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杜甫是李白交心的好友,但是,李白对待杜甫的态度却让人寒心

杜甫是李白交心的好友,但是,李白对待杜甫的态度却让人寒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吉吉嗑普 访问量:2798 更新时间:2024/3/31 7:37:25

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中唐时期的士人范传正,就是李太白的铁杆粉丝。

虽说,这两人无缘得见,但是,范传正仍对李白仍是十分神往。范传正自掏腰包,为偶像翻修了坟茔,并亲自撰了一篇碑文,有道是:“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约而计之,凉武昭王九代孙也。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流离散落,隐易姓名。”

又有名士李阳冰亲自收录太白名句,编撰《草堂集》,并为此作序道:“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圭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为名,然自穷蝉 至舜,七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

当然,李白远不止范传正和李阳冰这两位粉丝,古往今来拜,倒在他诗句下的风雅之士不胜枚举。在李白的所有粉丝中,当属魏万(魏颢)对偶像最崇拜,他亦有缘与晚年的李白结交。在魏万编撰的《李翰林集》中提到,李白的身世是“凉武昭王暠九世孙”。因为,是“粉丝团长”的考证,所以,这个说法很有说服力。

按照魏万的说法,李白与当朝皇族是有亲缘关系的,而李白本人也常以皇室宗亲自居。然而,史料中并没有任何记载表明当朝圣上确认了两人的关系。李白一生都是“黑户”,他的皇亲身份只有他的粉丝认同。早年李白在长安做官时,与当时负责认定皇室宗亲的负责人走的很近,为何他没趁这个机会获取合法的皇亲身份呢?

如果,硬说李白是个冒牌货,倒也不尽然。

李白与人觥筹交错时时常会将自己与皇室的亲缘关系作为谈资,这是当时文学圈中人尽皆知的,为何没有嘴碎者向当朝检举揭发李白呢?擅自与皇帝攀关系可是要掉脑袋的,一向排挤李白的杨国忠高力士、张垍为什么没抓住他的小辫子将他扳倒呢?既然找不到确实的证据证明李白不是皇亲国戚,那么,我们只能宁信其有。

按照李白的说法,他是李渊的第九代孙,比当朝圣上唐玄宗还要长八代。而杜甫亦是李渊的后人,他是舒王外孙女的外孙,虽然,杜甫的血统距离皇族很远,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和李白也有亲缘关系,只不过,二人的关系已经超出宗族之外。

李、杜两人虽然年龄相差较大,但是,他们有幸活在了同一片天空下,而且,他们还有共同的好友高适。喜欢诗词的朋友都知道,杜甫给李白写了不少赞颂之作,而李白亦将子美视作手足。按照亲缘关系来看,他们的辈分又乱了套。

当时,文人之间互相溜须拍马似乎是一种风气,高适也有不少赞颂太白的诗句。

不过,李白在浔阳落难时,高适并未对友人伸出援手,李白对此怀恨在心,两人的关系也降至冰点。至于杜甫究竟有没有因为李白罹难于永王东征十歌上附逆罪,我们不得而知。不过,两人的关系肯定会因为这起事件出现裂痕。

而高适曾在剑南力挺杜甫,并帮助杜甫修建草堂,帮助好友摆脱困境,这说明两人的关系非同一般。后来,高适担任剑南节度使,李白的案子自然经过了高适之手,也是高适派人抓捕勒令李白。

早年间,三位好友一同在梁园游猎,同寝同袍,那么,他们最后为何会以这样的方式分道扬镳呢?杜甫在太白落难期间,是否对好友伸出了援手?

从他留下的诗歌来看,杜甫能力不足,他只给朋友写了几篇同情的诗句,没给李白任何实质性的帮助。倒是高适因为彻底得罪了李白,与昔日好友划清界限,将早年为李白写的诗句全部付之一炬。

不论如何,这三位好朋友最终分道扬镳,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李白疏离高适情有可原,但是,他为什么与杜甫断交呢?杜甫在《梦李十二》中表达了对好朋友的同情,以及自己的无能为力,李白为何没给杜甫回信?

被发配夜郎后,李白经常收到杜甫寄来的诗句,但是,这些诗句没有让李白的心中激起任何波澜,他并未作出任何回应。这也给后人留下了杜甫对李白“一往情深”,而李白只“钟情”于汪伦的错觉。

从李白病重后四处游历的经历来看,写封信与老朋友聊聊家常诉诉苦的能力还是有的,不过,他终究没有回应杜甫的友情。

杜甫是李白交心的好友,李白对杜甫的态度却不如对一个粉丝,当真让人难以理解。

参考资料:

【《草堂集》、《李翰林集》、《梦李十二》】

标签: 杜甫李白高适

更多文章

  • 杜甫、李白皆入“幕” 唐朝学子缘何入幕成风?

    历史解密编辑:中新社华舆标签:杜甫,唐朝,韩愈,白居易,王昌龄,战争法,千古名句,李白(中共党员)

    “胡为来幕下,只合在舟中……不成寻别业,未敢息微躬……”这些诗句出自于杜甫的《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诗人的心意也表露无遗。其实,杜甫仅是唐代以入职“幕府”为荣的一个典型代表。王昌龄、李白、韩愈、杜牧、高适、岑参、孟郊、令狐楚、李商隐等唐代著名文人莫不以入“幕”而自豪,故白居易说,“大夫公卿者十之八九

  • 李白喝多后写一上联,酒醒后自己也无语:下联咋对?后成千古绝

    历史解密编辑:脑洞观世界标签:李白,李杜,对联,世贤,下联,上联,唐朝,诗人,全唐诗,千古名句

    李白喝多了才写上联,醒后哑口无言:下联怎么了?不读遍唐诗,就看不到盛唐的美;不读大唐名家诗,不知李杜之之美。——吴乔众所周知,唐代是中国诗歌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全唐诗》收录诗歌近5万首,作者2200余人。我的孩子,他能背诵里面的好几首诗,在2200位作者中,李杜最闪耀。一个是诗人,一个是诗人。唐代诗

  • 十首李白“情诗”,诗仙原来也如此温柔

    历史解密编辑:中华诗文学习标签:李白,怨情,秋月,春思,情诗,诗仙,唐朝,诗人,杨玉环,采莲曲,妾薄命,玉阶怨

    《怨情》唐·李白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这首诗非常有画面感,一个女子卷起珠帘,坐在房中,皱着眉头。只见她的眼泪掉下来,却不知道她心里在恨着谁?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场景,洞察力强的李白通过一个简单的场景,就描写了一个孤独的女子思念之情。《子夜吴歌·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

  • 李白断子绝孙?江苏发现李白家谱,上面文字令人动容!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李白,家谱,明月,秦桧,唐朝,江苏省,艺术家,李翰林集序

    作为中国文坛上的谪仙人,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的李白,一生充满了传奇,却也留下无数谜团,比如李白为何从未提及曾祖父、祖父,李白是不是李建成后人,李白故乡到底在哪,李白究竟如何死的,还有李白真的断子绝孙了吗?可以说,李白身上充满了谜团,至今悬而未解。不过,江苏发现一本李白家谱,上面文字令人动容,或揭开了李

  • 《金陵酒肆留别》李白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李白,杜甫,太白,杜牧,唐朝,诗人,千古名句,金陵酒肆留别

    金陵酒肆留别[唐] 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注释】⑴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酒肆:酒店。留别:临别留诗给送行者。⑵风吹:一作“白门”。⑶吴姬:吴地的青年女子,这里指酒店中的侍女。压酒:压糟取酒。古时新酒酿熟,临饮时方压糟取用

  • 《李白传》: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动荡坎坷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奶思兔米鱿标签:李白,李白传,杜甫,诗词,唐玄宗

    大家都看过《妖猫传》么?“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整部电影中,唯独对李白这首清平调,印象深刻。学道和从政,是贯穿李白一生的两种追求,而正是这两种看似矛盾的人生追求,深刻地影响了他的诗词创作。《李白传》是我最近读的一本书,本书作者李长之是我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和翻译家。他于1931年

  • 李白很美的五首诗,原来他不豪放时,那么温柔

    历史解密编辑:平酱文史标签:李白,相思,秋月,诗人,唐朝,杨玉环

    凄美《三五七言》李白〔唐代〕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开篇“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是写景,后面的部分都是抒情,因此,这首诗是非常典型的借景抒情。写景

  • 李白与厉以宁

    历史解密编辑:秦朔朋友圈标签:李白,苏轼,七绝,王维,诗人,厉以宁,陶渊明,王昌龄,科学家,经济学家,千古名句

    · 这是第5075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4k+ ·双人物拆盲盒系列继续更新,第五篇了。这周选取的两位人物,冥冥之中有一些巧合。2月28日,是李白的生日,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1322周岁了。2月27日,我国经济学界最早研究当代非均衡理论的经济学家厉以宁老先生逝世,沉痛悼念。厉以

  • 李白家喻户晓,但这些关于李白的冷知识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安妮妮标签:李白,杜甫,宰相,皇帝,唐朝,诗人,贺知章,唐玄宗

    1.李白出生在吉尔吉斯斯坦,但他并不是外国人,因为出生地是大唐领土。2.“你咋不上天呢”最早是李白说的。原文是“耐可乘流直上天”。3李白最大的愿望是当宰相,但他从不参加科举,取过两个宰相女儿,但两次都是倒插门。4.李白曾被皇帝请进宫,但主要工作是写歌词。“云想衣裳花想容”最出名,后来因为人缘差,被辞

  • 铁骨男儿也有柔肠一面——李白、苏轼说:是你们不懂中国古代文人

    历史解密编辑:文古至尊宝标签:李白,苏轼,杜甫,王维,诗人,柔肠,唐朝,陶渊明,散文家,古代文人,拨弦乐器,千古名句

    一、印象中的李白苏轼在我们的印象中李白苏轼都是铁骨铮铮的男儿,都是豪放之人。他们的诗句都是充满着豪气,让人不觉得精神为之一振。李白是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还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大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苏轼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