更多文章

  • 孟浩然才华惊艳绝世,与长安诸才子文斗,两句诗就让众人弃笔认输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孟浩然,李白,王维,张九龄,唐玄宗,杜甫,苏轼,艺术家,唐朝

    《新唐书》中记载,孟浩然“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很多人读到这句话后,都认为他单纯只是喜欢田园山水,所以才选择过隐逸生活。比如在“诗仙”李白的眼中,孟浩然就是一位“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的潇洒隐逸者。但是事实上,孟浩然选择隐居,只是迫不得已。孟浩然少年时代家境贫寒,他苦读诗书,却一直没有

  • 诗隐孟浩然:如果有来生,我再也不想喝酒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风文史标签:王维,李白,玄宗,皇帝,诗隐,唐朝,诗人,孟浩然,王昌龄,张九龄,千古名句,如果有来生

    唐代大诗人李白一生恃才傲物,在当时世上没几个人他能看得顺眼,但他却对一个布衣终生的人非常崇拜,为他写下很多首诗。这个人就是“风流天下闻”的孟浩然。可在那个读书人学而优则仕的盛世中,孟浩然却至死都没有谋个一官半职,这是为何呢?这也怨不得别人,只能怨孟浩然自己太贪杯,以至于他一生就毁在几顿酒上。如果有来

  • 不是封城!西安今起7天临时管控,发放“孟浩然”版核酸凭证

    历史解密编辑:澎湃新闻标签:孟浩然,西安,封城,西安市,核酸

    7月6日零时起,西安全市实行7天临时性管控措施。当日起,西安公共场所暂停营业、暂停堂食,碑林区等西安多地继续开展核酸检测。届时,将发放卡通贴纸,贴纸人物为我国著名诗人孟浩然。7月6日,西安,灞桥区一小区内,居民在进行核酸检测。人民视觉 图7月6日,西安,灞桥区一小区内,居民在进行核酸检测。统一发放唐

  • 孟浩然的封神之作,却以失败告终,其中两句千年来无人能超越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诗人,杜甫,李白,王维,唐朝,千古名句,孟浩然,张九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盛唐名家,以李杜王孟四人对诗坛的影响力最大。而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四人中以孟浩然最为年长,算是盛唐诗坛的带头大哥了。而且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创作山水是的诗人,是山水田园诗派的先行者,也算是王维的导师了。他的诗往往不饰雕饰,深得超妙自然之趣。孟浩然也是四人中“不得志”的带头大哥,一生求入仕而不得。科

  • 孟浩然乘凉,写下一首夏日诗,温柔而治愈,中间10个字美到灵魂里

    历史解密编辑:古典文学和诗词标签:孟浩然,温柔,鸣琴,李白,荷风

    夏天时,什么时候最舒服?那一定是早晨。汪曾祺说:空气很凉爽,草上还挂着露水,蜘蛛网上也挂着露水,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汪曾祺说:夏天的早晨舒服。而孟浩然说:夏天的傍晚也舒服。不信,你来看孟浩然的这首诗。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

  • 提到孟浩然,你首先想到的是哪首诗?孟浩然水平最高的5首诗

    历史解密编辑:七喜文学标签:孟浩然,王维,李白,张九龄,杜甫

    孟浩然,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尤其擅长写五言诗,和王维齐名,人称“王孟”。孟浩然流传下来的好诗不少,那其中最精彩的“压卷之作”是哪首?我认为有5首诗有这个资格,这些诗可以并称为孟浩然的“压卷之作”。第1首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孟浩然最经典的一首诗,其中两句气势磅礴,惊艳了整个盛唐诗坛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孟浩然,王维,杜甫,盛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盛唐名家,以李杜王孟四人对诗坛的影响力最大。而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四人中以孟浩然最为年长,算是盛唐诗坛的带头大哥了。而且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创作山水是的诗人,是山水田园诗派的先行者,也算是王维的导师了。他的诗往往不饰雕饰,深得超妙自然之趣。孟浩然也是四人中“不得志”的带头大

  • 孟浩然最出风头的诗,一字为题,两句妙传千古,令人叹服

    历史解密编辑:茶余饭后思标签:孟浩然,王维,李白,杜甫,唐玄宗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欢迎关注槐序,这里有最美古诗词- 有趣的孟夫子 -总结孟浩然的生平轶事,两句话就足够了:一生毁在两顿酒上,一顿丢了官、一顿要了命。尽管如此,孟夫子还是得天下人爱戴,尤其是诗仙李白,简直可以说是孟浩然的“小迷弟”。初见孟浩然时,李白写下了: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然而辞别杜甫时,李白

  • 古茶诗解析:孟浩然《清明即事》

    历史解密编辑:东方青牛君标签:诗歌,诗人,唐朝,孟浩然,全唐诗,白居易,古茶诗,清明即事,千古名句

    大家好!我是青牛君,热爱中国茶,打造传世品。本文为原创作品,欢迎转载分享。本文包含:中国诗歌与茶诗/孟浩然其人/主要茶诗作品/创作背景/原诗及注释中国诗歌与茶诗诗歌在中国已绵延数千年。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出现,为后世诗歌创作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和艺术底蕴。我国诗歌史上也诞生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佳作和

  • 一日一花一诗:孟浩然和杨梅

    历史解密编辑:榆木斋标签:杨梅,王维,李白,杜甫,诗人,唐朝,孟浩然,千古名句,一日一花一诗

    《裴司户、员司士见寻》【唐】孟浩然府僚能枉驾,家酝复新开。落日池上酌,清风松下来。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谁道山公醉,犹能骑马回。注:司户、司士:唐朝官职名,在唐代前期,采用州、县二级制。州的长官为刺史,其下属僚佐主要有上佐、判司和录事参军。其中判司指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六参军,与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