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世纪的元年,李白和王维纷纷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或许没有想过,他们的到来,会让一千三百年后的年轻人们爱恨交织。原因很简单:因为几乎每个人的小时候,语文老师都会要求他们背诵李白、王维的诗歌——如果背不起来,后果是很严重的。
不过,当我们长大后会发现:原来,李白和王维的诗歌,在不经意间,教会了我们美感,丰富了我们的审美和涵养。如果仔细研究一下唐朝的历史,我们会发现:这两位年纪一致的大文豪,居然一生没有交集——这其中,原因何在呢?李白和王维李白和王维都是唐朝时期著名的大诗人。不过,他们的人生路,可以说相似但却不同。1、 李白的人生一般认为,李白的祖先和唐朝宗室的祖先是一个宗族。不过,这种说法的可信度并不高。因为最起码对于唐朝人来说,他们并不知道李白还有这么一个宗室的身份,而且如今据官方资料显示李白最有可能是出生于四川江油,与李唐皇室算是八杆子打不着,因此这个说法很有可能是后世的杜撰。
李白出生于武则天当政的时代,不过李白的成长主要是在李隆基在位的时期。少年时候的李白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为人聪明而且十分的有才华。不过李白年轻时候的成就也仅仅是这些而已。因为李白在而立之年的时候,他的身份依旧和自己的名字一样,是一个白丁。他并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功名。这就好比一个从小到大都很聪明的人,虽然也曾努力学习但是就是考不上理想的大学是一样的。李白于是前往长安游历,通过自己在文坛的朋友,准备谋个仕途——因为唐朝的不少文人,包括李白的朋友,都在朝廷做官。李白考虑利用一下自己的人脉资源,也给自己谋个功名。不料,李白费了好大力气,也还是没有实现自己的目的。虽然花了不少钱,但李白在三十一岁的时候,还是没有陷入穷困潦倒的局面——有说法认为李白的家境比较殷实,实际上也确实如此,即便李白一直属于坐吃山空的状态,但他也不会像普通人一样,就陷入家徒四壁的状态。
但他仍旧是不满意的。毕竟百无一用是书生。对于古代的读书人来说,如果不能在朝廷里做官的话,即便再有钱,再不愁吃穿,那可还算是没有出路,不算有出息。大约在李白34岁的时候,李白的人生迎来了转机。李白在有机会让唐玄宗看到自己的作品以后,给唐玄宗写了无数拍马屁的诗歌,此外,李唐皇族宗室,也收到过李白诗歌文章的讴歌。李白确实文笔了得,因此李白得到了唐玄宗的青睐,不过,当唐玄宗决定册封李白为翰林的时候,李白已经43岁了。如果说李白在写作方面是少年有为的话,那么,李白在事业方面,可以说大器晚成。之后李白因为得罪了人,而丢了翰林的差事。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写作当然是副业,做官才是主业。李白当然不愿意就这样断送仕途,更何况自己取得过天子的青睐?结果,他的余生中,在求官的过程中,处处碰壁。最终,在不缺钱却不得志的状态下去世,看起来似乎不太好,但已经算是很多人想过的理想生活了。
2、 王维的人生王维出身于世家大族,他的人生轨迹和李白形成鲜明的对比。王维算是一个不世出的才子。王维除了诗词以外,在书画和音律方面也有巨大的成就。并且由于出身世家大族,在接人待物方面,也让人感到大气、合乎礼节。因此,王维在其15岁的时候,就在京城里被京城的达官显贵所喜爱。其实和达官显贵接触,光有才华还不行。李白也有才华,但却因为锋芒毕露得罪了不少人。而王维能够和这些达官显贵相处游刃有余,从这不难看出王维的做人艺术。——在做人方面,15岁的王维,或许甚至是要超越45岁时候的李白。王维21岁的时候,正是取得了科举功名。之后在宦海里虽然也有沉浮,但总体来说,王维的仕途还算是很成功的。李白和王维有很多的共同朋友——比如贺知章,又比如孟浩然等人。但是,李白和王维之间,却毫无任何交集可言。
奇妙的人类其实,这世界上有很多的事情是没法细看的,比如人性。因为人性里面有太多的负面东西:比如歧视、比如嫉妒。1、 文人相轻李白和王维之间互相没有来往的首要原因,个人认为或许是在于文人相轻的一种意识。毕竟两个大文豪之间,在彼此才学无法胜过对方的情况下,内心中很多负面情绪会出来作乱,最终,导致两个人之间没什么往来。可以说就是这种情绪将李白和王维之间推得十分遥远,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承认彼此不如对方。2、 歧视心理其实,在古代,衡量一个人的成就是仕途成败,而文学造诣还在其次。毕竟古代华夏比较功利主义,王维眼里的李白,其实是一个“卢瑟儿”。——王维十几岁的时候,就能和大人物谈笑风生,而李白三十多岁的时候,还没有弄清楚该如何做人。这个现象,让王维对李白深感鄙视。
而李白仕途不得志,也会逐渐产生清高心理,对于王维这种善于做人的人,也会觉得这是一个迷失自我的人,从而其实李白。互相歧视之下,当然也就没有交集了。其实这种情况是能够理解的,就拿我们民国来说,当时的文坛,也不是所有的出名文人关系相处的都十分融洽,总有些人因老死不相往来,而至于原因往往可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对他某个观点看不惯,又或是某件事做的让人不爽。他们不是没有交集,而是对某些人他们不愿去交集罢了,李白与王维之间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