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看完“女中诗豪”李冶的一生,泪目:多次被男人抛弃,54岁还惨死

看完“女中诗豪”李冶的一生,泪目:多次被男人抛弃,54岁还惨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钰姐来了 访问量:3656 更新时间:2024/1/16 6:33:11

很喜欢这样的金句:“我不知该去何方,但我已经在路上”及“活鱼会逆流而上,死鱼才随波逐流。”

钰姐认为,这两句话很适合唐代著名女诗人-李冶。李冶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并称为“唐代四大女诗人”,她则是首席女诗人。

然而,这么一位才华绝世的女诗人,一生精彩却多次被男人抛弃,无一人陪她终老。她的晚景也很凄惨,54岁被唐德宗下令乱棍打死。

她的一生堪称传奇,令人佩服又泪目:她是唐朝第一风情女子,但恋爱多次都无疾而终;她又是叛逆的风流道姑,敢爱敢恨,追求自由。

然而,也许是天妒英才吧,但凡多才之人,似乎结局都不太圆满。李冶的一生即如此。

一、“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父亲的奇葩想法影响女儿一生

约公元730年,李冶出生于浙江吴兴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自幼容貌俊美,聪颖异常,天赋极高,从小就展露诗才,颇有文采。

李冶的父亲是一位出入上流社会的达官贵族,小时候的李冶经常被父亲带着出席各种诗会与酒会,这让小李冶增长了不少见识。

李冶6岁那年,父亲带着她在院里散步,看到柔软的蔷薇藤因没有被架上而倒伏在地乱爬乱窜,她脱口而出吟了一首诗《咏蔷薇》。

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已看云鬓散,更念木枯荣。

不料,正是这首诗,改变了李冶一生的轨迹。

父亲听后,惊喜不已,如此文采出众的诗竟然出自年仅6岁的女儿之口,别的6岁小孩恐大字还不识几个呢。

然而,父亲突然又担忧起来:女儿小小年纪,居然已经早熟,开始春心萌动、性情不宁了,这还了得!

原来,父亲认为“架却”就是嫁娶的谐音,然而未嫁娶就已经“心绪乱纵横”了,那不就是想“胡作非为”吗?这就是不祥之兆!

于是,父亲对母亲说:“此女聪黠非常,恐为失行妇人”。

李冶被认为是“失行妇人”即根源于此。不得不说,李冶父亲可谓封建呆板,仅因一首小诗就定性了女儿的品性,愚蠢至极啊。

为此,父亲不愿女儿成为不守妇道的“失行妇人”,就立即采取了措施:在女儿长到11岁时,将她送入剡中玉真观当了女道士。

那他为什么偏要将女儿送去道观,这不把女儿往火坑里推吗?

其实,在唐朝,道教是国教,受世人推崇,当道姑还是一种受欢迎的职业,甚至连皇家也将女儿送入道观。如,唐睿宗的八女儿金仙公主和九女儿玉真公主,就出家为道过。

李冶父亲本是想让女儿在道观里修身养性的。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十一二岁正处于叛逆期的聪黠少女李冶,真能如父亲所愿吗?

现实是:道观也是一个自由交际的场所。

唐代思想开放之风盛行,道观也不是清静之地,许多才貌双绝的女子虽名为修行,但却能在道观里自由交际,有的甚至还成了交际名花。

李冶成了女道士之后,没有了父母的管束,心性反而更加得以释放,像一匹脱缰野马。她神情潇洒,专攻翰墨与音律,十分精通,为此很快成为才华出众的女冠。

李冶修道5年后,已长成一位美丽少女了。

很多文人雅士来观中游览,见到风姿绰约的李冶,总有胆大之人暗中挑逗。李冶也不怒,反而流露出“回眸虽欲语,阿母在旁边”的羞涩神情,令挑逗者心神荡漾,李冶因此被称为“风情女子”。

唐朝思想开放,而道观的生活却十分寡淡,这对貌美而怀春的少女而言,就是一种折磨,她向往外面精彩的世界。道观虽有矮篱羁绊着,但又怎锁住一枝怒放的红杏?

为此,李冶在春情荡漾、时光如流之下,暗自嗟叹,携琴登楼弹奏出了《相思怨》: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

弹着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男不钟情?

16岁花季少女以诗寄情,何尝不是人之常情?这与“失行妇人”相去甚远。一代文宗李清照不也写过很多怀春诗么。而从另一角度讲,也是追求自由的一种行为。

那李冶会迎来她的真命天子么?

二、“相思无晓夕,相望经年月”,道观藩篱困不住女诗人追求爱情的自由

玉真观极为偏僻,以李冶的美貌与才华,在此就是虚度芳华,这令心气高傲的她极为不甘,她不愿埋没于此。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午后,她趁观主和道友午睡,偷偷溜到刹溪中泛舟。这时,一位英俊青年向她招手要登船,她大方地让青年上船。

青年叫朱放,是隐居在此的名士,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谈诗论文,登山览胜,度过了一个愉快心醉的下午,分别时依依不舍。朱放赠诗而别,令李冶芳心萌动。

此后,两人常常在刹溪边游玩,吟诗作赋,朱放也常以游客身份去玉真观看望李冶,两人品茗清谈,抚琴相诉,过了很长一段浪漫优美的岁月。

然而,好景不长。

两人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以失败而收场的结局。

朱放是一位隐士,朝廷一召唤,他就丢下李冶去江西为官了,此一别山长水阔永无相见之日。朱放的父母也不允许他娶道姑为妻,朱放转而娶了一位大家闺秀为妻。

初恋是美好而难忘的,李冶又那么痴情。朱放走后,她像一个丈夫远行的妻子一样等待着,还为他写了一首首缠绵悱恻的诗: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但朱放不会回来了,她的“相思无晓夕,相望经年月”的相思终究是错付了。而就在她久盼良人未归时,另一位青年闯进了她的生活。

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茶圣”陆羽,他因茶道精湛写成《茶经》三卷,又被世人誉为“茶神”。

陆羽的得名,与其身世有关。他原是一名弃婴,因被一位姓陆的僧人在河边捡回后在龙盖寺长大,如此像一片被遗落的羽毛一样随而飘荡,因此被取名为陆羽。

陆羽自幼饱读经书,又极通茶道,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世外高人。一次,他听说玉真观里有一位才情高绝、貌美多情的女冠,于是专程来拜访李冶。

当时的李冶正在为良人离去而惆怅,当听说有人拜访,又见到相貌清俊、神情俊逸的陆羽时,不觉心内一动。

看来,结束一段旧的恋情,要先开始一段新恋情。

才子佳人一见面十分投缘,两人从诗词谈论到心境互怜,成为无话不谈的至友。此后陆羽经常来看望李冶,两人也成为一对心意相通的情侣。

一次,李冶重病,陆羽赶来探望,每日煎药煮饭,悉心照料,令李冶十分感动,病愈后她作了一首《湖上病卧喜陆羽至》诗感谢陆羽。

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

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

强劝陶家酒,还吟谢客诗。

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

当时,李冶的朋友圈很广,不乏诗人、和尚、官员、名士等,多以谈诗论道而与李冶成为朋友,但真正对李冶关爱的,却只有陆羽一人。

不料,此时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插曲。

陆羽有一个好朋友皎然,是一位奇才和尚。一个偶然机会里,皎然认识了李冶,三人就时常围坐论诗。逐渐地,李冶被皎然的才华与气度吸引而借诗暗示,谁知皎然早已心如止水,不惹红尘。

李冶这是落花有意,而流水无情,只得叹息:

“禅心已如沾呢絮,不随东风任意飞”。

皎然修炼成性,不系红尘;陆羽身份特殊,不能男婚女嫁。两人虽然都入了李冶的心,却不能终身厮守,这似乎注定了李冶要孤独一生。

为此,她不无慨叹地写下了《八至》一诗。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此诗精彩而经典,不乏辩证意味与世态人情。

此时的她已然30岁了,她看透了人性凉薄及尘世冷暖,性格反而更加开放,朋友也越来来越多,时常举行诗酒会,谈笑风生,一时成为美谈。

三、“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才女晚景凄惨被棍杀

逐渐地,李冶的名气越来越大,尤其在文人荟萃的繁华之地扬州,名声大嗓。大诗人刘长卿也与其私交甚好,还出了一个小插曲。

一次,大家在一起互谈诗文,品茶逗乐。李冶知刘长卿有疝气,就打趣地出了上联:“山气日夕佳”,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因为山气谐音疝气,以此笑话刘长卿。不料,刘长卿也是妙人,直接回了下联通:“众鸟欣有托”,也以此打趣自己的病。

如此妙对,引得大家十分可乐。李冶与刘长卿也常在众人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黄段子,大胆而开放。

李冶的才气也吸引了当朝皇帝唐德宗,命李冶赴京一见。此时李冶已54岁了,唐睿宗一见大惊:竟有如此美丽的老太太?

李冶就暂时住在了皇宫里。不料,也为她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这时,乱臣贼子朱泚叛乱,强迫李冶写诗赞美他。此后叛乱平定,唐德宗因李冶献诗,下令将她乱棍打死。

一代才女死得如此凄惨,令人动容。

李冶是“唐朝四大女诗人”之首,当之无愧对,刘长卿称其为“女中诗豪”。她以五言擅长,所著《李季兰集》已失传,传世诗作仅16首,却足以在文坛熠熠闪光。

回顾李冶的一生,6岁能写诗,11岁出道,16岁恋爱,30岁成交际名花,54岁被棍杀,令人心疼。

在钰姐看来,她的一生堪称悲惨,绕不开这5个男人:父亲、朱放、陆羽、皎然、唐德宗。

1、父亲。一方面不愿女儿成为不守妇道之人,另一方面却害了她。如果李冶仍是一位大家闺秀,那她拥有幸福婚姻也并非难事,因而李冶的悲剧源于他,是父亲遗弃了她。

2、朱放、陆羽、皎然。三人都是李冶感情世界里的过客,三段感情无疾而终,唐朝虽然思想开放,但作为道姑,想要拥有正常人的爱情还是很难,如鱼玄机、薛涛等。

3、唐德宗。他虽仰慕李冶的才华,却让李冶为他的无能而买单,李冶糊里糊涂地成了炮灰,成了男权社会里政Z的牺牲品。

这五个男人,父亲让她走向悲剧,3个男人让她深受情伤,唐德宗直接要了她的命。作为男权社会里的女人即便是才女,也摆脱不了被男人伤害的悲惨命运,可叹,可怜!

李冶的悲剧,更多是时代的裹挟。

虽然世人对李冶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在那种时代背景下,又有几人能做到像她那样才情高绝、敢爱敢恨,追求自由、勇敢决绝的呢?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更多文章

  • 李冶:需强化能源技术与装备解决方案的集成能力

    历史解密编辑:畏畏缩缩标签:李冶,能源技术,能源,电力,数学家,艺术家,科学家,金朝

    “我国能源电力装备行业这十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能源领域科技创新实现从‘跟跑、并跑’向‘创新、主导’加速转变,技术进步成为推动能源发展动力变革的重要力量。”近日,国家能源局原监管总监李冶在《电气时代》深度对话栏目“十年看巨变,奋力开新局”的专题访谈中,表达了对我国能源装备目前发展的看法。李冶长期奋

  • 如何评价女诗人李冶?她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史论纵横标签:李冶,李季兰,唐德宗,陆羽,鱼玄机,诗词

    乍一看,李季兰的故事与鱼玄机的故事有几分相似之处,两人都是唐朝时期人,而且都是才女,连父亲对她们的评语都有三分相似之处,但是两人却也有许多许许多多的不同。今天我们就先来说说唐朝才女李季兰的故事。李季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何事被父亲认为是失德妇?李季兰,原名李冶,出身不俗,是一位大家闺秀,自小学习琴棋

  • 白雪阳春传雅曲之真娘

    历史解密编辑:玉泽恩爱搞笑标签:姿容,雨后,女香,朝阳

    我寻真娘剑池旁爱慕姿容似朝阳惟听雨后风凄厉雅女香雪自思量

  • 民间传说:吕洞宾与徒弟柳树精大战黑龙怪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有史标签:黑龙,柳树,吕洞宾,宝剑,吕仙

    话说中国北方的一片燕塞湖东边,有一座刀削似的山峰,峰上长着奇花异草、苍松翠柏,东侧有一个石洞,石洞右首,有一个山峰象一把宝剑插在洞旁,这座山被人称为洞山剑峰。传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专为百姓做好事。这天吕洞宾带领柳树精,驾起云头出外云游。师徒二人一路之上游山玩水,好不快活。正行之间,只听一阵鼓乐之声,

  • 黑帮拜关羽,青楼拜吕洞宾,盗墓拜曹操,太监拜谁?名字如雷贯耳

    历史解密编辑:说史道明标签:关羽,吕洞宾,曹操,岳飞,太监

    我国是一个民间信仰浓厚的国家,供奉着各种神灵。除了土地、玉皇大帝、龙王等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外,还有一些真实存在的人物是神话出来的。他们成了各行各业的人。 ,崇敬的对象,比如流氓崇拜关羽,盗墓贼崇拜曹操,太监崇拜岳飞,青楼崇拜吕洞宾。那么,将这些著名的历史人物与一个完全格格不入的行业联系起来有什么意义呢

  • 盗墓拜曹操,黑帮拜关羽,太监拜岳飞,青楼拜吕洞宾,是何缘由?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曹操,关羽,岳飞,吕洞宾,宋朝,曹操麾下

    我国是一个民间信仰比较浓厚的国家,各行各业也都有自己祭拜的神仙。比如古代读书人喜欢拜孔子,而木匠则喜欢拜鲁班。对于这一点其实大家都能理解,毕竟孔子和鲁班都属于相应行业的鼻祖。不过黑帮却喜欢拜关羽,盗墓贼喜欢拜曹操,妓院的妓女则拜的是吕洞宾,太监则拜的是岳飞。这四个行业和这四位古人好像感觉都不搭边儿,

  • 民间故事:吕洞宾成仙

    历史解密编辑:倾情天涯PLUS标签:吕洞宾,成仙,汉钟离,韩湘子

    #2022高考季#吕洞宾,名岩,字洞宾,道教全真派祖师,道号纯阳子,山西芮城永乐镇人。他原是一个翩翩儒生,四十岁遇郑火龙真人传剑术,六十四岁遇钟离权传丹法,道成之后普度众生,被民间尊称为剑祖。北宋年间,应八仙之首铁拐李之邀,在著名的仙苑石笋山聚会时,被列入八仙之列。与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

  • 1959年永乐宫搬迁,“吕洞宾”之墓被找到,棺材内却发现一男一女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吕洞宾,永乐宫,墓穴,墓室,道观

    八仙过海的故事在中国已经流传了上千年,民间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尤其是吕洞宾,他是八仙中的核心人物,被全真教尊为祖师,供奉他的道观遍布全国各地,但吕洞宾其人是否真实存在历来有诸多猜测。1959年,苏联援助工程之一——三峡水库正式启动,当时的预测水位高达海拔350米,意味着黄河北岸的永乐宫很可能会沉

  • ​古人为何盗墓拜曹操、黑道拜关羽,太监拜岳飞、青楼拜吕洞宾?

    历史解密编辑:汉江忆史标签:曹操,关羽,岳飞,盗墓,诗人,吕洞宾

    古人祭拜的礼仪,自古以来便源远流长。一草一木皆是神灵,而已故的英雄不仅作为神灵,也会成为某一个行业的象征。正所谓“行行出状元”,无论是盗墓、黑道、太监还是青楼,这些看似荒诞的行业,在古代人民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他们的精神信仰是谁呢?而为什么他们要拜这些人呢?背后到底有着怎么样的故事?盗墓

  • 吕洞宾的这首云雨诗,可称金瓶梅里的污诗之王,写尽潘金莲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潘金莲,云雨诗,金瓶梅,吕洞宾,金莲,武大郎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千年的长江黄河滋养,孕育了华夏人独特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儒、释、道三位一体,是华夏人不变的基因。虽是文化积淀厚重,造就华夏人勤劳向善,重仁义、轻小利。但也由于历史局限,积聚了些许糟粕。封建礼教在华夏大地上曾经被大力推崇,以致对妇女的压迫成为当时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