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史书上,要说李世民的后代,一般人只会记得李世民的三个儿子,他们是李承乾、李泰和李治。
客观来说,只有这三个人才有资格争夺李世民的权力。前两者在当时闹得沸沸扬扬,后者直接成为了唐高宗。历史的趋势似乎是真实的。
但是当我们讨论这些后代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忘记李世民的另一个儿子是很多学者眼中的最佳继承人。但悲哀的是,他34岁就自杀了,一代天才就此烟消云散。不得不说,这是历史的不幸,但这王爷爷可不是胆小鬼,临死前下了诅咒,居然应验了。那么这是怎么回事?
关于这段历史,举个亲身的例子,在前几天。说起孔家,大家只会想到李世民的三个儿子。关于其他几个儿子的故事,你们基本上都不太了解。感觉自己就是路人,炮灰。
不过,在李世民的众多儿子中,最出色的并不是这三个嫡子,而是另一个名叫李恪的妃子。
可能大家对他的名字不是很熟悉,但是说起这个人的来历,当年是有一定的可能的。据史书记载,李恪的母亲是隋炀帝的小女儿,但当年战乱爆发,李世民带兵杀入长安,直接霸占了这个女人,从此被称为杨贵妃。
不久之后,这个女人生下了李恪。那个时候,李世民还没有称帝,世界之争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因此,一些感兴趣的人开始意识到一个问题。唐朝要取代隋朝,就必须在很多方面拥有隋朝的力量。比如唐高祖需要立一个傀儡皇帝。
那么,一个有李世民血统,也有隋炀帝血统的人,这个人能不能培养成最佳接班人呢?
或许是受到这个伟大猜想的影响,很多人又重新认识了李恪。当时,这个小家伙引起了很多关注。不过这个好主意很快就破灭了,因为唐高祖在李世民的帮助下很快完成了统一,李世民本人也成为了太子。再加上后来的政变,李世民摇身一变成了皇帝,李恪成了王子。
这时候,之前的传统观念都被打破了。李世民要想维持统治,就必须彻底否定隋朝的一切。纵观李世民的第一个王朝,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拼命否定隋朝。向。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有着前皇室血脉的人,真的能成为继承人吗?显然,那是一千零一夜。
而值得一提的是,李世民的原配孙皇后生了三个儿子。嫡子这么多,李世民不可能考虑其他的儿子。
于是,在那些日子里,李恪经历了一系列的坎坷。但历史上也有一些意外。比如李世民的儿子们都不靠谱,这就给了李恪可乘之机。据史书记载,李承乾亲王造反,李泰发誓要杀了自己的儿子继位。这一系列的举动深深伤害了李世民,于是他将这两个儿子赶出了权势圈子。
至于唯一剩下的小儿子李治,李世民虽然很喜欢他,但是他也知道这个小儿子不是当皇帝的料。所以在很多历史记载中,李世民不止一次的想过要让李恪晚年称帝。
应该说,这是李恪最接近帝王的时刻,只可惜,晚年的李世民,精力绰绰有余,一大批关陇集团聚集在他的身边,尤其是长孙无忌。
最终,李恪只能落寞离场,微笑着鼓掌,迎接他眼中的废物李治称帝。根据很多史料记载,李恪从此开始堕落,对朝廷非常厌恶,甚至对长孙无忌也有着深仇大恨。
在这样的背景下,突然间,朝廷中爆发了一起大案。方遗爱和他的妻子高阳公主造反,而告密者正是方遗爱的哥哥。长孙无忌被授权亲自调查,结果牵连到很多人。这其中,有柴灵武这样的人参与其中,更多的是李道宗这样无辜的人受到牵连。
就在长孙无忌疯狂牵连对手的时候,他忽然看向了昔日与自己对视的吴王李恪,于是果断将吴王李恪的名字列入其中。
面对这种荒唐的行为,谁都知道长孙无极是在报个人的仇,就连李治皇帝也因此落泪,希望能保住弟弟。可长孙无忌依然一意孤行,要以死来惩罚他。
就这样,吴王李恪成了汉奸。消息传来,昔日最聪明的皇子彻底崩溃了。尤其是公元653年吴王李恪接到死诏时,更是放声大笑。
他笑皇室没有血缘关系,也笑权力斗争污秽不堪,更笑自己命运多舛,才华横溢,只因他误付给别人。笑完,吴王李恪忽然对天恶毒的发誓。长孙无忌设计陷害忠良。
俗话说,夸张不过瘾。武王李恪从最有希望的人选,到被打败,再到被冤枉死。长孙无极的所作所为,的确是杀了杂草,未免有些过分了。所以吴王李恪的诅咒才会如此毒辣和愤怒。
那么问题来了,武王李恪的诅咒成真了吗?其实我们在阅读文章内容的时候,应该看到一些迹象。长孙无忌欲杀武王李恪。结果身为皇帝的唐高宗想要劝阻弟弟不要保命,长孙无忌只给了两个字,不要。
这是什么概念?这就是躲避皇上,绑架皇上的长孙无忌。接下来的方向,就是皇上和权臣长孙无忌之间一定要有一场大战。长孙无忌能赢一次,但后帝屡战屡败,只要输一次,全家都要被处死。
果然,长孙无忌和李治来到了对面,武则天很快就被李治迎了上去。至高无上的皇权再加上武则天的冷酷无情,着实把长孙无忌一家给打倒了。至此,乌王李恪的诅咒真的应验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