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郭子仪把女眷关进后院:这个蓝脸丑人会把咱家灭门!结果一语成谶

郭子仪把女眷关进后院:这个蓝脸丑人会把咱家灭门!结果一语成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乐计划儿 访问量:3749 更新时间:2024/2/9 10:42:20

京剧里那个盗御马的窦尔敦是个蓝脸好汉,现实中他并没有盗御马,其父是闯王李自成的部下,窦尔敦本人后来被步军统领(即九门提督)隆科多抓住凌迟处死了,罪名是 “行劫年久,甚为凶恶,杀人亦多。”于是有人问:这个世界真有蓝脸人吗?答案是真有,而且这个人在新旧两唐书中均有记载,再造大唐的名将郭子仪一生谁都不怕,偏偏就怕这个人。

当这个人还是一名小官的时候,去拜见郭子仪,一向随和的郭子仪大为紧张,马上穿戴整齐并把家中女眷统统关进后院不许出来,而且警告她们说:“你们千万不要见他,一见他,你们就会笑,你们一笑,这个蓝脸丑人会把咱家灭门!”可惜的是虽然郭子仪对此人毕恭毕敬甚至有些曲意逢迎,家中女眷也并没有见到这个蓝脸丑鬼并发笑,最后还是免不了受到此人的打击陷害,差点被灭了门——这似乎也算是一语成谶吧。

我们因此也产生了一个疑问:明知丑陋如鬼的蓝脸奸臣会灭郭家满门,郭子仪何不及早下手消除后患?

《旧唐书· 列传第八十五》中说此人“貌陋而色如蓝,人皆鬼视之。”《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八·奸臣》中说此人“有口才,体陋甚,鬼貌蓝色。”此人不但相貌丑陋,而且逮啥吃啥:“不耻恶衣菲食”,“不耻恶衣粝食”。

看了这两段正史,读者诸君心中想必已经有了个大概形象:一张蓝靛脸,丑陋凶恶至极,让人见之如见鬼。可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居然官居大唐宰相,由此可见重用他的唐德宗李适神经十分大条,而郭子仪也真是有先见之明。

郭子仪这个人生活很随便,虽然家大业大占了半条街,“岁入官俸无虑二十四万缗,宅居亲仁里四分之一,中通永巷,家人三千相出入,不知其居。”但是却连个门卫都没有,士农工商随便出入。有时候客人来访时辰早了点,还能看见郭子仪给老婆女儿们打洗脸水——郭子仪八子七婿(正史中如此,不是七子八婿),也就是说肯定也是老婆一帮女儿一堆,每天打洗脸水就忙乎得够呛。

同时郭子仪这个人也不太在意小节,并没有一般功臣那样忧谗畏讥不敢跟老部下来往,而是大家随便串门,郭老爷子还是像在军队里那样对老部下吆五喝六:“麾下老将若李怀光辈数十人,皆王侯重贵,子仪颐指进退,如仆隶焉。”老部下们也乐此不疲,大家都愿意去郭子仪家蹭饭而很少跟李光弼来往:“(郭子仪)与李光弼齐名,而宽厚得人过之。”

读者诸君都知道,郭子仪这个人一向襟怀宽广得有些大大咧咧,连大宦官鱼朝恩都被他感动得痛哭流涕,再也不起谋害之心,同期另一名将李光弼,也跟郭子仪推心置腹结成刎颈之交。功高盖主主不疑,郭子仪心里没鬼,所以连皇帝都不需要害怕,但是他偏偏打心眼里害怕这位蓝脸丑鬼小官,这也是记载在《新唐书·列传列传第一百四十八》:“尚父郭子仪病甚,百官造省,不屏姬侍。及杞至,则屏之,隐几而待。家人怪问其故,子仪曰:‘彼外陋内险,左右见必笑,使后得权,吾族无类矣!’”

这个“杞”,就是唐朝奸臣卢杞,此人的祖父是唐朝有名的清廉宰相卢怀慎(亦有“伴食宰相”之称,能力不如姚崇宋璟),其父御史中丞卢奕在安史之乱中壮烈殉国。就是这样一个忠良之后,却长了一副鬼怪面孔和毒辣心肠,所以当时卢杞虽然只是一个芝麻绿豆官(历刑部员外郎、金部吏部二郎中),但是嚄唶宿将郭子仪偏偏对他畏之如虎。

郭子仪即使病得很严重了,还是不敢在礼数上有一点疏忽,以至于在接见当时只有五六品(吏部郎中正四品上,诸司郎中正五品上;吏部员外郎正六品上,诸司员外郎正六品下)的小官卢杞,还要冠冕朝服正襟危坐,在谈话时还要盛赞卢怀慎的清廉和卢奕的忠烈。

但是豺狼毕竟是豺狼,并不会因为人类的尊敬而改变逮谁咬谁的本性。郭子仪薨逝,卢杞板起蓝脸露出獠牙,开始对郭家下嘴了(忽然想起另一个姓郭的,虽然他主动示好说同行是一家,但是主流同行还是恨不得一口把他咬死)。

按照《新唐书·列传第六十二》《旧唐书·旧唐书列传第七十》的记载,卢杞首先拿郭子仪的女婿们开刀:“卢杞秉政,奸谄用事,尤忌勋族。子仪之婿太仆卿赵纵、少府少监李洞清、光禄卿王宰,皆以有人告讦细过,相次贬黜。”

不仅郭子仪的女婿们纷纷倒霉,就是郭子仪幸存的长子郭曜,也是受尽委屈敢怒不敢言:“奸人幸其危惧,多论夺田宅奴婢,曜不敢诉。”

幸亏唐德宗李适还不是十分昏聩,及时制止了这种落井下石的小人行径,并且专门下旨:“尚父子仪,有大勋力,保乂皇家,尝誓以山河,琢之金石,十世之宥,其可忘也!其家前时与人为市,以子仪身殁,名被诬构,欲论夺之,有司无得为理。”

唐德宗这话说的很明白:我知道这是奸佞小人在欺负尚父的后人,所以往后有司衙门对这样的无端构陷,一概不许受理!郭家这才逃过一劫。这可不是郭子仪向卢杞示好的结果,而是唐德宗知道郭子仪有一帮忠心耿耿的兄弟,动了郭子仪,会寒了很多功臣宿将的心——指望皇帝良心发现保护功臣,那还不如指望猪上树象飞天。说白了,就是有一帮正人君子还在敬仰和支持郭子仪,皇帝老儿这才投鼠忌器。

看见了吧,对小人礼貌周全甚至委曲求全,一点用都没有,要不是唐德宗出面力保,郭家就被卢杞这个蓝脸丑鬼整灭门了。

这里我们禁不住设想:此事郭子仪太过心慈手软,以当年他的权势和威望,甚至不用亲自动手,只要流露出一点口风,卢杞别说平步青云位居宰辅,就是哪一天莫名其妙人间蒸发,都不会有人刨根问底。

即使郭子仪不肯及早下杀手为大唐除害为郭家避祸,也应该全力打压此獠,完全可以将其贬官外放(事实上此人已经被外放一次),让他在穷乡僻壤自生自灭。

但是郭子仪珍惜羽毛,不肯与小人一般见识,更不肯仗势欺人,同时也觉得卢杞此人出身名门,也有一定的才能本事,只要走正道,也是可以做个忠臣孝子的。但是一厢情愿从来都不会有好回报,郭子仪养虎遗患,这才让蓝脸丑鬼磨利了爪牙,差点将郭家连根拔起。

由此可见以德报怨是不管用的,对法奸险小人的最好办法,就是一把掐死。黄河水清易,小人向善难,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长头发的人是都不会相信的……

更多文章

  • 70岁的郭子仪立功受赏,不要官职只要美女,这才是真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郭子仪,唐代宗,唐肃宗,唐玄宗,李亨,李世民,中国军事制度,唐朝,军事制度,五代十国

    在唐朝时有这样一位英勇将军—郭子仪,他几乎以一己之力挽救了处于水火之中的唐朝,但是在做完这一切之后他只是要了六名美女,民间更是传出了:“声色珍玩,堆积羡溢,不可胜纪。”的声音,可是真的是这样吗?郭子仪唐玄宗在位时,安史之乱爆发。这个时候正是缺人的时候,唐太宗便把郭子仪改封为卫尉。并命他出征讨回被敌军

  • 大唐名将郭子仪,曾单骑退回纥10万大军!历经七朝国君,谥号忠武

    历史解密编辑:暮烟疏雨时光PLUS标签:大军,可汗,唐军,南唐,唐朝,郭子仪,仆固怀恩,五代十国

    话说武则天当权时期,为加强边防武力,特开设武举科考制度,由此引出一员骁将,此人力敌群雄,一举拔得头筹,成当年武举状元郎,他——就是后来大唐中兴名将郭子仪。郭子仪(公元697年——781年)唐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华州区)人,从军后积功至九原太守,后一直未受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

  • 维系国家二十余年,功高盖主却能善始善终,郭子仪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金英说历史标签:郭子仪,仆固怀恩,李世民,宦官,郭子,刘邦

    永泰元年(公元765年),仆固怀恩引兵反叛,勾结吐蕃,回纥、党项等异族军兵,联军十万人马侵入唐境。安史之乱刚刚平定,仆固怀恩再起反叛,这时唐帝国国力衰退,藩镇割据逐步形成,郭子仪被派往泾阳,仅以万余人抵御叛军。双方实力差距悬殊,要想获胜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不战而屈人的士兵。郭子仪刚刚到达泾阳,敌军包围

  • 皇帝赏赐75岁郭子仪,郭老只要6个江南美女,10年后才知高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唐军,郭子仪,李光弼,史思明,安禄山,郭沫若,艺术家,剧作家,江南美女,中国军事制度

    “狡兔死,走狗烹。”话虽如此,像范蠡那样抽身隐退、泛舟五湖的境界,又有几人可以做得到呢?唐代有位将军,历经七朝不倒,还能安享晚年,可谓是此中高手,他就是郭子仪。公元697年,郭子仪出生于太原的一个名门士族,他的父亲是唐代中兴名将郭敬之。年少时,郭子仪参加武举选拔,成绩优异,从此开启了自己的官宦生涯。

  • 她是郭子仪的孙女,入宫嫁给表侄,本能成为“武则天”却拒绝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皇帝,唐朝,郭子仪,武则天,唐德宗,唐宪宗,唐代宗,五代十国

    今天介绍一位唐朝中后期的宫廷女性,她出身豪门,祖父是再造大唐的功勋、名将郭子仪,外祖父是唐唐朝的第九位皇帝唐代宗李豫。她一生经历七位皇帝,不仅嫁给了皇帝,她的一个儿子、三个孙子都成为了皇帝,人称“七朝五尊”。她本有机会成为武则天那样的人物,但却拒绝干预朝政。那么,这位唐朝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女性到底是谁

  • 雅室清赏,黄杨木镂雕郭子仪返乡图,对屏

    历史解密编辑:闲适斋标签:八仙,纹饰,挂屏,对屏,唐朝,郭子仪,唐德宗,黄杨木,五代十国

    血檀X黄杨木【郭子仪返乡图】挂屏规格:长76.5宽32厚4cm郭子仪(697年-781年7月9日 ),字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华州区)人。唐代中兴名将、政治家、军事家,寿州刺史郭敬之的儿子。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宝应元年(762年),平定河中兵变有功,进封汾阳郡王。大历十四年

  • 郭子仪后人中箭将死,成吉思汗把他塞到牛肚子里,结果反而救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成吉思汗,郭子仪,中箭,大军,宝玉,西征,成吉,军事制度,小说家,中国军事制度

    今天当我们听说某地有所谓“蒙古医生”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骗子”,这甚至在网络上变成一个“梗”。的确多年来不少不法分子和江湖游医打着“藏医”、“蒙医”、“苗医”等五花八门的幌子到处招摇撞骗,令无数上当受骗的家庭经历了人财两空的不幸。不过,历史上各民族的确都有着自己的传统医学和医药技术。神秘莫测的蒙古

  • 历史上郭子仪最后的结局如何?只因做错了这件事,导致满门绝后

    历史解密编辑:三煎客标签:郭子仪,节度使,李光弼,安禄山,平定,唐王朝

    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华州区)人,唐代名将、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但一直未受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乾元元年(758年)八月,进位中书令。乾元二年(759年)

  • 军事奇才郭子仪:挽救唐朝命运,一生沉浮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郭子仪,李光弼,唐朝,安禄山,唐玄宗,杨国忠

    在中国历史上,功勋卓著的将领有好的结局很少。但有一个人用他非凡的才华和策略扭转了唐朝命运。他就是我们熟知的一代名将郭子怡。郭子怡是出生于陕西的华县。祖籍是山西太原人。他既聪明又勇敢,受到了部下的尊敬。他以身作则,临危不惧,带领部将东征西讨,历事玄肃代德四朝,勤于职守,心系江山社稷20多年,对巩固唐王

  • “福禄寿考”俱全第一人郭子仪

    历史解密编辑:天天rasion标签:郭子仪,唐肃宗,唐穆宗,唐德宗,唐宪宗,唐代宗

    郭子仪有代表性的后代们郭子仪有个儿子郭暧,他的妻子是唐代宗的女儿,也是唐肃宗的孙女,名号是升平公主,她的婚姻故事被编为戏剧《(醉)打金枝》。郭子仪有个孙女是懿安皇后,也就是唐宪宗的嫡妻,是唐穆宗的母亲。在唐穆宗时期,她被尊为皇太后,同时也是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和唐宣宗四个朝代的太皇太后。她在世期间