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偕徐惠游洛水发感慨-《大唐上阳》064

李世民偕徐惠游洛水发感慨-《大唐上阳》064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巴黎邮报 访问量:2692 更新时间:2024/1/9 8:57:40

任见:李世民偕徐惠游洛水发感慨-《大唐上阳》064

第十六章 洛水幽远

最后两颗樱桃,徐惠一下全送进李世民的口中。

李世民抱过小美人儿来紧紧地吻在她的口唇上,送其中一颗到徐惠嘴里。

李世民亲切地问:“上次一夕欢乐,惠惠感觉如何?”

徐惠仰起脸儿,娇昵地凑到皇上的颌下:“感觉呀,是个幸福的小娘子啦。”

064

徐惠伸出小手摸一摸李世民的衣装,柔声地问:“陛下穿得不薄吧?”

“不薄。正要问惠惠呢,惠惠倒先问了。这么懂事。不光会作诗,还会惦记人。”李世民摸摸徐惠的肩膀,“这个丝袄不算厚啊,显仁宫敢冻坏了惠惠,朕要跟他们算账。”

徐惠说:“不冷呢。远方有太阳,近身有陛下,一点儿不冷。”

“话音温暖,不枉一个惠字。”李世民放声笑起来。

笑过了,说:“方才在堤台上,想到商在洛水下游不远的地方取代了夏,正如大唐取代了隋。权柄易手,江山改姓,在光阴一闪之间,而其渐进缓变之初,却不知已有多远。”

徐惠说:“小女读史,也常作此感慨。想那商代了夏,也是满心期望传至万世的,谁知道在岐山、渭河,周人已经存心攫取了。前代守成失败,是从反面给后代上课呢。”

李世民道:“惠惠说得很对。周人都洛时期,就是教训累累的一个阶段。”

周武王姬发背着他老爹文王姬昌的牌位誓师,声嘶力竭地叫嚣踏平中原。率军东进,在孟津码头“会盟”八百诸侯之后,去灭了商。然后,班师回到关内,立足于丰镐宗周——自誉为“宗周”的丰京和镐京,展开了统治。

丰京和镐京,在今天的西安市长安区马王镇、斗门镇一带,沣河两岸,丰在河西,镐在河东。面积很大,有大约十七平方公里。说明周还是很有执政自信的。

周厉王姬胡把事情搞坏了。

姬胡继位的时候,自然灾害严重,“冬大雹,牛马死”,民生苦痛。更严重的是,姬胡贪财图利,奢侈成性,招致天怒人怨。这家伙还暴虐专横,不准朝野“妄议”他的过失,谁议论就杀掉谁。百姓没有谁敢开口说话,路上相见,只能互递眼色示意而已。

姬胡非常高兴,在朝会上说:“消除百姓议论了,谁也没有怨言了。”

其实“民口如川”,堵起来是蓄积灾难。终于,酿成公元前843年的民变。百姓起来反叛,袭击姬胡。姬胡被迫逃窜,至死不敢露面。

周朝的各种矛盾总爆发,在姬胡的孙子周幽王姬宫湦之时。

姬宫湦,读音“鸡公生”。这家伙绝得很,领衔主演著名小品《烽火戏诸侯》博美人一笑,博丢了都城。

姬宫湦重用佞臣虢石父做上卿。老虢是个坏心人,参谋着小姬盘剥百姓,激化了社稷矛盾,又鼓吹民族主义狂热,转移视线,对外攻伐西戎,却引来了国际冲突。

姬宫湦的宠妾褒姒,生得艳如桃李,性格冷若冰霜,没有开心地为“鸡公生”笑过。为了讨她发笑,周幽王想尽办法效果不佳,竟然悬赏求计,谁能诱出褒姒一笑,赏金千两。

老虢谏议周幽王用烽火台试一试。“点燃烽火,诸侯们跟头巴脚往这儿跑,多好笑啊。”

姬宫湦说:“就是啊,点燃烽火,此计太妙了耶!”

烽火本是敌寇侵犯时的紧急军事报警信号。由国都到边镇,沿途遍设,只为防务。镐京附近的骊山上,有二十多座,配有大鼓数十架,一旦犬戎侵扰,首先发现敌情的哨兵点燃烽火,邻近看到,依样操作,各山头烧成一串。诸侯见烽火燃烧,知道京城告急,天子有难,则作速起兵勤王,赶来救驾。这时众鼓击响,催促他们,疾奔快跑。

幽王选择傍晚时分,带着褒姒,由老虢陪同,登上骊山行宫的飞阳台,摆了果蔬茶点,吃着喝着,命令点燃烽火。

狼烟四起,烽火冲天,大鼓猛捶,声若滚雷。

各地诸侯以为犬戎入侵,带领本部兵马,急惶惶地赶来救驾。他们气喘吁吁地跑到骊山脚下,连一个犬戎兵的影儿也没有,只听山上在奏乐唱歌,幽王和褒姒坐于高台之上,饮酒作乐,正欣赏着山下他们的惊惶之态呢。

幽王告诉他们:“辛苦了大家,没什么事儿,不过是放烟火找乐儿,你们把军旗卷起来,家什扛起来,都走吧,散去吧。”

诸侯们这才知道被戏弄了,擦着汗水散去。褒姒凭着栏杆,见诸侯们狼狈不堪,如同急急风中的草台戏班,十分好玩,这个奶子大脑子小的差窍货色,禁不住抚掌嬉笑。抖着她的肉身,笑啦。

周幽王大喜,说:“爱卿一笑,百媚俱见。千金一买,值得值得。”接着奖赏虢石父千金,领走享用吧。

没多久,敌人真的来了。周幽王惊慌失措,急忙命令点燃烽火。一烽接一烽,烟火连绵,可就是没有一个诸侯带兵救援。他们受过愚弄,不再理会了。

周幽王大败,被杀了头,褒姒被俘,给犬戎拉进大帐,脱光衣饰,百般捏弄,千般戏玩。

诸侯们赶来救援时,黄瓜菜早已凉了,周幽王的御尸也早已硬了。

犬戎兵马大肆掠夺珍宝财物,将周朝的宫阙楼台烧得残破不堪,一座座辉煌壮丽的建筑化为焦土,繁华富庶的京师王畿变成了荒墟之地。

战火连月不绝,镐京以西、以北,大片土地,相继沦陷。百官富户遭到洗劫,平民百姓四下逃散。

镐京已成噩梦、地狱,以申侯为首的几个大周亲贵拥立前太子姬宜臼为新一代天子。镐京被烧杀抢掠了,没有了,姬宜臼将政权迁到了洛阳。姬宜臼的谥号是周平王

富人好啊。置两座别墅,一座失火烧毁了,不要了,去住另一座。倘若是一般百姓遭殃的,哪还有活头啊。

徐惠说:“春天,太阳好的时候,我们在西苑里走得远一些,到处看看。小女曾经走到洛水边。站在水边,向北望,草密树高,无有人烟。想当年,那里应当是周的东都所在吧?”徐惠说着,小手指一指西北方向。

李世民说:“对,就是那里。东边也有。周当年营洛阳,是把洛阳建成了两部分的。偏洛河上游的部分,就是你指的那里,叫‘成周’,是相对于镐京的‘宗周’而言的,偏洛河下游那里,还有一部分,叫‘洛邑’ ,是下官居住区和安置前商遗民的地方。”

后来成周和洛邑连在了一起,规模很庞大了,中间的荒草土坡都盖了茅苇苫顶的居所,变成居住小区啦。

陶片瓦已经付诸应用,但产量太小,供王室贵族盖殿架屋尚且不够,低级士人及平民居所,只能结茅或结苇。

再后来就是大周东都的隳颓。

成周和洛邑是西周早期的大总管周公姬旦负责修建的,搞的是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和献礼工程,豆腐渣成分相当不小。原料无非土木,根本不能耐久,加之所用匠师为各家诸侯所遣送,工徒则系奴隶和商军俘虏,期限紧迫,驱逼残酷,哪个好好干呢?

随着时光的移行,莫说街巷里坊,连成周的宫殿都不敢细看了。顶盖灰暗无光,墙壁裂呲巴拉的。这都是诸侯失供的结果。国库羞涩,没有积蓄,怎么整呢?

大周有规定,诸侯每年朝觐四次,贡赋献物。可到了周天子失势的王朝末期,诸侯们每年能晃晃悠悠来一次就不错了,而且基本上是来中原来洛阳旅游的,贡值也大幅度缩水,像走亲戚一样带点东西而已。

周朝原来有很多诸侯,诸侯们都有各自的地盘,谓之列国。后期强势的诸侯以各种理由逼迫周天子割地为赏,中央所有的土地越割越少,剩下赤裸裸的洛阳,屁股大一片。

诸侯们不听招呼,相互攻伐,你吃我我吃你,吃剩下有数几个大个头的。

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强盗,瓜分了天下。瓜分了还不行,继续吃,强吃弱,狗咬狗,最后,秦灭六国,一统海内。秦太残暴了,未几而死,汉朝代之。

大汉刘家王朝,分为西东两段,中间有权臣王莽插了一扛子,做了个分界。西汉又称前汉,由刘邦肇端于长安,后汉又称东汉,由刘秀创建于洛阳。

李世民指着洛水下游远方道:“刘秀的东汉,立都在那一带。隋时炀帝叹问:‘前朝何因,不都于此,而偏东耶?’盖因偏东三十里的地方,取土和修建较为便利,而非其他原委。”

徐惠说:“陛下这么讲解,小女豁然明白。炀帝一问,确实不好回答。周之故城所在,为何弃之不顾,任其空置荒芜,偏到远处另起炉灶,小女也是疑惑。偶尔想起,汉光武帝是极信谶纬的,常在细微之处动脑筋,莫非认为周朝败亡,袭用其地不是最优选择?”

李世民说:“惠惠竟想到光武的这一层心理?或许是有的,有的。他一生极信谶纬,求问方士,追寻风水……惠惠分析得有道理,有道理。”

徐惠说:“其实光武也已足够强大了,强大的君主有什么畏惧呢!陛下的大唐,居长安,用洛阳,朝廷政通人和,万民安居乐业,正是写照。”

李世民道:“历史发展得长久了,到处都是前人的痕迹,避之另立,其实幼稚。”

徐惠说:“就是啊。无惧历史,强盛自己,方显英雄本色,后来居上。”

李世民牵着徐惠的小手,走过一段缓慢的坡道,登上略高的一级堤台。

太阳升得更高,光线愈发灿烂。

徐惠微微笑着,仰望着李世民。小姑娘额头的茸茸细发泛出淡淡的金色,直让李皇上心中爱恋不已。

李世民也微笑着,俯首视之良久,捧起徐惠的脸蛋儿,道:“这个小脑瓜,倒真是‘惠’啊。方才评说的‘居长安,用洛阳’,强大即无所畏惧,很有道理。”

对李陛下的褒扬,徐惠反而有点不好意思了。

李世民说:“光武是那个时期的强大者,但他心里有个不同的罗盘。故而非但他的立都之地与众不同,他的山陵的选择、定位,取意也是别无他例的。聪明的惠惠,你提示朕想到了这些似乎有些关联的现象。现象背后,必有其注,必有其解。”

“哦,陛下,小女还真不懂那么多。”

李世民道:“光武登基,靠的就是两句谶文:‘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 。他觉得谶文灵验,做事往往去谶中找根据。他去泰山封禅,也是《河图会昌符》里边的谶语起的作用:‘赤刘之九,会命岱宗。不慎克用,何益於承。诚善用之,奸伪不萌’。登泰岱,拜苍天,下山之后,欲往梁父山祭地……”

刘秀站在宽阔的平原上,率领众人,向泰山告别。

心细如发的刘秀,仰目泰岱,忽生感悟:为什么,泰山能巍峨万世,享有五岳独尊之位?是因为它的周围全是平原啊。

就在这一刻,刘秀心中做出决定了:朕的山陵,也要筑造在平原上。

“有原而出陵”——任见先生有《刘秀传》 ,专章揭示了作为帝王的刘秀企望“巍峨万世”的这个隐秘心结,深刻阐释了刘秀陵墓一反常例、绝无仅有的独特“见解”。

东汉时的黄河在北边很远处,有关河内郡的史实记载可资证之;黄河平原的流沙结构是盗墓贼的克星,根本无法盗掘;刘秀交代山陵建设指挥长窦融:“例以霸陵。”霸陵是西汉文帝刘恒的陵寝,“因其山,不起坟,”斩原为冢、凿崖为墓,因此刘秀的墓冢极有可能只是个入口,真正的墓室或深藏在非常偏南的北邙山腹中。

汉光武帝刘秀的墓,洛阳百姓俗称之刘秀坟,学名就叫“原陵”。

更多文章

  • 李世民宣召11岁徐惠侍寝,迟到的她用几行字,便让李世民转怒为喜

    历史解密编辑:小哈哈说历史标签:徐惠,皇上,李治,诗人,隋朝,唐朝,李世民,唐太宗,女皇武则天

    自古帝王都坐拥后宫佳丽三千,一代明君的李世民也不例外。在他的后宫中有这样一位女子,年仅11岁,便独得圣宠,即使是侍寝迟到,李世民也不曾怪罪。李世民39岁时,后宫来了一位11岁的美女--徐惠。一天,心痒难耐的李世民传召了11岁的徐惠前来侍寝,可是李世民等了半晌都不见徐惠前来,他心中暗暗生气,准备给徐惠

  • 李世民的凌烟阁24功臣 长孙无忌排名第一 秦琼排在倒数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王子说科技标签:秦琼,李渊,李密,李世民,王世充,凌烟阁,唐太宗,艺术家,长孙无忌,国防政策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眠。这是古代帝王打江山和守江山的一条规律,尤其对于开国帝王来说,功臣们自然也就成为了所谓的“他人”。江山稳定之后,这群人也是帝王最先想要解决掉的人物。刘邦建立了西汉,之后却把刀子对准了异姓王;赵匡胤建立了北宋,之后上演了杯酒释兵权;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之后更是把开国功臣收拾了一遍。开

  • 大唐驸马的弟弟,让长孙无忌无可奈何,李世民:不能留在京城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李世民,长孙无忌,李渊,京城,李建成,唐高祖,长安,柳无忌,科学家

    唐高祖李渊年轻时候在比武招亲中胜出,迎娶了神武公窦毅的女儿窦氏为妻,两人婚后生下了四子一女,即:李建成、平阳昭公主、李世民、李玄霸和李元吉。平阳昭公主作为窦氏的女儿,继承了窦氏身上那不让须眉的胆识。后来在李渊打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其能力不输李建成和李世民。而她的丈夫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将,他

  • 长孙皇后临终遗嘱,为何力保房玄龄,却要求丈夫别重用长孙无忌?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房玄龄,长孙皇后,长孙无忌,李世民,魏征,萧瑀

    长孙皇后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皇后的之一,她以贤德著称,被誉为“千古第一贤后”。她13岁嫁给李世民,36岁去世,期间23年,她经历了李世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时期,包括玄武门事变,李世民登基等等重大事件。长孙皇后去世之后,李世民非常伤心,曾望着昭陵痛哭,魏征作为谏臣,暗示李世民说:你父亲死了你都没有这么伤

  • 都是你外甥,为何长孙无忌只支持李治当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进击的阿木君呦标签:李治,长孙无忌,李世民,李承乾,长孙皇后

    作为一个皇帝,却让自己老婆夺了江山,这让唐高宗李治看起来好像有点失败。又因为李治看起来有点失败,使得支持李治当太子的长孙无忌看起来也很失败。又因为李治后来杀掉了支持自己当太子的长孙无忌,这使得长孙无忌看起来更加地灰头土脸。作为长孙皇后的兄长,理论上所有的皇子,都是长孙无忌的外甥。那长孙无忌为什么偏偏

  • 父亲是李世民,姥爷是隋炀帝,本该大有作为,却被长孙无忌坑死

    历史解密编辑:文古至尊宝标签:李恪,李治,隋朝,李世民,隋炀帝,柳无忌,唐太宗,科学家,长孙无忌,女皇武则天

    这个人可以说是比较的悲催,他是李世民的第三子,生母是隋炀帝的女儿杨氏,他本来大有机会有一番作为,甚至还有可能登上帝位,可惜的是长孙无忌接连坑他,结果不但皇位没他的份,最后连性命也坑没了,临死前,他怒骂长孙无忌,说他将来必有恶报,果不其然长孙无忌最后也没有善终,那么这个人是谁呢?李世民他叫李恪,是唐太

  • 长孙无忌:历经三朝、劝说李世民发动政变,为盛唐做了热身运动

    历史解密编辑:局小乖简史标签:李世民,长孙无忌,李渊,唐高祖,李建成

    唐朝因其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成为中国历史上一颗最夺目的宝石,这一时期国家政治清明、经济发达、社会风气空前开放、文化多元化,使之跻身同期的世界强国之列。长孙无忌:历经三朝、劝说李世民发动政变,为盛唐做了热身运动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在长孙无忌的辅佐下,为唐朝步入盛世做了一系列的热身运动,是其得以延续百年

  • 李承乾失败以后,李世民改立李治为太子,长孙无忌是什么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李承乾,李世民,李治,长孙无忌,武则天

    在立太子这件事上,李世民和他老爹李渊一样,都犯起了糊涂。为什么说他们犯糊涂呢?分明已经立了一个太子,偏偏又跑去宠爱另外一个儿子。这你让大臣们怎么想?皇帝难道要易储吗?于是不少大臣开始两边站队。不管你一辈子有多么努力,如果你站队站错了,那么对不起,我们国家从来不缺少人才。李渊在位期间,先立李建成为太子

  • 大唐统一天下十大功臣:没有长孙无忌,也没有秦叔宝和程咬金

    历史解密编辑:爱吃回忆的呀标签:秦叔宝,程咬金,长孙无忌,李渊,李世民,王世充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统一王朝,公元617年5月李渊在太原起兵一路势如破竹攻入长安,618年5月李渊正式称帝定国号为唐,但这只是大唐立国的第一步,当时天下四分五裂群雄割据,大唐真正扫平群雄统一天下(不包括突厥等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应该是在624年辅公祏重新叛唐兵败被杀才算完成实质上的统一。从617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都是怎么排名的?长孙无忌位列第一水分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摆渡标签:长孙无忌,李世民,凌烟阁,李勣,高士廉,李靖

    李世民手下的文臣武将实在是太多,以至于排名的时候,老李也是很头疼。毕竟大家都是老同事,把你排在前面,把他排在后面,总要说出个一二三来,要不谁服气呢?因此在贞观十七年,李世民能顶着压力,搞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来,实属不易。这显然是一件得罪人的事情,那么老李是怎么安排的呢?一、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分别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