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郭子仪迎回唐代宗,代宗叹息道:走到这一步,是我任用你太晚了!

郭子仪迎回唐代宗,代宗叹息道:走到这一步,是我任用你太晚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金娃趣谈 访问量:4498 更新时间:2024/2/9 18:41:53

公元763年,唐代宗李豫即位的第二年,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被平定,大唐刚从战乱的困境之中挣扎出来,蓄谋已久的吐蕃就乘虚而入。

入侵的吐蕃军迅速攻占了十几个州县之后,继续向京城长安逼近。

大唐都城岌岌可危。

仓促之间,正当壮年的唐代宗做了一个决定,这决定和当年他衰老的祖父唐玄宗选择的一样,那就是:跑!

很显然,唐代宗比唐玄宗的运气好,因为在他逃亡的过程中没有被别人成功篡位,几个月后他被平安迎回京城,重新坐回天子宝座。

能够力挽狂澜、成功迎回唐代宗的不是别人,正是唐代宗即位不久就剥夺其兵权的老将军,郭子仪。

被郭子仪安稳地迎回京城后,唐代宗想起这几个月经历的各种艰险,不禁感慨万分。看到郭子仪仍然十分恭谨地对待自己,再想想之前自己对他的所作所为,唐代宗不由叹息说道:“之所以走到这一步,正是因为我任用你太晚了啊!”

郭子仪是唐朝名将,他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大功,唐代宗却因为听信谗言而削夺了他的兵权,这才导致吐蕃作乱时没能及时集中起抵御兵力,唐代宗被迫踏上逃亡之路。

如今,唐代宗还朝,奸臣未除,唐代宗能否善待功臣名将?有“功高盖主”之嫌的郭子仪最后能有个什么结果呢?

一、功成天宝

名将有如宝剑,只有用于战斗时才能绽放它最耀眼的光芒,郭子仪的名将之路正是如此。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58岁的郭子仪正在家中为母亲守孝。

在此之前,郭子仪从九品下的低级军职做起,逐渐做到桂州都督府长史、单于都护府副都护、左武卫大将军等职。回家守孝之前,郭子仪担任天德军使,同时兼任九原郡都督、太守等职。

大唐升平日久,郭子仪这位开元年间的武状元就只能在驻守边关的日日夜夜里迎朝霞、望星空,不紧不慢地消磨着他出众的武功才华。

韶华易逝,逐渐老去的将军如同宝剑在鞘,静默着收敛光华。

可是突然,安史之乱来了,郭子仪这把大唐利剑得以一展光华。

被朝廷夺情用后,郭子仪奉命率领朔方军迎击乱军。虽然久无战事,但是他知道如何正确迎敌,从单于府出兵之后,很快首战告捷,收复静边,斩杀叛将周万顷。

安禄山派出高秀岩攻占河曲,郭子仪马上给予迎头痛击,这路叛军也被击败。

然后,郭子仪率军一路向东,先后收复云中、马邑等地。捷报频传,郭子仪因为战功被加封为御史大夫。

二、山河之危

756年正月,叛军将领蔡希德攻陷常山郡,代理常山太守的颜杲卿落入贼人之手。

颜杲卿就是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的堂兄,他秉性刚正,安史之乱刚起,东都洛阳被攻陷之时,颜杲卿就和堂弟颜真卿商议,准备联合牵制叛军力量,拖住他们西进攻打都城的步伐。

在蔡希德攻打常山郡之前,颜杲卿和儿子颜季明驻守常山,先后除掉了李钦凑、高邈等叛将,然后他向河北各郡县发出檄文鼓舞大家斗志,得到各地官员的响应。很快,失陷的十余个郡县又回到唐军手中。

河北的反抗迎来了叛军更强烈的攻击,以勇猛善战著称的蔡希德被安禄山派去攻打常山郡。

颜杲卿起兵只有8天,蔡希德就兵临城下。常山城内兵微将少,物资缺乏,很快就被叛军攻陷,颜氏父子及常山城内的唐朝官员都落入敌手。

河北其他郡县纷纷望风而降,一时,河北大部分区域又陷入叛军之手。

颜杲卿和其他被俘官员一起被送到安禄山占据的洛阳。此时,唐朝有大批官员都被安禄山羁押在这里,其中包括大诗人王维杜甫等人。

安禄山对这些旧时同僚威逼利诱,有的官员被迫担任伪职,有人不肯就范就会受到各种折磨。颜杲卿父子相继遇难,他的侄子以及其他官员则遭受了严酷的惩罚。

曾经辉煌的大唐犹如被困巨笼的猛兽,在叛军的暴行下发出痛苦、低沉的嘶吼;往日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朝廷官员如同虎落平川,个个颜面尽失,斯文扫地。

大厦将倾,谁又是那拯危救难的巨手?

三、功成与身退

昔日的同僚们在洛阳备受折磨的时候,郭子仪和河东节度使李光弼正一路急行,奔波在平定贼寇的路上。

756年二月,郭子仪和李光弼率军夺回常山郡,然后他们继续向南攻打赵郡,接连取得了平叛的胜利。

与此同时,各地的唐军却受损大半,郭子仪的朔方军成为平叛依赖的基本力量。

郭子仪四处平叛之时,郭子仪的副使杜鸿渐在朔方军大本营灵武迎来了太子李亨。756年七月,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

757年四月,郭子仪被封为司空、关内河东副元帅。757年十二月,河东、河西、河南等地曾经失陷的地方先后被收复,郭子仪因功加司徒,封为代国公,食邑千户。

郭子仪大军得胜回朝之时,唐肃宗亲自到灞上迎接,这位在战乱中即位的天子动情地对郭子仪说道:“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

十分简短的一句话,饱经战乱后说出,无论是说话的人还是听到的人,自然心头别有一番滋味。

此次君臣会面之后,郭子仪奉命返回洛阳,继续负责北讨事宜。

来自君王的褒奖最能抚慰战将之心,但也容易点燃别人的嫉妒之火,唐肃宗的话很快就引来了不良后果。

唐肃宗身边有一位十分信任的宦官鱼朝恩,郭子仪等九位节度使率军讨伐安庆绪时,唐肃宗担心郭子仪和李光弼功勋卓著,派谁担任元帅都难免彼此不服,于是没有设立元帅,而是派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负责监领九路共几十万人马。

没想到鱼朝恩一直嫉妒郭子仪,唐军在相州打了败仗之后,鱼朝恩就趁机把责任都推到郭子仪身上。

和常年在外的将军相比,唐肃宗显然更相信经常跟在身边的宦官,他相信了鱼朝恩的话,于是将郭子仪召回京城,军中大权交给自己的儿子赵王和李光弼。

郭子仪失去了权柄,但是他一心忠于大唐,并不考虑个人得失,只是一想到战乱尚未平息,就担忧得睡不好觉。

大臣们身经战乱,知道郭子仪劳苦功高,都纷纷劝说唐肃宗继续重用郭子仪,以彻底扫平叛乱。可是,唐肃宗的诏令下达后,却因为被鱼朝恩阻挠而不能实行。

四、进退之间

762年二月,河中军大帅、太原节度使相继遇难,两军之中一时没人能够弹压。为了掌控军中形势,朝廷只好重新启用郭子仪,封他为汾阳郡王,镇守绛州。

临行之时,郭子仪十分恳切地求见唐肃宗。君臣相见,病体沉重的唐肃宗看着郭子仪,嘱咐道:“河东的事,就都交给你了!”

郭子仪忍不住痛哭流涕。

此时,郭子仪已经六十多岁了,他觉得自己年纪够老,此次又是身赴险境,很可能这就是君臣最后一次见面了。

郭子仪到达治地后,很快就平灭叛乱,各地将领因为敬畏郭子仪都表现得服服帖帖。

当年四月,唐肃宗去世,时年52岁。太子李豫即位,是为唐代宗。

正像唐肃宗身边有个鱼朝恩一样,唐代宗李豫身边也有一个程元振。程元振担心郭子仪功高难制,于是在唐代宗面前挑拨离间,郭子仪再次被免去职务,被分派了一个“肃宗山陵使”的闲差,负责为唐肃宗督建皇陵。

叱咤疆场的名将被派去修皇陵,郭子仪气得把唐肃宗之前给自己的所有诏书都呈给唐代宗观看,以表明自己的一贯忠心。

唐代宗很羞愧,从此待郭子仪十分亲厚。但是,因为有鱼朝恩、程元振等人乱政,郭子仪再没得到重用。

五、老将出马

763年二月,持续了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被平定;当年冬天,蓄谋已久的吐蕃乘虚而入。

边关的守将多次送来告急文书,却都被程元振隐瞒不报。

值此生死存亡、亟需用人之际,曾经和郭子仪并肩作战的名将李光弼因为惧怕谗言不敢前来救援。吐蕃大军攻占了十几个州县之后,向京城长安步步紧逼。

形势紧急,唐代宗只好像他的祖父唐玄宗一样,匆忙逃出都城长安。

匆忙奔逃之时,唐代宗下了一道十分重要的旨意,这道旨意救了他自己:起用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镇守咸阳。

这显然是非常明智的选择,虽然此时郭子仪手下只有20名骑兵,但是只要有旨意在,老将雄心和必胜结局仍然不可阻挡。

唐代宗出逃期间,像唐玄宗当时的遭遇一样,也有人想取而代之:吐蕃攻陷长安后,拥立唐朝宗室、广武王李承宏为帝。

唐代宗远比唐玄宗幸运,因为他有老将军郭子仪在:吐蕃听说郭子仪率军前来的消息后,慌忙撤出长安,只留下李承宏孤零零地留下来,等待唐代宗的处置。

尾声

763年十二月,唐代宗被郭子仪迎回京城。

想起这几个月经历的各种艰险,想起之前自己对郭子仪的所作所为,唐代宗不由叹息说道:“之所以走到这一步,正是因为我任用你太晚了啊!”

为了嘉奖郭子仪的功劳,唐代宗赐给郭子仪丹书铁券,还将他的画像悬挂在专门表彰功臣的凌烟阁上。

764年十二月,因为平叛有功,郭子仪被封为尚书令,统领六部,为文武百官之首。

郭子仪三次上书请辞,坚决不肯担任此职。唐代宗为之感动,特别降下诏令,将此事记载于国史之中。

郭子仪一直活到85岁,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六月,郭子仪病逝。唐德宗为他赐谥号“忠武”,然后废朝五日,亲临安福门送葬。

本文参考:《旧唐书·卷一百二十·列传第七十》

更多文章

  • 长安十五日记: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的郭子仪,老年为何嚎啕大哭?

    历史解密编辑:大米饭故事标签:赫赫,唐军,唐朝,郭子仪,仆固怀恩,五代十国,长安十五日记

    【本文作者:傅毓涛】这段历史,不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在历史的眼光里,从来就没有什么胜利者,只有冥冥间为彼此造就的对手。唐与吐蕃,在共存的二百多年中从对峙到和亲,再从联盟走向交恶,直至双双灰飞烟灭。赤岭河源,和战张弛,远非教科书上的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那般简单,也不是靠刻意地回避能够被遗忘或扭曲的。公元七

  • 李靖被查!

    历史解密编辑:微宿州标签:李靖,纪委,违纪,调研员

    利辛县政协三级调研员李靖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利辛县政协三级调研员李靖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亳州市纪委监委)

  • 李靖因病不出征,李世民:司马懿当年也病了!李靖惊恐道:我出征

    历史解密编辑:晓晓聊历史标签:李靖,李渊,李世民,司马懿,唐太宗,书法家,国防部门

    李靖因病不出征,李世民:司马懿当年也病了!李靖惊恐道:我出征李世民是中国最著名的皇帝之一。作为君主,他知人善任、心胸宽厚,被称为不杀功臣的君主(除了叛臣,李世民确实没有怎么杀功臣)。李世民不杀功臣,除了性格原因之外,也与其高超的驭下之术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无论多强的臣子,在李世民的帝王心术面前,也只有

  • 《月下独酌·其三》李白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李白,诗人,孤枕,如锦,独愁,唐朝,月下独酌·其三

    月下独酌·其三唐·李白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注释三月”二句:一作“好鸟吟清风,落花散如锦”;一作“园鸟语成歌,庭花笑如锦”。咸阳借指长安。径须:直须。穷通:困厄与显达。造化:自然

  • 云仙子:小狗李白

    历史解密编辑:没气的打火机标签:李白,狗狗,宠物狗,云仙子

    【图·文原创作者】|云仙子爱写作小狗李白清明那天,从子午峪下山途中,我看到了一只毛发纯正的小宠物狗。它之所以吸引住了我的目光,是因为它的毛色只有黑白两色,而且十分漂亮。我看见它时,它正在道沿边的草地上溜达。东嗅嗅,西瞅瞅,一副无精打采、心不在焉的样子。“哎,这只小狗狗还长得蛮好看!”我眼前一亮,惊呼

  • 西塞山诗话1 李白与西塞山

    历史解密编辑:西塞山论坛标签:李白,杜甫,苏轼,陆游,诗话,唐朝,诗人,西塞山,刘禹锡

    作者:黄开才 来源:新东西西塞山,是一座神奇的山,也是一座文化的山。千百年来,流传了多少神奇的故事,千百年来,有多少名人雅士,留下了多少千古绝唱,也留下了多少千秋佳话。李白、陆游、张志和、刘禹锡、苏东坡、黄庭坚、吴国伦等来到西塞山。西塞山诗话之一李白与西塞山 说起唐代诗人李白与西塞山的故事,

  • 李白笔下的夏日,时光清浅,岁月如莲

    历史解密编辑:邂逅古诗词标签:李白,西施,相思,荷花,新妆,诗人,唐朝,岁月如莲

    盛夏到了,人人都渴望一场清凉。有人说,读诗可以让人凉爽,因为读诗心静,“心静自然凉”嘛!夏天来了,李白在想什么呢?他的夏日是否也在渴望一场清凉呢?分享几首李白的夏日诗词,来体味李白的夏日情思!李白笔下的夏日,是闲适自如的《夏日山中》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李白在山中,夏天是怎

  • 饮酒——不恨贫困忧杜甫,深憾才浅愧李白

    历史解密编辑:芭比布朗标签:杜甫,李白,饮酒,酒兴,酒徒,唐朝

    饮酒一陌上农人放晚归,灯下驱车欲何之。只恨西风送春早,但爱村酒醉夜迟。又听邻家老苗歌,千百唱遍意未知。待我某日兴阑珊,重把旧调写新词。@每天头条收益只有0.01元,还要坚持吗?@原创诗词?@酒?常常饮酒二?昨夜醉梦犹未去,今晚酒兴趁早来。尚无新诗堪题处,何惧费钱冰瓶开。不恨贫困忧杜甫,深憾才浅愧李白

  • 李白诗寻踪⑨|李白当过哪些官——《行路难》诗歌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封面新闻标签:李白,行路难,白居易,唐玄宗,唐肃宗,高力士

    来源:封面新闻文/马睿《行路难三首》其一金鐏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①直万钱。停杯投筯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②。闲来垂钓坐③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静嘉堂藏宋蜀本《李太白文集》卷三【备注】在其他版本中,①又

  • 《月下独酌·其四》李白 |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李白,高台,美酒,酒圣,诗人,唐朝,千古名句,月下独酌·其四

    月下独酌·其四李白〔唐代〕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译文:无穷的忧愁有千头万绪,我有美酒三百杯多。即使酒少愁多,美酒一倾愁不再回。因此我才了解酒中圣贤,酒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