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塞山诗话1 李白与西塞山

西塞山诗话1 李白与西塞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西塞山论坛 访问量:4773 更新时间:2024/1/23 7:13:43

作者:黄开才 来源:新东西

西塞山,是一座神奇的山,也是一座文化的山。千百年来,流传了多少神奇的故事,千百年来,有多少名人雅士,留下了多少千古绝唱,也留下了多少千秋佳话。李白、陆游、张志和、刘禹锡、苏东坡、黄庭坚、吴国伦等来到西塞山。

西塞山诗话之一

李白与西塞山

说起唐代诗人李白与西塞山的故事,还得追溯到一千二百多年前。

公元758年的春天,春寒料俏,乍暖还寒。有一天,西塞山的江面上,一只帆船乘风破浪疾驶而来。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迎着初春的寒风,站立在船头上。这位老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唐代诗仙李太白。诗仙为何光顾西塞山?他在西塞山又留下了什么呢?这个事还得从三年前说起。

公元755年,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杜甫和元结(唐代另一位著名诗人)三人结伴,南下避乱。杜甫在途中被叛军抓走,元结隐居在黄石飞云洞,李白却千辛万苦上了庐山。隐居在庐山五老峰下的李白,曾写下一首[望庐山五老峰]诗。诗是这样写的:“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看得出,李白当时的心情还是蛮轻松愉快的。

隐居一年之后,公元756年,唐肃宗李亨继位,开始平叛斗争。李亨之弟永王李嶙也起兵东下。李嶙十分仰慕李白的才学,三顾庐山请李白出山。于是,李白以56岁高龄参加了永王的东征,并写下[永王东巡歌]以示赞颂。没想到,三个月后,李氏兄弟同室操戈,结果永王兵败身亡。李白受到牵连,关进九江大狱一年之久。

公元758年春上,由于大将郭子仪力保,李白没有被处死,而是被判流放。流放地是贵州的夜郎(现贵州桐梓一带)。就这样,这位世界顶尖级诗仙,带着有罪之身,开始了人生中的流放生涯。流放途中的笫一个歇脚点,就是唐朝设在西塞山脚下的西塞驿站。

据史料记载,古代驿站是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之地,也是重要官员途中食宿、换马之所。一般设在重要交通要道和兵家必争之地,实行军事化管理,由兵部直接统辖。而西塞山地势险要,乃长江之咽喉,军事之要塞,历代是兵家必争之地。西塞驿站是长江上的一个重要驿站,经过千年战火,西塞驿站的遗迹已不复存在,在当时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白来到了西塞山,来到了这个千年古战场。看看眼前的处境,想想悲惨的将来,不禁悲从中起,愤从心来。于是,他在西塞驿站,看着江水,借着月色,给好友唐代诗人裴隐写了一首五言古诗<<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以抒发此时此刻的心情:“扬帆借天风,水驿苦不缓。平明及西塞,已忆投沙伴。回峦引群峰,横蹙楚山断。砜冲万壑会,震沓百川满。鸟去天路长,人愁春光短。空将泽畔吟,寄尔江南管。”

诗的前四句,抒发的是诗人当时的心境与情怀。扬帆的航船,借着天赐的良风破浪前进。诗的一开头,笔调还是轻快与豪迈的。笫二句却变得沉重起来:尽管天赐良风,但水上行役的困苦,并没有得以减缓。天明的时候,航船来到了西塞山,这时,诗人想到了一个“投沙伴”。李白这里用了一个“贾谊投沙” 的典故。汉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贾谊,被朝廷贬为长沙太傅。李白借用这一典故,表明此时流放被贬的心情。

诗的中间四句,笔锋一转,由叙事转为状物。对眼前的西塞山,作了一番精彩的描绘:直入江心、危峰耸立的西塞山。在波涛翻滚的江面上,形成了一个弧形的江湾,在巨大的漩涡中,山峦和群峰仿佛在回旋奔跑着,惊涛拍岸的悬崖俏壁,拦腰把江水斩断。由上游千山万水汇成的滔滔急浪,撞击着西塞的山崖,发出震耳的响声,大江东去,把下游的百川灌满。

这一段写得何等地气势磅礴,何等地壮怀激烈。把西塞山的雄奇险峻描绘得大气磅礴、活灵活现。真可谓“势从千里奔,直入江中断,岚横秋塞雄,地束惊流满”。

诗的后四句,诗人借用西塞山上飞翔的鸟, 来衬托自己愁怅的心情。联想当年屈原流放的惨景, 来抒发自巳离骚的凄凉。你看,西塞山上一群鸟儿在自由地飞翔,而我巳经失去自由了,发愁的是春光太短。只好空怀一腔热血,行吟在长江畔边,只好将我在西塞驿站苦吟的诗篇寄给你,我亲密的战友裴隐。

李白的西塞诗,虽然没有刘禹锡的诗那样壮怀,也没有张志和的诗那样明快,但仍然是那样的飘逸与豪迈。出语率真,情感真挚,或悲或喜,或怨或嗔,充分表达了诗人自由奔放的情感世界,毫无矫揉造作之处。

李白在西塞山待得时间并不长,第二天,他带着对这座千古名山的眷恋离开了,但他留下的这首诗,却以豪放飘逸的诗风,纵恣多彩的笔调,绘声绘色、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极大地丰富了黄石大地山川风物动人心魄的神奇魅力,给黄石人民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

更多文章

  • 李白笔下的夏日,时光清浅,岁月如莲

    历史解密编辑:邂逅古诗词标签:李白,西施,相思,荷花,新妆,诗人,唐朝,岁月如莲

    盛夏到了,人人都渴望一场清凉。有人说,读诗可以让人凉爽,因为读诗心静,“心静自然凉”嘛!夏天来了,李白在想什么呢?他的夏日是否也在渴望一场清凉呢?分享几首李白的夏日诗词,来体味李白的夏日情思!李白笔下的夏日,是闲适自如的《夏日山中》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李白在山中,夏天是怎

  • 饮酒——不恨贫困忧杜甫,深憾才浅愧李白

    历史解密编辑:芭比布朗标签:杜甫,李白,饮酒,酒兴,酒徒,唐朝

    饮酒一陌上农人放晚归,灯下驱车欲何之。只恨西风送春早,但爱村酒醉夜迟。又听邻家老苗歌,千百唱遍意未知。待我某日兴阑珊,重把旧调写新词。@每天头条收益只有0.01元,还要坚持吗?@原创诗词?@酒?常常饮酒二?昨夜醉梦犹未去,今晚酒兴趁早来。尚无新诗堪题处,何惧费钱冰瓶开。不恨贫困忧杜甫,深憾才浅愧李白

  • 李白诗寻踪⑨|李白当过哪些官——《行路难》诗歌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封面新闻标签:李白,行路难,白居易,唐玄宗,唐肃宗,高力士

    来源:封面新闻文/马睿《行路难三首》其一金鐏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①直万钱。停杯投筯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②。闲来垂钓坐③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静嘉堂藏宋蜀本《李太白文集》卷三【备注】在其他版本中,①又

  • 《月下独酌·其四》李白 |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李白,高台,美酒,酒圣,诗人,唐朝,千古名句,月下独酌·其四

    月下独酌·其四李白〔唐代〕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译文:无穷的忧愁有千头万绪,我有美酒三百杯多。即使酒少愁多,美酒一倾愁不再回。因此我才了解酒中圣贤,酒酣心

  • 陕西不起眼小庙,居然藏着众多瑰宝,李白杜甫都曾来过

    历史解密编辑:典以珊说美食标签:杜甫,李白,寺院,大佛,石刻,唐朝,灵岩寺,吴道子,陕西省

    马上就到周末了,何不趁着好天气出去旅行呢?两天时间,可以去很多地方,穿着春装,让对象给你拍美美的照片,一天的烦恼都没了。要知道我国存在一座三省交界处的寺院,这座寺院的人气和知名度比较低,来往游客数量不多。可是这座寺院中却隐藏着许多令人十分喜爱的国家财宝,它就是灵岩寺。其实各个地区的灵岩寺数量并不少,

  • 李白爱上了李清照,才子遇佳人,诗和词的对决

    历史解密编辑:分野标签:李白,诗歌,诗人,唐朝,李清照,千古名句

    这是一个关于李白和李清照的爱情纠葛故事,嘿嘿,它竟然发生在我昨天晚上的梦里啦。在唐朝时期,人们都喜欢诗歌。李白是一个杰出的诗人,被认为是“诗仙”。而李清照也是一个杰出的诗人和文学家,被认为是宋朝最著名的“婉约派”女词人。当李白和李清照相遇时,他们彼此都被对方深深地吸引。他们开始交往,但是这段爱情旅程

  • 《江夏别宋之悌》李白 |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李白,高适,诗人,平生,颈联,唐朝,千古名句,江夏别宋之悌

    江夏别宋之悌【唐】李白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译 文楚水清澈见底似若空无,直与远处的大海相连。你我将远别于千里之外,兴致却同在眼前的杯酒之中。天晴时山间的鸟不停地鸣叫,两岸林中的猿猴却在晚风中哀号。我的一生从未流过泪,现在却在这

  • 将诗仙李白传奇的一生具象化

    历史解密编辑:一堂在哪呢你标签:诗歌,诗篇,贺知章,诗仙李白,李白传奇,千古名句

    其实也读过其他版本的《李白传》,相比之下,葛景春先生的这版《李白传》并不是常规的人物传记,而是充满着浪漫主义和想象色彩的文学传记,是精彩好读、畅快淋漓的通俗小说。本书试图将诗仙李白传奇的一生具象化,树立起一个完整丰满的人物形象,借此将李白的诗歌文章以更生动的形式传播出去,将李白的思想精神在他的事迹中

  • 杜甫是李白交心的好友,但是,李白对待杜甫的态度却让人寒心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杜甫,李白,高适

    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中唐时期的士人范传正,就是李太白的铁杆粉丝。虽说,这两人无缘得见,但是,范传正仍

  • 杜甫、李白皆入“幕” 唐朝学子缘何入幕成风?

    历史解密编辑:中新社华舆标签:杜甫,唐朝,韩愈,白居易,王昌龄,战争法,千古名句,李白(中共党员)

    “胡为来幕下,只合在舟中……不成寻别业,未敢息微躬……”这些诗句出自于杜甫的《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诗人的心意也表露无遗。其实,杜甫仅是唐代以入职“幕府”为荣的一个典型代表。王昌龄、李白、韩愈、杜牧、高适、岑参、孟郊、令狐楚、李商隐等唐代著名文人莫不以入“幕”而自豪,故白居易说,“大夫公卿者十之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