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江夏别宋之悌》李白 |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江夏别宋之悌》李白 |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 访问量:2306 更新时间:2024/1/22 20:57:44

江夏别宋之悌

【唐】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楚水清澈见底似若空无,直与远处的大海相连。

你我将远别于千里之外,兴致却同在眼前的杯酒之中。

天晴时山间的鸟不停地鸣叫,两岸林中的猿猴却在晚风中哀号。

我的一生从未流过泪,现在却在这里泣涕不止。

注 释

1. 江夏:唐县名,治所在今湖北武汉武昌。宋之悌:为初唐时著名诗人宋之问之弟,李白友人。

2. 楚水:指汉水汇入之后的一段长江水。

3. 将:与。碧海:指朱鸢(今属越南),宋之悌贬所。朱鸢在唐代属安南都护府交趾郡,当时有朱鸢江经此入海。

4. 千里:据《旧唐书·地理志四》:交趾“至京师七千二百五十三里”,则朱鸢至江夏亦相距数千里。

5. 兴:兴会,兴致。

6. 谷鸟:山间或水间的鸟。

7. 泣:眼泪。

赏 析

这首诗首联点明地点,说眼前江水与碧海相通,暗示宋之悌的贬所;颔联点题,写人在千里之外,而情义却在眼前杯酒之中;颈联上句点出了送别时晴朗的天气,下句写晚风中的猿啸声;尾联表现对友人的深挚感情。前三联写得豪逸洒脱,最后却以悲怆沉郁作结。全诗大开大合,跳跃跌宕,情调悲切,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宋之悌以垂暮之年远谪交趾的同情。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是说,眼前清澄的江水,遥遥地与碧海相通。若空,极言楚水之澄澈。李白另有“江月照还空”(《望庐山瀑布水二首》其一)、“玉壶美酒清若空”(《前有一樽酒行》),亦是此意。宋之悌的贬所靠近海域,故下句暗示其将往之处。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此点题,又由对方将往之处回到眼前分别之处。千里之别原是悲哀的,此处不言“悲”而言“兴”,并用“一杯”与“千里”相对,既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派,又含有无可奈的情绪。这两句与初唐庾抱“悲生万里外,恨起一杯中”(《别蔡参军》)、盛唐高适“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送李侍御赴安西》),语略同而味各异,庾抱句沉,高适句厚,而李白句逸,即所谓貌似而神异也。不可以蹈袭论,亦不可以优劣评,盖诗人运思或偶然相似而终不能不乖异也。人在千里之外,而情义却在这浅浅的一杯酒中,酒少,但情义丝毫不轻,下肚的不仅是酒,还有对友人浓浓的友情。李白的诗句将这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堪称味外有味,颇耐咀嚼。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上句点出了送别时的天气。天气晴朗,但是作者心里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美景却衬出了作者内心的悲凉,这样更能感动读者。下句写江猿的啸声。江猿的啼声本来就是很悲凉的,在作者与友人离别的时刻,听见这声音,更是断人肠。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完美地表达出自己内心对友人的不舍。首、颔两联,先由近及远,复由远及近,均大开大阖。颈联则写眼前景,由“晴日”到“晚风”,用景象变换暗示时间推移,也是大开大阖。依依惜别之情不言而喻。此即所谓言在意外。上句写乐景,与颔联“兴”字相呼应。下句写哀景,以引发尾联的抒情。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真情爆发,陡起陡落,给读者留下极大的遐想余地。诗人如此动情,可能是出于对宋之悌以垂暮之年远谪交趾的同情。颈联中“鸟吟”与“猿啸”,似已含有宋氏仕途显达而老境悲凉的隐喻。诗人虽然年纪尚轻,毕竟也经历了一些人生坎坷,宋氏的遭遇或许引起他自己的壮志难酬之感慨。

此诗艺术构思上有个重要特点就是跳跃性很大,从前三联的上下句之间的转折都能明显看出。而从诗歌的感情色调上看,前三联飘洒有势,基调豪迈;尾联顿折,其情悲怆,其调沉结。正是这种跳跃式的跌宕,使此诗具有测之无端、玩之无尽之妙。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

更多文章

  • 将诗仙李白传奇的一生具象化

    历史解密编辑:一堂在哪呢你标签:诗歌,诗篇,贺知章,诗仙李白,李白传奇,千古名句

    其实也读过其他版本的《李白传》,相比之下,葛景春先生的这版《李白传》并不是常规的人物传记,而是充满着浪漫主义和想象色彩的文学传记,是精彩好读、畅快淋漓的通俗小说。本书试图将诗仙李白传奇的一生具象化,树立起一个完整丰满的人物形象,借此将李白的诗歌文章以更生动的形式传播出去,将李白的思想精神在他的事迹中

  • 杜甫是李白交心的好友,但是,李白对待杜甫的态度却让人寒心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杜甫,李白,高适

    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中唐时期的士人范传正,就是李太白的铁杆粉丝。虽说,这两人无缘得见,但是,范传正仍

  • 杜甫、李白皆入“幕” 唐朝学子缘何入幕成风?

    历史解密编辑:中新社华舆标签:杜甫,唐朝,韩愈,白居易,王昌龄,战争法,千古名句,李白(中共党员)

    “胡为来幕下,只合在舟中……不成寻别业,未敢息微躬……”这些诗句出自于杜甫的《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诗人的心意也表露无遗。其实,杜甫仅是唐代以入职“幕府”为荣的一个典型代表。王昌龄、李白、韩愈、杜牧、高适、岑参、孟郊、令狐楚、李商隐等唐代著名文人莫不以入“幕”而自豪,故白居易说,“大夫公卿者十之八九

  • 李白喝多后写一上联,酒醒后自己也无语:下联咋对?后成千古绝

    历史解密编辑:脑洞观世界标签:李白,李杜,对联,世贤,下联,上联,唐朝,诗人,全唐诗,千古名句

    李白喝多了才写上联,醒后哑口无言:下联怎么了?不读遍唐诗,就看不到盛唐的美;不读大唐名家诗,不知李杜之之美。——吴乔众所周知,唐代是中国诗歌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全唐诗》收录诗歌近5万首,作者2200余人。我的孩子,他能背诵里面的好几首诗,在2200位作者中,李杜最闪耀。一个是诗人,一个是诗人。唐代诗

  • 十首李白“情诗”,诗仙原来也如此温柔

    历史解密编辑:中华诗文学习标签:李白,怨情,秋月,春思,情诗,诗仙,唐朝,诗人,杨玉环,采莲曲,妾薄命,玉阶怨

    《怨情》唐·李白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这首诗非常有画面感,一个女子卷起珠帘,坐在房中,皱着眉头。只见她的眼泪掉下来,却不知道她心里在恨着谁?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场景,洞察力强的李白通过一个简单的场景,就描写了一个孤独的女子思念之情。《子夜吴歌·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

  • 李白断子绝孙?江苏发现李白家谱,上面文字令人动容!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李白,家谱,明月,秦桧,唐朝,江苏省,艺术家,李翰林集序

    作为中国文坛上的谪仙人,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的李白,一生充满了传奇,却也留下无数谜团,比如李白为何从未提及曾祖父、祖父,李白是不是李建成后人,李白故乡到底在哪,李白究竟如何死的,还有李白真的断子绝孙了吗?可以说,李白身上充满了谜团,至今悬而未解。不过,江苏发现一本李白家谱,上面文字令人动容,或揭开了李

  • 《金陵酒肆留别》李白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李白,杜甫,太白,杜牧,唐朝,诗人,千古名句,金陵酒肆留别

    金陵酒肆留别[唐] 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注释】⑴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酒肆:酒店。留别:临别留诗给送行者。⑵风吹:一作“白门”。⑶吴姬:吴地的青年女子,这里指酒店中的侍女。压酒:压糟取酒。古时新酒酿熟,临饮时方压糟取用

  • 《李白传》: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动荡坎坷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奶思兔米鱿标签:李白,李白传,杜甫,诗词,唐玄宗

    大家都看过《妖猫传》么?“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整部电影中,唯独对李白这首清平调,印象深刻。学道和从政,是贯穿李白一生的两种追求,而正是这两种看似矛盾的人生追求,深刻地影响了他的诗词创作。《李白传》是我最近读的一本书,本书作者李长之是我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和翻译家。他于1931年

  • 李白很美的五首诗,原来他不豪放时,那么温柔

    历史解密编辑:平酱文史标签:李白,相思,秋月,诗人,唐朝,杨玉环

    凄美《三五七言》李白〔唐代〕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开篇“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是写景,后面的部分都是抒情,因此,这首诗是非常典型的借景抒情。写景

  • 李白与厉以宁

    历史解密编辑:秦朔朋友圈标签:李白,苏轼,七绝,王维,诗人,厉以宁,陶渊明,王昌龄,科学家,经济学家,千古名句

    · 这是第5075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4k+ ·双人物拆盲盒系列继续更新,第五篇了。这周选取的两位人物,冥冥之中有一些巧合。2月28日,是李白的生日,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1322周岁了。2月27日,我国经济学界最早研究当代非均衡理论的经济学家厉以宁老先生逝世,沉痛悼念。厉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