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何评价女诗人李冶?她最后是怎么死的?

如何评价女诗人李冶?她最后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论纵横 访问量:701 更新时间:2024/1/21 4:24:41

乍一看,李季兰的故事与鱼玄机的故事有几分相似之处,两人都是唐朝时期人,而且都是才女,连父亲对她们的评语都有三分相似之处,但是两人却也有许多许许多多的不同。今天我们就先来说说唐朝才女李季兰的故事。

李季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何事被父亲认为是失德妇?

李季兰,原名李冶,出身不俗,是一位大家闺秀,自小学习琴棋书画,称不上饱读诗书,也是能诗善文。据一些史料记载,李季兰小时候就可见其美人资质,擅长弹琴奏乐,诗词歌赋也不在话下,当时的人们对她的评价都很高。

《唐才子传》中说道,李季兰六岁时曾经作过一首《蔷薇诗》,诗中有这样两句:“经时不架却,心绪乱纵横”这句诗传到了李季兰父亲耳中,她父亲认为此诗中“架却”谐音“嫁却”。

一个六岁的女孩就惦记着嫁人的事,日后嫁作人妇,一定行为有失德之处。为了让李季兰约束自己,于是将她送入了一个道观之中出家,连名字也从李冶改为李季兰,自此李季兰就在道观中生活。

李季兰真的成为失德妇了吗?

李季兰在道观中待了十多年,每日在观中读书弹琴,远离了父亲的管教,我觉得她生活得还是挺不错的。

人长大了心思也就多了,她开始厌恶道观中无趣的生活,向往外面的花花世界。

李季兰不能随意出观,但是道观中却常有外人来,他们看见道观中有一个长相美丽的小道姑,就常常与她调笑。

李季兰也不避讳,反而是暗送秋波,引得许多人争先恐后的来看她,因此,当时的人们就送给了李季兰一个外号,叫“风情女子”。

李季兰与一些年轻的诗人们交好,经常在一起谈论诗词歌赋,这其中不乏一些名士,像陆羽、崔焕、朱放之流。

久而久之,李季兰的名字被传得越来越广,名气也越来越大,在广陵一带,李季兰这个名字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李季兰保存至今的诗词并不多,但从一些人对她的评价中可见一斑,“形气既雄,诗意亦荡,自鲍照已下,罕有其论。”如此看来,李季兰应该是真的很有才华。

李季兰曾经为阎伯均写过几首诗,诗中情意绵绵,诉尽离别相思之情,但是也没有确切史料记载,二人曾经在一起过。

而在野史中,李季兰与“茶圣”陆羽有过一段恋情,最后也是有缘无分,未能长久,除此之外,李季兰也没有什么风流艳史惹人诟病。

李季兰为什么会养成这种性格?

先不说六岁时的李季兰是否真的明白嫁人是怎么一回事,单是看她的父亲因为一首诗就将她送至道观,这一行为过于武断,十分的不明智。

李季兰在道观中无父母老师的管教,性格自然放纵,对礼教也知之甚少。

长大之后的李季兰被拘束在道观中,心中叛逆,自然是想多了解外面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因此常与外人接触也不足为奇。

而且哪个少女不怀春,李季兰自然也不能免俗,她在道观中长大,甚少接触男人,见到相貌英俊又有才情的男子难免不动心,于是各种花边新闻也就出现了。

若是当初李季兰的父亲没有将她送去道观,而是将她养在身边,悉心严厉的对她进行教导,恐怕不会出现一个“风情女子”,而是会有一个满腹才情的闺阁少女,日后也会成为一个贤妻良母。

李季兰后来结果如何?

由于李季兰名声渐盛,连远在长安的唐玄宗都知道了她的才名,因此召她入宫,皇帝亲自召见,这可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殊荣,李季兰也是十分高兴。

但此时的她已经四十多岁,容颜渐老,不复当初,对于可以面见圣上,心中悲喜交加,但美人老了依旧也是美人,唐德宗曾称李季兰为“俊妪”意思就是十分美丽的老妇人。

但是好景不长,建安四年时,大将朱泚发动泾原兵变意图谋朝篡位。按理来说李季兰虽不参政,但也应当知道要避嫌。

但是李季兰却与朱泚书信来往十分紧密,在朱泚叛乱被平定后,与他来往甚密的李季兰也受到唐德宗的追究。

李季兰被捕后,唐德宗斥责她为何不学严巨川作诗:“手持礼器空垂泪,心忆明君不敢言。”盛怒之下,下令将李季兰扑杀。

所谓的扑杀,是将人套入麻袋后乱棍打死,李季兰的下场也是很悲惨了。

大唐时期繁荣鼎盛,文化与社会风气都十分的开放,李季兰可以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去果断的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这种勇气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也是很让人佩服的。

但她虽然可以摆脱封建礼制的束缚,但却摆脱不了皇权等级对人的压迫,满腹才情的李季兰最终死在了乱棍之下,死在了皇权的打压之下,不由得让人唏嘘感慨啊!

标签: 李冶李季兰唐德宗陆羽鱼玄机诗词

更多文章

  • 白雪阳春传雅曲之真娘

    历史解密编辑:玉泽恩爱搞笑标签:姿容,雨后,女香,朝阳

    我寻真娘剑池旁爱慕姿容似朝阳惟听雨后风凄厉雅女香雪自思量

  • 民间传说:吕洞宾与徒弟柳树精大战黑龙怪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有史标签:黑龙,柳树,吕洞宾,宝剑,吕仙

    话说中国北方的一片燕塞湖东边,有一座刀削似的山峰,峰上长着奇花异草、苍松翠柏,东侧有一个石洞,石洞右首,有一个山峰象一把宝剑插在洞旁,这座山被人称为洞山剑峰。传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专为百姓做好事。这天吕洞宾带领柳树精,驾起云头出外云游。师徒二人一路之上游山玩水,好不快活。正行之间,只听一阵鼓乐之声,

  • 黑帮拜关羽,青楼拜吕洞宾,盗墓拜曹操,太监拜谁?名字如雷贯耳

    历史解密编辑:说史道明标签:关羽,吕洞宾,曹操,岳飞,太监

    我国是一个民间信仰浓厚的国家,供奉着各种神灵。除了土地、玉皇大帝、龙王等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外,还有一些真实存在的人物是神话出来的。他们成了各行各业的人。 ,崇敬的对象,比如流氓崇拜关羽,盗墓贼崇拜曹操,太监崇拜岳飞,青楼崇拜吕洞宾。那么,将这些著名的历史人物与一个完全格格不入的行业联系起来有什么意义呢

  • 盗墓拜曹操,黑帮拜关羽,太监拜岳飞,青楼拜吕洞宾,是何缘由?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曹操,关羽,岳飞,吕洞宾,宋朝,曹操麾下

    我国是一个民间信仰比较浓厚的国家,各行各业也都有自己祭拜的神仙。比如古代读书人喜欢拜孔子,而木匠则喜欢拜鲁班。对于这一点其实大家都能理解,毕竟孔子和鲁班都属于相应行业的鼻祖。不过黑帮却喜欢拜关羽,盗墓贼喜欢拜曹操,妓院的妓女则拜的是吕洞宾,太监则拜的是岳飞。这四个行业和这四位古人好像感觉都不搭边儿,

  • 民间故事:吕洞宾成仙

    历史解密编辑:倾情天涯PLUS标签:吕洞宾,成仙,汉钟离,韩湘子

    #2022高考季#吕洞宾,名岩,字洞宾,道教全真派祖师,道号纯阳子,山西芮城永乐镇人。他原是一个翩翩儒生,四十岁遇郑火龙真人传剑术,六十四岁遇钟离权传丹法,道成之后普度众生,被民间尊称为剑祖。北宋年间,应八仙之首铁拐李之邀,在著名的仙苑石笋山聚会时,被列入八仙之列。与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

  • 1959年永乐宫搬迁,“吕洞宾”之墓被找到,棺材内却发现一男一女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吕洞宾,永乐宫,墓穴,墓室,道观

    八仙过海的故事在中国已经流传了上千年,民间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尤其是吕洞宾,他是八仙中的核心人物,被全真教尊为祖师,供奉他的道观遍布全国各地,但吕洞宾其人是否真实存在历来有诸多猜测。1959年,苏联援助工程之一——三峡水库正式启动,当时的预测水位高达海拔350米,意味着黄河北岸的永乐宫很可能会沉

  • ​古人为何盗墓拜曹操、黑道拜关羽,太监拜岳飞、青楼拜吕洞宾?

    历史解密编辑:汉江忆史标签:曹操,关羽,岳飞,盗墓,诗人,吕洞宾

    古人祭拜的礼仪,自古以来便源远流长。一草一木皆是神灵,而已故的英雄不仅作为神灵,也会成为某一个行业的象征。正所谓“行行出状元”,无论是盗墓、黑道、太监还是青楼,这些看似荒诞的行业,在古代人民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他们的精神信仰是谁呢?而为什么他们要拜这些人呢?背后到底有着怎么样的故事?盗墓

  • 吕洞宾的这首云雨诗,可称金瓶梅里的污诗之王,写尽潘金莲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潘金莲,云雨诗,金瓶梅,吕洞宾,金莲,武大郎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千年的长江黄河滋养,孕育了华夏人独特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儒、释、道三位一体,是华夏人不变的基因。虽是文化积淀厚重,造就华夏人勤劳向善,重仁义、轻小利。但也由于历史局限,积聚了些许糟粕。封建礼教在华夏大地上曾经被大力推崇,以致对妇女的压迫成为当时伦理

  • 吕洞宾墓葬在山西被发掘,墓中还有一具女性尸体,专家作何解释?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吕洞宾,吕岩,永乐宫,道士,道教

    我国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五千年的漫长岁月当中,出现了许多神话传说。这些神话故事经久不衰,口口相传的一直流传到了今天。“八仙过海”就是我国著名的神话传说之一,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专家们在山西发现了吕洞宾原型的古墓,并且在打开棺材之后有了惊人的发现。棺材里面究竟是什

  • 吕洞宾写了一首云雨诗,被称为“污诗之王”,还被此书当作开篇诗

    历史解密编辑:镜头下的文化标签:八仙,吕洞宾,铁拐李,何仙姑,韩湘子,张果老,云雨诗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为后世的我们留下了不少的经典作品。而很多的作品,都在“情”之领域有所体现,比如历史名人吕洞宾便曾经写过一首云雨诗,被后世之人称之为“污诗之王”,甚至还被《金瓶梅》当做开篇诗。吕洞宾是道教主流全真派祖师,名喦("喦”或作“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