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独酌·其三
唐·李白
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注释
三月”二句:一作“好鸟吟清风,落花散如锦”;一作“园鸟语成歌,庭花笑如锦”。咸阳借指长安。
径须:直须。
穷通:困厄与显达。
造化:自然界的创造者。亦指自然。
齐死生:生与死没有差别。
兀(wù)然:昏然无知的样子。
孤枕:独枕。借指独宿、独眠。
译文
三月里的长安城,春光明媚,繁花似锦。
谁能如我春来独愁,到此美景只知一味狂饮?
富贫与长寿,本来就造化不同,各有天分。
酒杯之中自然死生无差别,何况世上万事根本没有是非定论。
沉醉之中不知还有自己,这种快乐何处能寻?
赏析
“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这是多么美丽的意象和意境啊。春分始临,千花开放,而诗人因忧愁不能乐游,所以说“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对影小酌,诗人只能从酒中得到宽慰。
喝酒宽慰,这是诗仙所独有的风采,要不然怎么称为仙呢?喝着美酒,诗人就诗兴大发,开始阐发,在精神上寻求慰藉。“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并得出“此乐最为甚”的结论。
喝酒,并不会使诗人沉沦,诗中说的基本是旷达乐观的话,但“谁能春独愁”一语,便多少露出诗人内心的失意情绪。喝酒来宽慰,写旷达乐观的诗句,也是来强自宽慰。
当他在痛苦至极的时候发出一声狂笑,其实我们知道,他是寂寞的,他是痛苦的,并且内心是极度的痛苦。在失意愁寂难以排遣的时候,发出醉言“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时,那诗人内心应该是达到了痛苦的顶峰。
所以,李白这首写在春分季节的独酌诗,其实是以旷达、欢乐写愁苦,这是此诗艺术表现的主要特色,也是艺术上的成功之处。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