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59年永乐宫搬迁,“吕洞宾”之墓被找到,棺材内却发现一男一女

1959年永乐宫搬迁,“吕洞宾”之墓被找到,棺材内却发现一男一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鉴史官 访问量:944 更新时间:2024/1/21 12:46:07

八仙过海的故事在中国已经流传了上千年,民间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尤其是吕洞宾,他是八仙中的核心人物,被全真教尊为祖师,供奉他的道观遍布全国各地,但吕洞宾其人是否真实存在历来有诸多猜测。

1959年,苏联援助工程之一——三峡水库正式动,当时的预测水位高达海拔350米,意味着黄河北岸的永乐宫很可能会沉入水底,为了保护文物,中央决定,整体搬迁永乐宫!

不料,搬迁工程刚开始,一个奇怪的石碑突然出现,只见上书“大唐吕纯阳之墓”,这七个字令在场的专家无不欣喜若狂。

众所周知,吕洞宾号纯阳子,于附近的九峰山得道,难道仙人的面纱即将在此处揭开吗?

吕洞宾其人

吕洞宾是八仙中唯一一位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他的名字可谓是家喻户晓,即便是弱质小儿也知道“狗咬吕洞宾”的俗语,那么他究竟是谁?又是如何以凡人之身登上仙位,受到普罗大众的祭拜和供奉的呢?

关于吕洞宾的记载历来不少,而最早出现是在宋初的《太平寰宇记》中,里面记载道:

“吕岩字洞宾,唐礼部侍郎渭之后,唐末举进士不第。”

但后来经过对《列仙全传》及河南新安的《吕氏家乘》辨证所得,吕渭应当是吕洞宾的祖父,而他的父亲则是吕让,元和十年的进士。

《唐书》中记载,吕渭出生于759年,吕让在家中排行第四,而吕让又生有五子,吕洞宾是他的第三个儿子。

由此推断,吕洞宾的出生时间大概是在公元810年之后。

吕洞宾出身书香门第,家世不凡,自幼便学君子之道,所以才会有后来传说中一袭白衣、背负长剑的形象。

不过吕洞宾显然不是好学之人,他年轻时多次名落孙山,之后便放弃了仕途,仗剑天涯,周游名山大川,后来途中遇到一位道士,也就是钟离权,受其点拨后便决定出家修仙。

50岁时,吕洞宾携家人一起隐居于终南山中,他身怀剑术又熟知医典,常常扶危济困,一生乐善好施,受到他恩惠的人不知凡几,后来当地民众为感谢他的恩德便修建了一座祠堂,名为“吕公祠”。

吕洞宾于修道一途也颇有成就,他喜好炼制丹药,自言以天地之炉、造化之鼎,调和药物、匹配阴阳能够获得神气,以致长生。

后来,道教弟子将他的丹道思想传播到了其他地方,吕洞宾逐渐在道教群体中收获了一大群拥趸,民间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奉吕洞宾,他由此被称为丹鼎派祖师,其形象也开始被牵附到神话之中。

元代忽必烈占领中原之后,如何统治成为了他要解决的头等大事,当得知吕洞宾一脉的道教在群众中颇为流传之后,他便打算利用宗教和吕洞宾的声望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之后元朝历代皇帝不仅在全国各地大兴土木,修建道观,而且将吕洞宾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尊他为孚佑帝君、妙道天尊,吕洞宾的形象由此进一步深入人心,众多文人也以他为题材创作了大量话本故事。

然而只闻其名不见其身,千年以来盗墓者们到处寻找吕洞宾的墓穴但每次都铩羽而归,直到1959年永乐宫搬迁项目开启后,一座墓碑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挖出仙人墓

黄河治理数千年来都是困扰人们的一大难题,据记载,新中国建立以前的三千多年里,黄河决口泛滥近1600次,改道20多次,曾经导致数千万先人流离失所,被迫远走他乡。

1953年,在周总理和水利部门领导的坚持下,三门峡水库建设工程也被列入156个苏联援建项目之中。

三门峡水库北靠山西,南倚河南,中间三道天然峡谷既深且长,能够容纳162亿立方米水量。

按照当时的规划,大坝最长713.2米,高106米,一旦达到最高承载量,水位会高至350米,因此两岸位于泄洪区内的居民都要搬迁至其他地方,文物也是如此。

永乐宫又称大纯阳万寿宫,是一处庞大的木结构建筑群,位于芮城县西南端,距离黄河只有十公里左右,恰好被划入黄委会划定的泄洪区中。

永乐宫于元代时动工修建,占地面积广阔,格局方正,建筑规模宏大,历时100多年才终于完成,至今虽经历了600多年的风霜,但建筑和壁画仍然保持得非常完整。

永乐宫中轴线长500多米,其上依次排列着五座建筑,除了宫门是清朝增建之外,其余皆有明显的宋元时期的建筑特点,屋檐凌空,斗拱硕大,对于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研究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

除此之外,永乐宫还有总面积逾960平方米的元代壁画,画中的仙人皆是衣带蹁跹,有迎风而动的飘忽之态,而且画者笔触精细,即便画中人物非常多,但仙人神色各异,毫无同质之感,可以说是世所罕见的鸿篇巨制。

为了保存下这一大片珍贵的文物,周总理亲自批示——搬!

1959年,中央财政部下发200万元文物搬迁保护款,又从全国各地召集了数百名文物修复、建筑、绘画方面的专家和学生,所有人在黄河边安营扎寨,克服一切困难投入到了这项工程中来。

然而永乐宫搬迁工程刚刚起步没多久,大家就遇到了一件扑朔迷离的事情,奇怪的墓地、莫名的石碑,令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万分,也在历史研究界掀起了一波猜想狂潮。

那是12月份的一天,几位民工按照技术人员的指示正在永乐宫的西北角进行挖掘,大概挖到两米深的时候,其中一位民工的铁锹突然卡进了一处坚硬的石块之中,怎么也拔不出来。

另外几人见此急忙上前帮忙,他们将铁锹周围的泥土清理干净后定睛一看,发现卡住铁锹的不是石头,反而好像是一块开裂了的墓碑。

在场的民工都比较年轻,好奇心重,于是他们将墓碑整个挖了出来,扫清湿润的泥土后看到上面写着七个大字——“大唐吕纯阳之墓”。

所有人都意识到,这很有可能是一处古墓,那么“吕纯阳”又是谁呢?

其中一位民工将正在研究元代斗拱的文物保护专家请到了现场,专家一听说是“吕纯阳”的墓地,而且还是唐代,当时就惊呆了,这不就是传说中的仙人墓吗?

据专家所言,人们熟知的吕洞宾自号纯阳子,又称纯阳老祖,现代历史学界研究之后已经确认他是逝世于唐代。

吕洞宾是道教的支脉——全真教的祖师爷,而永乐宫作为全真教的祖庭,不仅供奉着三清神像,还有一所纯阳殿专门用来安放吕洞宾的塑像。

这块墓碑是否与吕洞宾有关?

永乐宫是否因此而修建?

一连串的问题在专家脑中呼啸而过,为了找出真相,他急忙向山西省文物局打报告,要求对永乐宫的墓室出土挖掘。

文物局对此也是相当重视,当即调派技术人员前来帮忙,当时没有挖土机,考古全凭专家和工人一点一点往下挖,经过数日的勘测,大家发现这里的墓室面积并不大,至多占地十亩,看上去并不像一个祖师该有的待遇。

果不其然,挖开之后所有人都大失所望。

墓室呈南北向,空间极其狭小,里面只有一具已经腐朽的松木棺材,透过棺板可以看见两具枯骨,男在左女在右,都是直挺挺的躺在那里。

女尸的口中和身上散落着七枚铜钱,有4枚开元通宝、两枚祥符通宝和一枚天圣通宝,头骨西侧摆着一个素面圆胎小陶罐。

男尸腿骨处横摆着一只三色瓷枕,除此之外,墓室里面空无一物。

除了吕纯阳的墓室之外,墓葬群中还有全真教知名人物宋德方和潘德冲的墓室。

这两处略显豪华,不仅有细泥白灰封顶,墓底还用方格压纹的石砖铺路。两人的棺材上都用红白二色调和渲染,画出了云龙纹的图案,墓内石墩上雕刻着繁复的人物故事图。

差异巨大的墓室究竟有何隐情?

双人墓葬中到底是不是吕洞宾的尸骨呢?

对此历史学界展开了一番激烈的争论。

真伪猜想

永乐宫中简陋的双人墓,是否与传说中的八仙之首吕洞宾有关?

对于这个问题,许多历史学者都持反对意见,其理由主要有两点:

其一,棺木中的铜钱并非全部为唐代所有。

三种铜币中,开元通宝发行于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远早于吕洞宾的生辰,而开元通宝、祥符通宝则是发行于北宋真宗和仁宗时代,最早要到公元1023年才会出现,假设吕洞宾活到90岁,那也要再过100多年才会出现这两种货币。

而且经过专家的勘察,这具双人棺木除了棺盖腐朽破碎以外,四周的连接处都完好无损,没有发现任何二次打开的迹象,可以肯定里面的两具尸骨和铜钱应该是同时放进去的。

由此可以推断墓室中的两具尸体并非唐代所有。

其二,男女合葬的形式与道教相悖。

传说故事中的吕洞宾虽然风流多情,有三戏白牡丹的绯闻轶事,但作为真实存在的全真教祖师,吕洞宾却是一个自持冷静的人。

他认为欲望和情绪会影响人的身体,导致肾之虚阳入顶从而引起上壅生热,所以修道应当从消除七情六欲着手,将内心积蓄的浊气摒弃在外,集中其精气神魂。

全真教崇尚出家戒欲,不能结婚生子也不可吃荤喝酒,所以历代道教名人比如丘处机、王重阳等人都没有自己的后代。

从这个角度来看吕洞宾的墓葬应当是单人墓穴才符合常理,永乐宫中的吕祖墓不过是后人讹误或是强行附会罢了。

不过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双人墓葬中的尸骨应该是吕洞宾及其妻子。

对此他们也给出了几点看法:

第一,按照《雅言杂载》中的说法,吕洞宾是在成婚数十年之后才被钟离权点化,决心要修道成仙,他在年近半百之时抛弃人间功名富贵,与妻子一起到九峰山避世修行。

九峰山位于芮城县境内的中条山脉南麓,他们在这里一边修道一边救人,去世后当地的百姓还在永乐镇附近给他们修建了一座吕公祠。

鉴于此,吕洞宾及其妻子的墓穴应当就在芮城县境内,这或许也是丘处机选择在此处修建永乐宫的原因。

第二,永乐宫是道教胜地,千百年来香火不断,能够在死后被埋入观中,其身份显然不可小觑。

而且永乐宫修建之时,全真教声望极高,其下门人必须出家授篆才能入观,断不会有夫妻一同下葬的情况出现,所以这处双人墓葬中的夫妻,显然是在全真教形成之前便已存在的。

道教发展到北宋时已见颓势,支派相继出现,金大定七年(1167年)王重阳创立全真教,收马丹阳、丘处机等人为徒,定下了出家戒欲的教规。

元朝统一江南后,全真教将吕洞宾奉为五祖之一,并且修建殿堂供奉其神像。

如果当时全真教的道士在附近找到了吕洞宾夫妻二人的墓穴,并将其尸骨迁到永乐宫内再次下葬也并非不可能,这也可以解释墓穴中的铜币为什么晚于吕洞宾去世的时间。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声音,比如阴谋论者说这座墓地是道观中的人故意伪造以提高永乐宫的名气招徕更多香客,有人说墓穴中的尸骨是成婚之后再出家的马钰和孙不二等等。

总之,对于这座奇怪的墓室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至今仍然无法确定墓室主人的身份。

如今,搬迁到二十里外的长乐宫早已恢复了昔日的风采,来来往往的游客与信众熙熙攘攘、络绎不绝。而吕公祖之墓无论是真是假,都已经变成了景区的一块招牌,受万人朝拜。

标签: 吕洞宾永乐宫墓穴墓室道观

更多文章

  • ​古人为何盗墓拜曹操、黑道拜关羽,太监拜岳飞、青楼拜吕洞宾?

    历史解密编辑:汉江忆史标签:曹操,关羽,岳飞,盗墓,诗人,吕洞宾

    古人祭拜的礼仪,自古以来便源远流长。一草一木皆是神灵,而已故的英雄不仅作为神灵,也会成为某一个行业的象征。正所谓“行行出状元”,无论是盗墓、黑道、太监还是青楼,这些看似荒诞的行业,在古代人民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他们的精神信仰是谁呢?而为什么他们要拜这些人呢?背后到底有着怎么样的故事?盗墓

  • 吕洞宾的这首云雨诗,可称金瓶梅里的污诗之王,写尽潘金莲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潘金莲,云雨诗,金瓶梅,吕洞宾,金莲,武大郎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千年的长江黄河滋养,孕育了华夏人独特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儒、释、道三位一体,是华夏人不变的基因。虽是文化积淀厚重,造就华夏人勤劳向善,重仁义、轻小利。但也由于历史局限,积聚了些许糟粕。封建礼教在华夏大地上曾经被大力推崇,以致对妇女的压迫成为当时伦理

  • 吕洞宾墓葬在山西被发掘,墓中还有一具女性尸体,专家作何解释?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吕洞宾,吕岩,永乐宫,道士,道教

    我国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五千年的漫长岁月当中,出现了许多神话传说。这些神话故事经久不衰,口口相传的一直流传到了今天。“八仙过海”就是我国著名的神话传说之一,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专家们在山西发现了吕洞宾原型的古墓,并且在打开棺材之后有了惊人的发现。棺材里面究竟是什

  • 吕洞宾写了一首云雨诗,被称为“污诗之王”,还被此书当作开篇诗

    历史解密编辑:镜头下的文化标签:八仙,吕洞宾,铁拐李,何仙姑,韩湘子,张果老,云雨诗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为后世的我们留下了不少的经典作品。而很多的作品,都在“情”之领域有所体现,比如历史名人吕洞宾便曾经写过一首云雨诗,被后世之人称之为“污诗之王”,甚至还被《金瓶梅》当做开篇诗。吕洞宾是道教主流全真派祖师,名喦("喦”或作“岩”

  • 民间故事:八仙中的吕洞宾化身乞丐,剑斩石狮精,巧救卖豆腐王发

    历史解密编辑:吴七辅食日记标签:吕洞宾,王发,乞丐,王哥,八仙,铁拐李,张果老,民间故事

    我相信大家,对于八仙过海的这个传说故事,应该是最为熟悉不过,这八仙分别是: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这把人在民间有很多关于他们的传说,我们今天讲的就是关于八仙中关于吕洞宾的故事:相传,永平府城里有一个卖豆腐的人,他叫做王发,这王发做豆腐手艺非常好,做出的豆腐又白

  • 我的学生时代·高校建筑奇谈·苟道寺与吕洞宾的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刘喜脉标签:朱棣,八仙,吕洞宾,苟道寺,朱允炆,开国皇帝朱元璋

    本文承接【我的学生时代·高校建筑奇谈·图书馆】。 上回聊到学校的图书馆。 图书馆主入口朝南,正对新校区的主大门。 大门与图书馆之间,是一座宽阔的、近万平米面积被蓝青色花岗石铺满的长方形广场——官方名称“颂心雅镜”。 反正,我们这些【大学牲】,总觉得学校更像是在给商业楼盘起名——太他妈的有文化了!

  • 为何盗墓的拜曹操,混社会的拜关公,太监拜岳飞,青楼拜吕洞宾?

    历史解密编辑:说史道明标签:曹操,岳飞,吕洞宾,太监,关羽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庾信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着饮水思源的优秀品质,因此无论从事哪个行业的人都会供奉一位古人,一是表达尊敬和怀念,二是希望得到庇佑与祝福。被供奉的人被称为“祖师爷”,这些人一般是一门行业的开创者或者是对这个行业有特殊贡献的人。曹操、关羽、岳飞和吕洞宾,想来大家都不陌

  • 四川有一低调古镇,保留了很多“老字号”,吕洞宾曾在此打卡

    历史解密编辑:郅建伟标签:古街,吕洞宾,老字号,四川省,罗目古镇,自然景观

    四川有一千年古镇,被称为“青龙场”,未被商业化,古韵十足不得不承认,四川是一座令人向往,且美景无数的省份,在其管辖的诸多城市里面,都能找到令人心怡的美丽景点,古镇数量更是不计其数,在四川就有一座历时千年的古镇,古气息十足,没有商业化气息,最重要的是免收门票。这座古镇就是地处四川省峨眉山市的罗目古镇,

  • 民间传说中“八仙”之一吕洞宾是山西人

    历史解密编辑:热点导读标签:吕洞宾,八仙,民间传说,汉钟离,道教

    唐代道教丹鼎派祖师、民间传说八仙之一吕喦(796年5月-?),或作吕嵓、岩,字洞宾,号纯阳子、岩客子,自称回道人,以字行世,世称吕洞宾,唐代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永乐镇)人,道教丹鼎派祖师。吕洞宾师事锺离权,后曾传道予刘海蟾及王重阳,被道教全真道尊奉为“北五祖”之一、是民间传说中“八仙

  • 古人为何盗墓拜曹操、黑道拜关羽, 太监拜岳飞、青楼拜吕洞宾!

    历史解密编辑:夜漓酱标签:曹操,关羽,岳飞,盗墓,汉朝,吕洞宾

    古人有一句俗语盗墓拜曹操、黑道拜关羽、太监拜岳飞、青楼拜吕洞宾,这句话也流传至今,而我们这些后人往往不解,为何古人会有这样的说法?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盗墓拜曹操近几年盗墓文学的流行,让大银幕充斥着各种盗墓类型的电影,这些影视作品也让普通人了解到这个神秘又刺激的行业,在这些影视剧中盗墓贼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