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孟浩然才华惊艳绝世,与长安诸才子文斗,两句诗就让众人弃笔认输

孟浩然才华惊艳绝世,与长安诸才子文斗,两句诗就让众人弃笔认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行走的荷尔 访问量:4392 更新时间:2024/2/16 19:44:00

《新唐书》中记载,孟浩然“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很多人读到这句话后,都认为他单纯只是喜欢田园山水,所以才选择过隐逸生活。

比如在“诗仙”李白的眼中,孟浩然就是一位“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的潇洒隐逸者。但是事实上,孟浩然选择隐居,只是迫不得已。

孟浩然少年时代家境贫寒,他苦读诗书,却一直没有办法找到贵人举荐自己。于是他只能一直隐居在鹿门山中学习“纵横之术”,想要等待机会结识贵人。

然而这一等,等到了三十多岁,可以帮助孟浩然的贵人还是没有出现。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首《田园作》,诗云:

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我居住在远离尘喧的茅屋里面,借着祖先的恩荫,怡养自己恬静、素淡的心性。选择了合适的归隐者家园后,我还在门前还种植了一千株果树。

每日感叹时光流逝,已经三十多岁了,还没有当官的际遇。现在不管是读书,还是练剑,都已经太晚了。就好像一个人在临近落日时分,独自在墓园里散步。

每天早上一醒来,就满怀忧愁,整日呆坐在家中,一句话都不想说。只羡慕那些一飞冲天的仙鹤,不肯学在庭园中争食的鸡鸭。

然而眼都望穿了,也迈不进宫殿的大门,最后只能在山野里砍柴、唱歌。乡野里没有我的知音,朝中也没有我的故友和亲朋。谁能为我这个唐代的“杨雄”,向皇帝进荐《甘泉赋》呢?

孟浩然《断句》的故事

于是就这样,孟浩然不再甘心继续留在山中,他骑着驴子出了鹿门,开始过起了四处干谒的生活。开元十五年,孟浩然骑驴上了长安,当时他已经在江、楚二地小有名气了。

所以一到了长安后,孟浩然就“驴不停蹄”地跑去参加了长安的才子聚会。因为已经年过四旬,又是从小地方来的寒酸书生,在场的才子大多看不起他。

于是孟浩然当场写下了著名的《断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凭借这两句诗,孟浩然惊艳全场,让众才子弃笔认输,这件事后来还被传为了千古佳话。

那么,为什么孟浩然这两句诗会大出风头呢?这主要是因为,当时长安诸才子正以“联句”为乐。这种文化娱乐活动,比的是即兴作诗,才子们要在规定的时间里创作出诗句。

然而,写诗却是一件耗时又耗力的事情。那么,写出一个佳句,大概要多少时间呢?晚唐的贾岛说:“三年得两句,一吟双泪流。”

这当然是夸张,不过最起码我们可以肯定,在才子聚会上即兴创作,是很难出好句的。然而孟浩然最终却凭“急智”做到了,他不但写出了两句好句,并且这两句诗还写得非常工整。

诗中以“云”对“雨”,是气象学名词对名词;“微”对“疏”,是程度副词对程度副词;“淡”对“滴”是动词对动词。所以这一个对句,算是对仗工整的。

除此以外,这两句诗选取的自然意象,虽然并不涉及深刻的内涵,但是显得清新旷远,让人过目难忘。后来孟浩然的诗在宋代声名大噪,连李清照也要借他的“疏雨滴梧桐”去填词。

经过这件事以后,孟浩然得到了张九龄王维等人的赏识。但是,这对他的仕途并没有什么帮助。因为科考并不只是考试写诗,何况他的诗歌风格在盛唐时,并不受欢迎。

随后,孟浩然参加科举,以名落孙山收场。王维爱惜他的才华,把他邀请到宫中,与自己一道研究音律。相传有一次唐玄宗来找王维,撞见了孟浩然,于是请他即兴写一首诗。

孟浩然不知道哪根筋不对,马上写了那首我们都背过的《岁暮归南山》。因为诗中有“不才明主弃”一句,惹到唐玄宗大怒,就把他赶走了。

但是孟浩然离开皇宫后,并没有马上回到鹿门山的家中。因为他毕竟还是一名儒家的知识分子,圣贤书告诉他,读书人的目标就是学以致用,为天下人谋福祉。

于是,孟浩然又写了那首让我们背过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在诗中对丞相张九龄说:现在是一个盛世,我却只能端坐在家中,什么也干不了,这让我感觉十分羞耻。

张九龄本来就对孟浩然有好感,于是就安排他到自己手下工作。然而孟浩然干了没多久,就因为背疽发作,辞官游历四方,最后真的回到山间去隐居了。

以上的故事,涉及唐玄宗的部分,恐怕不是实情。如果孟浩然真的是因为激怒了唐玄宗,才被赶出宫来的,那么他后面必定不好意思再去找张九龄给自己安排工作了。

同时,张九龄明明知道唐玄宗不喜欢孟浩然,自然不可能去冒犯天威给孟浩然安排工作。所以真实的情况是,孟浩然的诗在盛唐时期并不是很受欢迎。

对于孟浩然的生平,苏轼曾经在《赠写真何充秀才》中做过总结:

又不见雪中骑驴孟浩然,皱眉吟诗肩耸山。饥寒富贵两安在,空有遗像留人间。

孟浩然生平的经历,不管是饥寒,还是富贵全都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了。苏轼认为,当时导致他声名大噪的,并不是他的那些好诗,而是王维画的“孟浩然骑驴图”。

结语

孟浩然的诗风纯净自然,清新旷远,但是他的诗歌并没有什么深刻的内涵。

与此同时,孟浩然的诗既不像李白那样想象力丰富,神采飞扬;也不像杜甫的诗那么沉郁顿挫,关心时事。所以很不对古人的胃口,这恐怕也是导致他科举不能中举的一个原因吧。

不过诗歌本来是属于艺术,艺术并没有固定的创作范式,也不追求什么“文以载道”。一首诗只要能让读诗的人感受到当中的美,它就是一首好诗。

在这一点上,还要数李白是孟浩然的“知音”。因为李白、杜甫对孟浩然的赞美与推崇,再加上宋人对诗歌审美的根本转变,孟浩然的诗越来越受欢迎。

不光李清照等名人开始借鉴孟浩然的《断句》来填词,甚至还有不少人想要给《断句》“续尾”。但是除了孟浩然本人以外,再也没人能写出同样清灵旷远的佳句了。

更多文章

  • 诗隐孟浩然:如果有来生,我再也不想喝酒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风文史标签:王维,李白,玄宗,皇帝,诗隐,唐朝,诗人,孟浩然,王昌龄,张九龄,千古名句,如果有来生

    唐代大诗人李白一生恃才傲物,在当时世上没几个人他能看得顺眼,但他却对一个布衣终生的人非常崇拜,为他写下很多首诗。这个人就是“风流天下闻”的孟浩然。可在那个读书人学而优则仕的盛世中,孟浩然却至死都没有谋个一官半职,这是为何呢?这也怨不得别人,只能怨孟浩然自己太贪杯,以至于他一生就毁在几顿酒上。如果有来

  • 不是封城!西安今起7天临时管控,发放“孟浩然”版核酸凭证

    历史解密编辑:澎湃新闻标签:孟浩然,西安,封城,西安市,核酸

    7月6日零时起,西安全市实行7天临时性管控措施。当日起,西安公共场所暂停营业、暂停堂食,碑林区等西安多地继续开展核酸检测。届时,将发放卡通贴纸,贴纸人物为我国著名诗人孟浩然。7月6日,西安,灞桥区一小区内,居民在进行核酸检测。人民视觉 图7月6日,西安,灞桥区一小区内,居民在进行核酸检测。统一发放唐

  • 孟浩然的封神之作,却以失败告终,其中两句千年来无人能超越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诗人,杜甫,李白,王维,唐朝,千古名句,孟浩然,张九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盛唐名家,以李杜王孟四人对诗坛的影响力最大。而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四人中以孟浩然最为年长,算是盛唐诗坛的带头大哥了。而且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创作山水是的诗人,是山水田园诗派的先行者,也算是王维的导师了。他的诗往往不饰雕饰,深得超妙自然之趣。孟浩然也是四人中“不得志”的带头大哥,一生求入仕而不得。科

  • 孟浩然乘凉,写下一首夏日诗,温柔而治愈,中间10个字美到灵魂里

    历史解密编辑:古典文学和诗词标签:孟浩然,温柔,鸣琴,李白,荷风

    夏天时,什么时候最舒服?那一定是早晨。汪曾祺说:空气很凉爽,草上还挂着露水,蜘蛛网上也挂着露水,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汪曾祺说:夏天的早晨舒服。而孟浩然说:夏天的傍晚也舒服。不信,你来看孟浩然的这首诗。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

  • 提到孟浩然,你首先想到的是哪首诗?孟浩然水平最高的5首诗

    历史解密编辑:七喜文学标签:孟浩然,王维,李白,张九龄,杜甫

    孟浩然,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尤其擅长写五言诗,和王维齐名,人称“王孟”。孟浩然流传下来的好诗不少,那其中最精彩的“压卷之作”是哪首?我认为有5首诗有这个资格,这些诗可以并称为孟浩然的“压卷之作”。第1首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孟浩然最经典的一首诗,其中两句气势磅礴,惊艳了整个盛唐诗坛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孟浩然,王维,杜甫,盛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盛唐名家,以李杜王孟四人对诗坛的影响力最大。而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四人中以孟浩然最为年长,算是盛唐诗坛的带头大哥了。而且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创作山水是的诗人,是山水田园诗派的先行者,也算是王维的导师了。他的诗往往不饰雕饰,深得超妙自然之趣。孟浩然也是四人中“不得志”的带头大

  • 孟浩然最出风头的诗,一字为题,两句妙传千古,令人叹服

    历史解密编辑:茶余饭后思标签:孟浩然,王维,李白,杜甫,唐玄宗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欢迎关注槐序,这里有最美古诗词- 有趣的孟夫子 -总结孟浩然的生平轶事,两句话就足够了:一生毁在两顿酒上,一顿丢了官、一顿要了命。尽管如此,孟夫子还是得天下人爱戴,尤其是诗仙李白,简直可以说是孟浩然的“小迷弟”。初见孟浩然时,李白写下了: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然而辞别杜甫时,李白

  • 古茶诗解析:孟浩然《清明即事》

    历史解密编辑:东方青牛君标签:诗歌,诗人,唐朝,孟浩然,全唐诗,白居易,古茶诗,清明即事,千古名句

    大家好!我是青牛君,热爱中国茶,打造传世品。本文为原创作品,欢迎转载分享。本文包含:中国诗歌与茶诗/孟浩然其人/主要茶诗作品/创作背景/原诗及注释中国诗歌与茶诗诗歌在中国已绵延数千年。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出现,为后世诗歌创作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和艺术底蕴。我国诗歌史上也诞生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佳作和

  • 一日一花一诗:孟浩然和杨梅

    历史解密编辑:榆木斋标签:杨梅,王维,李白,杜甫,诗人,唐朝,孟浩然,千古名句,一日一花一诗

    《裴司户、员司士见寻》【唐】孟浩然府僚能枉驾,家酝复新开。落日池上酌,清风松下来。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谁道山公醉,犹能骑马回。注:司户、司士:唐朝官职名,在唐代前期,采用州、县二级制。州的长官为刺史,其下属僚佐主要有上佐、判司和录事参军。其中判司指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六参军,与朝廷

  • 山居秋暝——王维

    历史解密编辑:诗文漫步标签:王维,山居秋暝,渔舟,明月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